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中心静脉导管是指导管尖端位于上、下腔静脉内的导管,临床主要用于大量而快速的静脉输液、静脉输入刺激性药物、失血量可能较大的手术或者危重患者救治的快速静脉给药、中心静脉压监测等。主要有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及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picc是中心静脉导管的一种,该导管因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局麻,不需要缝针,不限制患者臂部活动,患者痛苦时间短,并且可留置一年,因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目前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虽然获得了方便,但是中心静脉导管需留置在患者手臂、颈部、胸部、腿部上,这会导致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容易受到外界污染而不能保持清洁,增加了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同时患者穿脱衣服或者其它不慎牵拉导管,从而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目前对于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来说缺乏相关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中心静脉导管需留置在患者手臂、颈部、胸部、腿部上,这会导致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容易受到外界污染而不能保护清洁,增加了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同时患者穿脱衣服或者其它不慎牵拉导管,从而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目前对于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来说缺乏相关保护装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保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保护装置,包括离型纸条,所述离型纸条上粘接有可剥离的医用胶带,所述医用胶带与离型纸条相粘接的底面为可与皮肤粘贴的胶面,所述医用胶带背离离型纸条的表面粘接固定有下保护薄片,所述下保护薄片背离医用胶带的表面设有第一粘贴层,所述第一粘贴层靠近下保护薄片表面的第一侧边缘设置,所述下保护薄片表面的第二侧边缘固定连接有上保护薄片,所述下保护薄片表面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为相对设置,所述上保护薄片底面与第一粘贴层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粘贴层,所述第一粘贴层和第二粘贴层可拆开粘接,所述下保护薄片表面与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邻接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与上保护薄片底面对应侧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保护装置使用时,首先撕去离型纸条,露出医用胶带的胶面即粘贴面将其粘贴于患者皮肤上,接着将留置于患者手臂、颈部、胸部、腿部上的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放置到下保护薄片和上保护薄片之间,然后将第一粘贴层和第二粘贴层对准按压粘接,由此实现通过下保护薄片和上保护薄片对中心静脉导管末端及接头进行包覆保护,最后从上下保护薄片中心向边缘抚平整片保护薄片,以增加美观性。由此可知,本装置通过可拆开粘接的下保护薄片和上保护薄片来对中心静脉导管末端及接头进行包覆保护,从而保持中心静脉导管末端及接头部位的清洁,不易导被污染,同时不会导致患者穿脱衣服或者其它不慎牵拉导管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由此对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达到有效的保护,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进一步,所述医用胶带与下保护薄片底面靠近第一侧边缘粘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下保护薄片和上保护薄片采用一块纱布对折构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粘贴层为带钩的刺毛,所述第二粘贴层为细软的纤维;或者,所述第一粘贴层为细软的纤维,所述第二粘贴层为带钩的刺毛。
进一步,所述下保护薄片表面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与上保护薄片相对侧边缝接或者可拆开粘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保护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保护装置使用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离型纸条;2、医用胶带;3、下保护薄片;31、第一粘贴层;4、上保护薄片;41、第二粘贴层;100、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保护装置,包括离型纸条1,所述离型纸条1上粘接有可剥离的医用胶带2,所述医用胶带2与离型纸条1相粘接的底面为可与皮肤粘贴的胶面,所述医用胶带2背离离型纸条1的表面粘接固定有下保护薄片3,所述下保护薄片3背离医用胶带2的表面设有第一粘贴层31,所述第一粘贴层31靠近下保护薄片3表面的第一侧边缘设置,即所述第一粘贴层31接近于下保护薄片3的第一侧边缘设置,所述下保护薄片3表面的第二侧边缘固定连接有上保护薄片4,所述下保护薄片3表面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为相对设置,即所述上保护薄片4在远离第一粘贴层31的相对一侧与下保护薄片3连接,所述上保护薄片4底面与第一粘贴层31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粘贴层41,所述第一粘贴层31和第二粘贴层41可拆开粘接,以便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100能放置到下保护薄片3和上保护薄片4之间,所述下保护薄片3表面与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邻接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与上保护薄片4底面对应侧边连接,以此围成一个可供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放置的保护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保护装置使用时,首先撕去离型纸条,露出医用胶带的胶面即粘贴面将其粘贴于患者皮肤上,接着将留置于患者手臂、颈部、胸部、腿部上的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放置到下保护薄片和上保护薄片之间,然后将第一粘贴层和第二粘贴层对准按压粘接,由此实现通过下保护薄片和上保护薄片对中心静脉导管末端及接头进行包覆保护,最后从上下保护薄片中心向边缘抚平整片保护薄片,以增加美观性。由此可知,本装置通过可拆开粘接的下保护薄片和上保护薄片来对中心静脉导管末端及接头进行包覆保护,从而保持中心静脉导管末端及接头部位的清洁,不易导被污染,同时不会导致患者穿脱衣服或者其它不慎牵拉导管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由此对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达到有效的保护,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为具体实施例,请参考图2所示,所述医用胶带2与下保护薄片3底面靠近第一侧边缘粘接固定,即所述医用胶带2接近于下保护薄片3底面的第一侧边缘设置,由此通过医用胶带2可将下保护薄片3底面的第一侧边缘粘贴于患者皮肤上,进而保证了下保护薄片3的第一侧边缘能够平整粘贴,不会出现卷曲褶皱现象,方便了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的放置。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下保护薄片3和上保护薄片4采用一块纱布对折构成,即所述下保护薄片3和上保护薄片4采用纱布对折一体成型,由此可以减少上保护薄片4与下保护薄片3表面第二侧边缘连接实现,而采用现有纱布来制成保护薄片,既能吸收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周围渗液,又能使患者皮肤表面保护良好透气性,起到有效保护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的同时提升了患者舒适性。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粘贴层31为带钩的刺毛,所述第二粘贴层41为细软的纤维;或者,所述第一粘贴层31为细软的纤维,所述第二粘贴层41为带钩的刺毛,由此通过带钩刺毛和细软纤维之间的可粘附性,实现第一粘贴层31和第二粘贴层41的可拆开粘接。具体为当需要将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放置到下保护薄片3和上保护薄片4之间时,第一粘贴层31和第二粘贴层41被拆开;而放置完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后,第一粘贴层31和第二粘贴层41被粘接。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下保护薄片3表面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与上保护薄片4相对侧边缝接或者可拆开粘接,当所述下保护薄片3表面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与上保护薄片4相对侧边缝接时,即是实现固定连接,由此在将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放置到下保护薄片3和上保护薄片4之间时,只能通过被拆开的第一粘贴层31和第二粘贴层41所在的第一侧边进入;当所述下保护薄片3表面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与上保护薄片4相对侧边可拆开粘接时,即是实现可拆卸连接,由此在将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放置到下保护薄片3和上保护薄片4之间时,可通过被拆开的第一粘贴层31和第二粘贴层41所在的第一侧边及拆开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同时进入,后种情况适合中心静脉导管及接头长度较长时使用;而下保护薄片3表面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与上保护薄片4相对侧边可拆开粘接,具体可采用第一粘贴层31和第二粘贴层41的粘接方式来实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