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28259发布日期:2021-06-25 16:3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容器,特别是一种适合包装药品、疫苗的小容量容器。



背景技术:

疫苗通常采用玻璃瓶包装,随着2019-ncov冠状病毒大流行以及疫苗即将研制成功,用于包装疫苗容器数量将严重不足。

之前,塑料容器通常用于包装工业用品、日化用品和食品。随着塑料容器各类技术参数的提升,塑料容器用于包装疫苗逐渐成为可能。塑料疫苗容器可利用注吹生产工艺一次成型,具有生产效率高,瓶壁均匀光滑、质量稳定等优点。塑料疫苗容器还具有质量较轻,不会破碎,运输方便的优点。

evoh对气体、气味、香料、溶剂等呈现出优异的阻断作用,在塑料容器领域,evoh制成复合膜中间阻隔层,有效延长内容物的保质期。

从疫苗注射过程来说,首先采用注射器将疫苗包装容器内疫苗取出,再注入人体内,在此过程中显然需要消耗大量注射器。即传统的疫苗注射无法降低注射成本,无法提高疫苗注射普及率,进而不利于缩短消灭病毒周期。

为此人们又想到了一种含有针头的塑料包装容器,如用于制造充注有一种待分配的介质的分配容器的成型方法(申请号03805179.6),该分配容器能将内容物直接注入输注容器内,目前虽然并不适合直接注入体内,但要是实现将容器内的内容物直接注入体内,这必然能降低疫苗和药品注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容器,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疫苗和药品注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容器,容器包括薄壁,薄壁内具有一个储存有气体的气室和一个用于存放内容物的容腔,薄壁中具有位于气室和容腔之间且向内侧收缩的腰部;容腔区域的薄壁包括合成树脂外层和位于合成树脂外层内侧的合成树脂内层,合成树脂内层能从合成树脂外层的内侧剥离;当挤压气室区域的薄壁时,气体能经过腰部进入容腔区域的薄壁中合成树脂外层和合成树脂内层之间。

疫苗和药品存放在容腔内,通常疫苗和药品将容腔存满,避免留有气体,这样既能更有效地保存疫苗和药品,又避免将气体注入体内。容腔区域的薄壁与针头相连接,针头能刺破容腔区域的薄壁,尤其是合成树脂内层,于是针头与容腔相连通。挤压气室区域的薄壁,气体经过腰部进入容腔区域的薄壁中合成树脂外层和合成树脂内层之间。合成树脂内层承受压力增大,疫苗和药品从针头排出,合成树脂内层逐渐收缩干瘪,气室区域的薄壁也逐渐收缩干瘪。通过控制气室和容腔的体积,便能使合成树脂内层收缩干瘪至极限,进而保证疫苗和药品排出量,即降低疫苗和药品残留在容器内的总量,通常疫苗和药品利用率可达95%以上。

一种容器制造方法,是依次按下述顺序步骤进行的,

第一步供料,将挤出得到的管状型坯趁热置于对开模中,管状型坯具有多层合成树脂层,多层合成树脂层分为合成树脂外层和合成树脂内层;

第二步闭模成型,首先对开模闭合,对开模挤压管状型坯形成腰部;然后向管状型坯一端内腔中通入压缩空气,使管状型坯吹胀而紧贴在对开模的型腔内壁上,形成容腔;向管状型坯另一端的合成树脂外层和合成树脂内层之间空间内通入压缩空气,使管状型坯吹胀而紧贴在对开模的型腔内壁上;

根据实际工况需求,可将内容物灌入容腔内,也可无需灌装内容物;

第三步尾部压封,对开模中具有与管状型坯另一端部相对应的压封块,尾部封压块移动,封压块挤压管状型坯另一端部,使管状型坯另一端部被压封,形成气室。

第四步脱模,被吹胀的管状型坯经冷却后脱模,得到容器半成品,容器半成品包括容器成品部分和多余部分。

第五步切除容器半成品中多余部分,得到容器。

在第二步中先形成腰部,再吹胀管状型坯,这样通过控制管状型坯的壁厚便能保证合成树脂内层粘合在一起,避免内容物泄漏,同时又能避免合成树脂内层和合成树脂外层粘合在一起,保证气体从腰部的合成树脂内层和合成树脂外层之间流过。尾部压封步骤使管状型坯另一端的合成树脂内层粘合在一起以及合成树脂内层和合成树脂外层粘合在一起;由此尾部压封步骤不仅避免气体从尾部泄漏,形成气室,还消除吹胀管状型坯另一端遗漏的气孔,以及形成扁平部,便于人们拿取容器以及便于黏贴产品所需的标签。

在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容器用于存放疫苗或药品,容腔体积通常小于25ml,即体积远远小于现有塑料包装容器体积。本容器与针头相连后,通过挤压气室的侧壁便能将容腔内的内容物挤出,即可直接注入体内。腰部具有限流作用,使气流缓慢进入容腔区域的薄壁中合成树脂外层和合成树脂内层之间空间内,提高注射平顺性;同时注射完成后,操作人员释放气室侧壁,腰部具有截流作用,即避免气体从容腔区域的薄壁中合成树脂外层和合成树脂内层之间空间反流至气室内,降低体内疫苗和药品以及血液反流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容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是容器使用过程不同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供料步骤所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合模成型步骤所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灌装内容物步骤所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封端口所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脱模所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合成树脂外层;2、合成树脂内层;3、气室;4、容腔;5、凸条;6、腰部;7、扁平部;8、针头连接部;9、容腔部;10、气室部;11、双头针;12、管状型坯;13、对开模;13a、压封块;14、容器半成品;14a、容器成品部分;14b、多余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容器用于存放疫苗或药品。容器为薄壁构件,薄壁包括合成树脂外层1和位于合成树脂外层1内侧的合成树脂内层2,合成树脂内层2能从合成树脂外层1的内侧剥离。合成树脂外层1的材料为pp或petg;合成树脂内层2为多层结构,至少一层的材料为evoh。合成树脂内层2从内至外的材料依次为ldpe、粘结剂和evoh,或合成树脂内层2从内至外的材料依次为ldpe、粘结剂、evoh、粘结剂、lldpe。

容器具有一个气室部10和一个容腔部9,气室部10内具有一个储存有气体的气室3,容腔部9内具有一个用于存放内容物的容腔4。气室3在薄壁的合成树脂外层1与合成树脂内层2之间形成,这样气室3的侧壁一侧区域相对于另一侧区域更柔软,气室3区域的薄壁上具有多条凸条5,这样能提高人们手指与容器之间摩擦力,进而使人们更易将气室3压瘪。容腔4在薄壁的合成树脂内层2内侧,这样evoh层有效保护内容物,延长内容物的保质期。

薄壁中位于气室3和容腔4之间区域为向内侧收缩的腰部6,腰部6区域的合成树脂内层2粘合在一起,避免内容物泄漏进入气室3内;合成树脂内层2与合成树脂外层1之间并未粘合在一起,这样当挤压气室3区域的薄壁时,气体能迫使腰部6区域的合成树脂外层1变形,进而合成树脂内层2与合成树脂外层1之间形成过气间隙,气体经过上述间距进入容腔4区域薄壁中合成树脂外层1和合成树脂内层2之间空间内。

薄壁一端部为扁平部7,气室3位于腰部6和扁平部7之间。扁平部7使气室3的一端封闭,避免气体泄漏,同时扁平部7便于人们拿取容器以及便于黏贴标签。

薄壁的另一端部为针头连接部8;即容腔4区域薄壁的一部分为针头连接部8,这样便于针头安装在容器上以及针头与容腔4相连通。针头连接部8呈圆柱状,针头连接部8处的合成树脂内层2不易从合成树脂外层1上剥离,使针头同时刺破合成树脂外层1和合成树脂内层2,以及显著降低内容物经针头外壁与薄壁之间缝隙泄漏可能性。

如图4和图5所示,容腔4内存放药品,药品将容腔4存满,通过阐述将药品直接注射入体内的过程,进一步说明各个部件的作用和优点。首先选用双头针11,双头针11外固定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套设在针头连接部8上,在此过程中针头经针头连接部8的端壁刺入,针头与容腔4相连通。然后将双头针11的另一端刺入体内。接着挤压气室3区域的薄壁,气体经过腰部6中合成树脂外层1和合成树脂内层2之间过气间隙进入容腔4区域的薄壁中合成树脂外层1和合成树脂内层2之间空间内;容腔4区域的合成树脂内层2承受压力增大,合成树脂内层2逐渐收缩干瘪,药品从双头针11排出,气室3也逐渐收缩干瘪。持续按压气室3区域的薄壁,直至排出所需容量的药品。最后将双头针11从体内拔出。

上述容器制造方法是依次按下述顺序步骤进行的,第一步供料,如图6所示,将挤出得到的管状型坯12趁热置于对开模13中,管状型坯12具有多层合成树脂层,管状型坯12中层数和每层材料与容器中薄壁层数和每层材料相同;由此多层合成树脂层也分为合成树脂外层1和合成树脂内层2。

第二步闭模成型,首先对开模13闭合,如图7所示,对开模13挤压管状型坯12使管状型坯12向内侧收缩形成腰部6;对开模13中具有与管状型坯12另一端部相对应的压封块13a,驱动压封块13a移动,管状型坯12的另一端部被压封块13a压扁,此时管状型坯12的另一端部并非被封堵,这样便于保证吹气针刺入时位于合成树脂外层1和合成树脂内层2之间。然后,向管状型坯12一端内腔中通入压缩空气,使管状型坯12吹胀而紧贴在对开模13的型腔内壁上,形成容腔4;以及吹气针刺入管状型坯12另一端的合成树脂外层1和合成树脂内层2之间且向管状型坯12另一端的合成树脂外层1和合成树脂内层2之间空间内通入压缩空气,使管状型坯12吹胀而紧贴在对开模13的型腔内壁上,在此过程中管状型坯12另一端合成树脂内层2的空气可顺畅地排出。在闭模前也可采用导气管从管状型坯12另一端穿入合成树脂内层2空间中,这样更有利于空气排出。最后将内容物灌入容腔4内,如图8所示;根据实际情况,也可无需灌装内容物。

第三步尾部压封,如图9所示,再次驱动尾部封压块移动,封压块挤压管状型坯12另一端部,使管状型坯12另一端部被压封,形成气室3。在此步骤中同步对管状型坯12的一部部进行压封。

第四步脱模,如图10所示,被吹胀的管状型坯12经冷却后脱模,得到容器半成品14,容器半成品14包括容器成品部分14a和多余部分14b。

第五步切除容器半成品14中多余部分14b,得到容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