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肺体分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50801发布日期:2021-08-13 16:09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肺体分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肺体分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肺动脉高压肺体分流手术中,临床的治疗办法是在左肺动脉和降主动脉之间手术置入人工血管(potts分流术),从而达到分流减压的目的,但是,该方法手术过程繁杂,耗时长,不利于病患的快速诊断救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肺体分流系统,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肺体分流系统,包括输送鞘、穿刺导引针、自膨胀/球扩支架和导丝,上述穿刺导引针中空,并置于上述输送鞘中,且其针尖可由上述输送鞘的远端推出或收回,上述自膨胀/球扩支架置于上述输送鞘的远端内部,上述导丝置于上述穿刺导引针中,且其远端穿过上述穿刺导引针的针尖,并依次穿过上述自膨胀/球扩支架,上述自膨胀/球扩支架可在外力作用下推送并释放于上述输送鞘远端外部,上述自膨胀/球扩支架表面覆着有阻血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手术过程简单、快捷,微创,减少了病人的痛楚,能有效的分流肺动脉压力,降低肺动脉高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自膨胀/球扩支架释放后为两端直径大中间直径小的腰鼓形。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自膨胀/球扩支架形状设计合理,利于手术中连接左肺动脉和降主动脉。

进一步,上述自膨胀/球扩支架的长度为5-10mm,直径为3-9mm。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尺寸设计合理,可以根据患者自身体征选择适配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肺体分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输送鞘;2、穿刺导引针;3、自膨胀/球扩支架;4、导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肺体分流系统包括输送鞘1、穿刺导引针2、自膨胀/球扩支架3和导丝4,上述穿刺导引针2中空,并置于上述输送鞘1中,且其针尖可由上述输送鞘1的远端推出或收回,上述自膨胀/球扩支架3置于上述输送鞘1的远端内部,上述导丝4置于上述穿刺导引针2中,且其远端穿过上述穿刺导引针2的针尖,并依次穿过上述自膨胀/球扩支架3,上述自膨胀/球扩支架3可在外力作用下推送并释放于上述输送鞘1远端外部,上述自膨胀/球扩支架3表面覆着有阻血层。

附图1中a指代右肺动脉,b指代左肺动脉,c指代肺主动脉,d指代降主动脉,手术过程如下:

导丝4进入肺主动脉,并延伸至左肺动脉中靠近降主动脉的位置(待穿刺分流位),接下来,将输送鞘1、穿刺导引针2和自膨胀/球扩支架3沿导丝4置入肺主动脉,直至输送鞘1的远端靠近待穿刺分流位,之后,推送穿刺导引针2,使其针尖端刺穿待穿刺分流位,并伸入降主动脉,同时,将自膨胀/球扩支架3推送贯穿穿刺分流位,并在此释放,使得自膨胀/球扩支架3在左肺动脉和降主动脉之间定位,形成一个分流通道,之后,撤出导丝4、穿刺导引针2和输送鞘1即可,整个系统结构设计合理,手术过程简单、快捷,微创,减少了病人的痛楚,能有效的分流肺动脉压力,降低肺动脉高压。

需要说明的是:自膨胀/球扩支架3表面覆膜(该膜层阻血),从而形成阻血层,目的是使得分流的血液不会经自膨胀/球扩支架3渗漏。

最佳的,上述自膨胀/球扩支架3释放后为两端直径大中间直径小的腰鼓形。

该方案中自膨胀/球扩支架3采用腰鼓形,其两端直径较大端部分别定位在左肺动脉和将主动脉的血管内壁处,中间部分形成贯通左肺动脉和将主动脉之间的“分流通道”。

优选的,上述自膨胀/球扩支架3的长度为5-10mm,直径为3-9mm。

一般地,自膨胀/球扩支架3长度设计为5mm、8mm、10mm等多种规格,其直径在两端最大处设计为9mm规格,在较小处设计为3mm,其与部分由两端向中间最小部位的过渡为6mm左右不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肺体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鞘(1)、穿刺导引针(2)、自膨胀/球扩支架(3)和导丝(4),所述穿刺导引针(2)中空,并置于所述输送鞘(1)中,且其针尖可由所述输送鞘(1)的远端推出或收回,所述自膨胀/球扩支架(3)置于所述输送鞘(1)的远端内部,所述导丝(4)置于所述穿刺导引针(2)中,且其远端穿过所述穿刺导引针(2)的针尖,并依次穿过所述自膨胀/球扩支架(3),所述自膨胀/球扩支架(3)可在外力作用下推送并释放于所述输送鞘(1)远端外部,所述自膨胀/球扩支架(3)表面覆着有阻血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肺体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膨胀/球扩支架(3)释放后为两端直径大中间直径小的腰鼓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肺体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膨胀/球扩支架(3)的长度为5-10mm,直径为3-9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肺体分流系统。本实用新型的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肺体分流系统包括输送鞘、穿刺导引针、自膨胀/球扩支架和导丝,所述穿刺导引针中空,并置于所述输送鞘中,且其针尖可由所述输送鞘的远端推出或收回,所述自膨胀/球扩支架置于所述输送鞘的远端内部,所述导丝置于所述穿刺导引针中,且其远端穿过所述穿刺导引针的针尖,并依次穿过所述自膨胀/球扩支架,所述自膨胀/球扩支架可在外力作用下推送并释放于所述输送鞘远端外部,所述自膨胀/球扩支架表面覆着有阻血层。优点:结构设计合理,手术过程简单、快捷,微创,减少了病人的痛楚,能有效的分流肺动脉压力,降低肺动脉高压。

技术研发人员:张刚成;郑璇;周红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0.15
技术公布日:2021.08.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