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耳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8741发布日期:2021-08-13 16:0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耳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的耳朵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洗耳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对耳部进行清洁取出耳垢的方式通常是使用的挖耳勺,由于挖耳勺是通过勺部对耳道进行刮蹭将耳垢取出,可能会对耳道造成损伤,因此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洗耳器或洗耳枪,通过朝耳道内注水,以将耳道内的耳垢引流而出。为了收集从耳道内流出的水,需要用除拿洗耳器或洗耳枪以外的另一只手拿一个接水槽放在耳朵下,从而将水接到接水槽中。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单人自己进行洗耳操作时,两只手进行操作并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洗耳操作的便利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洗耳辅助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洗耳辅助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洗耳辅助装置,包括:头带,呈弧形用于夹持人的头部;耳罩,有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头带两端,所述耳罩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耳罩底部开设有出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头带戴在头上,用耳罩包围耳朵,使耳罩的边缘与耳朵周围的肌肤贴合,此时将洗耳枪的枪头穿过通孔至进入耳道内注水,从耳道流出的水就可流至耳罩内的底部从出水孔流出。

可选的,所述耳罩上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头带端部转动连接,所述耳罩以转轴为轴水平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头带戴在头上,耳罩边缘抵接在耳朵周围的肌肤,由于耳罩具有水平转动的自由度,因此耳罩边缘可与耳朵周围的肌肤更加贴合。

可选的,所述通孔位于耳罩内侧的一端边缘周向设有导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耳罩内底部的水通过导斜面更容易汇聚到出水孔,并从出水孔流出。

可选的,所述通孔上覆盖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可阻隔颗粒较大的耳垢,避免耳垢堵塞出水孔,颗粒较大的耳垢在过滤网上相对与其在出水孔上更加容易清理。

可选的,所述头带包括固定带和移动带,所述固定带两端开设有滑块,所述移动带一端设有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滑块长度方向侧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卡槽,所述滑槽内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头带可根据人头部的大小进行相应的长短调节,当头部较大时,带动移动带朝远离固定带的方向移动,使头带整体长度变长,反之同理。卡块和卡槽的配合,对滑块进行一定程度的锁定,避免洗耳辅助装置在使用时移动带移动而导致耳罩移动。

可选的,所述固定带内侧设有柔性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垫与人头顶抵接,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可选的,所述耳罩底部设有与所述通孔相通的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管用于套接长管,从出水管流出的水通过长管引至容器,便于水的收集和倾倒。

可选的,所述耳罩包括连接部和拆卸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头带连接,所述连接部上设有插槽,所述拆卸部上设有与所述插槽配合的插块,所述插块周向设有环形凸块,所述卡插槽内设有与所述环形凸块配合的环形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消插块与插槽的配合,将耳罩的拆卸部拆下,便于清洁,避免在清洗耳罩时弄湿头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将头带戴在头上,用耳罩包围耳朵,使耳罩的边缘与耳朵周围的肌肤贴合,此时将洗耳枪的枪头穿过通孔至进入耳道内注水,从耳道流出的水就可流至耳罩内的底部从出水孔流出,不用人手持接水槽,从而提高了洗耳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洗耳辅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移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耳罩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洗耳辅助装置连接长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头带;101、固定带;102、移动带;2、耳罩;201、连接部;202、拆卸部;3、通孔;4、出水孔;5、转轴;6、导斜面;7、过滤网;8、滑块;9、滑槽;10、卡槽;11、卡块;12、柔性垫;13、出水管;14、插槽;15、插块;16、环形凸块;17、环形凹槽;18、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洗耳辅助装置。参照图1,洗耳辅助装置包括头带1和耳罩2,耳罩2连接于头带1的两端,当使用者将头带1戴在头上使,耳罩2包围于耳朵外。耳罩2的侧面开设有通孔3,洗耳枪的枪头可穿过通孔3进入耳道,从而向耳道内注入清洗液。头带1呈与人头部相适配的弧形,用于夹持人的头部,且头带1由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从而与人的头部相适配,并对人头部具有一定的夹持力。

参照图1,头带1包括固定带101和移动带102,固定带101的内侧连接有柔性垫12,柔性垫12可以是海绵、棉花、布料等材料制成。

参照图2,固定带10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块8,滑块8长度方向的侧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卡槽10。参照图3,移动带102的一端开设有与滑块8滑动配合的滑槽9,滑槽9内设有一个与卡槽10配合的卡块11。移动块与固定带101之间通过滑槽9与滑块8的滑动,以实现头带1整体长度的调节。在调节头带1整体长度时,固定带101与移动带102之间的距离发生相对改变,滑块8在滑槽9内移动,每移动一段距离,均通过卡槽10与卡块11卡接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洗耳辅助装置在使用时移动带102连接的耳罩2移动。通过上述结构,头带1可根据人头部的大小进行相应的长短调节,当头部较大时,带动移动带102朝远离固定带101的方向移动,使头带1整体长度变长,反之同理。

参照图4,耳罩2的上端连接有转轴5,转轴5与头带1的端部转动连接。并且,转轴5的方向以实现耳罩2水平自转设置,从而使耳罩2以转轴5为轴转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耳罩2包括在图中位于上端的连接部201和位于下端的拆卸部202,即将耳罩2拆分为两个部分,且拆卸部202的大小远大于连接部201的大小。转轴5位于拆卸部202的上端。当需要对耳罩2进行清洗时,取消插块15与插槽14的配合,将耳罩2的拆卸部202拆下,可避免在清洗耳罩2时弄湿头带1,并且清洗更加方便。

参照图4,耳罩2的内部下端,即拆卸部202的内部下端,开设有出水孔4,为了使水能够更快的汇聚到出水孔4,出水孔4位于拆卸部202内侧的一端周向设有朝出水孔4中心向下倾斜的导斜面6。拆卸部202下端一体成型有与出水孔4连通的出水管13。出水孔4内水平覆盖有过滤网7,过滤网7为具有多个孔的板状结构。在一些示例中,过滤网7与出水孔4内壁一体成型,在一些示例中,为更有效的清洁出水孔4和出水管13,过滤网7与出水孔4内壁可拆卸连接,将过滤网7拆卸后,清理的工具可彻底从出水孔4和出水管13一端进入另一端穿出进行清洁。

参照图4,拆卸部202的上端一体设置有插块15,插块15的周向一体设置有环形凸块16。参见图5,连接部201的底部,即背离连接部201设有转轴5的一端,开设有与插块15配合的插槽14,插槽14的内壁周向设有与环形凸块16配合的环形凹槽17。

参照图6,为耳罩2的出水管13连接长管18的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中长管18是套接于出水管13外的,在一些示例中,长管18也可以插接在出水管13内。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洗耳辅助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将头带1戴在头上,用耳罩2包围耳朵,使耳罩2的边缘与耳朵周围的肌肤贴合,此时将洗耳枪的枪头穿过通孔3至进入耳道内注水,从耳道流出的水就可流至耳罩2内的底部经过出水孔4、出水管13和长管18流出,在长管18的出水端,还可以放一个接水槽,从而对水进行收集后倾倒。上述实施方式不需要人手持接水槽,只需单手操作洗耳的洗耳器或洗耳枪即可,从而提高了洗耳的便利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