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升机构

文档序号:25457596发布日期:2021-06-15 20:0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升机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老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升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人数越来越多。随着机体老化,他们大多都会患有一些疼痛性病症,严重的影响肢体活动,因疼痛和机体老化而导致上下床困难费力的事情时有发生。老年人在上下床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有夜起需求的老年人家庭中,有时候老人晚上急需起床如厕,但是由于意识刚刚清醒,肌肉无力发力困难导致抬背和起床存在一定难处。例如公开号为cn20989981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辅助搬运失能老人轮椅,包括轮椅本体,所述轮椅本体包括框架、座板底板、脚板底板和背板底板,脚板底板与框架之间设有第一电动推杆,背板底板与框架之间设有第二电动推杆,座板底板上方设有座板,脚板底板上方设有脚板,背板底板上方设有背板,座板上设有第三电动推杆,座板底板的边侧上设有挡板。但是该实用新型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没有高度调节的机构,老人在上下床时的舒适感觉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升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抬升老人的身体,提升老人上下床时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升机构,底部框架的上侧部设有辅助抬腿抬背机构,包括底部框架,底部框架上设有支撑底板,所述的支撑底板上设有电动推杆,支撑底板上还设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伸出端连接有第二电动丝杆,第二电动丝杆的两侧设有第一圆弧轨道,第二电动丝杆上设有丝杆配合块,第一圆弧轨道上设有下端配合块,下端配合块与丝杆配合块上共同设有叉架机构,叉架机构与电动推杆上共同设置辅助抬腿抬背机构。

上述的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升机构中,所述的叉架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撑底板且靠近第一圆弧轨道一端的垫块,下端配合块和丝杆配合块上共同设有连接件;所述的辅助抬腿抬背机构的下侧面上设有第二圆弧轨道和支撑块,第二圆弧轨道上卡设有上端配合块,垫块与上端配合块之间设有第一叉杆,所述的连接件与支撑块之间设有第二叉杆,第一叉杆与第二叉杆的中间部相连接。

前述的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升机构中,所述的垫块与支撑块的形状为工字型。

前述的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升机构中,所述的第一圆弧轨道和第二圆弧轨道为圆柱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底部框架上设有支撑底板,所述的支撑底板上设有电动推杆,支撑底板上还设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伸出端连接有第二电动丝杆,第二电动丝杆的两侧设有第一圆弧轨道,第二电动丝杆上设有丝杆配合块,第一圆弧轨道上设有下端配合块,下端配合块与丝杆配合块上共同设有叉架机构,叉架机构与电动推杆上共同设有辅助抬腿抬背机构;电动推杆向上伸出,同时升降电机启动,带动丝杠配合块移动,进而使得叉架机构向上运动,使得供老人平躺的平板与床面平齐,老人上床时只需轻轻挪动身体即可,减少老人动作,为老人提供较大的便利,提升了老人的舒适度。

2、所述的垫块与支撑块的形状为工字型,该形状的支撑件有较高的强度,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需要提升上部的机构和人体,所需要的力较大,必须保证支撑件有较高的强度。

3、通过电动推杆和叉架机构联合运动,使得在升降过程中运行地更加平稳,保证老人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整个装置中的位置示意;

附图中标记说明:101-底部框架,102-支撑底板,103-升降电机,104-第二电动丝杆,105-第一圆弧轨道,106-丝杆配合块,107-下端配合块,2-叉架机构,3-辅助抬腿抬背机构,112-第二圆弧轨道,113-支撑块,114-上端配合块,115-电动推杆,116-垫块,117-连接件,118-第一叉杆,119-第二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升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底部框架101,底部框架101上设有支撑底板102,底部框架101的上侧部设有辅助抬腿抬背机构3,如图3所示,所述的支撑底板102上设有电动推杆115,电动推杆的上下两端分别有固定件,固定件与上下两个部件进行固定,支撑底板102上还设有升降电机103,如图2所示,升降电机103伸出端连接有第二电动丝杆104,第二电动丝杆104的两侧设有第一圆弧轨道105,第二电动丝杆104上设有丝杆配合块106,第一圆弧轨道105上设有下端配合块107,下端配合块107与丝杆配合块106上共同设有叉架机构2,叉架机构2与电动推杆115上共同设置辅助抬腿抬背机构3。所述的叉架机构2包括固定在支撑底板102且靠近第一圆弧轨道105一端的垫块116,所述的垫块116与支撑块113的形状为工字型,该形状的支撑件有较高的强度,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需要提升上部的机构和人体,所需要的力较大,必须保证支撑件有较高的强度。下端配合块107和丝杆配合块106上共同设有连接件117;所述的辅助抬腿抬背机构3的下侧面上设有第二圆弧轨道112和支撑块113,第二圆弧轨道112上卡设有上端配合块114,垫块116与上端配合块114之间设有第一叉杆118,所述的连接件117与支撑块113之间设有第二叉杆119,第一叉杆118与第二叉杆119的中间部相连接。下端配合块在第一圆弧轨道上移动时,联动着上端配合块在第二圆弧轨道上移动;通过电动推杆和叉架机构联合运动,使得在升降过程中运行地更加平稳,保证老人的安全,其次老人加上叉架的上侧机构的重量是胶重的,通过两个动力装置,能提供较大的载荷。所述的第一圆弧轨道105和第二圆弧轨道112为圆柱状,圆柱状的轨道在滑动时,更加的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电动推杆向上伸出,同时升降电机启动,带动丝杠配合块移动,进而使得下端配合块在第一圆弧轨道上移动时,联动着上端配合块在第二圆弧轨道上移动,两根叉杆向上支撑起上方机构的重量,使得供老人平躺的平板与床面平齐,老人上床时只需轻轻挪动身体即可,减少老人动作,为老人提供较大的便利,提升了老人的舒适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升机构,包括底部框架(101),底部框架(101)上设有支撑底板(102),底部框架(101)的上侧部设有辅助抬腿抬背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底板(102)上设有电动推杆(115),支撑底板(102)上还设有升降电机(103),升降电机(103)伸出端连接有第二电动丝杆(104),第二电动丝杆(104)的两侧设有第一圆弧轨道(105),第二电动丝杆(104)上设有丝杆配合块(106),第一圆弧轨道(105)上设有下端配合块(107),下端配合块(107)与丝杆配合块(106)上共同设有叉架机构(2),叉架机构(2)与电动推杆(115)上共同设置辅助抬腿抬背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叉架机构(2)包括固定在支撑底板(102)且靠近第一圆弧轨道(105)一端的垫块(116),下端配合块(107)和丝杆配合块(106)上共同设有连接件(117);所述的辅助抬腿抬背机构(3)的下侧面上设有第二圆弧轨道(112)和支撑块(113),第二圆弧轨道(112)上卡设有上端配合块(114),垫块(116)与上端配合块(114)之间设有第一叉杆(118),所述的连接件(117)与支撑块(113)之间设有第二叉杆(119),第一叉杆(118)与第二叉杆(119)的中间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块(116)与支撑块(113)的形状为工字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圆弧轨道(105)和第二圆弧轨道(112)为圆柱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升机构,包括底部框架(101),底部框架(101)上设有支撑底板(102),所述的支撑底板(102)上设有电动推杆(115),支撑底板(102)上还设有升降电机(103),升降电机(103)伸出端连接有第二电动丝杆(104),第二电动丝杆(104)的两侧设有第一圆弧轨道(105),第二电动丝杆(104)上设有丝杆配合块(106),第一圆弧轨道(105)上设有下端配合块(107),下端配合块(107)与丝杆配合块(106)上共同设有叉架机构(2),叉架机构(2)与电动推杆(115)上共同设有辅助抬腿抬背机构(3)。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抬升老人的身体,提升老人上下床时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庄宗海;尹海燕;陈跃华;陈胤凯;程航宇;黄安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0.21
技术公布日:2021.06.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