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玛琳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01635发布日期:2021-09-29 01:5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托玛琳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趾矫正器,尤其涉及一种托玛琳矫正器。


背景技术:

2.脚趾外翻或内翻为跖趾关节处向外偏移造成,其在行走时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从而影响到日常生活,基于此提出一种结构设计新颖的托玛琳矫正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的托玛琳矫正器。
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设计一种托玛琳矫正器,包括位于足部下方的内衬垫,内衬垫前方侧部设有大拇趾矫正带;还包括外衬垫,所述外衬垫位于足部下方,且外衬垫前方脚趾部位两侧分别设有足弓塑形带,两足弓塑形带的活动端通过魔术贴粘接;其内衬垫位于足部下方、外衬垫位于内衬垫下方,其两个足弓塑形带的活动端将足弓部包裹,其大拇趾塑形带环绕大拇趾一周后由大拇趾外侧向后延伸并通过魔术贴粘于足弓塑形带的外侧壁上。
6.位于所述内衬垫前方的脚趾下方设有拇囊保护垫。
7.还包括足踝支撑托,足踝支撑托呈l形并由连为一体的小腿固定部和足部支撑部构成,所述小腿固定部呈弧形并贴附在小腿部的后侧,且所述小腿固定部上设有小腿固定带,小腿固定带绑于小腿部上;所述小腿固定部下部设有踝部固定带,所述踝部固定带绑于踝部上,所述外衬垫位于足部支撑部内壁。
8.与所述小腿、足底接触的足踝支撑托内侧、小腿固定部内侧及所述踝部固定带内侧分别设有柔性垫层。
9.所述小腿固定带一端连接于小腿固定部一侧,所述小腿固定部另一侧设有连接扣,连接扣上设有穿孔,所述小腿固定带活动端穿过所述穿孔后反向粘于所述小腿固定部外侧壁上。
10.所述小腿固定带内层设有第一柔性内衬层。
11.所述踝部固定带一端连接于小腿固定部一侧,所述踝部固定带另一侧设有连接扣,连接扣上设有穿孔,所述踝部固定带活动端穿过所述穿孔后反向粘于所述踝部固定带外侧壁上。
12.所述踝部固定带内侧设有第二柔性内衬层。
13.还包括足弓塑形带,所述足弓塑形带的两端通过魔术带粘在所述足部支撑部两侧的底部并将足部支撑部固定。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本设计其结构设计新颖,通过足弓塑形带、大拇趾矫正带与足踝支撑托及配合可实现对足部、踝部、跖骨、大拇趾等部位进行立体矫正。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所示状态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内衬垫及其上的大拇趾矫正带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外衬垫及其上的足弓塑形带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1.实施例1:一种托玛琳矫正器,参见图1至图4。
22.包括位于足部下方的内衬垫14,内衬垫前方侧部设有大拇趾矫正带12;还包括外衬垫16,所述外衬垫16位于足部下方,且外衬垫16前方脚趾部位两侧分别设有足弓塑形带8,两足弓塑形带8的活动端通过魔术贴粘接;使用中,其内衬垫14位于足部下方、外衬垫16位于内衬垫14下方,其两个足弓塑形带8的活动端将足弓部包裹,其大拇趾塑形带环绕大拇趾一周后由大拇趾外侧向后延伸并通过魔术贴粘于足弓塑形带的外侧壁上,此时,其足弓塑形带8塑造横弓,收拢跖骨,为拇外翻矫正奠定前提,大拇趾矫正带与足弓塑形带相连,向外侧拉动大拇趾,避免拇趾外翻。本设计中其内衬垫和外衬垫以柔软材质填充,承托脚掌,缓冲行走时脚掌所受压力。
23.进一步的,本设计还在位于所述内衬垫14前方的脚趾下方设有拇囊保护垫15,拇囊保护垫外部是托玛琳磁石护理垫片,通过点阵处理,作用于拇囊部位,具有刺激穴位、活血化瘀的功效,防止拇囊炎;内部嵌入竖直钢板,对大拇趾和跖骨的连接处起到对齐作用,确定拇趾外翻的矫正方向,避免过度矫正。
24.进一步的,本设计还包括足踝支撑托,足踝支撑托呈l形并由连为一体的小腿固定部1和足部支撑部10构成,所述小腿固定部1呈弧形并贴附在小腿部的后侧,且所述小腿固定部1上设有小腿固定带3,小腿固定带3绑于小腿部上,同时,所述小腿固定带3内层设有第一柔性内衬层4。同时,所述小腿固定部1下部设有踝部固定带7,所述踝部固定带7绑于踝部上,同时,所述踝部固定带内侧设有第二柔性内衬层5。
25.同时,与所述小腿、足底接触的足踝支撑托内侧、小腿固定部内侧及所述踝部固定带内侧分别设有柔性垫层。
26.进一步的,本设计中,其所述小腿固定带3一端连接于小腿固定部一侧,所述小腿固定部另一侧设有连接扣2,连接扣上设有穿孔,所述小腿固定带3活动端穿过所述穿孔后反向粘于所述小腿固定部外侧壁上。同理,所述踝部固定带7一端连接于小腿固定部一侧,所述踝部固定带7另一侧设有连接扣6,连接扣6上设有穿孔,所述踝部固定带活动端穿过所述穿孔后反向粘于所述踝部固定带7外侧壁上。
27.进一步的,本设计它还包括足弓塑形带,所述足弓塑形带的两端通过魔术带粘在所述足部支撑部两侧的底部并将足部支撑部固定。
28.本设计的使用方法如下:
29.首先,将内衬垫14固定,固定时,其内衬垫14位于足部下方,前脚掌穿过拇囊保护垫15,而后将外衬垫16置于内衬垫14下方,而后将足弓塑形带8的活动端将足弓部位包裹并粘连在一起,其中足弓塑形带的拇囊保护垫15贴合脚掌侧面跖骨位置,而后其大拇趾塑形
带环绕大拇趾一周后由大拇趾外侧向后延伸并通过魔术贴粘于足弓塑形带的外侧壁上。
30.此后将足踝支撑托进行穿戴,穿戴时,小腿固定带3活动端穿过所述穿孔后反向粘于所述小腿固定部外侧壁上,所述拇囊保护垫活动端穿过所述穿孔后反向粘于所述拇囊保护垫7外侧壁上,而后将足弓塑形带的两端通过魔术带粘在所述足部支撑部两侧的底部并将足部支撑部固定即可。
31.最后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中所述的粘接均通过魔术贴实现。
3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托玛琳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足部下方的内衬垫,内衬垫前方侧部设有大拇趾矫正带;还包括外衬垫,所述外衬垫位于足部下方,且外衬垫前方脚趾部位两侧分别设有足弓塑形带,两足弓塑形带的活动端通过魔术贴粘接;其内衬垫位于足部下方、外衬垫位于内衬垫下方,其两个足弓塑形带的活动端将足弓部包裹,其大拇趾塑形带环绕大拇趾一周后由大拇趾外侧向后延伸并通过魔术贴粘于足弓塑形带的外侧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玛琳矫正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内衬垫前方的脚趾下方设有拇囊保护垫。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玛琳矫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足踝支撑托,足踝支撑托呈l形并由连为一体的小腿固定部和足部支撑部构成,所述小腿固定部呈弧形并贴附在小腿部的后侧,且所述小腿固定部上设有小腿固定带,小腿固定带绑于小腿部上;所述小腿固定部下部设有踝部固定带,所述踝部固定带绑于踝部上,所述外衬垫位于足部支撑部内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玛琳矫正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小腿、足底接触的足踝支撑托内侧、小腿固定部内侧及所述踝部固定带内侧分别设有柔性垫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玛琳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固定带一端连接于小腿固定部一侧,所述小腿固定部另一侧设有连接扣,连接扣上设有穿孔,所述小腿固定带活动端穿过所述穿孔后反向粘于所述小腿固定部外侧壁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玛琳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固定带内层设有第一柔性内衬层。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玛琳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踝部固定带一端连接于小腿固定部一侧,所述踝部固定带另一侧设有连接扣,连接扣上设有穿孔,所述踝部固定带活动端穿过所述穿孔后反向粘于所述踝部固定带外侧壁上。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玛琳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踝部固定带内侧设有第二柔性内衬层。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玛琳矫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足弓塑形带,所述足弓塑形带的两端通过魔术带粘在所述足部支撑部两侧的底部并将足部支撑部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的托玛琳矫正器,包括位于足部下方的内衬垫,内衬垫前方侧部设有大拇趾矫正带;还包括外衬垫,所述外衬垫位于足部下方,且外衬垫前方脚趾部位两侧分别设有足弓塑形带,两足弓塑形带的活动端通过魔术贴粘接;其内衬垫位于足部下方、外衬垫位于内衬垫下方,其两个足弓塑形带的活动端将足弓部包裹,其大拇趾塑形带环绕大拇趾一周后由大拇趾外侧向后延伸并通过魔术贴粘于足弓塑形带的外侧壁上。足弓塑形带的外侧壁上。足弓塑形带的外侧壁上。


技术研发人员:何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何静
技术研发日:2021.07.18
技术公布日:2021/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