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倍半萜内酯在制备抗血吸虫病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26801622发布日期:2021-09-29 01:5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阿魏倍半萜内酯在制备抗血吸虫病药物中的应用

1.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阿魏倍半萜内酯在制备抗血吸虫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由血吸虫尾蚴感染人或其他哺乳动物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危害严重且易被忽视的寄生虫病,也是who确定的六大重点热带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16年,全球至少有76个国家发现了血吸虫,将近2亿人需要得到血吸虫病的预防性治疗。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血吸虫主要有5种,分别是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媚公血吸虫病和间插血吸虫病。其中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的病原是日本血吸虫,血吸虫病使人或动物产生肝脏和肠道纤维化,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经济的发展。
3.治疗血吸虫的药物研究始于1918年的酒石酸锑钾,后来又研制出了数十种非锑剂药物如硝基呋喃、尼达利唑等药物,但都由于疗效长、效果差和副作用大等原因被弃用。20世纪70年代初国外研发的吡喹酮,由于其杀虫效果较好、副作用小、疗程短、价格低廉,且对感染人体的5种血吸虫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成为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20世纪80年代初,有研究者发现青蒿素具有杀灭血吸虫的活性,随后发现青蒿素的多种衍生物如蒿甲醚、蒿乙醚、青蒿玻酯、蒿苯酯、双氢蒿甲醚和还原青蒿素等都对血吸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早期胚胎有一定的毒性。同时,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疗血吸虫病会给疟疾的治疗带来麻烦。所以研发新的抗血吸虫病的药物以替代或联合吡喹酮来进行血吸虫病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4.阿魏为伞形植物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 k.m.shen或阜康阿魏ferula.fukanensis k.m.shen的树脂。阿魏药用价值高,阿魏味苦、辛,温,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化癥,散痞,杀虫之功效。阿魏倍半萜内酯是阿魏的提取物之一,通过研究阿魏倍半萜内酯对日本血吸虫的体内外杀灭和免疫调节作用,为开发环保型防控血吸虫病药物提供理论数据和物质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阿魏倍半萜内酯在制备抗血吸虫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研究发现阿魏的提取物之一阿魏倍半萜内酯对体外培养和体内培养的日本血吸虫均具有优异的杀灭效果,不仅可有效杀灭日本血吸虫的成虫和童虫,并且还可有效杀灭日本血吸虫的虫卵,因此可将其制备成抗血吸虫病药物,为开发新型防控血吸虫病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本发明提供了阿魏倍半萜内酯在制备抗血吸虫病药物中的应用。
8.进一步地,所述阿魏倍半萜内酯的浓度为10~100mg/ml。
9.进一步地,所述血吸虫为日本血吸虫。
10.进一步地,所述阿魏倍半萜内酯具有体内和/或体外抗日本血吸虫成虫的作用。
11.进一步地,所述阿魏倍半萜内酯具有体内和/或体外抗日本血吸虫童虫的作用。
12.进一步地,所述阿魏倍半萜内酯具有杀灭日本血吸虫虫卵的作用。
13.进一步地,所述阿魏倍半萜内酯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阿魏根部,用95%乙醇回流提取,取滤液合并浓缩后,加水稀释至醇浓度为80%,然后用石油醚萃取后回收溶液至无醇味,得到浸膏;用水溶解浸膏,先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再用nahco3溶液萃取,接着洗涤至中性,浓缩得到所述阿魏倍半萜内酯。
14.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的剂型包括:注射剂、口服剂、口含片、喷雾剂、混悬剂、胶囊和/或栓剂。
15.进一步地,所述药物中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16.进一步地,所述药物中还包括辅料:羧甲基淀粉钠、β

环糊精、氢氧化铝凝胶、滑石粉、硬脂酸镁和甜菊糖。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首次验证了来源于阿魏的阿魏倍半萜内酯在体内外均具有杀灭日本血吸虫的成虫和童虫的作用,在体内的最高减虫率可达61.26%,并且减雌作用明显,同时阿魏倍半萜内酯还具有高效杀灭体内日本血吸虫虫卵的作用,即所述阿魏倍半萜内酯对日本血吸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均具有显著的杀灭效果,因此可将其制备成抗血吸虫病药物,为开发新型防控血吸虫病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1
20.1、阿魏倍半萜内酯的提取
21.取新疆阿魏,用9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将三次的滤液合并浓缩后,加水稀释至乙醇浓度为80%,然后用石油醚萃取三次,回收溶液至无醇味,得到浸膏,将所得浸膏用水溶解,然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得到萃取液,接种用浓度5%的nahco3水溶液萃取三次,最后用水洗涤至中性,并浓缩干燥后研磨过筛,得到粉末状的阿魏倍半萜内酯。
22.2、阿魏倍半萜内酯对体外培养日本血吸虫成虫及童虫的杀灭效果
23.方法:幼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8d后,用肝门静脉灌注法收集日本血吸虫童虫,感染35d后用同样的方法收集成虫。分别将童虫和成虫体外培养于dmem培养液中,并分别加入浓度为10mg/ml、20mg/ml、30mg/ml的阿魏倍半萜内酯以及浓度为30mg/ml的吡喹酮溶液,连续培养3d,并设立仅加入蒸馏水的空白对照组。观察虫体活力及死亡情况,并计算血吸虫的死亡率和活力降低率,将样本用扫描电镜扫描,观察虫体表皮。
24.结果:(1)作用于成虫的结果显示,在不含阿魏倍半萜内酯的培养液(空白对照组)中,成虫的生存状况良好;在含有不同浓度的阿魏倍半萜内酯的培养液中,虫体出现了不同
程度的痉挛现象,随着时间的延长,血吸虫的死亡率和活力降低率显著升高。浓度为10mg/ml、20mg/ml、30mg/ml的阿魏倍半萜内酯都对成虫有杀灭作用。
25.其中30mg/ml的阿魏倍半萜内酯作用24h后,虫体死亡率和活力降低率分别达到30.0%和67.78%,其活力分值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48h后虫体死亡率和活力降低率达到46.7%和66.67%,其活力值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浓度的吡喹酮溶液作用24h后的虫体死亡率和活力降低率分别为36.7%和68.89%,作用48h后的成虫的死亡率和活力降低率分别为和53.3%和71.11%,即说明本发明的阿魏倍半萜内酯与本领域常用药物吡喹酮的作用效果近似。而在阿魏倍半萜内酯作用72h后的虫体死亡率和活力降低率分别为60.0%和85.56%,相较之下,吡喹酮溶液作用72h的虫体死亡率和活力降低率仅为56.7%和86.67%,即经72h作用后,阿魏倍半萜内酯的杀虫效果略优于吡喹酮。上述结果说明了阿魏倍半萜内酯具有在体外抗日本血吸虫成虫的作用。
26.(2)作用于童虫的结果显示,10mg/ml、20mg/ml、30mg/ml的阿魏倍半萜内酯试剂在24h、48h和72h都对童虫具有优异的杀灭的作用,活力分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0mg/ml的阿魏倍半萜内酯培养液在作用24h后虫体的死亡率和活力降低率分别为46.7%和75.56%,与同浓度的吡喹酮试剂的作用效果类似,即说明阿魏倍半萜内酯具有抗体外培养的日本血吸虫童虫的作用。
27.3、阿魏倍半萜内酯对小鼠体内培养的日本血吸虫的杀灭效果
28.方法:幼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并分别于感染后第18d、第35d给药。实验组分为浓度为10mg/ml、20mg/ml、30mg/ml的阿魏倍半萜内酯组以及浓度为30mg/ml的吡喹酮溶液组,另设空白对照组。给药7周后解剖小鼠,肝门静脉收集虫体数,统计在18天和35天给药后,不同处理组的平均总虫数,平均雌虫数和平均虫卵数,统计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并计算实验组相较于空白对照组的减虫率、减雌率,将肝脏消化计算减卵率,结果如表3所示。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各组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用anova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
p<0.05,
**
p<0.01)。
29.表1不同处理组对日本血吸虫的影响(18d)
[0030][0031]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
[0032]
表2不同处理组对日本血吸虫的影响(35d)
[0033][0034]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
[0035]
表3不同处理组的减虫率、减雌率和减卵率
[0036][0037]
结果分析:
[0038]
(1)阿魏倍半萜内酯对小鼠体内培养的日本血吸虫总虫数的影响
[0039]
作用于感染日本血吸虫18d的幼鼠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阿魏倍半萜内酯组和吡喹酮组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的减虫率分别为22.59%、43.41%、55.20%和55.48%。作用于感染日本血吸虫35d的幼鼠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阿魏倍半萜内酯组和吡喹酮组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的减虫率分别为36.59%、61.26%、69.87%和71.85%。即说明阿魏倍半萜内酯具有高效的减虫效果,与吡喹酮效果类似。
[0040]
分别统计各组处理后小鼠体内的日本血吸虫的成虫和童虫时期的数据,结果显示,相较于空白对照组,阿魏倍半萜内酯对小鼠体内的血吸虫的成虫期和童虫期都有优异的杀灭效果,并且剂量越高减虫率越高,作用更明显,其中成虫时期使用阿魏倍半萜内酯后的减虫率相对更高。
[0041]
(2)阿魏倍半萜内酯对小鼠体内培养的日本血吸虫雌虫的影响
[0042]
作用于感染日本血吸虫18d的幼鼠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阿魏倍半萜内酯组和吡喹酮组的减雌率分别为15.05%、42.09%、58.02%和59.65%。作用于感染日本血吸虫35d的幼鼠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阿魏倍半萜内酯组和吡喹酮组的减雌率分别为40.62%、
64.85%、72.86%和74.59%。即说明阿魏倍半萜内酯具有高效的减雌作用,与吡喹酮效果类似。
[0043]
分别统计各组处理后小鼠体内的日本血吸虫的成虫和童虫时期的数据,结果显示,相较于空白对照组,阿魏倍半萜内酯对小鼠体内的血吸虫的成虫期和童虫期都有优异的减雌作用,并且剂量越高减雌率越高,作用更明显,其中成虫时期使用阿魏倍半萜内酯后的减雌率相对更高。
[0044]
(3)阿魏倍半萜内酯对小鼠体内培养的日本血吸虫虫卵的作用
[0045]
作用于感染日本血吸虫18d的幼鼠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阿魏倍半萜内酯组和吡喹酮组的减卵率分别为17.32%、35.32%、47.95%和49.99%。作用于感染日本血吸虫35d的幼鼠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阿魏倍半萜内酯组和吡喹酮组的减卵率分别为23.38%、37.83%、58.34%和60.76%。即说明阿魏倍半萜内酯具有优异的杀灭血吸虫虫卵的作用,与吡喹酮效果差不多。
[0046]
分别统计各组处理后小鼠体内的日本血吸虫的成虫和童虫时期的数据,结果显示,相较于空白对照组,阿魏倍半萜内酯对小鼠体内的血吸虫的成虫期和童虫期都有优异的杀灭虫卵的作用,并且剂量越高减卵率更高,作用更明显,其中成虫时期使用阿魏倍半萜内酯后的减卵率相对更高。
[0047]
实施例2
[0048]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验证了阿魏倍半萜内酯对于日本血吸虫具有高效优异的杀灭作用,并且可直接作用于体内外,因此可将其制备成抗血吸虫病药物,具体如下:
[0049]
将提取得到的阿魏倍半萜内酯研磨干燥后过筛,使之分散成均匀的粉末状,然后按照比例添加辅料羧甲基淀粉钠(cms

na)、β

环糊精、氢氧化铝凝胶、滑石粉、硬脂酸镁和甜菊糖,混合均匀后直接压片制成片剂。
[005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