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鼻整形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6298发布日期:2021-08-31 13:4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鼻整形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鼻整形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鼻整形支架。



背景技术:

鼻子,自古就有“颜面之王”的美称,鼻子整形术即对鼻部进行整形的外科手术,是整形外科手术中最普遍的手术之一,也是改善外观最为显著的整形外科手术之一,鼻子整形术可以缩小或增加鼻子的大小,改变鼻头或鼻梁的形状,使外扩的鼻翼变窄,或者改变鼻子和上嘴唇之间的三角区域。另外,鼻子整形还可以校正鼻部的天生缺陷,甚至有助于减轻一些呼吸问题。

现有的鼻整形支架的稳定性较差,术后有较大的变形风险甚至导致毁容,给患者带来诸多烦恼;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0057427.0,公布号:cn111012546a,公开了一种新型鼻整形支架,包括主支撑片、辅支撑片以及人字形支腿,人字形支腿能够增加支架的整体稳定性,主支撑片和辅支撑片用来支撑下外侧软骨,但是人字形支腿的稳定性欠缺,且鼻子的上外侧软骨缺少相应的支撑。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鼻整形支架,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鼻整形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鼻整形支架,包括主支撑柱、辅助支撑柱、鼻尖支撑块和斜支撑片,所述主支撑柱的下端劈开形成左右分开的人字形支腿,主支撑柱的上端连接有鼻尖支撑块,所述主支撑柱的后侧面连接有辅助支撑柱,所述辅助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卡槽,辅助支撑柱的下端与人字形支腿的下端平齐,如此,人字形支腿和辅助支撑柱共同将本实用新型支撑起,形成三角形支架,支撑稳定性好;所述主支撑柱上端的后方设置有斜支撑片,斜支撑片的前端插入卡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斜支撑片的数量为两片,两片斜支撑片相互缝合连接形成倒v形片状结构,两片斜支撑片关于主支撑柱的对称面左右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支撑柱、辅助支撑柱、鼻尖支撑块以及斜支撑片的材质均为自体肋软骨,自体肋软骨融合性好,肋软骨雕刻方便,肋软骨能够做一些比较大的整形改动例如隆高鼻,使用范围广;取肋软骨的方法如下:取肋软骨时沿其长度方向的半边切取出所需肋软骨,这样取肋软骨造成的创伤小、恢复快,无血管神经损伤风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支撑柱与鼻尖支撑块之间采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柱与斜支撑片之间亦采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支撑柱和辅助支撑柱的上表面均为斜面,斜面的前端比后端高,所述主支撑柱的左右侧面均为内凹的弧形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支撑柱与辅助支撑柱的高度为24~30mm,所述斜支撑片的厚度为0.6~1mm,斜支撑片的长度为4~6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人字形支腿和辅助支撑柱形成了三角支撑架,稳定性更高,两片斜支撑片能够将上侧外软骨支撑起,同时卡槽和缝合连接保证了斜支撑片连接稳固,因而,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强度高、结构稳定,术后鼻子不会因为鼻整形支架的结构不稳定而导致鼻子变形等情况的发生。

在植入时,所述主支撑柱竖直支撑在鼻中隔软骨的前缘位置处,主支撑柱的左右两侧面与下外侧软骨的内侧脚缝合固定,所述斜支撑片将鼻子两边的上侧外软骨支撑起,从而整个鼻尖被撑起,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鼻整形支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鼻整形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新型鼻整形支架中主支撑柱和辅助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支撑柱、2-辅助支撑柱、3-人字形支腿、4-鼻尖支撑块、5-卡槽、6-斜支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新型鼻整形支架,包括主支撑柱1、辅助支撑柱2、鼻尖支撑块4和斜支撑片6,所述主支撑柱1的下端劈开形成左右分开的人字形支腿3,主支撑柱1的上端连接有鼻尖支撑块4,所述主支撑柱1的后侧面连接有辅助支撑柱2,所述辅助支撑柱2的上端设置有卡槽5,辅助支撑柱2的下端与人字形支腿3的下端平齐,如此,人字形支腿3和辅助支撑柱2共同将本实用新型支撑起,形成三角形支架,支撑稳定性好;所述主支撑柱1上端的后方设置有斜支撑片6,斜支撑片6的前端插入卡槽5中。

所述斜支撑片6的数量为两片,两片斜支撑片6相互缝合连接形成倒v形片状结构,两片斜支撑片6关于主支撑柱1的对称面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主支撑柱1、辅助支撑柱2、鼻尖支撑块4以及斜支撑片6的材质均为自体肋软骨,自体肋软骨融合性好,肋软骨雕刻方便,肋软骨能够做一些比较大的整形改动例如隆高鼻,使用范围广;取肋软骨的方法如下:取肋软骨时沿其长度方向的半边切取出所需肋软骨,这样取肋软骨造成的创伤小、恢复快,无血管神经损伤风险,有效避免了术后的并发症。

所述主支撑柱1与鼻尖支撑块4之间采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柱2与斜支撑片6之间亦采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连接。

所述主支撑柱1和辅助支撑柱2的上表面均为斜面,斜面的前端比后端高,所述主支撑柱1的左右侧面均为内凹的弧形面。

实施例2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新型鼻整形支架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支撑柱1与辅助支撑柱2的高度为24~30mm,所述斜支撑片6的厚度为0.6~1mm,斜支撑片6的长度为4~6mm。

在植入时,所述主支撑柱1竖直支撑在鼻中隔软骨的前缘位置处,主支撑柱1的左右两侧面与下外侧软骨的内侧脚缝合固定,所述斜支撑片6将鼻子两边的上侧外软骨支撑起,从而整个鼻尖被撑起,本实施例其它结构及连接方式与实用新型实施例1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人字形支腿3和辅助支撑柱3形成了三角支撑架,稳定性高,两片斜支撑片6能够将上侧外软骨支撑起,同时卡槽5和缝合连接保证了斜支撑片6连接稳固,因而,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强度高、结构稳定,术后鼻子不会因为鼻整形支架的结构不稳定而导致鼻子变形等情况的发生。

以上仅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叙述,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