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按摩椅上下肢按摩的差动拉伸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0869发布日期:2021-07-02 19:28阅读:97来源:国知局
用于按摩椅上下肢按摩的差动拉伸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按摩椅上下肢按摩的差动拉伸机构。



背景技术:

下肢按摩组件是按摩椅的重要模块,一般下肢按摩组件包括下肢架,下肢架具备腿部架和足部架等结构,用户在进行下肢按摩时候,需要将足部架与腿部架分离,从而分别对用户的足部和腿部进行按摩。为达到足部架与腿部架之间的分离。市面上也有出现几种腿脚部分联动分离机构,实现下肢的差动拉伸,如申请号为cn206315251u或cn205411571u公开的联动分离机构,比如使用双电动推杆或双丝杠螺母结构控制腿部和脚部的运动分离,但是存在成本高,制造工艺难的问题,占装配空间较大,不利于下肢按摩机构的整体集约化装配。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按摩椅上下肢按摩的差动拉伸机构,结构简单、紧凑,实现了按摩椅的轻量。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按摩椅上下肢按摩的差动拉伸机构,包括与按摩椅固定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电机和在电机驱动下相对安装板转动的丝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固定连接有能沿安装板上下滑动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还设置有能沿安装板上下滑动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连杆组件带动第二支撑板同步滑动,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安装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且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连接腿部支撑件和脚部支撑件,一个电机和丝杆,驱动第一支撑板滑动,第一支撑板滑动时,带动与其铰接的第二连杆摆动,从而第二连杆推动与其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摆动,整个连杆组件伸缩,从而推动第二支撑板滑动。且可以根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的长度和第二连杆与第一支撑板的铰接位置,实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两者间的滑动速度差。通过连杆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差动拉伸机构的结构简化和紧凑,实现轻量化。

进一步来说,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滑槽匹配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滑槽匹配的第二滑块。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在滑槽限定下,上下滑动。

进一步来说,所述滑槽为c型槽,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为与滑槽匹配的凸型结构。滑动稳定。

进一步来说,所述电机的转轴设置驱动轮,所述丝杆的端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皮带传动,稳定方便。

进一步来说,所述电机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固定座上固定有轴承座,所述丝杆的一端穿过轴承座固定有从动轮。通过固定座,固定电机,并确保丝杆的位置不变。

进一步来说,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容让孔,所述电机、丝杆均设置在容让孔内,所述螺母座在容让孔内移动且一端穿过容让孔与第一支撑板固结,减轻整体重量,且结构更加紧凑,节约空间。

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销轴位于第一销孔中;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三连杆通过第二销轴铰接在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销轴位于第二销孔中;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支点座,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三销轴与支点座铰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去除安装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安装板,11-滑槽,12-容让孔,13-支点座,2-电机,21-驱动轮,22-从动轮,23-皮带,3-丝杆,4-螺母座,5-第一支撑板,51-第一销孔,6-第二支撑板,61-第二销孔,71-第一连杆,72-第二连杆,721-第一销轴,73-第三连杆,731-第二销轴,8-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参见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按摩椅上下肢按摩的差动拉伸机构,包括与按摩椅固定连接的安装板1,安装板1上设置有电机2和在电机2驱动下相对安装板1转动的丝杆3。电机2的转轴设置有驱动轮21,丝杆3的端部设置有从动轮22,驱动轮21与从动轮22之间通过皮带23传动连接,皮带23传动,稳定方便。电机2通过固定座8固定在安装板1上,固定座8上固定有轴承座,丝杆3的一端穿过轴承座固定有从动轮22。通过固定座8,固定电机2,并确保丝杆3的位置不变。

丝杆3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座4,螺母座4固定连接有能沿安装板1上下滑动的第一支撑板5,第一支撑板5下方还设置有能沿安装板1上下滑动的第二支撑板6,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位于同一平面。第一支撑板5通过连杆组件带动第二支撑板6同步滑动,连杆组件位于安装板1和第一支撑板5之间。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71、第二连杆72和第三连杆73,第一连杆71一端与安装板1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72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7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73的一端铰接,且第二连杆72的中部与第一支撑板5转动连接,第三连杆73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6铰接。

述第一支撑板5上设有第一销孔51,第二连杆72通过第一销轴721铰接在第一支撑板5上,第一销轴721位于第一销孔51中。第二支撑板6上设有第二销孔61,第三连杆73通过第二销轴731铰接在第二支撑板6上,第二销轴731位于第二销孔61中。安装板1上固定有支点座13,第一连杆71通过第三销轴与支点座13铰接。

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分别连接腿部支撑件和脚部支撑件,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上均设置有用于与连接腿部支撑件/脚部支撑件连接的螺纹孔。一个电机2和丝杆3,驱动第一支撑板5滑动,第一支撑板5滑动时,带动与其铰接的第二连杆72摆动,从而第二连杆72推动与其铰接的第一连杆71和第三连杆73摆动,整个连杆组件伸缩,从而推动第二支撑板6滑动。且可以根据第一连杆71、第二连杆72、第三连杆73的长度和第二连杆72与第一支撑板5的铰接位置,实现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两者间的滑动速度差。通过连杆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差动拉伸机构的结构简化和紧凑,实现轻量化。

安装板1上设置有滑槽11,第一支撑板5上设置有与滑槽11匹配的第一滑块,第二支撑板6上设置有与滑槽11匹配的第二滑块。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均在滑槽11限定下,上下滑动。滑槽11为c型槽,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为与滑槽11匹配的凸型结构。滑动稳定。

安装板1上设置有容让孔12,电机2、丝杆3均设置在容让孔12内,螺母座4在容让孔12内移动且一端穿过容让孔12与第一支撑板5固结,减轻整体重量,且结构更加紧凑,节约空间。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