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59687发布日期:2021-06-22 15:24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毒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毒机器人。



背景技术:

消毒灭菌是医疗机构预防与控制患者发生外源性医院感染的主要手段,时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医疗机构尤其时基层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主要环节之一。

传统医疗机构消毒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喷洒消毒液来进行消毒灭菌,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工作效率低,且很容易因为人为因素造成消毒的盲区及死角,影响消毒效果。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机器人在医疗领域中也得以运用,现有一种喷雾消毒机器人,包括移动底座以及主体,所述主体设置于所述移动底座上,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喷壶,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喷雾机构,所述喷雾机构包括架设于所述主体上的喷枪,所述喷枪一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喷枪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导管,所述进水导管与所述喷壶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导管,所述出水导管与所述喷头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消毒液喷洒的不够均匀,消毒效果差的缺陷,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消毒液喷洒的均匀性,进而提高消毒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消毒机器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消毒机器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消毒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内具有空腔,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有消毒液存储箱,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还升降设置有灯座支柱,所述灯座支柱的下侧部分容置在空腔内,所述灯座支柱设置在空腔外的部分位于机器人本体的上方,且所述灯座支柱的顶部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与消毒液存储箱连通,且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将消毒液输送至雾化喷头的动力源,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灯座支柱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中,工作人员先启动消毒机器人,消毒机器人在消毒区域做匀速运动,此时灯座支柱向上运动,从而使灯座支柱的上半部分伸到机器人本体的上方,消毒机器人运动的同时,借助动力源不断地将消毒液存储箱内的消毒液输送至雾化喷头并喷出,且驱动组件驱动灯座支柱做往复转动,从而有助于提高消毒液喷洒的均匀性,进而有助于提高消毒效果。

优选的:所述灯座支柱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缸,所述第一驱动电缸的缸体与空腔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缸的活塞杆与安装座背离灯座支柱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电缸的活塞杆呈竖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中,工作人员启动第一驱动电缸,第一驱动电缸驱动灯座支柱和安装座沿竖直方向升降,具体实现了灯座支柱在机器人本体上的升降运动,且有助于提高设备整体的机械化程度。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与灯座支柱呈间隔设置,且所述安装座位于灯座支柱的下方,所述安装座上转动架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灯座支柱同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转动架设在安装座上的连接杆连接与安装座呈间隔设置的灯座支柱,具体实现了灯座支柱与安装座的转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缸、齿条和齿轮,所述第二驱动电缸固定在安装座上,所述齿条与第二驱动电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连接杆同轴固定连接,且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中,工作人员启动第二驱动电缸,第二驱动电缸带动齿条做往复运动,从而驱动齿轮做往复的转动,具体实现了驱动灯座支柱做往复转动,且提高了设备整体的机械化程度。

优选的:所述空腔的顶壁嵌设有灯座轴套,所述灯座支柱同轴穿设灯座轴套,且所述灯座支柱与灯座轴套转动滑移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灯座轴套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提高灯座支柱做升降运动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灯座支柱上安装有脉冲灯管,所述脉冲灯管的下侧部分容置在空腔内,所述脉冲灯管位于空腔外的部分位于机器人本体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中,脉冲灯管以脉冲的形式激发紫外线,利用瞬时、高强度的脉冲光能量灭杀各类微生物,有助于提高消毒效果。

优选的:所述灯座支柱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反光罩,且所述反光罩位于脉冲灯管与灯座支柱的外侧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反光罩的反光作用,有助于提高脉冲光的利用率,进而有助于提高杀菌效率。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紫外线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紫外线灯管发射的紫外线,借助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有助于提高杀菌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借助动力源不断地将消毒液存储箱内的消毒液输送至雾化喷头并喷出,且驱动组件驱动灯座支柱做往复转动,从而有助于提高消毒液喷洒的均匀性,进而有助于提高消毒效果;

(2)通过脉冲灯管和紫外线灯的配合使用,从而灭杀各类微生物,提高率消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消毒机器人整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消毒机器人空腔内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局部a的放大图,主要体现驱动组件的整体结构;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消毒机器人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器人本体;11、空腔;111、第一驱动电缸;12、安装槽;121、紫外线灯管;13、把手;2、消毒液存储箱;3、灯座支柱;31、避让槽;32、尼龙衬套;33、固定块;34、灯头座;35、脉冲灯管;36、反光罩;4、雾化喷头;5、驱动组件;51、第二驱动电缸;52、齿条;53、齿轮;6、灯座轴套;7、安装座;71、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消毒机器人。参照图1,包括机器人本体1,机器人本体1竖立在地面上,机器人本体1内具有空腔11,且空腔11内壁上还焊接固定有消毒液存储箱2。机器人本体1上还升降设置有灯座支柱3,灯座支柱3的顶部安装有雾化喷头4,雾化喷头4与消毒液存储箱2通过管道连通,且灯座支柱3的下侧壁上开设有避让管道的避让槽31。机器人本体1上还安装有将消毒液存储箱2内的消毒液输送至雾化喷头4的动力源,动力源为抽液泵,且机器人本体1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灯座支柱3转动的驱动组件5。

消毒机器人工作时,灯座支柱3伸出机器人本体1,抽液泵不断的将消毒液存储箱2内的消毒液输送至雾化喷头4,消毒液经雾化喷头4雾化后喷出,提高了消毒液喷洒的均匀性;且消毒机器人工作时,驱动组件5驱动灯座支柱3做往复转动,从而扩大了雾化喷头4的喷雾范围,提高了消毒液喷洒的均匀性。

参照图1和图2,空腔11顶部的侧壁上嵌设有灯座轴套6,灯座轴套6连通空腔11和外界环境,且灯座轴套6的轴线呈竖直设置。灯座支柱3的轴线平行于灯座轴套6的轴线,且灯座支柱3竖直穿设灯座轴套6,灯座支柱3轴向的中部同轴套设有尼龙衬套32,尼龙衬套32与灯座支柱3同轴焊接固定连接,且尼龙衬套32与灯座轴套6转动滑移配合。由灯座轴套6的引导作用、尼龙衬套32与灯座轴套6的转动滑移配合,提高了灯座支柱3在灯座轴套6内转动或升降的稳定性。

灯座支柱3的底部水平转动连接有安装座7,安装座7位于灯座支柱3的下方,且安装座7与灯座支柱3呈间隔设置。安装座7上通过轴承转动架设有连接杆71,连接杆71的轴向呈竖直设置,且连接杆71同轴穿设灯座支柱3的底壁。灯座支柱3底壁背离安装座7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块33,连接杆71自下向上依次穿设同轴灯座支柱3的底壁和固定块33,且连接杆71与固定块33螺纹配合并固定连接。从而提高了灯座支柱3与安装座7组装或拆卸的便捷性。

空腔11内安装有第一驱动电缸111,第一驱动电缸111的缸体铰接固定在空腔11的底壁上,第一驱动电缸111活塞杆的端部与安装座7的下侧壁铰接固定连接,且第一驱动电缸111的活塞杆呈竖直设置。第一驱动电缸111启动,从而带动安装座7和灯座支柱3在机器人本体1上做升降运动,进而实现了灯座支柱3在机器人本体1上的升降作业。

参照图3,驱动组件5安装在安装座7内,驱动组件5包括第二驱动电缸51、齿条52和齿轮53,第二驱动电缸51的缸体焊接固定在安装座7上,齿条52与第二驱动电缸51的活塞杆焊接固定连接,且齿条5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连接杆71的轴向。齿轮53同轴焊接固定在连接杆71上,且齿轮53与齿条52啮合。第二驱动电缸51驱动齿条52沿靠近或远离齿轮53的方向做往复滑移,从而带动齿轮53做往复转动,进而驱动灯座支柱3做往复转动,从而扩大了雾化喷头4的喷雾范围。

参照图4,灯座支柱3的上端同轴焊接固定有灯头座34,雾化喷头4固定安装在灯头座34的上侧面,且雾化喷头4在灯头座34的上侧面绕灯头座34的轴线等间隔安装有三个。任一雾化喷头4均向灯头座34的外侧呈倾斜设置。从而提高了喷雾效率,且扩大了喷雾面积。

灯座支柱3上还安装有脉冲灯管35,脉冲灯管35呈竖直设置,脉冲灯管35的下端嵌设在尼龙衬套32上,脉冲灯管35的上端嵌设在灯头座34的下侧壁上,且脉冲灯管35与灯座支柱3上的外侧壁呈间隔设置。脉冲灯管35以脉冲的形式激发紫外线,利用瞬时、高强度的脉冲光能量灭杀各类微生物,提高了消毒效果。且脉冲灯管35绕灯座支柱3的轴线等间隔安装有六根。

任一脉冲灯管35与灯座支柱3的外侧壁之间均安装有反光罩36,任一反光罩36靠近脉冲灯管35的一侧均设置为弧形,任一反光罩36的弧形轴线均平行于灯座支柱3的轴线,且任一反光罩36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灯座支柱3的外侧壁上。由反光罩36的反光作用,提高了脉冲光线的利用率。

机器人本体1的外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安装槽12,任一安装槽12内均嵌设固定有紫外线灯管121。紫外线灯管121发射紫外线,紫外线能够灭杀各类微生物,提高了消毒机器人的消毒效果。且机器人本体1的顶部焊接固定有两个把手13,两个把手13呈相对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消毒机器人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中,工作人员启动消毒机器人,此时第一驱动电缸111工作,并将灯座支柱3的上侧部分抬升至机器人本体1的上方;之后消毒机器人在消毒区域内做匀速运动,与此同时,抽液泵将消毒液存储箱2内的消毒液抽送至雾化喷头4,消毒液经雾化喷头4雾化后喷出,此时第一驱动电缸111驱动齿条52在水平面内做往复滑移,并借助齿轮53和连接杆71带动灯座支柱3做往复转动;消毒机器人工作的同时,脉冲灯管35和紫外线灯管121均启动,并分别发射脉冲光线和紫外线进行消毒杀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