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70851发布日期:2021-07-30 13:19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呼吸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徒手过度通气是物理治疗中一项重要的技术,现在通常的使用工具为急救呼吸气囊。急救呼吸气囊是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量的简易工具,治疗中可能存在压力过高而造成肺损伤的情况;另外急救呼吸气囊提供的氧气是干燥、未经过加湿的气体,患者吸入后可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刺激损伤气道粘膜,致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且有损纤毛运动,这些瑕疵和安全隐患导致急救呼吸气囊不能最大化发挥徒手过度通气技术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减少分泌物在仪器及主气道的沉积,提升治疗效率的呼吸康复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呼吸康复装置,包括面罩、球囊和双向通氧机构,所述球囊通过第一通气管与面罩连通,所述的第一通气管上设有单向阀和呼气阀,所述双向通氧机构包括第二通气管、雾化器和第一进气阀,所述第二通气管上设有第一氧气接口,第二通气管一端与雾化器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一进气阀与第一通气管连通,所述雾化器的出气孔与第一通气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雾化器上设有注药孔和引液管,所述注药孔上设有可拆卸的盖帽,所述引液管的一端设有隔片,另一端通过空气压缩管与第二通气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出气孔设于呼气阀与面罩之间的第一通气管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气管上还设有压力安全阀。

优选的,所述球囊远离第一通气管的一端设有第二进气阀,所述球囊通过第二进气阀连通储氧气囊。

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气阀上还设有第二氧气接口。

优选的,所述面罩上设有气嘴和弹性束带。

优选的,所述雾化器内设有加热片。

优选的,所述加热片为ptc加热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第一氧气接口连通氧气输送装置,当挤压球囊为肺部充气复张时,球囊的正压会使得第一通气管上的第一进气阀关闭,此时氧气从第二通气管的一端进入雾化器,雾化后的药物通过出气孔321进入第一通气管4,并与球囊中挤压过来的氧气一起送入肺部;当球囊复张时,球囊产生的负压会使得第一进气阀打开,由于氧气经过第一进气阀所需要的压力比进入雾化器所需要的压力小,氧气由第一进气阀进入球囊中储存,同时雾化器因为缺少压力驱动而不工作,此时患者处于呼气状态,患者呼出的气体由呼气阀排出;本实施例采用第二通气管分别为球囊和雾化器输送氧气,通过球囊产生的正负压带动第一进气阀开/关,从而实现自动控制雾化给药,结构简单,能大幅提高雾化药物的利用效率,避免药物的浪费,且能减少分泌物在仪器及主气道的沉积,提升治疗效率,提高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面罩;11-气嘴;12-弹性束带;2-球囊;3-双向通氧机构;31-第二通气管;32-雾化器;321-出气孔;33-第一进气阀;34-第一氧气接口;35-注药孔;36-引液管;37-隔片;38-空气压缩管;4-第一通气管;41-单向阀;42-呼气阀;43-压力安全阀;5-第二进气阀;51-第二氧气接口;6-储氧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吸康复装置,包括面罩1、球囊2和双向通氧机构3,所述球囊2的一端通过第一通气管4与面罩1连通,所述的第一通气管4上设有单向阀41和呼气阀42,所述双向通氧机构3包括第二通气管31、雾化器32和第一进气阀33,所述第二通气管31上设有第一氧气接口34,第二通气管31一端与雾化器32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一进气阀33与第一通气管4连通,所述雾化器32的出气孔321与第一通气管4连通。

使用时,第一氧气接口34连通氧气输送装置,当挤压球囊2为肺部充气复张时,球囊2的正压会使得第一通气管4上的第一进气阀33关闭,此时氧气从第二通气管31的一端进入雾化器32,雾化后的液体从出气孔321进入第一通气管4,并与球囊2中挤压过来的氧气一起送入肺部;当球囊2复张时,球囊2产生的负压会使得第一进气阀33打开,由于氧气经过第一进气阀33所需要的压力比进入雾化器32所需要的压力小,氧气由第一进气阀33进入球囊2中储存,同时雾化器32因为缺少压力驱动而不工作,此时患者处于呼气状态,患者呼出的气体由呼气阀42排出;本实施例采用第二通气管31分别为球囊2和雾化器32输送氧气,通过球囊2产生的正负压带动第一进气阀33开/关,从而实现自动控制雾化给药,结构简单,能减少分泌物在仪器及主气道的沉积,提升治疗效率,提高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更具体的,所述雾化器32上设有注药孔35和引液管36,所述注药孔35上设有可拆卸的盖帽,所述引液管36的一端设有隔片37,另一端通过空气压缩管38与第二通气管31连通,拆下盖帽可通过注药孔35向雾化器32中加入药液,当挤压球囊2使得第一进气阀33关闭,此时氧气通过空气压缩管38的一端进入雾化器32,空气压缩管38中的高速氧气流将引液管36中的药液冲向隔片37,实现药物雾化,雾化后的药物从出气孔321进入第一通气管4,并与球囊2中挤压过来的氧气一起送入肺部,能大幅提高雾化药物的利用效率,避免药物的浪费;当球囊2复张使得第一进气阀33打开,由于氧气经过第一进气阀33所需要的压力比进入空气压缩管38所需要的压力小,氧气进入球囊2中储存。

更具体的,所述雾化器32的出气孔321设于呼气阀42与面罩1之间的第一通气管4上,通过在呼气阀42后增加雾化吸入装置,可最大效率将雾化药品送入深部,减少分泌物在仪器及主气道的沉积,提高治疗效率。

更具体的,所述第一通气管4上还设有压力安全阀43,设置压力为30-40mm的水柱,保证复张肺的前提下又能保证安全。

更具体的,所述球囊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进气阀5,所述球囊2通过第二进气阀5连通储氧气囊6。

更具体的,所述第二进气阀5上还设有第二氧气接口51,在患者氧需求量大的时候,可通过第二氧气接口51输送氧气,来满足患者高浓度氧疗的需求。

更具体的,所述面罩1上设有气嘴11和弹性束带12,患者可以把气嘴11含在嘴中,使得药物直接进入患者的口腔内,从而进一步减小药物的浪费,且通过弹性束带12使得面罩1可以佩戴在患者的面部。

更具体的,所述雾化器32内设有加热片,使得雾化后的药物更贴近体温,减少对患者的刺激,提高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更具体的,所述加热片为ptc加热片;ptc加热片的热阻小、换热效率高,能自动恒温,省电且安全性高。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