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胆患者腔镜操作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0607发布日期:2021-07-23 14:18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肝胆患者腔镜操作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肝胆外科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肝胆患者腔镜操作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肝胆外科腹腔镜与电子胃镜类似,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医疗器械,腹腔镜手术就是利用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进行的手术,将腹腔镜管插入患者内部,通过连接目镜对患者身体内部更好的检查,但现有的腹腔镜和引流装置不是一体设置的,需要交替进行操作,而在交替的过程中会有宫腔内膨宫液体会沿着操作孔流出,容易污染手术区域及手术者的胸部、下肢等部位,检查和引流不能够一体化操作,容易增大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患者腹腔内积液过多,容易影响腹腔镜对患者腹腔内部检查的准确性,从而不便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肝胆患者腔镜操作引流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腹腔镜检查时不便进行引流操作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轴向的腔镜管,腔镜管内同轴开设有环形的引流腔,腔镜管上侧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且与引流腔连通的引流孔,引流腔内同轴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t形的导向环,导向环下侧设有多个与引流孔一一对应且可遮盖引流孔的阻挡板,腔镜管下侧同轴固定有辅助块,辅助块右侧螺纹连接有左右轴向的收集筒,引流腔下侧经导管与收集筒连通,辅助块内开设有上下轴向的圆形腔,圆形腔上侧经软管与收集筒连通,圆形腔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推板,推板下端设有l形的推杆,推杆自由端经拉绳与导向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引流孔、引流腔、圆形腔、推板和收集筒,不仅便于对患者腹腔内部的积液进行引流和收集,也便于通过物镜对患者腹腔内部更好的检查,设有的拉绳、推杆、导向环和阻挡板,不仅便于对患者腹腔内的积液进行抽吸,也便于对引流孔进行封堵,防止患者腹腔内压力过大将积液经引流孔挤入引流腔内,引起患者的不适感,同时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腹腔内部更好的检查,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仰视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上下轴向的腔镜管1,腔镜管1内同轴开设有环形的引流腔2,腔镜管1上侧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且与引流腔2连通的引流孔3,引流腔2内同轴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t形的导向环4,导向环4下侧设有多个与引流孔3一一对应且可遮盖引流孔3的阻挡板5,腔镜管1下侧同轴固定有辅助块6,辅助块6右侧螺纹连接有左右轴向的收集筒7,引流腔2下侧经导管8与收集筒7连通,辅助块6内开设有上下轴向的圆形腔9,圆形腔9上侧经软管10与收集筒7连通,圆形腔9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推板11,推板11下端设有l形的推杆12,推杆12自由端经拉绳13与导向环4连接。

为了使圆形腔9能够抽吸收集筒7内的气体,所述的圆形腔9上侧经出气管14与外界连接,出气管14内设有开口远离圆形腔9的出气单向阀15,软管10内设有开口朝向圆形腔9的进气单向阀16,导管8内同轴设有阻水透气膜。

为了便于推杆12的上下滑动,所述的辅助块6上开设有上下方向且与圆形腔9连通的让位槽17,推杆12位于让位槽17内且与让位槽17滑动连接,推杆12左端伸出让位槽17且设有上下方向的操作板18。

为了使推板11能够自行复位,所述的圆形腔9内同轴设有位于推板11上侧的弹簧19。

为了便于使阻挡板5对引流孔3进行遮挡,所述的导向环4上同轴设有扭簧20,扭簧20自由端与引流腔2侧壁连接,弹簧19的弹力大于扭簧20的扭力。

为了便于对患者腹腔内部检查,所述的腔镜管1内同轴设有导线21,导线21上端连接有位于腔镜管1上端的物镜22,导线21下端贯穿辅助块6且与目镜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装置的中的阻挡板5的初始状态为对引流孔3遮挡,扭簧20处于收紧的状态,弹簧19一直处于压缩状态;

首先将腔镜管1带有物镜22的一端经穿刺孔插入至患者的腹腔内,且通过物镜22和导线21将患者腹部情况传递至目镜处,便于医护人员经目镜观察患者腹腔内的情况,便于对患者进行治疗;

需要对患者腹腔积液引流便于检查时,首先向上推动操作板18,操作板18带动推杆12沿让位槽17向上滑动,推杆12带动推板11沿圆形腔9向上滑动,促使推板11推动圆形腔9内的气体经出气管14挤出至外界,弹簧19被压缩,且在软管10内设有进气单向阀16,能够防止将圆形腔9内的气体挤入收集筒7内,同时推杆12不再拉动拉绳13,使拉绳13处于松弛状态,此时在扭簧20的作用下,扭簧20带动导向环4沿引流腔2转动,使导向环4带动阻挡板5不再对引流孔3遮挡;

随之不再推动操作板18,此时在弹簧19的作用下,弹簧19带动推板11沿圆形腔9向下滑动,促使推板11经软管10抽吸收集筒7内的气体,且在出气管14内设有出气单向阀15,避免经出气管14抽吸外界的气体,且收集筒7内的气体减少,促使收集筒7内部产生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促使患者腹腔内的积液经引流孔3和引流腔2吸入收集筒7内存放,同时在弹簧19的作用下,弹簧19带动推杆12沿让位槽17向下滑动,推杆12经拉绳13带动导向环4转动,扭簧20收缩,导向环4带动阻挡板5逐渐遮挡对应侧的引流孔3,避免患者腹腔内的压力过大,将积液经引流孔3挤入引流腔2内,不会对患者腹腔内的积液吸取,同时便于对患者腹腔内部更好的检查;

对患者腹腔内部检查完毕后,首先将腔镜管1从患者腹腔内抽出,随之将收集筒7从辅助块6上拧下,将收集筒7内的积液进行处理,便于下次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引流孔、引流腔、圆形腔、推板和收集筒,不仅便于对患者腹腔内部的积液进行引流和收集,也便于通过物镜对患者腹腔内部更好的检查,设有的拉绳、推杆、导向环和阻挡板,不仅便于对患者腹腔内的积液进行抽吸,也便于对引流孔进行封堵,防止患者腹腔内压力过大将积液经引流孔挤入引流腔内,引起患者的不适感,同时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腹腔内部更好的检查,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肝胆患者腔镜操作引流装置,包括上下轴向的腔镜管(1),其特征在于,腔镜管(1)内同轴开设有环形的引流腔(2),腔镜管(1)上侧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且与引流腔(2)连通的引流孔(3),引流腔(2)内同轴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t形的导向环(4),导向环(4)下侧设有多个与引流孔(3)一一对应且可遮盖引流孔(3)的阻挡板(5),腔镜管(1)下侧同轴固定有辅助块(6),辅助块(6)右侧螺纹连接有左右轴向的收集筒(7),引流腔(2)下侧经导管(8)与收集筒(7)连通,辅助块(6)内开设有上下轴向的圆形腔(9),圆形腔(9)上侧经软管(10)与收集筒(7)连通,圆形腔(9)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推板(11),推板(11)下端设有l形的推杆(12),推杆(12)自由端经拉绳(13)与导向环(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胆患者腔镜操作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腔(9)上侧经出气管(14)与外界连接,出气管(14)内设有开口远离圆形腔(9)的出气单向阀(15),软管(10)内设有开口朝向圆形腔(9)的进气单向阀(16),导管(8)内同轴设有阻水透气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胆患者腔镜操作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块(6)上开设有上下方向且与圆形腔(9)连通的让位槽(17),推杆(12)位于让位槽(17)内且与让位槽(17)滑动连接,推杆(12)左端伸出让位槽(17)且设有上下方向的操作板(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胆患者腔镜操作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腔(9)内同轴设有位于推板(11)上侧的弹簧(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胆患者腔镜操作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环(4)上同轴设有扭簧(20),扭簧(20)自由端与引流腔(2)侧壁连接,弹簧(19)的弹力大于扭簧(20)的扭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胆患者腔镜操作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镜管(1)内同轴设有导线(21),导线(21)上端连接有位于腔镜管(1)上端的物镜(22),导线(21)下端贯穿辅助块(6)且与目镜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肝胆患者腔镜操作引流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腹腔镜检查时不便进行引流操作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的腔镜管,腔镜管内同轴开设有环形的引流腔,腔镜管上侧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且与引流腔连通的引流孔,引流腔内同轴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T形的导向环,导向环下侧设有多个与引流孔一一对应且可遮盖引流孔的阻挡板,腔镜管下侧同轴固定有辅助块,辅助块右侧螺纹连接有左右轴向的收集筒,引流腔下侧经导管与收集筒连通,辅助块内开设有上下轴向的圆形腔,圆形腔上侧经软管与收集筒连通,圆形腔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推板,推板下端设有L形的推杆,推杆自由端经拉绳与导向环连接;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罗红杰;黄运德;楚皓源;王万鹏;林改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1.05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