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治疗用的引流管多功能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0578发布日期:2021-07-23 14:18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科治疗用的引流管多功能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接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外科治疗用的引流管多功能接头。



背景技术:

病人在外科手术后伤口渗出物需要引流,引流的目的是将手术中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液、血液等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负压引流器主要用于对胸腔、腹腔患者穿刺手术后的,而在引流的过程中,需要反复在病人体内插接引流器增加病人手术痛苦,其接头无法实现对引流管流量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治疗用的引流管多功能接头,具有液体可以流出侧管内,通过旋转螺母头调节引流孔的露出孔径,实现流量的调节,从而在实现接头的同时也可以控制流量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科治疗用的引流管多功能接头,包括内衬套筒,所述内衬套筒的底部与橡胶管套相接,内衬套筒的侧壁连接有与橡胶管套相通的侧管,侧管的端口封闭,并在侧管的周面上设有外螺纹以及引流孔,侧管通过外螺纹与接头机构啮合;

所述接头机构包括螺母头、外套筒和内套筒,外套筒的一侧端口与螺母头之间焊接,外套筒的另一侧管口与内套筒连接,并且外套筒和内套筒连通,螺母头的内周面加工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啮合,并且螺母头覆盖在引流孔上,侧管与外套筒隔断,螺母头旋转脱离引流孔,外套筒套在侧管上,且外套筒和侧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内套筒的外部套有液流软管,并且在内套筒和液流软管的重叠处套有抱箍。

优选的,所述内套筒的直径大于侧管的直径,外套筒套在内套筒上,外套筒与侧管半径差不小于4cm。

优选的,所述侧管远离内衬套筒的端口沿外径方向固定挡环,挡环距离引流孔的最大距离小于螺母头的厚度,引流孔至内衬套筒的最小距离与螺母头的厚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螺母头的厚度大于引流孔,螺母头位于挡环和内衬套筒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外科治疗用的引流管多功能接头,并且螺母头覆盖在引流孔上,外套筒套在侧管上,且外套筒和侧管连通,通过螺母头旋转至与挡环接触时,可以螺母头将引流孔密封,外套筒和侧管之间密封,液体无法入流侧管内,在螺母头旋转引流孔的慢慢露出,液体可以流出侧管内,通过旋转螺母头调节引流孔的露出孔径,实现流量的调节,从而在实现接头的同时也可以控制流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拆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孔封闭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孔开启状态图。

图中:1、内衬套筒;2、橡胶管套;3、侧管;4、外螺纹;5、引流孔;6、接头机构;61、螺母头;611、内螺纹;62、外套筒;63、内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外科治疗用的引流管多功能接头,包括内衬套筒1,内衬套筒1的底部与橡胶管套2相接,内衬套筒1的侧壁连接有与橡胶管套2相通的侧管3,内衬套筒1是具有一定硬质的构件,可以将橡胶管套2撑开,橡胶管套2靠近内衬套筒1上的侧壁上连接有与内腔相通的通气管,通气管加速气流的流动,侧管3的端口封闭,侧管3的端口封闭可以将内衬套筒1和外套筒62隔断,只有通过引流孔5才能让内衬套筒1和外套筒62两者连通,并在侧管3的周面上设有外螺纹4以及引流孔5,侧管3通过外螺纹4与接头机构6啮合。

请参阅图3-4,接头机构6包括螺母头61、外套筒62和内套筒63,外套筒62的一侧端口与螺母头61之间焊接,外套筒62的另一侧管口与内套筒63连接,并且外套筒62和内套筒63连通,内套筒63的直径大于侧管3的直径,外套筒62套在内套筒63上,外套筒62与侧管3半径差不小于4cm,内套筒63的外部套有液流软管,通过液流软管将液体输送至内套筒63内,并且在内套筒63和液流软管的重叠处套有抱箍,通过抱箍将内套筒63和液流软管两者连接紧密,螺母头61的内周面加工内螺纹611,内螺纹611与外螺纹4啮合,通过内螺纹611与外螺纹4使其密封性不会有所影响,螺母头61的厚度大于引流孔5,螺母头61位于挡环和内衬套筒1之间,侧管3远离内衬套筒1的端口沿外径方向固定挡环,挡环距离引流孔5的最大距离小于螺母头61的厚度,引流孔5至内衬套筒1的最小距离与螺母头61的厚度相同。

并且螺母头61覆盖在引流孔5上,侧管3与外套筒62隔断,螺母头61旋转脱离引流孔5,外套筒62套在侧管3上,且外套筒62和侧管3连通,通过螺母头61旋转至与挡环接触时,可以螺母头61将引流孔5密封,外套筒62和侧管3之间密封,液体无法入流侧管3内,在螺母头61旋转引流孔5的慢慢露出,液体可以流出侧管3内,通过旋转螺母头61调节引流孔5的露出孔径,实现流量的调节,从而在实现接头的同时也可以控制流量。

综上所述:本外科治疗用的引流管多功能接头,并且螺母头61覆盖在引流孔5上,外套筒62套在侧管3上,且外套筒62和侧管3连通,通过螺母头61旋转至与挡环接触时,可以螺母头61将引流孔5密封,外套筒62和侧管3之间密封,液体无法入流侧管3内,在螺母头61旋转引流孔5的慢慢露出,液体可以流出侧管3内,通过旋转螺母头61调节引流孔5的露出孔径,实现流量的调节,从而在实现接头的同时也可以控制流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外科治疗用的引流管多功能接头,包括内衬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套筒(1)的底部与橡胶管套(2)相接,内衬套筒(1)的侧壁连接有与橡胶管套(2)相通的侧管(3),侧管(3)的端口封闭,并在侧管(3)的周面上设有外螺纹(4)以及引流孔(5),侧管(3)通过外螺纹(4)与接头机构(6)啮合;

所述接头机构(6)包括螺母头(61)、外套筒(62)和内套筒(63),外套筒(62)的一侧端口与螺母头(61)之间焊接,外套筒(62)的另一侧管口与内套筒(63)连接,并且外套筒(62)和内套筒(63)连通,螺母头(61)的内周面加工内螺纹(611),内螺纹(611)与外螺纹(4)啮合,并且螺母头(61)覆盖在引流孔(5)上,侧管(3)与外套筒(62)隔断,螺母头(61)旋转脱离引流孔(5),外套筒(62)套在侧管(3)上,且外套筒(62)和侧管(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治疗用的引流管多功能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63)的外部套有液流软管,并且在内套筒(63)和液流软管的重叠处套有抱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治疗用的引流管多功能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63)的直径大于侧管(3)的直径,外套筒(62)套在内套筒(63)上,外套筒(62)与侧管(3)半径差不小于4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治疗用的引流管多功能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管(3)远离内衬套筒(1)的端口沿外径方向固定挡环,挡环距离引流孔(5)的最大距离小于螺母头(61)的厚度,引流孔(5)至内衬套筒(1)的最小距离与螺母头(61)的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治疗用的引流管多功能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头(61)的厚度大于引流孔(5),螺母头(61)位于挡环和内衬套筒(1)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科治疗用的引流管多功能接头,包括内衬套筒,所述内衬套筒的底部与橡胶管套相接,内衬套筒的侧壁连接有与橡胶管套相通的侧管,侧管的端口封闭,并在侧管的周面上设有外螺纹以及引流孔,侧管通过外螺纹与接头机构啮合。本外科治疗用的引流管多功能接头,并且螺母头覆盖在引流孔上,外套筒套在侧管上,且外套筒和侧管连通,通过螺母头旋转至与挡环接触时,可以螺母头将引流孔密封,外套筒和侧管之间密封,液体无法入流侧管内,在螺母头旋转引流孔的慢慢露出,液体可以流出侧管内,通过旋转螺母头调节引流孔的露出孔径,实现流量的调节,从而在实现接头的同时也可以控制流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明;薛战尤;马玉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永明
技术研发日:2020.10.28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