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0563发布日期:2021-07-23 14:1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设备。



背景技术:

腹水,指腹腔内游离液体的过量积聚,是体征而并非一种疾病。腹水可由许多原因引起,涉及多个脏器和许多疾病。当服用利尿剂和限钠补钾等措施无法进行有效的排出腹腔内的积水时,往往需要采用穿刺手术的方式,进行人工排出。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的穿刺装置,在对人体的皮肤穿刺过后,对于针头一般无具体的固定措施,这导致了针头容易晃动甚至脱落。

为此,申请号为cn201921967833x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腹水引流装置,涉及内科医疗器械领域,针对现有的腹水穿刺引流装置的针头无固定措施,且流速控制不方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固定贴、皮肤、连接螺栓、收集容器和疏通针筒,所述固定贴粘贴在皮肤上,且所述固定贴的外表面设置有针头导筒,所述针头导筒与固定贴的内表面连通,所述针头导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针头底座,且所述针头底座靠近皮肤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针头,所述针头底座与针头连通,所述针头底座远离针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管接块。虽然该引流装置能够通过固定贴粘贴在患者的皮肤上,避免针头晃动或脱落,但从该引流装置的结构来看,在将针头插入患者皮肤时完全依靠医护人员手动向针头座施力,随着针头座的下移,针头座可供医护人员拿捏的部位越来越少,导致医护人员向针头座施加力越来越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毒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装置,其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的引流装置进行改进,实现向针头座施加力更加的方便,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设备,包括针头、针头座、引流管、容器以及底面设有粘贴层的固定座,所述针头、所述针头座、所述引流管以及所述容器依次连通;所述固定座的顶面沿竖直方向设有支撑管,所述针头座的外壁套接有传动管,所述传动管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管内部,所述传动管的外壁与所述支撑管内壁滑动连接;

此外,该引流设备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传动管沿所述支撑管的内壁的往复运动。

通过上述设置,当需要将针头插入患者体内时,先将固定座通过粘贴层固定在患者腹部的预定位置,随即利用驱动机构驱动传动管向下运动,利用传动管带动针头座向下运动使得针头穿过固定座和患者皮肤后插入患者体内;反之,驱动机构带动传动管向上运动,即可将针头从患者体内拔出。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撑管顶部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的底面与支撑管的顶面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管的一端穿过所述转动部后延伸至所述支撑管内部,所述传动管与所述转动部之间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微型电机和主动齿轮,所述转动部为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微型电机传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管的外壁设有控制箱以及控制按钮,所述控制箱内设有电源,所述微型电机设于所述控制箱内部,所述微型电机、所述控制按钮以及所述电源三者串联形成闭合回路。

可选的,所述固定座呈弧形结构,所述粘贴层设于所述固定座的凹面,所述固定座的顶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向所述固定座的凹面延伸,所述针头正对所述凹槽的中心。

可选的,所述支撑管的内部设有密封隔板,所述密封隔板位于所述传动管下方,所述针头座的底部穿过所述密封隔板后与所述针头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管、所述固定座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增设驱动机构以带动针头座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利用驱动机构带动针头插入患者体内或从患者体内拔出,使得医护人员向针头座施加力时更加的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标:1-针头,2-针头座,3-引流管,4-容器,5-固定座,6-支撑管,7-传动管,8-转动部,9-微型电机,10-主动齿轮,11-控制箱,12-控制按钮,13-电源,14-凹槽,15-密封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设备,包括针头1、针头座2、引流管3、容器4以及底面设有粘贴层的固定座5,针头1、针头座2、引流管3以及容器4依次连通;固定座5的顶面沿竖直方向设有支撑管6,针头座2的外壁套接有传动管7,该传动管7与针头座2固定连接,传动管7一端延伸至支撑管6内部,传动管7的外壁与支撑管6内壁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可以但不限于采用滑块的方式连接传动管7的外壁和支撑管6的内壁,即在传动管7的外壁设置滑块,而支撑管6的内壁沿其竖直方向设置滑槽,使得滑块与滑槽配合使用即可;

此外,该引流设备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传动管7沿支撑管6的内壁的往复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是,在进行腹水引流时,通过针头1插入患者的皮肤内,同时将引流管3与容器4连通,随即开启设置在引流管3上的流量控制器,即可实现抽取腹水。而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当需要将针头1插入患者体内时,先将固定座5通过粘贴层固定在患者腹部的预定位置,随即利用驱动机构驱动传动管7向下运动,利用传动管7带动针头座2向下运动使得针头1穿过固定座5和患者皮肤后插入患者体内;反之,驱动机构带动传动管7向上运动,即可将针头1从患者体内拔出。由此可见,本实施例通过采用驱动机构来带动针头1运动,相比于医护人员手捏针头座2进行操作而言更加方便,避免人工操作所带来的操作失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支撑管6顶部的转动部8,转动部8的底面与支撑管6的顶面转动连接,传动管7的一端穿过转动部8后延伸至支撑管6内部,传动管7与转动部8之间螺纹连接。在实际操作时,医护人员将固定座5粘贴在患者预定位置处后,只需要用手不断的旋转转动部8,由于转动部8与传动管7之间为螺纹连接,且传动管7与支撑管6之间滑动连接,随着转动部8不断的旋转,即可带动传动管7向下运动,直至针头1插入患者的体内。反之,只需反向转动上述的转动部8,即可通过传动管7带动针头1向上运动,从而使得针头1从患者体内拔出。采用该手段便于医护人员操作针头座2向上或向下运动,以避免现有技术中所具有的弊端。

此外,为了进一步实现施加在针头座2上的驱动力趋于稳定,使得针头1能够匀速插入患者体内或从患者体内拔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微型电机9和主动齿轮10,而转动部8为内壁设有内螺纹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10相啮合,主动齿轮10与微型电机9传动连接。在实际操作时,只需要启动微型电机9以带动主动齿轮10转动,而主动齿轮10则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进而实现带动传动管7在竖直方向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假设微型电机9正转时,带动传动管7向下运动以使得针头1插入患者体内,则需要将针头1从患者体内拔出时,只需要使得微型电机9反转即可。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医护人员控制微型电机9的正转和反转,上述支撑管6的外壁设有控制箱11以及控制按钮12,控制箱11内设有电源13,微型电机9设于控制箱11内部,微型电机9、控制按钮12以及电源13三者串联形成闭合回路。从而实现利用控制按钮12来控制微型电机9的正转或反转,而且将电源13和微型电机9设置在控制箱11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微型电机9和电源13。

考虑到针头1在向下运动过程中需要先穿过固定座5,为了减小针头1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使其能够更加顺畅的穿过固定座5。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座5呈弧形结构,以使其能够更好的与患者的皮肤贴合,且固定座5可采用医用硅橡胶,以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同时粘贴层设于固定座5的凹面,且其凹面同样设置有消毒止血片,固定座5的顶面开设有凹槽14,凹槽14的底部向固定座5的凹面延伸,针头1正对凹槽14的中心。通过设置凹槽14,以尽可能的减小固定座5正对针头1部位的厚度,以便于针头1穿过固定座5。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支撑管6的内部设有密封隔板15,密封隔板15位于传动管7下方,针头座2的底部穿过密封隔板15后与针头1连接,且该针头座2与密封隔板15之间为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密封隔板15,实现针头1以及固定座5上的待穿刺部位均位于密封隔板15的下方,避免空气中的杂质落入针头1所在空间中对针头1造成污染,增大对患者造成感染的风险。

为了便于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医院人员能够及时观察到针头1的运动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支撑管6、固定座5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