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下的外科式缝合装置

文档序号:25922846发布日期:2021-07-20 16:01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镜下的外科式缝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镜下的外科式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内镜微创治疗消化道肿瘤性病变(如emr、esd)已广泛开展。目前对内镜术后创面的处理尚无统一观点,但一致认为术后创面越大,并发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越大,创面愈合速度越慢。目前内镜下创面缝合主要有金属夹夹闭、金属夹联合尼龙绳荷包式缝合等方式。对于直径较大的创面,金属夹不容易同时夹住创面两侧的黏膜,导致金属夹的废弃及操作失败,且金属夹夹闭的创面密闭较差,消化液及胃肠内容物经间隙进入创面、腹腔可导致感染的发生。采用金属夹联合尼龙绳荷包式缝合,可增加创面密闭性,降低创面的张力,减少迟发出血、穿孔及感染的发生,但仍然存在特殊部位(如贲门)操作困难以及缝合层次较浅,强度不够等问题。总之,金属夹以及金属夹联合尼龙圈均存在仅夹闭粘膜层,缝合强度不够,容易松脱等问题,可导致腹膜炎等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镜下的外科式缝合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较好的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内镜下的外科式缝合装置,包括缝针、缝合线和持针器,所述缝针包括针尖部和针柄部,所述针尖部设置于所述针柄部的前端,所述针尖部的远离所述针柄部的一端为三棱锥形,所述针柄部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所述缝合线的一端与所述针柄部的后端连接,所述持针器用于夹持所述缝针进行缝合。

可选的,所述持针器包括夹头、连接管、手柄和控制机构,所述夹头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所述手柄设置于连接管的另一端,所述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连接管上,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夹头连接且用于控制所述夹头打开或夹紧。

可选的,所述夹头包括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的中间部位与所述第二夹片的中间部位通过转轴支撑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形成剪叉式结构,所述第一夹片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一按压部,所述第二夹片包括第二夹持部和第二按压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夹持区,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连接。

可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滑竿、滑套、连接绳和复位弹簧,所述滑竿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内部且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按压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按压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的远离所述第一按压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的远离所述第二按压部的一端均与所述滑竿的前端铰接,所述滑套套设于所述连接管的外侧且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滑竿的后端连接,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套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滑竿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竿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内壁连接。

可选的,所述滑套上设有把手。

可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上还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滑套的远离所述手柄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连接管所述缝合线为鱼骨线。

可选的,所述针柄部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四边形或正六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内镜下的外科式缝合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迅速高效缝合内镜术后较大的创面与穿孔,并可缝合肌层,强度足够,有助于降低内镜术后迟发性出血、穿孔、感染率与再行外科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内镜下的外科式缝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缝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缝针;111-针尖部;112-针柄部;12-缝合线;13-持针器;131-夹头;1311-第一夹片;1312-第二夹片;132-连接管;133-手柄;134-控制机构;1341-第一连接片;1342-第二连接片;1343-滑竿;1344-滑套;1345-连接绳;1346-复位弹簧;1347-把手;1348-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内镜下的外科式缝合装置,包括缝针11、缝合线12和持针器13。

参考图2所示,缝针11包括针尖部111和针柄部112,针尖部111设置于针柄部112的前端,针尖部111的远离针柄部112的一端为三棱锥形,这样便于缝合时,缝针11穿透组织。针柄部112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这样方便夹持牢固,比如可以为正四边形或正六边形,本实施例中,针柄部112的横截面形状采用正六边形。

缝合线12为鱼骨线。缝合线12可以采用强生免打结倒刺缝合线12。该缝合线12具有以下优点:1、快捷经济,无须打结;无须助手;节省手术时间;用线量少;连续多层缝合;快速缝合伤口。2、更佳疗效,可取代单点结扎,张力分布均匀;形成水密屏障,伤口止血效果好;伤口愈合快,疗效更佳;疤痕细微。3、无打结相关并发症;无结后滑脱;无结后疼痛;无可见线结。4、生物性能好,选材合成高分子聚对二氧环己酮,植入人体后180天内,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生物抗原性,临床应用生物相容性更好。5、化学性能好,在人体内最终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化学残留,临床应用无毒无害。

缝合线12的一端与针柄部112的后端可拆卸连接,这样便于更换缝合线12,缝合线1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参考图3所示,持针器13包括夹头131、连接管132、手柄133和控制机构134。

夹头131包括第一夹片1311和第二夹片1312,第一夹片1311的中间部位与第二夹片1312的中间部位通过转轴支撑于连接管132的一端,第一夹片1311与第二夹片1312形成剪叉式结构,第一夹片1311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一按压部,第二夹片1312包括第二夹持部和第二按压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夹持区。手柄133设置于连接管132的另一端,手柄133的设置是为了便于医护人员抓握持针器13。

控制机构134包括第一连接片1341、第二连接片1342、滑竿1343、滑套1344、连接绳1345和复位弹簧1346。滑竿1343设置于连接管132的内部且滑动配合,滑竿1343的轴线方向与连接管132的轴线方向相同,滑竿1343能够沿连接管132的轴线方向滑动;第一连接片1341的一端与第一按压部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片1342的一端与第二按压部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片1341的远离第一按压部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片1342的远离第二按压部的一端均与滑竿1343的前端铰接,第一连接片1341、第二连接片1342、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围城四边形结构;滑套1344套设于连接管132的外侧且靠近手柄133的一端,滑套1344在受力情况下能够沿连接管132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绳1345的一端与滑竿1343的靠近手柄133的一端连接,连接绳1345的另一端与滑套1344连接,复位弹簧1346套设在滑竿1343上,复位弹簧1346的一端与滑竿1343连接,复位弹簧1346的另一端与连接管132的内壁连接。

滑套1344上设有把手1347,把手1347位于滑套1344的靠近手柄133的一端,把手1347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拨动滑套1344。

连接管132的外侧壁上还设有限位部1348,限位部1348位于滑套1344的远离手柄133的一侧,这样可以防止滑套1344从连接管132的前端滑出。

使用时,握住手柄133,然后将缝针11的针柄卡入夹头131的夹持区内,握住手柄133的手指勾住滑套1344上的把手1347,用力将滑套1344朝向手柄133的一端滑动,滑套1344滑动通过连接绳1345带动滑竿1343也朝向手柄133的一端滑动,第一连接片1341和第二连接片1342分别对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施加一个向内的压力,从而使得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夹紧缝针11。松开滑套1344,在复位弹簧1346的作用下,滑竿1343朝向远离手柄133的一端移动,第一连接片1341和第二连接片1342分别对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施加一个向外的张力,从而使得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松开缝针11。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