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护理床

文档序号:26721566发布日期:2021-09-22 20:38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康复护理床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康复护理床。


背景技术:

2.病床一般指护理床,是根据病人的治疗需要和卧床生活习性,而设计的带有家属可以陪护,具有多项护理功能和操作按钮,使用绝缘安全的床,如体重监测、起背就餐、智能翻身、预防褥疮、负压接尿尿床报警监测、移动运输、休息、康复(被动运动、站立)、给药输液等功能,康复病床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治疗或康复设备配套使用。翻身护理床一般不超过90cm宽,为单层单人床。方便医护观察巡视和家属的操作使用,也可供健康人、重度残疾人、老年人、尿失禁、脑外伤稳定期或恢复期病人在家康复休养治疗时使用,主要以实用性为主。动力床标配的包括床头、多功能床架、床尾各1个、床腿、床板床垫1套、控制器、电动推杆2个、左右折叠护挡2个、绝缘静音脚轮4个、一体餐桌、防褥疮气泵托盘1个、床下置物架、负压接尿尿床监测报警器2个、体重监测传感仪1套、直线滑台等组件。有普通病床、康复病床、智能翻身病床区分。病床也可称为病号床、医疗床、康复护理床等,是病人在治疗康复休养时使用的床,主要使用场合有各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机构、家庭养老病房等,现有的护理床不具备大小便收集功能,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康复护理床。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4.本实用新型一种康复护理床,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对床腿,所述两对床腿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心处与床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所诉第一隔板一侧固定安装有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远离第一隔板一侧固定安装有储藏箱,所述第一隔板一侧远离收纳装置一端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隔板,所述床板一侧固定安装有滑轴,所述滑轴上套设有滑块,且所述滑块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子伸缩杆,所述电子伸缩杆顶端固定安装有餐板,所述床板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对合页,且所述合页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护栏,所述床板一侧第一护栏,下方固定安装有信息板,所述床板上端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对第二护栏,所述床板上端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床垫,且所述第一床垫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床垫,所述床板远离第一护栏一侧固定安装有床头板,所述床板一侧固定安装有轴套,且所述轴套上固定安装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顶端固定安装有横架。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床头板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座,且所述支撑座内部放置有数字控制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床垫、电子伸缩杆、滑块通过导线与数字控制器电性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床垫中心处开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对滑轨,且所述滑轨上固定安装有抽板。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床板中心处开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坐圈。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坐圈底部与黑水箱顶部进污口密封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纳装置内部放置有黑水箱,且所述黑水箱顶部设置有进污口,所述黑水箱一侧设置有排污口。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纳装置底部设置有导轨,且收纳盒底部设置有与导轨相互卡合的滑槽。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两对床腿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滑轮,且所述滑轮上均固定安装有刹车脚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种康复护理床,通过在床垫上开设开口,在开口两侧固定安装滑轨,滑轨上固定安装抽板,可以使得患者在需要如厕的时候,将抽板抽出,露出下方孔洞,孔洞上固定安装有坐圈,坐圈与床板下方收纳装置内部黑水箱进污口密封连接,使得患者排泄物直接落入黑水箱中,使得患者在床上就可以完成排泄行为;
15.2、该种康复护理床,通过放置在收纳装置内部的黑水箱,可以对排泄物进行收集,收纳装置内部固定安装有导轨与收纳盒底部滑槽相互卡合,可以将收纳盒抽出方便对黑水箱进行更换清洗,使得患者可以拥有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
16.3、该种康复护理床,通过安装在床头板上的数字控制器,可以对餐板的位置和高低进行控制,也可以控制第二床垫的高度,方便患者使用,通过安装在收纳装置一侧的储藏箱,可以方便存放一些急救用品,可以在关键时刻达到救治的目的。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康复护理床的立体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康复护理床的正面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康复护理床的收纳装置内部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康复护理床的床板俯视示意图。
22.图中:1、床板;2、床腿;3、固定板;4、滑轮;5、第一护栏; 6、合页;7、第二护栏;8、餐板;9、第一床垫;10、第二床垫;11、床头板;12、储藏箱;13、收纳装置;14、第二隔板;15、滑轴;16、电子伸缩杆;17、轴套;18、伸缩管;19、横架;20、支撑座;21、数字控制器;22、信息板;23、黑水箱;24、进污口;25、排污口; 26、抽板;27、坐圈。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实施例: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康复护理床,包括床板 1,所述床板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对床腿2,所述两对床腿2 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中
心处与床板1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所诉第一隔板一侧固定安装有收纳装置13,所述收纳装置13远离第一隔板一侧固定安装有储藏箱12,所述第一隔板一侧远离收纳装置13一端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隔板14,所述床板1 一侧固定安装有滑轴15,所述滑轴15上套设有滑块,且所述滑块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子伸缩杆16,所述电子伸缩杆16顶端固定安装有餐板8,所述床板1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对合页6,且所述合页6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护栏5,所述床板1一侧第一护栏5,下方固定安装有信息板22,所述床板1上端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对第二护栏7,所述床板1上端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床垫9,且所述第一床垫9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床垫10,所述床板1远离第一护栏5一侧固定安装有床头板11,所述床板1一侧固定安装有轴套17,且所述轴套17上固定安装有伸缩管18,所述伸缩管18顶端固定安装有横架19。
25.其中,床头板11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座20,且所述支撑座20 内部放置有数字控制器21,通过数字控制器21可以实现对护理床的智能化操作方便了患者使用。
26.其中,第二床垫10、电子伸缩杆16、滑块通过导线与数字控制器21电性连接,通过数字控制器21,可以分别控制护理床上不同的构件,使其达到不同的功能。
27.其中,第一床垫9中心处开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对滑轨,且所述滑轨上固定安装有抽板26,使得不能随意挪动的患者可以在床上如厕,大大方便了患者使用。
28.其中,床板1中心处开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坐圈 27,使得患者可以更加舒适贴合的使用。
29.其中,坐圈27底部与黑水箱23顶部进污口24密封连接,防止排泄物泄漏以及黑水箱23内部异味散发。
30.其中,收纳装置13内部放置有黑水箱23,且所述黑水箱23顶部设置有进污口24,所述黑水箱23一侧设置有排污口25,方便对黑水箱23内部排泄物进行清理。
31.其中,收纳装置13底部设置有导轨,且收纳盒底部设置有与导轨相互卡合的滑槽,便于将黑水箱23从床板1下方抽出清理。
32.其中,两对床腿2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滑轮4,且所述滑轮4上均固定安装有刹车脚板,可以使得护理床可以自由移动,便于运送患者且安装有刹车脚板,可以将护理床固定。
33.工作原理:该种康复护理床,在使用时,将第一护理翻下后,将抽板26抽出,抽板26两侧固定安装有滑轨,抽出抽板26后露出下方孔洞,孔洞上固定安装有坐圈27,坐圈27与下方黑水箱23进污口24密封连接,可以使患者在床上完成排泄行为,黑水箱23放置在收纳装置13内部收纳盒上,将收纳盒抽出可以对黑水箱23进行清洗更换,通过安装在床头板11上的数字控制器21,可以对电子伸缩杆 16、第二床垫10和滑块进行控制,使患者对靠背和餐板8进行控制,通过安装在床腿2底部的滑轮4,可以对护理床移动,滑轮4上均固定安装有刹车脚板,可以将护理床固定,床板1一侧固定安装有轴套 17,轴套17上固定安装有伸缩管18,伸缩管18上固定安装有横架19,可以将伸缩管18抽出方便对患者进行输液,床板1尾部固定安装有信息板22,可以将患者身份信息填入,床板1与固定板3之间收纳装置13一侧固定安装有储藏箱12,可以存放急救用品。
34.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