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脑瘫患儿的紧张性颈反射干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5286发布日期:2021-09-25 09:4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脑瘫患儿的紧张性颈反射干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用于脑瘫患儿的紧张性颈反射干预装置。


背景技术:

2.正常情况下,妊娠后期的胎儿以及出生时或出生后一段时间内的婴儿会陆续出现一些脊髓、脑干、中脑以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这些反射被称之为发育性反射。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育,脊髓和脑干水平的低级中枢的原始反射在婴幼儿时期可被中脑和大脑皮质高级中枢进行整合而被抑制。一经整合,这些反射便不再以其原有的形式存在而“消失”,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再被引出。因此,发育性反射的出现与消失与人体的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育关系密切。脊髓和脑干水平反射的出现与消失意味着中枢神经系统反射发育的成熟过程。
3.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胎儿或新生儿脑损害,则反射或反应的出现、消失异常,表现为低级中枢的反射不能按时消失,高级中枢的反射不能按时出现。同时,反射发育的迟缓或异常将导致患儿躯干和肢体运动功能发育异常。
4.紧张性颈反射是属于脑干水平的反射之一,属于张力性姿势反射,包括非对称紧张性颈反射和对称的紧张性颈反射。非对称紧张性颈反射表现为:在婴儿仰躺着的时候,将他的头转向一侧,头转向的那一侧,伸肌张力增高,上下肢出现伸展姿势,另一侧屈肌张力增高,上下肢出现屈曲姿势,呈现击剑者的姿势。对称的紧张性颈反射表现为:将低着的婴儿头后伸时,可见到上肢伸展、下肢屈曲的姿势;而使其头颈屈曲时,呈现相反的姿势。
5.紧张性颈反射一般在出生时出现,在出生后4个月左右消失。若4个月后继续存在,则可能提示大脑高级中枢损伤。大部分脑瘫患儿在4个月后紧张性颈反射仍呈阳性,甚至出现亢进,由此而导致患儿不能完成头部控制、翻身及坐立等动作,患儿的运动能力和生存质量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也会给家人和社会带来诸多困扰和不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针对脑瘫患儿的紧张性颈反射的干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改善肢体的功能,矫正异常姿势,提升治疗效果,促进康复的用于脑瘫患儿的紧张性颈反射干预装置。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脑瘫患儿的紧张性颈反射干预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设有支撑座和头部支撑板,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躯干支撑板,所述躯干支撑板上设有手臂束缚机构和腿部束缚机构,所述头部支撑板上设有头枕,所述头枕上设有用于固定头部的u形槽,头部支撑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两个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连线沿躯干支撑板长度方向的对称轴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连线与两个第一升降机构的连线垂直,两个第二升降机构的连线垂直设置。
8.优选的,所述u形槽的侧壁上设有气囊。
9.优选的,所述手臂束缚机构包括第一肩部电机,所述第一肩部电机安装于躯干支撑板的底面上,且第一肩部电机连接有第二肩部电机,所述第二肩部电机通过第一连杆连接有肘部电机,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大臂支撑板,所述肘部电机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有腕部电机,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小臂支撑板,所述腕部电机上设有手掌支撑板。
10.优选的,所述腿部束缚机构包括第一髋部电机,所述第一髋部电机安装于躯干支撑板的底面上,且第一髋部电机连接有第二髋部电机,所述第二髋部电机通过第三连接杆连接有膝部电机,第三连接杆上设有大腿支撑板,所述膝部电机通过第四连接杆连接有踝部电机,所述第四连接杆上设有小腿支撑板,所述踝部电机上设有踏板。
11.优选的,所述躯干支撑板、大臂支撑板、小臂支撑板、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上均设有束缚带。
12.优选的,所述大臂支撑板、小臂支撑板、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的顶面均为弧面。
13.优选的,所述躯干支撑板、大臂支撑板、小臂支撑板、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上均设有海绵垫。
14.优选的,所述躯干支撑板、第一连杆、大臂支撑板、第二连接杆、小臂支撑板、第三连接杆、大腿支撑板、第四连接杆和小腿支撑板均可伸缩。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使用时,患儿平躺在躯干支撑板上,头部放入u形槽内,四肢由手臂束缚机构和腿部束缚机构固定,通过两个第一升降机构分别升降,头部支撑板能带动患儿头部完成抬头及低头动作,手臂束缚机构和腿部束缚机构带动患儿四肢完成与对称的紧张性颈反射动作相反的动作,能进行对称的紧张性颈反射的干预;通过两个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分别升降,头部支撑板能带动患儿头部完成左右侧转动作,手臂束缚机构和腿部束缚机构带动患儿四肢完成与不对称的紧张性颈反射动作相反的动作,能进行不对称的紧张性颈反射的干预;从而实现改善肢体的功能,矫正异常姿势,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的手臂束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所示的腿部束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在图中,1

固定底板;2

支撑座;3

头部支撑板;31

头枕;311

u形槽;32

第一升降机构;33

第二升降机构;4

手臂束缚机构;41

第一肩部电机;42

第二肩部电机;43

第一连杆;431

大臂支撑板;44

肘部电机;45

第二连接杆;451

小臂支撑板;46

腕部电机;461
‑ꢀ
手掌支撑板;5

腿部束缚机构;51

第一髋部电机;52

第二髋部电机;53

第三连接杆;531
‑ꢀ
大腿支撑板;54

膝部电机;55

第四连接杆;551

小腿支撑板;56

踝部电机;561

踏板;6
‑ꢀ
躯干支撑板;7

束缚带。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22.请一并参阅图1

3,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脑瘫患儿的紧张性颈反射干预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所述固定底板1上设有支撑座2和头部支撑板3,所述支撑座2上设有躯干支撑板6,所述躯干支撑板6上设有手臂束缚机构4和腿部束缚机构5,所述头部支撑板3上设有头枕 31,所述头枕31上设有用于固定头部的u形槽311,头部支撑板3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升降机构32和第二升降机构33,两个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2的连线沿躯干支撑板6长度方向的对称轴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升降机构33的连线与两个第一升降机构32的连线垂直,两个第二升降机构33的连线垂直设置,患儿仰卧在躯干支撑板6上时,脊柱处于躯干支撑板6长度方向的对称轴正上方,头部与脊柱的连接点处于两个所述第二升降机构33的连线与两个第一升降机构32的连线的交点上。
23.支撑座2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中储存有不同治疗动作的运动模式,医护人员能通过控制器选择治疗动作进行治疗干预,自动化程度高,能提升治疗效率,大幅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24.使用时,患儿平躺在躯干支撑板6上,头部放入u形槽311内,四肢由手臂束缚机构4 和腿部束缚机构5固定,通过两个第一升降机构32分别升降,头部支撑板3能带动患儿头部完成抬头及低头动作,手臂束缚机构4和腿部束缚机构5带动患儿四肢完成与对称的紧张性颈反射动作相反的动作,以达到抑制对称的紧张性颈反射的目的;通过两个所述第二升降机构33分别升降,头部支撑板3能带动患儿头部完成左右侧转动作,手臂束缚机构4和腿部束缚机构5带动患儿四肢完成与不对称的紧张性颈反射动作相反的动作,以达到抑制不对称的紧张性颈反射的目的;干预装置能改善肢体的功能,矫正异常姿势,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
25.所述u形槽311的侧壁上设有气囊,当患儿头部放入u形槽311内,采用气囊充气既能增强患儿头部的束缚效果,使得头部支撑板3能带动患儿头部完成左右侧转、抬头及低头动作;又能适用不同的头型,避免夹伤。
26.所述手臂束缚机构4包括第一肩部电机41,所述第一肩部电机41安装于躯干支撑板6 的底面上,且第一肩部电机41连接有第二肩部电机42,所述第二肩部电机42通过第一连杆 43连接有肘部电机44,所述第一连杆43上设有大臂支撑板431,所述肘部电机44通过第二连接杆45连接有腕部电机46,所述第二连接杆45上设有小臂支撑板451,所述腕部电机46 上设有手掌支撑板461,能模拟整个手臂上肩部、肘部、腕部的活动,从而进行不同动作的治疗、训练。
27.所述腿部束缚机构5包括第一髋部电机51,所述第一髋部电机51安装于躯干支撑板6 的底面上,且第一髋部电机51连接有第二髋部电机52,所述第二髋部电机52通过第三连接杆53连接有膝部电机54,第三连接杆53上设有大腿支撑板531,所述膝部电机54通过第四连接杆55连接有踝部电机56,所述第四连接杆55上设有小腿支撑板551,所述踝部电机56 上设有踏板561,能模拟整个腿部上髋部、膝部、踝部的活动,从而进行不同动作的治疗、训练。
28.所述躯干支撑板6、大臂支撑板431、小臂支撑板451、大腿支撑板531和小腿支撑板551 上均设有束缚带7,能将患儿的躯干和四肢牢牢固定,保证干预装置带动患儿头部运动时,抑制患儿四肢运动,从而达到打破紧张性颈反射的目的。
29.所述大臂支撑板431、小臂支撑板451、大腿支撑板531和小腿支撑板551的顶面均
为弧面,能增强固定效果,保证治疗效果,又能提高舒适度。
30.所述躯干支撑板6、大臂支撑板431、小臂支撑板451、大腿支撑板531和小腿支撑板551 上均设有海绵垫,能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31.所述躯干支撑板6、第一连杆43、大臂支撑板431、第二连接杆45、小臂支撑板451、第三连接杆53、大腿支撑板531、第四连接杆55和小腿支撑板551均可伸缩,能实现调节大臂支撑板431、小臂支撑板451、大腿支撑板531和小腿支撑板551的长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儿。
32.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