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用于眼科的眼部清洗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72517发布日期:2021-10-16 10:12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用于眼科的眼部清洗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清洗装置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用于眼科的眼部清洗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眼科的全称是“眼病专科”,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与其相关联的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眼科一般研究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视光学,青光眼和视神经病变,白内障等多种眼科疾病,在眼科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到清洗装置。
3.现有的可调节的用于眼科的眼部清洗辅助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患者无法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调节眼贴的位置,进而影响装置的清洗效果,降低装置实用性,此外,现有的可调节的用于眼科的眼部清洗辅助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无法对清洗液进行加热,进而存在冬天使用时凉的清洗液容易对眼睛造成刺激,使患者引起不适,降低装置功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可调节的用于眼科的眼部清洗辅助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可调节的用于眼科的眼部清洗辅助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患者无法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调节眼贴的位置,进而影响装置的清洗效果,降低装置实用性,以及现有的可调节的用于眼科的眼部清洗辅助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无法对清洗液进行加热,进而存在冬天使用时凉的清洗液容易对眼睛造成刺激,使患者引起不适,降低装置功能性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调节的用于眼科的眼部清洗辅助装置,包括壳体、操作按钮、导轨和电动推杆,所述壳体一侧壁底端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操作按钮,所述壳体内壁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导轨内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滑板一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滑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另一端与所述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操作按钮与所述电动推杆电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滑板内设置有眼贴,所述眼贴与所述滑板通过卡槽连接,所述壳体背部成型有空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滑板带动所述眼贴移动,进而使所述眼贴与患者眼睛接触,所述空腔为所述滑板提供贯穿空间。
10.进一步的,所述滑板一侧设置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与所述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储液罐两侧壁上均插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另一端与所述眼贴插接,所述储液罐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与所述储液罐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加压泵插接,所述储液罐上端插接有注液管道,所述注液管道贯穿所述壳体。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洗液经所述注液管道进入所述储液罐中,同时所述加
压泵对其进行加压,使其通过所述导流管喷出,进而对所述眼贴进行湿润,由于所述眼贴与患者眼睛接触,可对患者眼睛进行清洗。
12.进一步的,所述加压泵上方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储液罐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储液罐底端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储液罐通过螺钉连接。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管可对所述储液罐内的清洗液进行加热,防止在冬天使用时因清洗液温度较低而对患者眼睛造成刺激,同时所述温度传感器可实时检测清洗液的温度,提高装置功能性。
14.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按钮上方一侧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操作面板通过卡槽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操作面板控制装置的运行,所述显示屏可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值,进而便于医护人员了解清洗液的温度。
16.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端内壁一侧设置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与所述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蓄电池组一侧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与所述蓄电池组电连接,所述充电口与所述壳体通过卡槽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蓄电池组为装置提供所需的电能,所述充电口为所述蓄电池组进行充电,保证所述蓄电池组的续航能力。
1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与所述壳体通过卡槽连接,所述弹性带一侧壁上缝制有魔术贴。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带与所述魔术贴相结合,可将装置固定在患者头部。
20.(三)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为解决现有的可调节的用于眼科的眼部清洗辅助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患者无法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调节眼贴的位置,进而影响装置的清洗效果,降低装置实用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操作按钮、电动推杆、导轨和滑板,在装置使用过程中,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感觉通过电动推杆推动滑板在导轨内移动,进而调节眼贴的位置,使眼贴与患者眼睛更好的接触,保证装置的清洗效果,提高装置实用性;
23.2、为解决现有的可调节的用于眼科的眼部清洗辅助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无法对清洗液进行加热,进而存在冬天使用时凉的清洗液容易对眼睛造成刺激,使患者引起不适,降低装置功能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加热管可对储液罐内的清洗液进行加热,防止在冬天使用时因清洗液温度较低而对患者眼睛造成刺激,同时温度传感器可实时检测清洗液的温度,提高装置功能性。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调节的用于眼科的眼部清洗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调节的用于眼科的眼部清洗辅助装置中壳体的剖视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调节的用于眼科的眼部清洗辅助装置中壳体的背部视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调节的用于眼科的眼部清洗辅助装置中壳体的俯视图。
28.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9.1、弹性带;2、显示屏;3、壳体;4、注液管道;5、魔术贴;6、操作按钮;7、操作面板;8、滑板;9、电动推杆;10、导轨;11、眼贴;12、储液罐; 13、加热管;14、充电口;15、蓄电池组;16、加压泵;17、温度传感器;18、导流管;19、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1.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调节的用于眼科的眼部清洗辅助装置,包括壳体3、操作按钮6、导轨10和电动推杆9,壳体3一侧壁底端两侧均设置有操作按钮6,壳体3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导轨10,导轨10与壳体3通过螺钉连接,导轨10内设置有滑板8,滑板8与导轨10滑动连接,滑板8一侧壁上设置有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与滑板8通过螺钉连接,电动推杆9另一端与壳体3通过螺钉连,操作按钮6与电动推杆9电连接,在装置使用过程中,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感觉通过电动推杆9推动滑板8在导轨10内移动,进而调节眼贴 11的位置,使眼贴11与患者眼睛更好的接触,保证装置的清洗效果,提高装置实用性,滑板8内设置有眼贴11,眼贴11与滑板8通过卡槽连接,壳体3背部成型有空腔19,滑板8带动眼贴11移动,进而使眼贴11与患者眼睛接触,空腔19为滑板8提供贯穿空间。
32.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滑板8一侧设置有储液罐12,储液罐12 与壳体3通过螺钉连接,储液罐12两侧壁上均插接有导流管18,导流管18另一端与眼贴11插接,储液罐12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加压泵16,加压泵16与储液罐12通过螺钉连接,导流管18与加压泵16插接,储液罐12上端插接有注液管道4,注液管道4贯穿壳体3,清洗液经注液管道4进入储液罐12中,同时加压泵16对其进行加压,使其通过导流管18喷出,进而对眼贴11进行湿润,由于眼贴11与患者眼睛接触,可对患者眼睛进行清洗,加压泵16上方设置有加热管13,加热管13与储液罐12通过螺钉连接,储液罐12底端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7与储液罐12通过螺钉连接,加热管13可对储液罐12内的清洗液进行加热,防止在冬天使用时因清洗液温度较低而对患者眼睛造成刺激,同时温度传感器17可实时检测清洗液的温度,提高装置功能性。
33.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操作按钮6上方一侧设置有操作面板7,操作面板7与壳体3通过螺钉连接,操作面板7上设置有显示屏2,显示屏2与操作面板7通过卡槽连接,操作面板7控制装置的运行,显示屏2可显示温度传感器17的检测数值,进而便于医护人员了解清洗液的温度,壳体3底端内壁一侧设置有蓄电池组15,蓄电池组15与壳体3通过螺钉连接,蓄电池组15一侧设置有充电口14,充电口14与蓄电池组15电连接,充电口14与壳体3通过卡槽连接,蓄电池组15为装置提供所需的电能,充电口14为蓄电池组15进行充电,保证蓄电池组15的续航能力,壳体3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弹性带1,弹性带1与壳体3通过卡槽连接,弹
性带1一侧壁上缝制有魔术贴5,弹性带1与魔术贴5相结合,可将装置固定在患者头部。
34.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通过弹性带1与魔术贴5将装置固定在患者头部,然后清洗液经注液管道4进入储液罐12中,再通过操作面板7使装置工作,加压泵16对清洗液进行加压,使其通过导流管18喷出,进而对眼贴11进行湿润,由于眼贴11与患者眼睛接触,可对患者眼睛进行清洗,在装置使用过程中,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感觉通过电动推杆9推动滑板8在导轨10内移动,进而调节眼贴11的位置,使眼贴11与患者眼睛更好的接触,保证装置的清洗效果,提高装置实用性,此外,加热管13可对储液罐12内的清洗液进行加热,防止在冬天使用时因清洗液温度较低而对患者眼睛造成刺激,同时温度传感器17可实时检测清洗液的温度,提高装置功能性,显示屏2可显示温度传感器17的检测数值,进而便于医护人员了解清洗液的温度。
35.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