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矫正儿童矮小症的锻炼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57309发布日期:2021-12-17 22:29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矫正儿童矮小症的锻炼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治疗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矫正儿童矮小症的锻炼支架。


背景技术:

2.矮小症指在相似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患者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以上或第三百分位以下,就能诊断为矮小症了,根据调查发现,97%的矮小青少年家长不知道孩子个子矮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误认为是孩子晚长或遗传因素:只有1.6%的家长知道有患疾病可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乏医学常识的家长占41.9%;不认为矮小是病,以后会长高的占32.3%;知道矮小可以治疗,但药物费用太高无法承担的占29%;相信补钙增高广告,给孩子买增高或保健药物的占16.1%;不重视孩子身高,没有定期给孩子检查的占12.9%;不知道孩子各年龄段平均身高值的家长占56.9%。
3.现有的对儿童矮小症治疗设备在使用的时候无法更具使用者的需求调整设备的高度,操作过于麻烦,同时现有设备只能对使用者的上半身进行辅助治疗,无法对使用者的下板身进行复制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辅助矫正儿童矮小症的锻炼支架。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矫正儿童矮小症的锻炼支架,包括限位框架,所述限位框架内设有旋转支架,且旋转支架嵌合于限位框架内,且旋转支架与限位框架轴接,一侧所述旋转支架顶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滑动块,另一侧所述旋转支架顶面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限位槽活动连接,两根所述旋转支架之间设有杠杆,且杠杆两端分别与限位块和滑动块一侧螺纹连接。
6.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滑动丝杆,且滑动块套接于滑动丝杆表面,且滑动块与滑动丝杆活动连接,所述滑动丝杆一端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键接与滑动丝杆一端。
7.优选的,所述限位框架背面设有伸缩板,且伸缩板焊接于限位框架背面,所述伸缩板背面固定有脚踝固定装置。
8.优选的,所述脚踝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面设有上盖,且上盖与固定板轴接,所述固定板顶面设有卡槽,且卡槽为盲槽。
9.优选的,所述上盖底部设有卡扣,且卡扣与上盖底部螺纹连接,所述卡槽内设有电磁铁,且电磁铁与卡槽螺栓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上盖一面均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贯穿于固定板与上盖一面,所述固定板背面均固定有气缸。
11.优选的,所述气缸背面设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与气缸背面螺栓连接,且固定架与限位框架两侧焊接。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旋转支架和滑动丝杆,通过将旋转支架轴接与限位框架内,将旋转支架旋转,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打开伺服电机将滑动丝杆带动,滑动块在滑动丝杆表面滑动,将螺纹连接与滑动块和限位块侧面的杠杆进行高度调整,实现了可更具使用者的高度对设备进行调整,操作简单方便。
14.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气缸和电磁铁,通过将旋转支架谦和在限位框架内,通过螺栓进行固定,通过使用者将脚踝放入固定孔中,将上盖的卡口与卡槽内的电磁铁进行连接固定,气动气缸可对使用者的下半身进行辅助治疗,实现了可对使用者的下半身进行辅助治疗,也可全身进行拉伸,提高了治疗的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9.图例说明:
20.1、限位框架;2、旋转支架;3、安装槽;4、滑动块;5、限位槽;6、限位块;7、杠杆;8、滑动丝杆;9、伺服电机;10、伸缩板;11、脚踝固定装置;111、固定板;112、上盖;113、卡槽;114、卡扣;115、电磁铁;116、固定孔;117、气缸;12、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2.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3.具体实施例:
24.参照图1

4,一种辅助矫正儿童矮小症的锻炼支架,包括限位框架1,限位框架1内设有旋转支架2,旋转支架2嵌合于限位框架1内,旋转支架2与限位框架1轴接,一侧旋转支架2顶面设有安装槽3,安装槽3内设有滑动块4,另一侧旋转支架2顶面设有限位槽5,限位槽5内设有限位块6,限位块6与限位槽5活动连接,两根旋转支架2之间设有杠杆7,杠杆7两端分别与限位块6和滑动块4一侧螺纹连接,安装槽3内设有滑动丝杆8,滑动块4套接于滑动丝杆8表面,滑动块4与滑动丝杆8活动连接,滑动丝杆8一端设有伺服电机9,伺服电机9通过联轴器键接与滑动丝杆8一端,通过使用者将嵌合在限位框架1内的旋转支架2旋转,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将旋转支架2立起来,通过伺服电机9带动滑动丝杆8转动,将滑动块4带动,通过杠杆7与滑动块4和限位块6进行螺纹连接,滑动块4在滑动丝杆8表面移动带动杠杆7进行升降调整,调整到所需位置使用者可将双手挂在杠杆7上对使用者进行治疗辅助。
25.限位框架1背面设有伸缩板10,伸缩板10焊接于限位框架1背面,伸缩板10背面固定有脚踝固定装置11,脚踝固定装置11包括固定板111,固定板111顶面设有上盖112,上盖112与固定板111轴接,固定板111顶面设有卡槽113,卡槽113为盲槽,上盖112底部设有卡扣114,卡扣114与上盖112底部螺纹连接,卡槽113内设有电磁铁115,电磁铁115与卡槽113螺栓连接,固定板111与上盖112一面均设有固定孔116,固定孔116贯穿于固定板111与上盖112一面,固定板111背面均固定有气缸117,气缸117背面设有固定架12,固定架12与气缸117背面螺栓连接,固定架12与限位框架1两侧焊接,当使用者需要全身进行拉伸时,将旋转支架2旋转到限位框架1内,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使用者平躺下去,将脚踝放入固定板111和上盖112正面贯穿的固定孔116中,将上盖112与固定板111闭合,通过上盖112底部固定的卡口嵌合在卡槽113内通过卡槽113内的电磁铁115进行固定,启动气缸117和伺服电机9可对上半身和下半身同时进行拉伸治疗。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使用者将嵌合在限位框架1内的旋转支架2旋转,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将旋转支架2立起来,通过伺服电机9带动滑动丝杆8转动,将滑动块4带动,通过杠杆7与滑动块4和限位块6进行螺纹连接,滑动块4在滑动丝杆8表面移动带动杠杆7进行升降调整,调整到所需位置使用者可将双手挂在杠杆7上对使用者进行治疗辅助,当使用者需要全身进行拉伸时,将旋转支架2旋转到限位框架1内,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使用者平躺下去,将脚踝放入固定板111和上盖112正面贯穿的固定孔116中,将上盖112与固定板111闭合,通过上盖112底部固定的卡口嵌合在卡槽113内通过卡槽113内的电磁铁115进行固定,启动气缸117和伺服电机9可对上半身和下半身同时进行拉伸治疗。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