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临床用辅助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77247发布日期:2021-12-31 20:59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科临床用辅助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内科临床用辅助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2.医学科属。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传染病科,小儿内科等。呼吸内科:包括的疾病有感冒、肺炎、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哮喘、肺癌、肺心病、呼吸衰竭、慢性支气管炎、气胸、肺脓肿、胸腔积液、间质性肺疾病。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几乎是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内科学的内容包含了疾病的定义、病因、致病机转、流行病学、自然史、症状、征候、实验诊断、影像检查、鉴别诊断、诊断、治疗、预后。内科学的方法是透过病史询问或面谈后,进行理学检查,根据病史与检查所见做实验诊断与影像检查,以期在众多鉴别诊断中排除可能性较低者,获得最有可能的诊断;获得诊断后,内科的治疗方法包含追踪观察、生活方式、药物、介入性治疗(如心导管、内视镜)等,根据病人的状况调整药物之使用,防止并处理副作用及并发症。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它们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3.但是,现有的内科临床用辅助检查装置在结构和功能上还有一定的改善空间,一方面,医护人员在给患者的伤口处做检查换药时,很容易因为被光等原因,在给患者换药的过程中再次伤害到患者的伤口,进而影响到患者的恢复进度,另一方面,现有的一些辅助检查装置在使用时的灵活性还不够,不能根据医护人员的需要实时调节放置医疗用品或器具的朝向,进而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医护人员的使用体验感。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内科临床用辅助检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科临床用辅助检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内科临床用辅助检查装置在结构和功能上还有一定的改善空间,一方面,医护人员在给患者的伤口处做检查换药时,很容易因为被光等原因,在给患者换药的过程中再次伤害到患者的伤口,进而影响到患者的恢复进度,另一方面,现有的一些辅助检查装置在使用时的灵活性还不够,不能根据医护人员的需要实时调节放置医疗用品或器具的朝向,进而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医护人员的使用体验感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内科临床用辅助检查装置,包括支柱、旋转横杆和转动杆,所述支柱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面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球,所述滚球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放置架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架的外壁与辅助杆固定连接,所述述放置架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动轮,所述滑动轮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移动支杆,所述移动支杆的顶端与挡板活动连接,所述放置架的一
侧面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旋转横杆,所述旋转横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端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端与灯座固定连接,所述灯座的底面活动连接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伸缩绳,所述伸缩绳在远离照明灯的一端与卷杆固定连接,所述卷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表面套接有转动轨道。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池,挡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壁与放置架活动连接在一起,放置架的正视截面形状为“l”形,辅助杆的个数有两个,辅助杆的两端均与放置架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槽的个数有两个,两个滑槽均位于放置架的内部,两个滑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一个滑动轮,移动支杆的个数有两个,两个移动支杆在远距离滑动轮的一端均与挡板的一侧面活动连接在一起。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照明灯的个数有若干个,卷杆的个数与照明灯的个数相等,且卷杆均位于灯座的内部,灯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按钮,液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灯座的顶面中心位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柱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转动套环,转动套环的外壁与托板固定连接,托板的顶面设置有置物箱,转动套环的个数有两个,两个转动套环处在同一轴线上。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万向轮的个数有四个,滑轨位于底座的顶面,滑轨的俯视截面形状为圆环形,连接杆的顶端与放置架的底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在一起。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柱的底面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面中心位置,卷杆的外壁缠绕有伸缩绳,旋转杆的个数有若干个,旋转杆的侧视截面形状为“l”形,转动轨道的侧视截面形状为圆环形。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科临床用辅助检查装置,通过固定连接在旋转横杆底面的液压缸和液压杆和与液压杆底端固定连接的灯座,这样医护人员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补偿光源,同时还可以调节光源距离患者伤口的距离,通过活动连接在灯座内部的卷杆和与卷杆固定连接的伸缩绳以及伸缩绳底端固定连接的照明灯,这样医护人员就可以根据需求来通过旋转旋转杆即可控制多个照明灯的高度,进而就可以更加灵活的控制辅助光源的亮度,进一步的使得该辅助检查装置的灵活性更强,通过与放置架活动连接在一起的挡板和开设在放置架内部的滑槽以及通过滑动轮与滑槽活动连接的移动支杆,这样医护人员就可以通过旋转挡板,即可以将用于放置医疗废物的箱体放置到放置架上,然后通过与放置架活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转动杆即可三百六十度旋转放置架,这样就可以根据医护人员的实际站位控制放置架的位置,进一步的提高医护人员的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7.图1为一种内科临床用辅助检查装置的正视内部细节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一种内科临床用辅助检查装置的侧视内部细节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一种内科临床用辅助检查装置的俯视内部细节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一种内科临床用辅助检查装置中伸缩绳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

电池;2

支柱;3

转动杆;4

辅助杆;5

放置架;6

滑槽;7

转轴;8

滑动轮;9

底座;10

旋转横杆;11

照明灯;12

灯座;13

液压缸;14

液压杆;15

转动套环;16

托板;17

万向轮;18

连接杆;19

滚球;20

滑轨;21

置物箱;22

旋转杆;23

伸缩绳;24

卷杆;25

移动支杆;26

转动轨道;27

升降按钮;28

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内科临床用辅助检查装置,包括支柱2、旋转横杆10和转动杆3,支柱2的底端与底座9固定连接,主要用于平衡该装置,底座9的顶面设置有滑轨20,主要以方便医护人员旋转放置架5的位置,滑轨2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球19,方便放置架5旋转,滚球19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连接杆18,连接杆18的顶端与放置架5固定连接,放置架5的外壁与辅助杆4固定连接,述放置架5的内部设置有滑槽6,滑槽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动轮8,滑动轮8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移动支杆25,主要用于启动辅助支撑的作用,移动支杆25的顶端与挡板28活动连接,主要用于减少该装置的空间占用,放置架5的一侧面与转动杆3固定连接,方便医护人员三百六十度旋转放置架5,转动杆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柱2,主要用于起到支撑该装置的作用,支柱2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旋转横杆10,旋转横杆1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3,液压缸13的底端设置有液压杆14,主要用于控制灯座12的高度,液压杆14的底端与灯座12固定连接,灯座12的底面活动连接有照明灯11,主要用于起到辅助照明的作用,照明灯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伸缩绳23,主要以控制照明灯11的高度,伸缩绳23在远离照明灯11的一端与卷杆24固定连接,主要以用于卷积伸缩绳23,卷杆2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22,旋转杆22的外表面套接有转动轨道26,主要用于规定旋转杆22的移动方向。
23.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底座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池1,挡板2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转轴7,转轴7的外壁与放置架5活动连接在一起,方便医护人员旋转挡板28,放置架5的正视截面形状为“l”形,方便放置医疗废料用的箱体,辅助杆4的个数有两个,辅助杆4的两端均与放置架5固定连接,滑槽6的个数有两个,两个滑槽6均位于放置架5的内部,两个滑槽6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一个滑动轮8,方便移动支杆25在旋转挡板28时可以移动,移动支杆25的个数有两个,两个移动支杆25在远距离滑动轮8的一端均与挡板28的一侧面活动连接在一起,主要用于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照明灯11的个数有若干个,卷杆24的个数与照明灯11的个数相等,且卷杆24均位于灯座12的内部,灯座1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按钮27,主要用于控制液压缸13和液压杆14,液压杆1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灯座12的顶面中心位置,支柱2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转动套环15,主要用于方便三百六十度旋转托板16,转动套环15的外壁与托板16固定连接,托板16的顶面设置有置物箱21,转动套环15的个数有两个,两个转动套环15处在同一轴线上,底座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7,万向轮17的个数有四个,主要用于方便医护人员移动该装置,滑轨20位于底座9的顶面,滑轨20的俯视截面形状为圆环形,主要用于规定滚球19的移动方向,连接杆18的顶端与放置架5的底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柱2的底面固定连接在底座9的顶面中心位置,卷杆24的外壁缠绕有伸缩绳23,旋转
杆22的个数有若干个,旋转杆22的侧视截面形状为“l”形,主要用于控制伸缩绳23的长度,转动轨道26的侧视截面形状为圆环形,主要用于方便医护人员定向旋转旋转杆22。
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内科临床用辅助检查装置,包括1

电池;2

支柱;3

转动杆;4

辅助杆;5

放置架;6

滑槽;7

转轴;8

滑动轮;9

底座;10

旋转横杆;11

照明灯;12

灯座;13

液压缸;14

液压杆;15

转动套环;16

托板;17

万向轮;18

连接杆;19

滚球;20

滑轨;21

置物箱;22

旋转杆;23

伸缩绳;24

卷杆;25

移动支杆;26

转动轨道;27

升降按钮;28

挡板。
2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医护人员在将该装置推到患者身边后,就可以通过与放置架5活动连接在一起的挡板28和开设在放置架5内部的滑槽6以及通过滑动轮8与滑槽6活动连接的移动支杆25,然后就可以通过旋转挡板28,即可将用于放置医疗废物的箱体放置到放置架5上,然后通过与放置架5活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转动杆3即可三百六十度旋转放置架5,然后,医护人员就可以将用于放置医疗用具和药瓶以及器械的置物箱21放置到托板16上,进而医护人员就可以通过与托板16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转动套环15,就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托板16,若医护人员需要辅助照明时,通过固定连接在旋转横杆10底面的液压缸13和液压杆14和与液压杆14底端固定连接的灯座12,这样医护人员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补偿光源,同时还可以调节光源到患者伤口的距离,通过活动连接在灯座12内部的卷杆24和与卷杆24固定连接的伸缩绳23以及伸缩绳23底端固定连接的照明灯11,这样医护人员就可以根据需求来通过旋转旋转杆22即可控制多个照明灯11的高度,进而就可以控制辅助光源的亮度。
2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