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呼吸内科哮喘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50595发布日期:2021-08-13 16:09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呼吸内科哮喘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儿科呼吸内科哮喘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哮喘,即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以气道出现慢性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经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现如今随着空气污染严重,儿童哮喘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哮喘无法根治,在日常生活中患儿应尽可能的佩戴口罩,避免进入灰尘较严重的的地方,避免过敏源,哮喘在治疗过程中优先选择吸入给药,这种给药方式直接作用在呼吸道,减小了药物所需的计量,避免药物作用全身对患儿造成伤害,哮喘发作时也可进行吸氧,氧气可以缓解机体缺氧和胸闷、气喘的症状,现有的一些哮喘治疗装置大多是成人使用,儿童可使用的治疗装置较少,导致部分装置儿童使用时容易产生不适感且现有的装置在使用后无法对装置内部进行清洗消毒,在使用时容易产生交叉感染,并且更换药液过程繁琐,现有的装置功能单一无法达到吸氧的目的,导致可使用范围较小,传统患儿接受治疗使均使用成人尺寸的面罩,药物容易流失导致治疗效果较差,且传统面罩仅能在治疗时使用,治疗结束后不能继续佩戴需更换口罩,患儿在更换的过程中容易吸入空气中颗粒,对患儿再次造成伤害,所以需要一种能够内部清洗消毒且可吸氧并能治疗后不用摘除面罩的哮喘治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科呼吸内科哮喘治疗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解决了内部机构无法清洗消毒的问题,达到了面罩可更换的目的,避免了患儿使用时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解决了无法单独吸氧的问题,优化了面罩可代替口罩使用的功能,避免了吸氧时呼吸道干燥的问题,减轻了患儿使用时产生的不适感,解决了更换药液过程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设有一个药液瓶,药液瓶的下端设有一个按压架,所述药液瓶的下端设有一个消毒槽,消毒槽的下端设有一个针架,针架内固定连接有一个进气针和一个出液针,所述针架的前方啮合有一个齿轮,齿轮的前方与按压架啮合,按压架、齿轮与针架相互配合形成进气针和出液针的限位结构;

所述箱体内设有一个切换管,切换管内转动连接有一个盖板,所述箱体的上方设有一个面罩,面罩的前端设有多个弹性绳,面罩的后端设有多个无纺布,面罩的中部设有一个封闭机构,封闭机构的外侧螺纹配合有一个连接管,连接管的下端连通有一个雾化软管,雾化软管的另一端与切换管的上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药液瓶的下端设有一个瓶塞,消毒槽的上端设有一个第一橡胶塞,消毒槽的下端设有一个第二橡胶塞,进气针和出液针均贯穿第二橡胶塞且可贯穿第一橡胶塞和瓶塞,所述箱体中部设有一个网式雾化器,网式雾化器与箱体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杆,支撑杆的中部固定套装有一个矩形板,齿轮置于矩形板内且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按压架与针架均置于矩形板内且可沿矩形板上下滑动,所述按压架与箱体之间设有一个拉簧,箱体的后端内侧设有一个支撑滑槽,针架置于支撑滑槽内且可沿支撑滑槽上下滑动。

优选的,所述网式雾化器的上方设有一个消毒液箱,消毒液箱的左侧连通有一个矩形管,矩形管的另一端与消毒槽连通,所述消毒液箱的上端连通有一个补液管,补液管的上端贯穿箱体且螺纹配合有一个管盖。

优选的,所述消毒液箱的右方设有一个湿化瓶,湿化瓶的右端设有一个进氧管,进氧管的另一端贯穿箱体的右端,湿化瓶的上端与切换管的右端连通,切换管的左端与网式雾化器连通。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端设有过滤孔,过滤孔内设有过滤棉,过滤孔的右端与进气针的下端连通有一个进气软管,出液针的下端与网式雾化器之间连通有一个出液软管。

优选的,所述封闭机构包括有一个支撑外壳,支撑外壳与面罩固定连接,支撑外壳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多个封闭板,支撑外壳的内部设有一个锥形弹簧,锥形弹簧置于多个封闭板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内部机构无法清洗消毒的问题,达到了面罩可更换的目的,避免了患儿使用时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解决了无法单独吸氧的问题,优化了面罩可代替口罩使用的功能,避免了吸氧时呼吸道干燥的问题,减轻了患儿使用时产生的不适感,解决了更换药液过程繁琐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消毒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按压架与针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湿化瓶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封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药液瓶、3-按压架、4-消毒槽、5-针架、6-进气针、7-出液针、8-齿轮、9-切换管、10-盖板、11-面罩、12-弹性绳、13-无纺布、14-封闭机构、15-连接管、16-雾化软管、17-瓶塞、18-第一橡胶塞、19-第二橡胶塞、20-网式雾化器、21-支撑杆、22-矩形板、23-拉簧、24-支撑滑槽、25-消毒液箱、26-矩形管、27-补液管、28-管盖、29-湿化瓶、30-进氧管、31-过滤孔、32-过滤棉、33-进气软管、34-出液软管、35-支撑外壳、36-封闭板、37-锥形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7,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为了达到更换药液方便的目的,所述箱体1的左侧设有一个药液瓶2,药液瓶2采用有机玻璃材质制成,药液瓶2一侧贯穿箱体1,便于观察药液瓶2内剩余的药液量,药液瓶2的下端设有一个按压架3,按压架3呈c形,两端下方均设有滑杆贯穿箱体1,避免按压时产生倾斜,所述药液瓶2的下端设有一个消毒槽4,消毒槽4的下端设有一个针架5,针架5内固定连接有一个进气针6和一个出液针7,进气针6的高度高于出液针7,所述针架5的前方啮合有一个齿轮8,齿轮8的前方与按压架3啮合,按压架3、齿轮8与针架5相互配合形成进气针6和出液针7的限位结构,使用时将药液瓶2放置进箱体1内,药液瓶2向下压动按压架3,按压架3的下端使齿轮8转动,齿轮8转动的同时推动针架5向上,使进气针6和出液针7位置上升;

为了达到可单独进行吸氧的目的,所述箱体1内设有一个切换管9,切换管9内转动连接有一个盖板10,盖板10端部呈圆弧状,使得盖板10仅能翻转180°,使用时切换管9一侧进气,流动的气体将盖板10吹向另一侧,是盖板10翻转,达到切换的目的,所述箱体1的上方设有一个面罩11,面罩11尺寸相比成人的面罩11较小一些,为避免使用时面罩11脱落,面罩11的前端设有多个弹性绳12,为了达到面罩11可作为防护口罩使用,面罩11的后端设有多个无纺布13,面罩11对应无纺布13的位开设有多个透气孔,为了达到面罩11可更换的目的,面罩11的中部设有一个封闭机构14,封闭机构14的外侧螺纹配合有一个连接管15,连接管15的中部可穿过封闭机构14,连接管15的下端连通有一个雾化软管16,雾化软管16的另一端与切换管9的上端连通,使用时将连接管15转动到封闭机构14的下端,连接管15中部穿过封闭机构14。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4给出,为了达到使用后可进行内部消毒的目的,所述药液瓶2的下端设有一个瓶塞17,瓶塞17使用橡胶材质制成,药液瓶2的瓶口处设有凹陷,橡胶塞置于凹陷内,避免瓶塞17拖落,为了达到消毒槽4的密封性,消毒槽4的上端设有一个第一橡胶塞18,消毒槽4的下端设有一个第二橡胶塞19,进气针6和出液针7均贯穿第二橡胶塞19且可贯穿第一橡胶塞18和瓶塞17,当针架5上移时进气针6和出液针7同步上移使进气针6和出液针7均刺穿第一橡胶塞18和瓶塞17,当针架5下移,进气针6和出液针7均从第一橡胶塞18和瓶塞17内退出,所述箱体1中部设有一个网式雾化器20,网式雾化器20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描述,网式雾化器20与箱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杆21,为了避免按压架3、针架5与齿轮8产生错位,支撑杆21的中部固定套装有一个矩形板22,齿轮8置于矩形板22内且与支撑杆21转动连接,按压架3与针架5均置于矩形板22内且可沿矩形板22上下滑动,为了达到未放置药液瓶2时针架5自动下移的目的,所述按压架3与箱体1之间设有一个拉簧23,拉簧23拉力适当,当药液瓶2被取出后,拉簧23拉动按压架3上升使齿轮8转动,齿轮8转动的同时带动针架5下移,使进气针6和出液针7进入消毒槽4内,为了避免针架5移动时产生倾斜造成针架5卡死的情况,箱体1的后端内侧设有一个支撑滑槽24,针架5置于支撑滑槽24内且可沿支撑滑槽24上下滑动。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由图2-5给出,为了达到更好的目的,所述网式雾化器20的上方设有一个消毒液箱25,消毒液箱25内灌装有生理盐水,用于对装置内部各部件及管道进行消毒,消毒液箱25的左侧连通有一个矩形管26,矩形管26的另一端与消毒槽4连通,矩形管26与消毒槽4高度相同,有效的避免了消毒槽4内产生气泡造成生理盐水无法进入出液管的问题,为了达到可向消毒液箱25内添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所述消毒液箱25的上端连通有一个补液管27,补液管27的上端贯穿箱体1且螺纹配合有一个管盖28,为了保证良好的密闭性,管盖28与补液管27之间设有一个橡胶垫片,当出液针7置于消毒槽4内时,消毒液通过出液针7进入网式雾化器20,对装置内各结构与管道进行消毒操作。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由图5和图6给出,为了避免患者吸氧时呼吸干燥,所述消毒液箱25的右方设有一个湿化瓶29,湿化瓶29内灌装有蒸馏水,湿化瓶29采用有机玻璃制成,且一侧穿过箱体1,便于观察湿化瓶29内蒸馏水剩余量,在患者接受吸氧时保证患者呼吸道的湿润,湿化瓶29的右端设有一个进氧管30,进氧管30与医院的氧气管接通,进氧管30连接在湿化瓶29的一侧底部,进氧管30的另一端贯穿箱体1的右端,贯穿处高于湿化瓶29内蒸馏水的水位高度,使用时可通过进氧管30添加蒸馏水,湿化瓶29的上端与切换管9的右端连通,切换管9的左端与网式雾化器20连通。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由图3和图4给出,为了避免药液瓶2内药液受大气压影响无法顺畅的流入网式雾化器20,所述箱体1的左端设有过滤孔31,过滤孔31内设有过滤棉32,过滤棉32的设置能有效的避免空气中的污染颗粒进入药液瓶2内,造成药液污染,过滤孔31的右端与进气针6的下端连通有一个进气软管33,出液针7的下端与网式雾化器20之间连通有一个出液软管34,使用时空气进入过滤孔31内右过滤棉32进行过滤,随后空气通过进气软管33和进气针6进入药液瓶2内,使药液更加顺畅的通过出液针7和出液软管34进入网式雾化器20。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7和图8给出,为了达到面罩11在作为防护口罩使用时保证面罩11的封闭性,所述封闭机构14包括有一个支撑外壳35,支撑外壳35与面罩11固定连接,支撑外壳35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多个封闭板36,每个封闭板36转动连接处一侧呈圆弧状,使得封闭板36仅能向上翻转,支撑外壳35的内部设有一个锥形弹簧37,锥形弹簧37较细一端朝下且锥形弹簧37较细端直径略大于连接管15中部管道的直径,锥形弹簧37置于多个封闭板36的上方,使用时将连接管15转动到支撑外壳35的外侧,连接管15的中部将各个封闭板36顶开,使连接管15与面罩11连通,当拆下连接管15后,锥形弹簧37将各个封闭板36向下按压,使各支撑板复位。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患者需要雾化治疗时,首先由医护人员将患者所需的药物通过注射器装入药液瓶2内,然后将药液瓶2放入装置的箱体1内,药液瓶2放入过程中向下压动按压架3,按压架3的下端使齿轮8转动,齿轮8转动的同时推动针架5向上,使进气针6和出液针7位置上升,当针架5上移时进气针6和出液针7同步上移使进气针6和出液针7均刺穿第一橡胶塞18和瓶塞17,然后将面罩11戴在患者面部,使用弹性绳12对面罩11进行固定,随后将连接管15转动到支撑外壳35的外侧,连接管15的中部将各个封闭板36顶开,使连接管15与面罩11连通,随后启动网式雾化器20,药液通过出液针7和出液软管34进入网式雾化器20,雾化器将药液雾化,随后药液进入切换管9内将切换管9内的盖板10顶起,使盖板10向右侧翻转,随后雾化的药物通过雾化软管16和连接管15进入面罩11内,对患者进行雾化治疗,雾化治疗完成后,将连接管15从面罩11下端转动拆下,锥形弹簧37将各个封闭板36向下按压,使各支撑板复位,然后拔出药液瓶2,拉簧23拉动按压架3上升使齿轮8转动,齿轮8转动的同时带动针架5下移,进气针6和出液针7均从第一橡胶塞18和瓶塞17内退出,使进气针6和出液针7进入消毒槽4内,消毒液通过出液针7进入网式雾化器20,对装置内各结构与管道进行消毒操作,一段时间后将网式雾化器20关闭即可,当患者需要单独吸氧时,将面罩11戴在患者的面部,使用弹性绳12对面罩11进行固定,然后将连接管15与面罩11连通,随后将进氧管30与医院的氧气管连通,使氧气通过进氧管30进入湿化瓶29内,随后氧气进入切换管9,氧气气流将切换管9内的盖板10顶起,使盖板10向左侧翻转,氧气通过雾化软管16和连接管15进入面罩11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内部机构无法清洗消毒的问题,达到了面罩可更换的目的,避免了患儿使用时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解决了无法单独吸氧的问题,优化了面罩可代替口罩使用的功能,避免了吸氧时呼吸道干燥的问题,减轻了患儿使用时产生的不适感,解决了更换药液过程繁琐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