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护理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96501发布日期:2021-12-15 07:03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科护理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内科护理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2.护理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护理学经历了四个过程:简单的清洁卫生护理、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理护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护理学通过不断地实践、教育、研究,得到积极充实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护理,护理是人们谋求生存的本能和需要。远古人在与自然的搏斗中,经受了猛兽的伤害和恶劣自然环境的摧残,自我保护成为第一需要。北京猿人在火的应用中,逐步认识到烧热的石块、砂土不仅可以给局部供热,还可以消除疼痛。原始人创造了“砭石”和“石针”,以之作为解除病痛的工具。当人类社会发展至母系氏族公社时代,氏族内部分工男子狩猎,妇女负责管理氏族内部事务,采集野生植物,照顾老、幼、病、残者,家庭的雏形由此产生。护理往往象征着母爱及妻子对丈夫的关爱。初始的家庭或自我护理意识成为抚育生命成长的摇篮,它伴随着人类的存在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而发展。医护为一体是古代护理的特点之一,19世纪之前,世界各国都没有护理专业。被古希腊誉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很重视护理,他教患者漱洗口腔,指导精神病病人欣赏音乐,调节心脏病、肾脏病患者的饮食——从现代观点看,这些都是有益于病人康复的护理。我国传统医学专著中并无“护理”两字,但中医治病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三分治,七分养”。
3.但是传统的内科护理转移装置由于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由于内科病人的虚弱性,工作人员在进行转移时往往都是需要多名工作人员对患者的进行抬起,随后将患者移动到转移装置上,此过程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不仅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使得患者增加了较为剧烈的痛苦,不仅使转移的速度得不到提高,甚至使患者的病情加重,为后续的工作人员治疗带来了麻烦。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内科护理转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科护理转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的内科护理转移装置由于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由于内科病人的虚弱性,工作人员在进行转移时往往都是需要多名工作人员对患者的进行抬起,随后将患者移动到转移装置上,此过程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不仅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使得患者增加了较为剧烈的痛苦,不仅使转移的速度得不到提高,甚至使患者的病情加重,为后续的工作人员治疗带来了麻烦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内科护理转移装置,包括棱形支筒、固定支撑板和支撑底板,所述棱形支筒的
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滚轮,所述棱形支筒的内壁套接有伸缩支柱,所述伸缩支柱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挡块,所述棱形支筒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液压支撑杆,所述液压支撑杆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撑板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固定支撑板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齿块,所述固定齿块的一侧外壁镶嵌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卡齿,所述固定齿块的一侧外壁镶嵌有方形凹槽,所述固定卡齿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移动齿杆,所述移动齿杆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杆,所述固定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形挡片,所述固定支杆的一侧外壁镶嵌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螺旋吊杆,所述螺旋吊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握把,所述螺旋吊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卡槽,所述矩形卡槽的一侧外壁镶嵌有横板放置槽,所述横板放置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移动横板,所述固定支撑板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固定支撑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护架。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移动滚轮的材质为橡胶材质,且移动滚轮的数量有四个,四个移动滚轮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刹车铁片,且四个移动滚轮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棱形支筒。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棱形支筒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棱形支筒的内壁均活动套接有伸缩支柱,伸缩支柱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挡块,且棱形支筒的一端设有通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齿块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固定齿块的一侧外壁均镶嵌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贯穿于固定齿块的一侧,固定齿块的内壁设有若干个固定卡齿。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方形凹槽的数量有四个,两个为一组,一共两组,且每组均位于固定齿块的一侧外壁的边缘位置,且圆形通孔的内壁设有螺纹,螺旋吊杆的外壁设有螺纹。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矩形卡槽的数量有两个,两个矩形卡槽的一侧内壁均镶嵌有横板放置槽,移动横板的数量有两个,两个移动横板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圆形助力筒,且t型握把的数量有两个。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科护理转移装置,安装有固定齿块和矩形卡槽,由于固定齿块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固定齿块的一侧外壁均镶嵌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贯穿于固定齿块的一侧,固定齿块的内壁设有若干个固定卡齿,且若干个固定卡齿等距分布在矩形通孔的两侧内壁,固定齿块的一侧外壁镶嵌有方形凹槽,方形凹槽的数量有四个,两个为一组,一共两组,且每组均位于固定齿块的一侧外壁的边缘位置,矩形卡槽的数量有两个,两个矩形卡槽的一侧内壁均镶嵌有横板放置槽,移动横板的数量有两个,两个移动横板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圆形助力筒,通过固定齿块使矩形通孔得到固定连接,通过固定连接使与之连接的移动齿杆得到移动和升高,进而有助于对矩形卡槽高度的调节,通过调节增加了装置使用的广泛性,使的床板卡住,通过卡住增加了患者的转移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6.图1为一种内科护理转移装置中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一种内科护理转移装置中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一种内科护理转移装置中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一种内科护理转移装置中部分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移动滚轮;2、棱形支筒;3、移动挡块;4、伸缩支柱;5、固定支撑板;6、固定齿块;7、移动齿杆;8、蓄电池;9、加热板;10、圆形挡片;11、移动横板;12、固定支杆;13、固定卡齿;14、支撑底板;15、方形凹槽;16、液压支撑杆;17、弧形护架;18、横板放置槽;19、t型握把;20、圆形通孔;21、螺旋吊杆;22、矩形卡槽;23、矩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内科护理转移装置,包括棱形支筒2、固定支撑板5和支撑底板14,棱形支筒2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滚轮1,棱形支筒2的内壁套接有伸缩支柱4,伸缩支柱4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挡块3,棱形支筒2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14,支撑底板14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液压支撑杆16,液压支撑杆16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板5,通过棱形支筒2使与之套接的伸缩支柱4得到调节,通过调节增加装置的高度,进而有利于更多不同床板的转移。固定支撑板5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8,固定支撑板5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齿块6,固定齿块6的一侧外壁镶嵌有矩形通孔23,矩形通孔23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卡齿13,固定齿块6的一侧外壁镶嵌有方形凹槽15,固定卡齿13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移动齿杆7,通过固定支撑板5使患者的床板得到支撑,通过支撑有助于患者的稳定转移。移动齿杆7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杆12,固定支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形挡片10,固定支杆12的一侧外壁镶嵌有圆形通孔20,圆形通孔20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螺旋吊杆21,螺旋吊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握把19,螺旋吊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卡槽22,矩形卡槽22的一侧外壁镶嵌有横板放置槽18,横板放置槽18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移动横板11,固定支撑板5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板9,固定支撑板5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护架17。通过移动齿杆7使与之连接的固定支杆12得到固定,通过固定支杆12使工作人员便于对矩形卡槽22的操作,通过加热板9增加了患者转移的环境,大大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性。
22.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移动滚轮1的材质为橡胶材质,且移动滚轮1的数量有四个,四个移动滚轮1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刹车铁片,且四个移动滚轮1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棱形支筒2。通过移动滚轮1使整个装置得到移动,通过刹车铁片使整个装置得到固定,进而大大增加了装置的灵活性。棱形支筒2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棱形支筒2的内壁均活动套接有伸缩支柱4,伸缩支柱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挡块3,且棱形支筒2的一端设有通孔。通过棱形支筒2使与之连接的伸缩支柱4得到收缩和扩展,通过收缩和扩展使装置的高度得到调节,进而使装置适用于多种高度的床板。固定齿块6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固定齿块6的一侧外壁均镶嵌有矩形通孔23,矩形通孔23贯穿于固定齿块6的一侧,固定齿块6的内壁设有若干个固定卡齿13。通过固定齿块6使与之连接的移动齿杆7得到移动,通过移动增
加固定支杆12的扩展长度。方形凹槽15的数量有四个,两个为一组,一共两组,且每组均位于固定齿块6的一侧外壁的边缘位置,且圆形通孔20的内壁设有螺纹,螺旋吊杆21的外壁设有螺纹。矩形卡槽22的数量有两个,两个矩形卡槽22的一侧内壁均镶嵌有横板放置槽18,移动横板11的数量有两个,两个移动横板11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圆形助力筒,且t型握把19的数量有两个。通过方形凹槽15使床板的两端主架得到固定,通过固定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避免了转移过程中带来的晃动造成患者的不舒适感。
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内科护理转移装置,包括:1、移动滚轮;2、棱形支筒;3、移动挡块;4、伸缩支柱;5、固定支撑板;6、固定齿块;7、移动齿杆;8、蓄电池;9、加热板;10、圆形挡片;11、移动横板;12、固定支杆;13、固定卡齿;14、支撑底板;15、方形凹槽;16、液压支撑杆;17、弧形护架;18、横板放置槽;19、t型握把;20、圆形通孔;21、螺旋吊杆;22、矩形卡槽;23、矩形通孔,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移动滚轮1将装置进行移动到需要转移的患者床位处,移动之后通过刹车铁片将装置进行固定,固定之后通过,通过液压支撑杆通16进行调节,将其调节至同患者床位同一高度,通过调节使伸缩支柱4进行扩展和收缩,调节之后将移动齿杆7进行移动,通过移动齿杆7的移动使固定支杆12进行移动,将固定支杆12移动至患者床位两头的正上方时便停止移动,随后工作人员通过对t型握把19的旋转使与之连接的螺旋吊杆进行调节,通过调节使矩形卡槽22卡在床头处的主架处,将主架卡接住之后工作人员将移动横板11进行推动,使移动横版11的一侧卡接在横板放置槽18的内壁,随后再次通过螺旋吊杆21的往返移动使床板进行向上移动,移动之后通过移动齿杆7将床板进行横向移动,使床板移动至装置的正上方,随后通过液压支撑杆16开启,使伸缩支柱4进行收缩,通过伸缩支柱4的收缩使与之连接的固定支撑板5进行向下移动,通过固定支撑板5的移动使正上方的床板向下移动,通过患者床板的移动使患者得到转移,大大增加了患者转移的稳定性。
25.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