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PICC置管后的止血装置

文档序号:27843422发布日期:2021-12-08 10:42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PICC置管后的止血装置
一种用于picc置管后的止血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picc置管后的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肿瘤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静脉化疗是进行肿瘤综合治疗中极其关键的组成部分,但反复穿刺会刺激患者血管,引起静脉炎、穿刺点渗血、感染等问题,增加患者痛苦。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简称picc,在静脉化疗中的应用,极大改善了患者痛苦,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
3.picc置管通常在病人肘窝部选择弹性且显露性好的血管(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中任选一条)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插入的导管可使用1年以上,足够维持到化疗结束。
4.但是picc置管属于有创操作,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并发症。其中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渗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将增加穿刺点局部肿胀、感染、静脉炎等的风险,最终将导致不得不拔除导管,在影响病人治疗的同时,加重病人心理和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防止渗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picc置管后的止血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picc置管后的止血装置包括反应器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带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反应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反应器的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的下端设置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放置picc导管的容置槽;所述反应器包括外壳和储存装置,所述外壳内的底部设置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用于储存参与制冷反应的溶液一,所述反应腔的顶部设置有可刺破的第一封膜,所述外壳设置有用于储存硫酸盐溶液的夹层,所述外壳内的底壁设置有可刺破的第二封膜,所述储存装置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储存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穿刺部,所述储存装置设置有多个储存部,所述储存部包括多个储存格,所述储存格用于储存参与制冷反应的固态物质,所述储存部中的各所述储存格层叠设置,所述储存格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反应腔的连通口。
7.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应腔的上方设置有环形的第二隔板,所述储存格的上侧壁和下侧壁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卡住所述第二隔板内壁边缘的第一凹部。
8.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应腔的顶部设置有环形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封膜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的中部,所述第一隔板的内壁边缘用于卡住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高度差与所述储存格上下两个侧壁之间高度差相等。
9.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储存装置中设置有缓存腔,各所述储存部设置
在所述缓存腔的下方,所述反应腔通过气流通道连通至所述缓存腔。
10.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中设置有无纺布或带孔的分隔板,或者所述气流通道的上端断口处设置有无纺布或带孔的分隔板。
11.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存腔的下方设置有吸水层,所述吸水层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的端部,所述吸水层包括海绵或棉花。
12.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储存装置的外壁通过内连接部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连接,所述内连接部设置为软质薄膜,以封闭所述储存装置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的缝隙。
13.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水层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反应腔中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进入所述吸水层。
14.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储存装置的外壁通过外连接部与所述外壳顶部的外侧连接,所述外连接部设置为软质薄膜,所述外连接部和所述内连接部之间构成溢流腔,所述缓存腔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缓存腔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连通至所述溢流腔。
15.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按压板通过橡胶薄膜与所述固定通孔的侧壁弹性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反应器设计用于装溶液一的反应腔、用于装固态物质的储存格和外壳中用于装硫酸盐溶液的夹层,固定带将反应器固定在出血位置,按压储存装置,穿刺部将反应腔顶部的第一封膜刺破,溶液一和固态物质反应制冷,加快止血,防止出现淤血。继续按压储存装置,穿刺部刺破第二封膜,硫酸盐溶液与氢氧化钡或氯化钡反应生成无毒的硫酸钡。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8.图1为止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结构的俯视图。
20.附图标记:101、外壳;102、穿刺部;103、储存格;104、反应腔;105、第一封膜;107、第二隔板;108、第一隔板;109、缓存腔;110、气流通道;111、吸水层;112、内连接部;113、第一单向阀;114、外连接部;115、第二单向阀;116、夹层;117、第二封膜;201、固定部;202、按压板;203、绑带;204、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图1至图2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中部”、“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
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picc置管后的止血装置,止血装置包括反应器和固定带,固定带设置有用于放置反应器的固定部201,固定部201采用硬质塑料制成,固定部201设置有用于安装反应器的固定通孔。固定带将反应器固定在患者的出血位置用于快速止血,具有压迫止血的效果。固定带将反应器的位置固定后,方便单手操作,无需他人协助,减少护理人员接触患者血液的机会,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
25.其中,固定通孔的下端设置有按压板202,反应器位于按压板202的上方,按压板202设置为导热性良好的硬质塑料板或金属板,按压板202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放置picc导管的容置槽204。一些示例中,按压板202通过橡胶薄膜与固定通孔的侧壁弹性连接。使用时,反应器向下移动,反应器接触按压板202并将按压板202下压,按压板202贴合在出血位置,从而达到按压止血的效果,可通过调节反应器向下移动的深度来调节对出血位置的压力大小。
26.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按压板202的下侧设置有软垫,用于增加按压时患者的舒适度。具体地,软垫采用海绵、凝胶或棉布。
27.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带设置为具有粘性的胶布,固定带用于将止血组件固定在出血位置处。一些示例中,针对手臂部位止血,也可设计固定带通过魔术贴固定。
28.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带的端部设置有两条绑带203,绑带203设置为胶布或魔术贴,将固定带设计为h型结构可使反应器和按压板202更加贴合的置于出血位置。例如出血位置在肘部时,固定带更易固定。
29.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止血装置中,反应器包括外壳101和储存装置,储存装置设置为圆柱状结构,储存装置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外壳101中,储存装置设置有多个储存部,例如储存部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储存部包括多个储存格103,储存格103用于储存参与制冷反应的固态物质,储存部中的各储存格103层叠设置,外壳101设置为硬质塑料壳,外壳101内的底部设置有反应腔104,反应腔104用于储存参与制冷反应的溶液一。具体地,固态物质采用氯化铵粉末、硝酸铵粉末、氢氧化钡粉末、碳酸氢铵粉末中的一种,溶液一采用水、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铵溶液、硝酸铵溶液、醋酸铵溶液、醋酸、盐酸中的一种,以下以固态物质采用氢氧化钡粉末、溶液一采用氯化铵溶液举例说明。
30.反应腔104的顶部设置有可刺破的第一封膜105,第一封膜105设置为橡胶薄膜或塑料薄膜,储存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穿刺部102,储存格103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连通反应腔104的连通口,具体地,连通口设置为多个孔洞。外壳101设置有用于储存硫酸盐溶液的夹层
116,硫酸盐溶液为硫酸钠、硫酸钾或硫酸镁溶液,外壳101内的底壁设置有可刺破的第二封膜117,第二封膜117设置为橡胶薄膜或塑料薄膜。
31.使用时,反应器贴在出血位置,反应腔104中装有氯化铵溶液,储存格103装有氢氧化钡粉末,夹层116中装有硫酸盐溶液,按压储存装置,穿刺部102刺破第一封膜105,储存格103进入反应腔104,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钡粉末产生制冷反应,快速降低反应腔104的温度,降低出血位置的温度,从而实现对出血位置的冷敷止血,避免出现淤血,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制冷反应过程中,夹层116中的硫酸盐溶液可起到缓冲温度的作用,防止制冷反应导致温度下降过低过快,避免冻伤患者皮肤。另外,继续按压储存装置,穿刺部102刺破第二封膜117,硫酸盐溶液与氢氧化钡或氯化钡反应生成无毒的硫酸钡。
32.可以理解的是,储存格103设置为若干层,从而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逐一让每一层的储存格103进入反应腔104内,从而实现对患者进行长时间冷敷或多次间断性冷敷效果,使穿刺部位加快止血。
33.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反应腔104的上方设置有环形的第二隔板107,储存格103的上侧壁和下侧壁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卡住第二隔板107内壁边缘的第一凹部,具体地,第一凹部呈半圆形。第二隔板107卡住储存装置,使储存装置置于反应腔104的上方,按压储存装置产生制冷反应时,第二隔板107用于固定储存装置的位置。进一步地,反应腔104的顶部设置有环形的第一隔板108,第一封膜105设置在第一隔板108的中部,第一隔板108的内壁边缘用于卡住第一凹部,第一隔板108和第二隔板107之间的高度差与储存格103上下两个侧壁之间高度差相等。穿刺部102刺破第一封膜105后,在下的一层储存格103进入反应腔104,第一隔板108抵住该层储存格103上侧壁的第一凹部,从而将在上的一层储存格103与反应腔104隔开。
34.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穿刺部102设置有尖锐部,例如穿刺部102设置为锥形结构。
35.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存装置中设置有缓存腔109,各储存部设置在缓存腔109的下方,反应腔104通过气流通道110连通至缓存腔109,一些示例中,两个储存部之间的区域构成气流通道110。具体地,反应腔104中产生的氨气通过气流通道110流动至缓存腔109中,缓存腔109中填充有吸收物质,吸收物质用于吸收反应产生的气体,吸收物质设置为无水氯化钙粉末和/或氢氧化钠粉末,无水氯化钙用于吸收氨气,氢氧化钠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具体地,用于吸收反应腔104中产生的气体。无水氯化钙与氨气发生络合反应,生成固态的络合物,防止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泄漏,同时降低反应腔104中的气压,避免因气压过大导致储存装置破裂。进一步地,避免粉末结块,为增大化学反应的面积,提高吸收效率,缓存腔109中设置棉花与吸收物质混合,或者通过设置棉布将吸收物质分层设置。
36.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气流通道110中设置有无纺布或带孔的分隔板,或者气流通道110的上端断口处设置有无纺布或带孔的分隔板,具体地,分隔板设置为塑料板。通过无纺布或带孔的分隔板使进入气流通道110的气泡破裂,避免气泡进入缓存腔109,避免气泡堵塞气流通道110。
37.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缓存腔109的下方设置有吸水层111,吸水层111设置在气流通道110的端部,吸水层111包括海绵或棉花,用于吸收反应腔104中产生的水分。一些示例中,设置吸水层111还可防止气泡进入缓存腔109。一些示例中,吸水层111的表面设
置有无纺布,以将吸收物质和吸水层111隔开,防止吸收物质受潮,保持缓存腔109中干燥。
38.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存装置的外壁通过内连接部112与外壳101的内壁连接,以封闭储存装置与外壳101内壁之间的缝隙,以避免化学物质散逸至外界。内连接部112设置为软质薄膜,具有弹性。进一步地,吸水层11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13,反应腔104中的气体通过第一单向阀113进入吸水层111。具体地,反应腔104中的部分氨气渗入储存装置的外壁与外壳101的内壁之间的缝隙中,通过第一单向阀113进入吸水层111。
39.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存装置的外壁通过外连接部114与外壳101顶部的外侧连接,外连接部114设置为软质薄膜,具有弹性。外连接部114和内连接部112之间构成溢流腔,缓存腔109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15,缓存腔109通过第二单向阀115连通至溢流腔。当缓存腔109中的氨气过量时,氨气通过第二单向阀115进入溢流腔,从而降低缓存腔109内的气压。
40.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存装置的外壳与固定部201的固定通孔之间采用螺纹连接,通过转动外壳使反应器在固定通孔中伸缩。具体地,外壳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固定通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反应器通过螺纹在固定通孔中升降移动。
4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2.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