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影像介入科微波射频消融术前人工腹水辅助手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2605发布日期:2021-12-24 23:56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影像介入科微波射频消融术前人工腹水辅助手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射频消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影像介入科微波射频消融术前人工腹水辅助手术装置。


背景技术:

2.微波及射频消融是通过经皮穿刺达到肿瘤病灶进行局部消融杀灭肿瘤病灶组织,在b超或ct引导下,把微波刀直接穿刺到肿瘤部位,组织内的极性分子在微波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互相摩擦产生热量,在肿瘤内迅速升温,当温度升到60度左右时,癌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导致不可逆的坏死,同时对其他组织的影响非常小,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在影像介入科微波射频消融术前及术中需要进行灌注液体造成人工腹水以便辅助手术工作。
3.现有技术中的辅助手术装置,一是通过注射器注入药液,但是注射器最大只有50ml容量,需要不断的进行推送,费时费力,有时病人无法耐受过长的手术时间,并且有时会造成气体进入腹腔,二是利用输液袋以及输液管进行输液,但是由于输液袋为软袋,灌注的过程中,不能精准的通过水位线判断灌注到腹腔液体量,并且灌注速度有限,达不到术中想要的目的,因此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像介入科微波射频消融术前人工腹水辅助手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影像介入科微波射频消融术前人工腹水辅助手术装置,包括储液筒,储液筒为四方形状的透明硬质无菌橡胶筒,储液筒的顶部开口处盖有筒盖,储液筒上设置有水位线,最大水位线为500ml,储液筒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头,储液筒的底端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的下方处设置有转套,连接头安装在转套上,且在转套上位于出液管的正下方,筒盖的顶端设置有挂钩。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出液管与连接头之间留有间隙,出液管和连接头之间的间隙中插进有三块封堵片。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封堵片为扇形状,三块封堵片之间可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圆盘。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封堵片的外侧边沿上设置有凸条,凸条接触在挤压块上,挤压块固定的设置在转套的内壁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封堵片顶部开设有弧形状的凹槽,凹槽中插进有限位条。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限位条靠近出液管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密封垫。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限位条与出液管的外壁之间连接有弹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出液管和连接头的外壁上均开设有环形的插槽,转套的两端插进插槽中。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转套的底端内壁为朝连接头处向下倾斜的斜壁,连接头上开设有与转套内部连通的开口。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装药液的储液筒为四方形状,并且为透明的无菌橡胶筒,质地轻,最大可容量500ml 的药液,输液时观察以及控制流速、流量更加精准和方便,同时在利用与储液筒连通的输液管进行输液时,由于储液筒上设置有水位线,在输液的过程中,可精准的判断储液筒内水位下降的量,输液的精度更高,为手术精准实施做最好辅助。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套的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块和定位孔的卡接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储液筒;2、筒盖;3、出液管;4、转套;5、连接头;6、封堵片;7、凸条;8、挤压块;9、插槽;10、限位条;11、凹槽;12、密封垫;13、弹簧;14、开口;15、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影像介入科微波射频消融术前人工腹水辅助手术装置,包括储液筒1,储液筒1为四方形状的透明硬质无菌橡胶筒,储液筒1的顶部开口处盖有筒盖2,储液筒1上设置有水位线,最大水位线为500ml,储液筒1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头5,储液筒1的底端连接有出液管3,出液管3的下方处设置有转套4,连接头5安装在转套4 上,且在转套4上位于出液管3的正下方,筒盖2的顶端设置有挂钩15。
22.参见图3和图4,出液管3与连接头5之间留有间隙,出液管3和连接头5之间的间隙中插进有三块封堵片6。
23.参见图3,封堵片6为扇形状,三块封堵片6之间可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圆盘。
2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三块封堵片6在出液管3的下方延其径向移动组成一个完整的盘状,在储液筒1中装液时,可对出液管3的底端进行封堵。
25.参见图3,封堵片6的外侧边沿上固定的设置有凸条7,凸条7接触在挤压块8上,挤压块8固定的设置在转套4的内壁上。
2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转动转套4时,利用挤压块8对凸条7的挤压,可自动的推动着三块封堵片6在出液管3的下端处组成一个完整的盘状,来进行封堵工作,操作简单、方便。
27.参见图4,封堵片6顶部开设有弧形状的凹槽11,凹槽11中固定的插进有限位条10。
2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三块封堵片6拼接呈一个完整的整体后,利用限位条10随着封堵片6的移动贴紧到出液管3端部的外壁上,来起到限位的作用,阻止转套4的继续转动,这样在转动转套4时,更容易判断出液管3 的底端是否被封堵。
29.参见图4,限位条10靠近出液管3的一侧面上粘接有密封垫12。
3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三块封堵片6拼接成一个整体后,限位条10带动密封垫12挤压贴紧到出液管3的端部外壁上,起到密封的作用,提高封堵片6在出液管3端部处的封堵效果。
31.参见图4,限位条10与出液管3的外壁之间连接有弹簧13。
3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反方向的转动转套4,转套4内壁上的挤压块8 逐渐转离凸条7后,在压缩状态下的弹簧13的弹力作用,自动在出液管3 的底端推开拼接后的三块封堵片6,开放出液管3。
33.参见图4,出液管3和连接头5的外壁上均开设有环形的插槽9,转套4 的两端插进插槽9中。
3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不妨碍转套4的正常转动情况下,转套4还起到连接连接头5和出液管3的作用。
35.参见图4,转套4的底端内壁为朝连接头5处向下倾斜的斜壁,连接头 5上开设有与转套4内部连通的开口14。
3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连接头5上开口14的设置,用于在出液管3的底端打开封堵片6时,漏出从出液管3与连接头5之间的间隙中进入到转套4 中的部分药液,使得出液更加的彻底,并且也保证了输液的精准度。
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打开筒盖边,根据储液筒1上的水位线,朝储液筒1中加入适量的药液,接着在储液筒1上盖紧筒盖边,然后将储液筒1通过挂钩15平稳挂到输液架上,在连接头5上连通上输液管,将输液管端部的输液针插进病人腹腔肝脏与膈肌间的脂肪间隙,接着,握住输液管靠近连接头5的位置处,转动转套4,转套4带动其内壁上的挤压块8 逐渐转离凸条7,在弹簧13的推力下,透过限位条10推动着封堵片6移动,进而开放出液管3,储液筒1中的药液顺利的流入到输液管,进行术前辅助输液工作。
3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