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腕带、电子血压计及生命体征监护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95043发布日期:2021-11-22 15:3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腕带、电子血压计及生命体征监护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腕带,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血压检测的腕带,并进一步涉及包括了该腕带的电子血压计及生命体征监护仪。


背景技术:

2.现在市场的腕式电子血压计的腕带通常由布套及内置于布套里面的气囊组成,穿戴式血压计、便携式血压计或手表式电子血压计中,腕带设置于表壳的下方或侧边,但是由于气囊所在腕带本身的尺寸是有限的,其宽度不能做得太宽,而在血压检测过程中,由于气囊需要进行充气,在其充气过程中就会膨胀而进一步影响其有效宽度,使得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也会相应地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穿戴式血压计、便携式血压计或手表式电子血压计是直接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的,那么,腕带气囊的窄度和轻薄度要求会比较高,不能做得太宽和/或太厚,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血压计明显不能满足这一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在腕带宽度更窄的情况下,在充气时保证其有效宽度基本不变或变化很小,以促进血压检测的准确度的适用于血压检测的腕带,在此基础上,能够进一步使得产品更薄且便于穿戴,还能够充入更多的气体;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提供包括了该腕带的电子血压计及生命体征监护仪。
4.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腕带,包括密封为双层气囊的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所述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之间设置有连结层和通气孔,所述连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通气孔设置于连结层中间。
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双层气囊还包括压合密封边,所述压合密封边的熔接区域设置于所连结层上。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合密封边避开所述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的边缘区域实现熔接。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腕带的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双层气囊的外侧。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架为弧形支架,所述双层气囊设置于所述弧形支架的内侧。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支架套,所述支架套熔接设置于所述双层气囊的外表面,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套内;或,所述支架通过粘贴层设置于所述双层气囊的外侧。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双层气囊头部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平行于所述双层气囊的长度方向进行压合熔接密封,所述通气管的方向与所述双层气囊的长度方向一致。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血压计,所述电子血压计包括穿戴式电子血压计、便
携式电子血压计、手表式电子血压计以及微型电子血压计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腕带,并包括表壳、表带、传感器和充气泵,所述表壳与所述表带相连接,所述传感器和充气泵设置于所述表壳中;所述双层气囊与所述充气泵相连接;所述腕带设置于所述表壳的一侧,并设置于所述表带的下方。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表壳的一侧为弧形连接面,所述腕带通过所述连接件的弧形连接面以预设角度范围连接至所述表壳。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生命体征监护仪,包括了如上所述的腕带,并包括血压检测装置,所述血压检测装置与所述腕带相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包括密封为双层气囊的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所述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之间设置有连结层和通气孔,所述连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的内侧中间位置,在充气膨胀过程中通过所述连结层维持所述腕带的有效宽度,进而使得腕带的整体宽度在维持不变或做到更窄的情况下,还能够保证有效宽度更宽以使得有效面积更大,便于提高血压检测的准确度;在此基础上,在采用相同宽度腕带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腕带的膨胀鼓起高度更高,且只能单方向膨胀鼓起,能够更为有效利用充气源的气量,能充入更多的气体。
15.加之,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压合密封边避开所述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的边缘区域实现熔接,通气管压合密封在腕带的双层气囊的头部,便于使得产品可以设计得更薄更小,更适于日常配戴,且装配方式简单有效,在保证了轻薄和美观的基础上,还更为有利于穿戴和提高其贴合程度。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双层气囊的长度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双层气囊的在未充气状态下的宽度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双层气囊的在开始充气状态下的宽度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双层气囊的在充气较多状态下的宽度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双层气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双层气囊中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之间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双层气囊和支架套之间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5.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7.如图1至图8所示,本例提供一种腕带,包括密封为双层气囊2的第一气室201和第
二气室202,所述第一气室201和第二气室202之间设置有连结层203和通气孔204,所述连结层203设置于所述第一气室201和第二气室202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通气孔204设置于连结层203中间。本例在充气过程中,气体通过所述通气孔204在所述第一气室201和第二气室202之间流通使所述双层气囊2膨胀,并在膨胀过程中通过所述连结层203维持所述腕带的有效宽度。
28.现有腕式电子血压计中腕带的气囊,在充气加压过程中气囊凸起,气囊在其中间位置开始膨胀鼓起 ,会自然的拉住气囊两侧往中部收缩,进而气囊宽度变窄,其结果是气囊的实际有用宽度远小于气囊的初始设计宽度,导致气囊感应到的脉搏信号面积减小,取得的有效信号减弱,因此,需要设计尺寸更宽的气囊,才能达到血压计测量准确性的要求,这样的设计明显不符合穿戴式电子血压计、便携式电子血压计、手表式电子血压计或微型电子血压计对于产品轻薄和小尺寸的需求。
29.本例所述第一气室201为接触人体手腕的内层气室(也称第一层气室);所述第二气室202是第二层的外层气室;所述连结层203为设置于所述第一气室201和第二气室202的宽度方向之间的连接拉扯结构或是熔接区域;所述通气孔204为连结层203之间的通孔,用于实现第一气室201和第二气室202之间的空气流通;本例所述双层气囊2还优选包括压合密封边205,所压合密封边205指的是双层气囊2通过折叠之后进行压合的密封边。
30.现有技术中的气囊受限于制造工艺的制约,其气囊外周四边都有一个压合密封边,压合密封边的宽度在2.5

5毫米不等,那么,就会使得气囊的有效宽度是总宽度减去两个侧边的压合密封边的宽度, 然后再减去气囊膨胀之后所减小的宽度,因此现有技术中包含了外周边的压合密封边的气囊,做出来的整体宽度都会比较宽,不适用在可穿戴式电子血压计上要求比较窄小、薄和便于穿戴的要求。
31.值得一提的是,如图7所示,本例所述压合密封边205的熔接区域设置于所连结层203上,且所述压合密封边205避开所述第一气室201和第二气室202的边缘区域实现熔接。即所述压合密封边205位于所述第一气室201和第二气室202之间,并且不会占据所述第一气室201和第二气室202的边缘区域,那么,其有效宽度就无需减去所述压合密封边205的宽度,能够在所述连结层203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保证了工作状态下的有效宽度,这一点,是现有技术都没有披露过的,也没有任何的技术启示。
32.本例所设计的双层气囊2是宽度方向两侧无压合熔接密封边的双层气囊2,成型后呈超薄形扁平折叠状边,其第一气室201和第二气室202在未充气自然状态下加起来的厚度只有约0.8mm,其自然状态下的平面图为长方形,如图3所示,图3所示的是没充气之前腕带的宽度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双层气囊2为上下各一个气囊,包括所述第一气室201和第二气室202,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即长度方向的头部和尾部)设置有压合熔接区域209,为了便于区分不同层次之间结构的熔接区域,本例将所述第一气室201和第二气室202称为第一压合熔接区域,如图6至图8所示;双层气囊2的第一气室201和第二气室202之间,是由两层与气囊一样的材料通过两条间距约20mm(在实际应用中,该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的平行的压合密封边205熔接起来(该压合密封边205不在所述第一气室201和第二气室202的侧边边缘,如图7所示),压合密封边205所在的连接结构称为连结层203,连结层203让第一气室201和第二气室202连结成为一个整体,所述连结层203还可以起到拉扯住所述双层气囊2的作用,能够让所述双层气囊2在充气膨胀后的有效宽度也基本维持不变,如
图4所示的是冲气开始之后腕带的宽度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此时还在充气过程中,充入的气体还不多;图5所示的是充了比较多气之后腕带的宽度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此时双层气囊2已经膨胀起来了,但是其有效宽度基本维持不变或变化很小(基本可忽略不计),即充气后的有效宽度会基本等于连结层203的宽度,且无需减去所述压合密封边205的宽度。
33.本例所述连结层203之间设置有通气孔204,所述通气孔204的数量优选为5个,如图7所示,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这个数量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的,便于连通上下的第一气室201和第二气室202,使得让整个双层气囊2成为一个中间具有连结层203维持有效宽度且可以通过通气孔204实现连通的整体的气室,让气流可以在第一气室201和第二气室202之间互相流通。
34.如图1、图2、图9和图10所示,本例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腕带的支架206,所述支架206设置于所述双层气囊2的外侧,进而有效将气囊向支架206方向的形变被挡住,气囊只能向内侧膨胀鼓起,从而可以施加给手腕等被包裹物几乎全部的压力,这样能更易于检测到用户的脉搏波信号,提高血压检测的灵敏程度。更为优选的,所述支架206为弧形支架,所述双层气囊2设置于所述弧形支架的内侧,所述弧形支架优选为弧形硬塑料支架或c形支架,其形状优选为图9和图10 所表现出来的形状,便于实现穿戴,进而有效将气囊向支架206方向的形变被挡住,气囊只能向弧形的内侧(即使用者的手腕方向)膨胀鼓起,符合人体工学,提高穿戴的贴合度以及舒适度。
35.如图1和图2所示,本例还优选包括支架套207,所述支架套207熔接设置于所述双层气囊2的外表面,如图8所示,所述支架套207通过其与双层气囊2之间的第二熔接区域210与所述双层气囊2实现压合熔接;所述支架套207自身通过封口压合的第三熔接区域211实现压合熔接;然后将所述支架206装设于所述支架套207内,所述支架套207优选为口袋形的支架套,在装配的时候可以将所述支架206直接套设进去,装配方式简单有效,简化了组装的结构和所需加工工艺。或,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所述支架206通过粘贴层设置于所述双层气囊2的外侧。
36.如图1至图5所示,本例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双层气囊2头部的通气管208,所述通气管208平行于所述双层气囊2的长度方向进行压合熔接密封,所述通气管208的方向与所述双层气囊2的长度方向一致。本例所述通气管208压合密封在腕带的双层气囊2的头部,让便携式/穿戴式电子血压计设备可以设计得更薄更小,更适于日常配戴;外部气源通过腕带的双层气囊2头部的通气管208输入到所述双层气囊2内部,所述双层气囊2内部通过中间连结层203的多个通气孔204互通,开始同步同时膨胀鼓起,两层气囊都膨胀鼓起,由于是双层气囊2,其凸起的高度大于单层气囊的两倍多,在此基础上,还由于中间设计了连结层203会受力崩直,从而起到拉扯住上下两层气囊,不让其在宽度方向再变窄的作用,即维持了其有效宽度。
37.如图9和图10所示,本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血压计,所述电子血压计包括穿戴式电子血压计、便携式电子血压计、手表式电子血压计以及微型电子血压计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还包括表壳3、表带4、传感器5和充气泵6,所述表壳3与所述表带4相连接,所述传感器5和充气泵6设置于所述表壳3中;所述双层气囊2与所述充气泵6相连接;所述腕带设置于所述表壳3的一侧,并设置于所述表带4的下方。所述充气泵6优选包括通过双通管7或四通管8等连接至所述通气管208。
38.本例还优选包括连接件1,所述连接件1靠近所述表壳3的一侧为弧形连接面101,所述腕带通过所述连接件1的弧形连接面101以预设角度范围连接至所述表壳3。
39.值得一提的是,该连接件1靠近表壳3的一侧是弧形连接面101,所述弧形连接面101为具有坡度的弧形连接面,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所述连接件1与所述表壳3的连接变成面连接,而不是线连接,以便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牢固可靠,在此基础上,所述弧形连接面101还能够以预设角度范围连接至表壳3,使得腕带得以更好地贴合使用者的手腕,在充气过程中,由于贴合度高使得受力均匀,也能够提高其舒适度以及测量的准确程度。
40.本例所述预设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求进行自定义设置和调整,所述弧形连接面101的中轴线与所述表壳3下表面之间的夹角优选取值范围为105
°
至115
°
,经测试可知,当所述预设角度为109
°
~110
°
时效果最好;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该预设角度并不局限于本例所述的优选取值范围。
41.如图9和图10所示,本例的镜片302优选通过面壳303设置于所述表壳3上,所述面壳303的侧边设置有侧按键304用于实现检测的控制,显示屏305通过所述面壳303压合设置于所述表壳3上;所述表壳3内部还设置有pcba板307,所述pcba板307上优选设置有usb充电座306,便于实现主控和充电功能,侧按键开关308与所述pcba板307电连接,便于实现侧按键304的控制基础;电池309与所述usb充电座306电连接,电磁阀9与所述pcba板307相连接便于实现电磁阀控制,喇叭310通过喇叭支架311设置于所述表壳3中便于实现语音提醒和播报;本例优选包括双通管7和四通管8,所述充气泵6优选通过双通管7连接至所述腕带的通气管208,所述传感器5优选通过四通管8连接至所述腕带,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腕带2中。值得说明的是,所述腕带2上的通气管208可以直接采用硬质气管,穿过所述连接件1的通孔之后,直接插入至所述双通管7和四通管8的硅胶套管内,从而实现密封连接,也便于通过所述硅胶套管的软管特性适应所述预设角度的安装要求,进而降低加工和装配难度。
42.值得一提的是,本例所述腕带本体2通过所述连接件本体1设置于所述表壳3的一侧,并设置于所述表带4的下方,这样的设计,既能够保证所述腕带及其气囊无需设置在表壳3下,进而使得穿戴式电子血压计能够做得更薄,并且,所述腕带本体2还能够通过所述弧形连接面101以预设角度范围设置于所述表带4的下方,如图4所示,进而保证了符合人体工学,提高穿戴的贴合度以及舒适度,便于受力均匀以保证血压测量的准确和有效性。
43.本例还提供一种生命体征监护仪,包括了如上所述的腕带,并包括血压检测装置,所述血压检测装置与所述腕带相连接。事实上,本例所述腕带是一种微型腕带,非常适用于穿戴式血压计、便携式血压计、手表式电子血压计以及生命体征监护仪上。
44.综上所述,本例包括密封为双层气囊2的第一气室201和第二气室202,所述第一气室201和第二气室202之间设置有连结层203和通气孔204,所述连结层203设置于所述第一气室201和第二气室202的内侧中间位置,在充气膨胀过程中通过所述连结层203维持所述腕带的有效宽度,进而使得腕带的整体宽度在维持不变或做到更窄的情况下,还能够保证有效宽度更宽以使得有效面积更大,便于提高血压检测的准确度;在此基础上,在采用相同宽度腕带的情况下,本例所设计的腕带的膨胀鼓起高度更高,且只能单方向膨胀鼓起,能够更为有效利用充气源的气量,能充入更多的气体。
45.加之,本例的所述压合密封边205避开所述第一气室201和第二气室202的边缘区域实现熔接,所述通气管208压合密封在腕带的双层气囊2的头部,便于使得产品可以设计
得更薄更小,更适于日常配戴,且装配方式简单有效,在保证了轻薄和美观的基础上,还更为有利于穿戴和提高其贴合程度。
46.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