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方渐进撑开型腿部正畸矫形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4295发布日期:2021-11-25 10:46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侧方渐进撑开型腿部正畸矫形支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矫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侧方渐进撑开型腿部正畸矫形支具。


背景技术:

2.膝内翻(genu varus)是以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为主要表现的畸形疾病。膝外翻(genu valgum)是膝外翻指膝关节向外翻转、股骨关节面向外倾斜,站立时双踝关节不能并拢。正常膝关节有5
°
~10
°
的生理外翻角,如果超过15
°
,则为膝外翻畸形。矫形支具(orthopedic support)是一种置于身体外部,旨在限制身体的某项运动,从而辅助手术治疗的效果,或直接用于非手术治疗的外固定。同时在外固定的基础上加上压点,就可以成为矫形支具,用于身体畸形的矫形治疗,可用于对膝内翻、膝外翻的矫形。
3.本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4.现有的腿部正畸矫形支具不能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制作,也不能在矫形过程中进行调节,影响了矫形效果,也增加了矫形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方渐进撑开型腿部正畸矫形支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腿部正畸矫形支具不能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制作,也不能在矫形过程中进行调节,影响了矫形效果,也增加了矫形时间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侧方渐进撑开型腿部正畸矫形支具,包括支具和可调式收紧器;所述支具通过对患者的下肢进行3d扫描获取患者的尺寸数据,并将该尺寸数据通过3d打印制造;所述支具为开口结构,并能够对患者的下肢进行包覆固定;所述可调式收紧器与所述支具连接,并通过所述支具对患者的下肢产生压力;所述可调式收紧器还能够对所述支具与患者的下肢之间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
8.可选地,所述可调式收紧器包括固定座、调节杆和连接件;所述固定座与与所述调节杆铰接,所述调节杆与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
9.可选地,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的最小单位为毫米。
10.可选地,所述固定座、调节杆均包括两个,所述固定座、调节杆在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对称设置。
11.可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了螺钉孔。
12.可选地,所述可调式收紧器通过所述螺钉孔固定在所述支具的侧方。
13.可选地,所述连接件的两端还设置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能够对所述调节杆的调节位置进行限位。
14.可选地,所述可调式收紧器与患者的膝盖相邻设置。
15.可选地,所述可调式收紧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下肢的内侧和外侧。
16.可选地,所述支具通过pp材料进行3d打印。
17.上述任一技术方案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8.本实用新型通过3d扫描的方式获取患者的个性化数据,并通过3d打印制造支具,能够更好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在使用过程中,可调式收紧器能够根据需要对支具与患者接触部位的松紧进行调节,以渐进撑开的方式加速患者功能恢复,矫形效果明显,能够缩短矫形时间,也提高了矫形过程中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收紧器立体图。
23.图中1、支具;2、可调式收紧器;21、固定座;211、螺钉孔;22、调节杆;221、刻度;23、连接件;24、限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方渐进撑开型腿部正畸矫形支具,如图1

3所示,包括支具1和可调式收紧器2。支具1通过对患者的下肢进行3d扫描获取患者的尺寸数据,3d扫描便于获取患者的个性化数据,并进行收集分析,为3d打印提供相应的数据。并将该尺寸数据通过3d打印制造,3d打印能够使产品更精细、服帖,同时能够增加模具产率、节约原材料、能耗以及工序时间,充分利用了3d扫描提供的精确数据。支具1为开口结构,便于进行穿戴,并能够对患者的下肢(主要为膝部、胫部和足部)进行包覆固定;可调式收紧器2与支具1连接,并通过支具1对患者的下肢产生压力,避免可调式收紧器2直接与皮肤接触对皮肤产生较大卡压和摩擦;可调式收紧器2还能够对支具1与患者的下肢之间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随着患者矫形时间增加而逐渐撑开支具。本实用新型通过3d扫描的方式获取患者的个性化数据,并通过3d打印制造支具1,能够更好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在使用过程中,可调式收紧器2能够根据需要对支具与患者接触部位的松紧进行调节,以渐进撑开的方式加速患者功能恢复,矫形效果明显,能够缩短矫形时间,也提高了矫形过程中的舒适性。
26.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可调式收紧器2包括固定座21、调节杆22和连接件23。固定座21与与调节杆22铰接,便于根据不同患者腿形的细微差别适当调整固定座21
与调节杆22之间的角度,确保更好的矫形效果。调节杆22与连接件23螺纹连接,便于对两者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并确保调节的精度容易进行控制。
27.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调节杆22上设置有刻度221,刻度221的最小单位为毫米,便于对可调式收紧器2的整体长度进行精准调节,从而实现对支具1与患者的下肢之间的松紧程度进行精准调节。在使用过程中,根据矫形需要每日或隔日(具体调整周期根据需要调整)对可调式收紧器2进行适应性微调,刻度221也能够更方便、准确记录每日的调节范围,便于辅助进行矫形,起到更好的矫形效果。
28.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固定座21、调节杆22均包括两个,固定座21、调节杆22在连接件23的两端对称设置。两个固定座21位于可调式收紧器2的两端便于实现与支具1之间的牢固固定,两个调节杆22在连接件23的两端便于在两端对可调式收紧器2的长度进行调节,增加了可调式收紧器2的长度调节范围,也使得可调式收紧器2的施力位置更容易控制,便于进行调节,也提高了矫形效果。
29.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固定座21上设置有了螺钉孔211,便于与支具1通过螺钉连接进行固定。可调式收紧器2通过螺钉孔211固定在支具1的侧方,优选每个固定座21上设置有两个螺钉孔211,以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30.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连接件23的两端还设置有限位螺母24,限位螺母24能够对调节杆22的调节位置进行限位,当旋转调节杆22到预期刻度221后,旋转限位螺母24到该位置即实现了对连接件23与调节杆22之间的定位,避免使用过程中连接件23与调节杆22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动影响支具1的松紧。
31.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

2所示,可调式收紧器2与患者的膝盖相邻设置,可调式收紧器2在膝盖附近固定能够对膝内翻和膝外翻起到最好的矫形效果。可调式收紧器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下肢的内侧和外侧,通过外侧和内侧同时施力能够起到更好的矫形效果。
32.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支具1通过pp材料进行3d打印。pp材料(丙烯加聚反应而成的聚合物),呈白色蜡状,是一种无色、无臭、无毒、半透明固体物质,具有轻便、耐化学性、耐热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高耐磨加工等性能。使得支具1较为柔软、轻便,患者使用体验更为舒适,同时高耐磨性使得支具1与可调式收紧器2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可靠,避免使用中磨损产生的松动影响矫形效果。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