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梯椅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78789发布日期:2021-10-30 11:1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爬梯椅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爬梯椅改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于爬梯或平地行走时能保持稳定外,其整体结构经拆卸后可便于收纳于汽车内,且增加辅助轮能有助照顾者于狭窄空间内,提升爬梯椅本体的操控性。


背景技术:

2.按,由于老龄化于国际上已逐渐成为常态,许多厂商皆已相继研发各种适合老年人行动不便所使用的照护辅具,然而这些辅具大多系以轮椅为主,但行动不便除了老年人之外,也有一些重症、中风或脑性麻痹的患者,都有身体瘫痪不良于行的状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只能仰赖家属或是看护人员进行照料,但由于这些患者身体虚弱,或是肢体无法施力,所以在上下楼梯的时候,往往只能通过旁人扶持才得以顺利移动,对于看护人员或家属而言,无疑是为一大负担。
3.通常近期所建成的住宅,大部份都会设置无障碍升降设备供老年人或患者使用,但无障碍升降设备安装需要耗费不小空间,对于一般房龄较高的住宅而言并不容易设置,其原因在于楼梯设计上属于较为窄小之外,还有阶梯间距相对密集,故而一般正常人行走上下时,都会显得有些吃力,更何况当需要照顾老年人或患者一同移动时,皆有可能因抱持姿势不正确或者是施力过当而造成双方身体上的伤害,相对的危险性也因此增加。
4.若是老年人或患者需要移动至较远的目的地时,往往需要依靠交通工具才行,通常一般是以汽车、休旅车为主,但车内空间为固定又无法扩充的情况下,需将轮椅或是爬梯椅等照护辅具收折后,配合绳子进行捆绑固定于车内,其过程相当费时耗力,且固定位置若太靠近车窗,则容易受到震荡碰撞车窗产生破裂,因此,相关照护辅具的体积,易造成不便收纳的情况。
5.故,如何将上述缺失问题加以改进,乃为本实用新型创作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6.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辅助轮的爬梯椅改良结构,使其能在窄小空间内移动,能让照顾者搬移乘坐者时,取得更多空间来进行转向与上下搬动的动作,让安全性得以提升,并且能借拆离坐椅总成和履带总成,使整体收纳后的体积得以减少,让汽车搬运时更加轻松方便。
7.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爬梯椅改良结构,其包括:一爬梯椅本体,该爬梯椅本体主要由坐椅总成和履带总成所组成;该坐椅总成主要设有一乘坐区,该乘坐区的前方下端处设有脚踏板与坐椅前轮,该坐椅总成两侧各设置有一连接部,而该履带总成前方中央处设有一对连接座,该连接座能供该连接部插接配合锁定件贯穿锁合,使该坐椅总成与履带总成能进行固定以及拆离进行收折,且该乘坐区位于下方中央处设有一辅助杆能强化该坐椅总成的结构强度,并于该辅助杆设置有一辅助轮,能配合履带总成形成更短
轮距,让该爬梯椅本体能于窄小空间进行使用。
8.根据本创作的一实施例,该脚踏板更包含有一防护架,采用钢管制成,该防护架内侧配合一置放件的侧缘,利用数个螺丝进行锁合,使该置放件中央位置能低于该防护架,让乘坐者的下肢受限于该脚踏板内侧,进而防止下肢与地面磨擦受伤。
9.根据本创作的一实施例,该履带总成更包含有一伸缩拉杆、一电机组件、一控制盒、一前握把以及一后握把,该伸缩拉杆设置于该履带总成的上方,能供延伸让照顾者方便握持操控,该履带总成下方装载有该电机组件,而该伸缩拉杆中央设置该控制盒,主要电性连接该电机组件进行操控用,且该履带总成前侧设有一前握把、后侧设有一后握把,让照顾者方便搬移该爬梯椅本体与乘坐者。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存在如下有益效果:
11.能在窄小空间内移动,能让照顾者搬移乘坐者时,取得更多空间来进行转向与上下搬动的动作,让安全性得以提升,并且能借拆离坐椅总成和履带总成,使整体收纳后的体积得以减少,让汽车搬运时更加轻松方便。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于图1a部份的连结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于图1b部份的脚踏板组成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于图1c部份的辅助杆与辅助轮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于图1d部份的电机组件的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于图e部份的锁定件的示意图。
1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爬梯椅本体拆解分开收纳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0)...爬梯椅本体
21.(20)...坐椅总成
22.(21)...乘坐区
23.(22)...脚踏板
24.(221)...防护架
25.(222)...置放件
26.(223)...螺丝
27.(23)...坐椅前轮
28.(24)...连接部
29.(25)...辅助杆
30.(26)...辅助轮
31.(27)...坐椅后轮
32.(30)...履带总成
33.(31)...连接座
34.(32)...锁定件
35.(33)...伸缩拉杆
36.(34)...电机组件
37.(35)...控制盒
38.(36)...前握把
39.(37)...后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40.在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有关的爬梯椅改良结构的构成及技术内容等,列举各种适用的实例并配合参照随文所附图式而加以详细地说明;然而,本实用新型当然不是限定于所列举的该等的实施例、图式或详细说明内容而已。再者,熟悉此项技术的业者亦当明了:所列举的实施例与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能够基于该等记载而容易实施的修饰或变更而完成的创作,亦皆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意旨的范围内,当然该等新型创作亦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41.另外,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而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以下实施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示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再者,在下列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组件将采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标号。
42.请参阅图1到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爬梯椅改良结构,其包含有:一爬梯椅本体10,该爬梯椅本体10主要由一坐椅总成20和一履带总成30所组成;
43.前述坐椅总成20主要设有一乘坐区21,该乘坐区21的前方下端处设有一脚踏板22与一对坐椅前轮23,该坐椅总成20位于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连接部24,而该履带总成30前方中央处设有一对连接座31,该连接座31能供该连接部24插接后,再配合一锁定件32贯穿锁合,使该坐椅总成20与该履带总成30能进行固定以及拆离进行收折;
44.该履带总成30还包含有:一伸缩拉杆33、一电机组件34、一控制盒35、一前握把36以及一后握把36,该伸缩拉杆33设置于该履带总成30的上方,能供延伸让照顾者方便握持操控,该履带总成30下方装载有该电机组件34,而该伸缩拉杆33中央设置该控制盒35,主要电性连接该电机组件34进行操控用,且该履带总成30前侧设有一前握把36、后侧设有一后握把37,让照顾者方便搬移该爬梯椅本体10与乘坐。
45.再请参阅如图2所示,前述关于连接座31与连接部24配合锁定件32贯穿锁合呈连接状的结构,其中该锁定件32也应用于如图6所示位于该履带总成30下方设置的坐椅后轮27处,该坐椅后轮27则是配合该坐椅前轮23能稳定运输乘坐者而设计,且该坐椅后轮27另设有能供该锁定件32贯穿相对应该坐椅总成20的穿孔,此穿孔外侧设有经焊接的螺帽,只需通过锁定件32贯穿该坐椅后轮27与该坐椅总成20相对应处,即可进行锁固,不需要额外工具配合,此部份结构简单,本领域制造生产者能清楚理解,故不再赘言讲述。
46.再请参阅如图3所示,前述脚踏板22还包含有:一防护架221采用钢管制成,该防护架221内侧配合一置放件222的侧缘,利用螺丝223进行锁合,使该置放件222中央位置能低
于该防护架221,借以让乘坐者的下肢,受限于该脚踏板22内侧,进而防止乘坐者下肢与地面磨擦受伤。由于此述图3方向转动后,才较易看出该置放件222侧缘利用斜面与平面构成,因此当置放件 222安装于该防护架221时,会呈现凹槽设计。
47.再请参阅如图4所示,前述乘坐区21位于下方中央处设有一辅助杆25 能用以强化该坐椅总成20的结构强度,使其能抵抗外来冲击力以及稳固现有坐椅总成20的结构形状,并于该辅助杆25设置有一辅助轮26,主要能配合该履带总成30形成更短轮距,让该爬梯椅本体10能于窄小空间进行使用的目的;
48.其前述更短轮距是指,原本爬梯椅本体10主要进行平地运输时,其与地面相接处点为坐椅前轮23和坐椅后轮27,总计4个接触点,但于住宅楼梯或是狭小空间进行搬移乘坐者时,若是以坐椅后轮27为主要接触地面的支撑点,当进行回转时,该坐椅前轮23很容易会悬空于楼梯的各层阶梯上方,对于照顾者将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坐椅前轮23悬空时,其重心都会偏向爬梯椅本体10靠近履带总成27部位,照顾者需要更为细心的去施力进行回转与调整的动作,若是照顾者力气较小者,则有可能会因坐椅前轮23悬空而不敢独自进行回转;该辅助轮26与坐椅后轮27的轮距相较于该坐椅前轮23与坐椅后轮27的轮距更近,故而,设置该辅助轮26则是为了能够替代坐椅前轮23 与地面的支撑,若遇到前述住宅楼梯或狭小空间须进行悬空回转与调整时,当坐椅前轮23尚未接触地面时,因辅助轮26与坐椅后轮27轮距较近,该辅助轮26能代替坐椅前轮23接触地面,并配合坐椅后轮27形成三点支撑该爬梯椅本体10,让照顾者得以放心进行回转与调整的动作。
49.再请参阅如图5所示,该电机组件34配合装载于该履带总成30下方,该电机组件34能供拆卸抽换使用;而再请参阅如图7所示,由于该爬梯椅本体 10由坐椅总成20与履带总成30所组成,若是直接放置于一般汽车内,除了会有放置不下的情况之外、也会可能有无法安全固定的情况发生;故而,本创作爬梯椅本体10约略30多公斤,当进行坐椅总成20拆离收折后,则能减少约一半重量,对于一般小型汽车或是休旅车而言,其收纳能分开放置于车内空间,让收纳上更为方便,且组装上也不需额外工具就能进行。
5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通过设置辅助轮26减少轮距,让爬梯椅本体10 于楼梯或狭小空间内能更为灵巧的进行悬空回转以及调整的动作之外,更能通过可拆离收折的结构,让一般汽车也能方便收纳运送外,进行还原组装时,也无须额外工具就能徒手进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