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鼻饲进食喂药装置

文档序号:28174899发布日期:2021-12-25 00:2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鼻饲进食喂药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鼻饲进食喂药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临床治疗急危重症患者时,因疾病及情况紧急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进食,此时多采用鼻饲法对患者进行营养的补充,保证患者身体正常代谢的需求。目前广泛使用于鼻饲法的设备主要是注射式鼻饲输入装置。但现有的注射式鼻饲输入装置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为保证注射器内食物不从输入器的乳头中流出,乳头尺寸一般较小,吸入和输出食物易堵塞乳头且吸入和输出速度较慢;一般注射器乳头为开放状态与外界连通,当闲置时注射器内的食物容易被外界污染;注射器与与胃管接头处推注食物时易脱落导致食物抛洒;
3.同时由于注射的食物为医院医护人员预先配置好的,但极个别患者根据病情原因需要对其加入不同的营养液,例如溃疡患者一般需对其额外增加维生素溶液,此时就需要将食物提前送至胃管内,然后将注射器与胃管分离,重新使用注射器抽取其他营养液,再用注射器与胃管连接,由于胃管与注射器在注射推进时本就容易分离,重复的使胃管与注射器连接,更易造成推注时胃管与注射器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鼻饲进食喂药装置,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一种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鼻饲进食喂药装置,包括推进杆、注射器外筒、胃管接头和胃管,推进杆滑动连接在注射器外筒内部,注射器外筒末端外壁上设置有一个连通至注射器外筒内部的主乳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换管接头和置换管,
6.注射器外筒侧壁上设置有一个连通至注射器外筒内部的为副乳头,主乳头外壁设有外螺纹,主乳头内壁末端设有组合式花瓣形密封片,所述的副乳头外壁设有外螺纹,副乳头内壁末端设有单向阀,胃管接头包括胃管接头外筒,胃管接头外筒末端内壁设有第一定位槽,胃管接头外筒首端内壁设有内螺纹,胃管接头外筒首端内螺纹与主乳头外壁的外螺纹形成螺纹连接,胃管接头内筒固连在胃管接头外筒内部,胃管前端设有沿轴环向分布的抓手,抓手与胃管接头外筒内壁末端的第一定位槽卡接,置换管接头包括置换管接头外筒,置换管接头外筒末端内壁设有第二定位槽,置换管接头外筒首端内壁设有内螺纹,置换管接头外筒首端内螺纹与副乳头外壁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置换管接头外筒内部设有能使药液流至注射器外筒内部的单向阀,置换管通过前端设有的沿轴环向分布的抓手与置换管接头外筒末端的第二定位槽卡接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8.1.本实用新型采用齿轮齿条驱动,采用电磁铁

弹簧系统控制机械臂的张开与闭合,比人工操作更安全可靠,既保证了吸入输出速度的稳定性,也便于装置的拆卸。
9.2.注射器外筒的乳头内外径均较传统注射器乳头有所扩大,提高了食物或药物的吸入和输出速度,同时降低了食物或药物堵塞乳头的风险。
10.3.注射器外筒的乳头外壁设计有螺纹结构,与胃管接头和置换管接头外筒内壁的螺纹结构结合形成螺纹联接,避免注射器外筒推注食物时导致胃管或置换管脱落导致食物抛洒。
11.4.注射器外筒的乳头内部设计有组合式花瓣形密封片,在注射器外筒内储存食物或药物时该密封片可以保证其内的食物不外泄,同时保证外界物质无法进入注射器外筒内部导致其内食物或药物被污染。
12.5.胃管上套装有环形测温仪,环形测温仪可以对输出的食物或药物进行实时的测温。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推进杆、注射器外筒、置换管和胃管连接示意图。
16.图4是推进杆的示意图。
17.图5是注射器外筒的示意图。
18.图6是图5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图7是注射器外筒的示意图。
20.图8是图7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21.图9是胃管接头的示意图。
22.图10是图9中b

b方向的剖视图。
23.图11是置换管接头的示意图。
24.图12是图11中c

c方向的剖视图。
25.图13是置换管的示意图。
26.图14是图13中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7.图15是机械臂的示意图。
28.图16是图15中d

d方向的剖视图。
29.图17是导正器结构示意图。
30.图18是保温套结构示意图。
31.图19是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请参阅图1至图19所示,一种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鼻饲进食喂药装置,包括推进杆1、注射器外筒2、置换管接头3、置换管4、胃管接头5、胃管6、环形测温仪7、外壳8、保温套9、机械臂10、压缩弹簧11、电磁铁12和导正器13;
33.推进杆1滑动连接在注射器外筒2内部,推进杆1起到注射器外筒2内吸入排出食物或药物的作用,同时对注射器外筒2进行密封,注射器外筒2末端外壁上设置有一个连通至注射器外筒2内部的主乳头22,注射器外筒2侧壁上设置有一个连通至注射器外筒2内部的
为副乳头21,主乳头22和副乳头21较一般注射器乳头直径大,在保障了食物或药物的吸入和输出注射器外筒2顺畅的同时,降低了食物或药物堵塞乳头的风险,主乳头22外壁设有外螺纹,主乳头22内壁末端设有组合式花瓣形密封片23,保证注射器外筒2内部的食物或药物不外泄,同时防止外界物质进入注射器外筒2内部污染食物或药物,所述的副乳头21外壁设有外螺纹,副乳头21内壁末端设有单向阀,副乳头21的内径较主乳头22内径偏小,胃管接头5包括胃管接头外筒51,胃管接头外筒51末端内壁设有第一定位槽24,胃管接头外筒51首端内壁设有内螺纹,胃管接头外筒51首端内螺纹与主乳头22外壁的外螺纹形成螺纹连接,胃管接头内筒52固连在胃管接头外筒51内部,胃管接头内筒52通过打开组合式花瓣形密封片23开启注射器外筒2向外输出通道,胃管6前端设有沿轴环向分布的抓手,抓手与胃管接头外筒51内壁末端的第一定位槽24卡接,置换管接头3包括置换管接头外筒31,置换管接头外筒31末端内壁设有第二定位槽32,置换管接头外筒31首端内壁设有内螺纹,置换管接头外筒31首端内螺纹与副乳头21外壁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置换管接头外筒31内部设有能使药液流至注射器外筒2内部的单向阀,置换管4通过前端设有的沿轴环向分布的抓手与置换管接头外筒31末端的第二定位槽32卡接,环形测温仪7套装在胃管6上,对输出的食物或药物进行实时的测温,保温套9套装在注射器外筒2外面,保温套9固定在外壳8底座上,保温套9对管内食物进行保温,保温套9末端设置有挡位板,防止注射器外筒2脱出,机械臂10末端套装在导正器13内部,机械臂10包括上下两个机械臂,两个机械臂通过设置在导正器13内部的压缩弹簧11进行连接,两个机械臂首端与推进杆1末端卡接,电磁铁12通过胶粘安装于机械臂10末端中空槽内部,机械臂10通过电磁铁12与压缩弹簧11组合控制张开与闭合,导正器13末端滑动连接于外壳8的导向槽内,导正器13沿导向槽进行移动,导正器13上设有齿条,电机14固连在外壳8上,导正器13齿条与电机14转子齿轮形成齿轮齿条传动。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过程:
35.使用时,电磁铁12接通电源,上下两个电磁铁12相互吸引,压缩弹簧11使机械臂10闭合,机械臂10首端的卡槽卡住推进杆1的末端,此时启动电机14,电机14上的齿轮带动导正器13上的齿条,带动导正器13沿外壳8上的导正槽移动,导正器13带动机械臂10,机械臂10带动推进杆1,齿轮正转推进杆1向内推动,齿轮反转推进杆1向外拉动,当电磁铁12断开电源,机械臂10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松开推进杆1,再关闭电机14,该装置则停止工作。
36.吸入食物或药物时,先不安装置换管接头3和胃管接头5,将主乳头22置于食物或药品中,向外拉动推进杆1,食物或药物通过主乳头22进入注射器外筒2内部。当装置闲置时,主乳头22内壁的组合式花瓣形密封片23保证食物或药物不外泄,当输出食物或药物时,将胃管接头5与注射器外筒2的主乳头22连接,胃管6与胃管接头5连接,此时主乳头22内壁末端的组合式花瓣形密封片23被打开,输出通道被开启,推动推进杆1输出食物或药物,当食物在胃管6里流经环形测温仪7时,可进行自动测温。
37.当患者需要加注不同成分营养液时,可通过外部注射器将营养液推注至置换管4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