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腔二囊管的管内气压监测装置

文档序号:27330799发布日期:2021-11-10 01:4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腔二囊管的管内气压监测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三腔二囊管的管内气压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三腔二囊管在留置管道过程中,临床要求气囊内的压力值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压力过高有组织压迫损伤的风险,而压力过低可能存在压迫止血力度不足、甚至导管滑出至咽喉部引起窒息的风险。因此,临床需要定期检测气囊内的压力。
3.目前的三腔二囊管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两点问题:一、由于三腔二囊管本身没有压力监测与显示功能,需要临时外接血压计或者各种测压仪器进行测压,测压操作不便,并且在测压时可能造成漏气,管道自身无法实时、动态地显示气囊内部压力;二、现有三腔二囊管调压辅助装置只能粗略地将胃气囊和食道气囊内压力调节至一定范围内,无法对气囊内压力进行精确调节。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三腔二囊管辅助装置无法精准调节三腔二囊管内压力的问题,提供一种三腔二囊管的管内气压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三腔二囊管辅助装置无法精准调节三腔二囊管内压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腔二囊管的管内气压监测装置。
6.一种三腔二囊管的管内气压监测装置,其包括:三腔二囊管;其特征在于,在三腔二囊管内的胃气囊导管壁和食道气囊导管壁上均设有柔性传感器,且沿三腔二囊管的体外放置端在胃气囊导管和食道气囊导管外壁上分别设置接收柔性传感器的电信号且将其转化为可视数字的信息处理组件;胃气囊导管体外放置端口和食道气囊导管体外放置端口分别可拆卸连接精准排出其内气压的气压微调机构;使用时医护人员可通过信息处理组件得知三腔二囊管管内气压,且在气囊及导管内气压过大时,利用气压微调机构可以有效控制气囊内气压排出量。
7.进一步,在胃气囊导管和食道气囊导管的体外放置端外表面分别均匀缠绕柔性传感器,且沿胃气囊导管和食道气囊导管的体外放置端口设置信息处理组件;使用时利用柔性传感器感知胃气囊导管和食道气囊导管内气体压强。
8.进一步,所述三腔双囊管内胃气囊导管和食道气囊导管材料设置为塑料薄膜材质;上述设置可以实现柔性传感器感知薄膜内压强。
9.进一步,沿胃气囊导管的轴向在胃气囊导管的体外放置端口设置一承置信息处理组件的柱形盒体;上述设置可以减少信息处理组件的占用面积。
10.进一步,在所述柱形盒体的外表面设置一显示屏,在所述柱形盒体内接收处理柔性传感器电信号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电连接所述柔性传感器和中空显示屏。
11.进一步,沿所述柱形盒体的内缘设置一提供中空显示屏、柔性传感器和控制电路
的环形电池;上述设置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电池占用体积及增加电池供电量。
12.进一步,所述柔性传感器设置为聚萘二甲酯乙二醇酯柔性气体传感器;上述传感器的选用符合三腔二囊管的测量环境和测量精度要求。
13.进一步,在胃气囊导管的体外放置端口依次设置所述柱形盒体、一可打开或关闭胃气囊气体交换的球阀、与气压微调机构可拆卸连接的连通管;在向胃气囊充气时,打开球阀;充气完成后,关闭球阀;当存在气压过大的情况时,打开球阀,连通气压微调机构与三腔二囊管进行排气操作。
14.进一步,所述气压微调机构包括:两侧端开口的中空腔室、沿中空腔室中心轴线滑动的阀杆;所述中空腔室的两侧端开口分别设置为与外界连通的第一端和与胃气囊导管连通的第二端;沿所述中空腔室的不同径向分别设置与第一端连通的第一腔室和与第二端连通的第二腔室,且在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设置贯穿通孔;在阀杆上设置与贯穿通孔适配的圆板;在阀杆的上端设置精准控制阀杆滑动位移的操作杆;使用通过操作杆精准控制阀杆的滑动位移来改变圆板与贯穿通孔的相对位移,圆板与贯穿通孔的相对位移决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气体连通程度。
15.进一步,所述第二腔室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的下端,且在第一腔室的上端设置供阀杆滑动的通孔;在阀杆对应其通孔的位置设置气密性垫圈;上述设置可以有效避免气体从中空腔室内溢出至阀杆上端。
16.进一步,所述第一腔室气体压力小于所述第二腔室气体压力,弹簧带动所述阀杆向上滑动;上述设置可以精准排出胃气囊导管及胃气囊内气体至外界。
17.进一步,所述操作杆设置为一螺纹杆;沿阀杆的径向在阀杆的上端设置螺纹杆,且在中空腔室的上端设置与螺纹杆相啮合的螺纹孔;使用时通过转动螺纹杆改变阀杆的轴向滑动位移。
18.进一步,沿螺纹杆在螺纹杆与阀杆之间设置一纵向弹压的弹簧,且弹簧的变形压力与胃气囊的预设气压相同,当胃气囊内气体压力大于预设气压时,阀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滑动;上述设置可以保证在若气囊内气压大于气囊标准气压的情况下,阀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弹起;且当气体排出后,气囊内气压达到气囊标准气压时,弹簧恢复初始形变,阀杆回复到初始位置。
19.进一步,在第一腔室中供阀杆通过的通孔上端周缘设置一凸起;上述设置可以有效避免气压骤升时,弹簧横向偏移。
20.进一步,在阀杆的圆板周缘设置气密性垫圈;上述设置可以有效避免第一腔室内气压漏出。
21.进一步,在中空腔室的第一端端口处设置空气过滤塞;上述设置可以避免空气中灰尘过多造成腔室堵塞。
22.进一步,在螺纹杆的上端设置一供医护人员转动螺纹杆的把手。
23.进一步,在所述连通管内缘和所述中空腔室的第二端外表面设置相互啮合的螺纹线;上述设置可以实现三腔二囊管与气压微调机构的可拆卸连通。
24.进一步,为了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在胃气囊导管的体外放置端设置一便于医护人员观察的透明气泡。
25.进一步,在胃管的体内放置端设置x光不透过的锥形头;上述设置便于实现胃管的
放置。
26.进一步,为了便于胃内液体抽吸,在胃管末端周缘设置胃液吸收用通孔。
27.进一步,在三腔双囊管的外表面设置便于三腔双囊管与床体绳体连接的圆环。
28.与现有技术的三腔二囊管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合柔性传感器和三腔二囊管设置了一种可测量囊内气压的三腔二囊管。医护人员可通过信息处理组件得知三腔二囊管管内气压,且在气囊及导管内气压过大时,利用气压微调机构可以有效控制气囊内气压排出量。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三腔双囊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三腔二囊管的体外放置端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三腔二囊管的体外放置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气压微调机构的局部剖切剖面示意图;
3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气压微调机构的轴向剖切剖面示意图;
35.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阀杆的结构示意图;
36.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观结构示意图;
37.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38.图中,1、三腔双囊管;2、气压微调机构;3、柔性传感器;4、信息处理组件;101、透明气泡;102、食道气囊导管;103、胃管;104、胃气囊导管;301、聚萘二甲酯乙二醇酯柔性气体传感器;401、柱形盒体;402、显示屏;5、球阀; 403、控制电路;404、环形电池;201、中空腔室;202、中空腔室的第一端; 205、中空腔室的第二端;203、第二腔室;204、第一腔室;206、螺纹杆;207、空气过滤塞;208、弹簧;209、把手;210、阀杆;2101、气密性垫圈;2102、圆板;1031、胃液吸收用通孔;1302、锥形头;6、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0.实施例1一种三腔二囊管的管内气压监测装置
41.一种三腔二囊管的管内气压监测装置,其包括:三腔二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腔双囊管1内胃气囊导管104和食道气囊导管102材料设置为塑料薄膜材质;在胃气囊导管104壁和食道气囊导管102壁的体外放置端的外表面分别均匀缠绕柔性传感器3,且沿胃气囊导管104和食道气囊导管102的体外放置端口分别设置接收柔性传感器3的电信号且将其转化为可视数字的信息处理组件4;分别沿胃气囊导管104的轴向和食道气囊导管102的轴向在胃气囊导管104和食道气囊导管102的体外放置端口设置一承置信息处理组件4的柱形
盒体401。胃气囊导管104体外放置端口和食道气囊导管102体外放置端口分别可拆卸连接精准排出其内气压的气压微调机构。
42.所述信息处理组件4包括:在所述柱形盒体401的外表面设置的显示屏 402、在所述柱形盒体401内接收处理柔性传感器3电信号的控制电路403;所述控制电路403分别电连接所述柔性传感器3和中空显示屏402;沿所述柱形盒体401的内缘设置一提供中空显示屏402、柔性传感器3和控制电路403 的环形电池404;所述柔性传感器3设置为聚萘二甲酯乙二醇酯柔性气体传感器301。
43.在胃气囊导管104的体外放置端口依次设置所述柱形盒体401、一可打开或关闭胃气囊气体交换的球阀5、与气压微调机构可拆卸连接的连通管;所述气压微调机构包括:两侧端开口的中空腔室、沿中空腔室中心轴线滑动的阀杆 210;所述中空腔室的两侧端开口分别设置为与外界连通的第一端和与胃气囊导管104连通的第二端;沿所述中空腔室的不同径向分别设置与第一端连通的第一腔室204和与第二端连通的第二腔室203,所述第二腔室203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204的下端,且在第一腔室204的上端设置供阀杆210滑动的通孔;在阀杆210对应其通孔的位置设置气密性垫圈2101;且在第一腔室204中供阀杆210通过的通孔上端周缘设置一防止气密性垫圈2101穿过第一腔室204 的凸起;在第一腔室204与第二腔室203之间设置贯穿通孔;在阀杆210上设置与贯穿通孔适配的圆板2102,且在其圆板2102周缘设置气密性垫;在阀杆 210的上端设置精准控制阀杆210滑动位移的螺纹杆206,且沿螺纹杆206轴向在螺纹杆206与阀杆210之间设置一纵向弹压的弹簧208;且在中空腔室的上端设置与螺纹杆206相啮合的螺纹孔;在所述连通管内缘和所述中空腔室的第二端205外表面设置相互啮合的螺纹线;在中空腔室的第一端202端口处设置空气过滤塞207;在螺纹杆206的上端设置一供医护人员转动螺纹杆206的把手209。
44.所述弹簧208的变形压力与胃气囊的预设气压相同,当胃气囊内气体压力大于预设气压时,阀杆210在弹簧208的作用下向上滑动,所述第一腔室204 气体压力小于所述第二腔室203气体压力,弹簧208带动所述阀杆210向上滑动。
45.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沿三腔二囊管的胃气囊导管104和食道气囊导管102向三腔二囊管内的胃气囊和食道气囊进行充气操作;待充气完成后,关闭与连通管连通的球阀5;利用柔性传感器3与信息组件得知胃气囊和食道气囊内气体压强;若气囊内气体压强大于预设气体压强;利用连通管连通三腔二囊管与气压微调机构,打开球阀5进行泄压操作;由于气压微调机构内弹簧208的弹性系数与气囊内标准气压存在函数关系,故可通过改变弹簧 208的弹性形变改变泄压速率。
46.实施例2一种三腔二囊管的管内气压监测装置
47.一种三腔二囊管的管内气压监测装置,其包括:三腔二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腔双囊管1内胃气囊导管104和食道气囊导管102材料设置为塑料薄膜材质;在胃气囊导管104壁和食道气囊导管102壁的体外放置端的外表面分别均匀缠绕柔性传感器3,且沿胃气囊导管104和食道气囊导管102的体外放置端口分别设置接收柔性传感器3的电信号且将其转化为可视数字的信息处理组件4;分别沿胃气囊导管104的轴向和食道气囊导管102的轴向在胃气囊导管104和食道气囊导管102的体外放置端口设置一承置信息处理组件4的柱形盒体401。胃气囊导管104体外放置端口和食道气囊导管102体外放置端口分别可拆卸连接精准排出其内气压的气压微调机构。
48.所述信息处理组件4包括:在所述柱形盒体401的外表面设置的显示屏 402、在所述柱形盒体401内接收处理柔性传感器3电信号的控制电路403;所述控制电路403分别电连接所述柔性传感器3和中空显示屏402;沿所述柱形盒体401的内缘设置一提供中空显示屏402、柔性传感器3和控制电路403 的环形电池404;所述柔性传感器3设置为聚萘二甲酯乙二醇酯柔性气体传感器301。
49.在胃气囊导管104的体外放置端口依次设置所述柱形盒体401、一可打开或关闭胃气囊气体交换的球阀5、与气压微调机构可拆卸连接的连通管;所述气压微调机构包括:两侧端开口的中空腔室、沿中空腔室中心轴线滑动的阀杆 210;所述中空腔室的两侧端开口分别设置为与外界连通的第一端和与胃气囊导管104连通的第二端;沿所述中空腔室的不同径向分别设置与第一端连通的第一腔室204和与第二端连通的第二腔室203,所述第二腔室203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204的下端,且在第一腔室204的上端设置供阀杆210滑动的通孔;在阀杆210对应其通孔的位置设置气密性垫圈2101;且在第一腔室204中供阀杆210通过的通孔上端周缘设置一防止气密性垫圈2101穿过第一腔室204 的凸起;在第一腔室204与第二腔室203之间设置贯穿通孔;在阀杆210上设置与贯穿通孔适配的圆板2102,且在其圆板2102周缘设置气密性垫;在阀杆 210的上端设置精准控制阀杆210滑动位移的螺纹杆206,且沿螺纹杆206轴向在螺纹杆206与阀杆210之间设置一纵向弹压的弹簧208;且在中空腔室的上端设置与螺纹杆206相啮合的螺纹孔;在所述连通管内缘和所述中空腔室的第二端205外表面设置相互啮合的螺纹线;在中空腔室的第一端202端口处设置空气过滤塞207;在螺纹杆206的上端设置一供医护人员转动螺纹杆206的把手209。
50.所述弹簧208的变形压力与胃气囊的预设气压相同,当胃气囊内气体压力大于预设气压时,阀杆210在弹簧208的作用下向上滑动,所述第一腔室204 气体压力小于所述第二腔室203气体压力,弹簧208带动所述阀杆210向上滑动。
51.在胃气囊导管104的体外放置端设置一便于医护人员观察的透明气泡 101;在胃管103的体内放置端设置x光不透过的锥形头1302;在胃管103末端周缘设置胃液吸收用通孔1031。
52.实施例3一种三腔二囊管的管内气压监测装置
53.一种三腔二囊管的管内气压监测装置,其包括:三腔二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腔双囊管1内胃气囊导管104和食道气囊导管102材料设置为塑料薄膜材质;在胃气囊导管104壁和食道气囊导管102壁的体外放置端的外表面分别均匀缠绕柔性传感器3,且沿胃气囊导管104和食道气囊导管102的体外放置端口分别设置接收柔性传感器3的电信号且将其转化为可视数字的信息处理组件4;分别沿胃气囊导管104的轴向和食道气囊导管102的轴向在胃气囊导管104和食道气囊导管102的体外放置端口设置一承置信息处理组件4的柱形盒体401。胃气囊导管104体外放置端口和食道气囊导管102体外放置端口分别可拆卸连接精准排出其内气压的气压微调机构。
54.所述信息处理组件4包括:在所述柱形盒体401的外表面设置的显示屏 402、在所述柱形盒体401内接收处理柔性传感器3电信号的控制电路403;所述控制电路403分别电连接所述柔性传感器3和中空显示屏402;沿所述柱形盒体401的内缘设置一提供中空显示屏402、柔性传感器3和控制电路403 的环形电池404;所述柔性传感器3设置为聚萘二甲酯乙二醇酯柔性气体传感器301。
55.在胃气囊导管104的体外放置端口依次设置所述柱形盒体401、一可打开或关闭胃气囊气体交换的球阀5、与气压微调机构可拆卸连接的连通管;所述气压微调机构包括:两侧端开口的中空腔室、沿中空腔室中心轴线滑动的阀杆 210;所述中空腔室的两侧端开口分别设置为与外界连通的第一端和与胃气囊导管104连通的第二端;沿所述中空腔室的不同径向分别设置与第一端连通的第一腔室204和与第二端连通的第二腔室203,所述第二腔室203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204的下端,且在第一腔室204的上端设置供阀杆210滑动的通孔;在阀杆210对应其通孔的位置设置气密性垫圈2101;且在第一腔室204中供阀杆210通过的通孔上端周缘设置一防止气密性垫圈2101穿过第一腔室204 的凸起;在第一腔室204与第二腔室203之间设置贯穿通孔;在阀杆210上设置与贯穿通孔适配的圆板2102,且在其圆板2102周缘设置气密性垫;在阀杆 210的上端设置精准控制阀杆210滑动位移的螺纹杆206,且沿螺纹杆206轴向在螺纹杆206与阀杆210之间设置一纵向弹压的弹簧208;且在中空腔室的上端设置与螺纹杆206相啮合的螺纹孔;在所述连通管内缘和所述中空腔室的第二端205外表面设置相互啮合的螺纹线;在中空腔室的第一端202端口处设置空气过滤塞207;在螺纹杆206的上端设置一供医护人员转动螺纹杆206的把手209。
56.所述弹簧208的变形压力与胃气囊的预设气压相同,当胃气囊内气体压力大于预设气压时,阀杆210在弹簧208的作用下向上滑动,所述第一腔室204 气体压力小于所述第二腔室203气体压力,弹簧208带动所述阀杆210向上滑动。
57.在胃气囊导管104的体外放置端设置一便于医护人员观察的透明气泡 101;在胃管103的体内放置端设置x光不透过的锥形头1302;在胃管103末端周缘设置胃液吸收用通孔1031。
58.在三腔双囊管1的外表面设置便于三腔双囊管1与床体绳体连接的圆环 6。
59.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