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气管镜的柔性弯曲插入管骨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21507发布日期:2021-11-10 00:4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气管镜的柔性弯曲插入管骨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入管骨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支气管镜的柔性弯曲插入管骨架结构。


背景技术:

2.软性支气管镜已普及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或手术治疗,软性支气管镜的插入管,可经过鼻腔或口腔、会厌部插入或经过气管的切开口,能插入到支气管的左肺叶、右肺叶中的支气管进行诊断或手术治疗。而现有的软性支气管镜的插入管设计不够理想,分段软硬度的效果不好,特别是前段或中段的柔软性能还不够理想。对人体支气管疾病的检查或治疗有不同层度的影响。使用软性支气管镜时,有的插入困难。为避免呼吸道损伤而造成操作时间过长,增加了受试者的痛苦。
3.无论是哪一种规格的支气管镜的插入管,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在设计和生产时其外径的尺寸应该越细越好。一因为,人体内部组织器官腔体的孔道相对较小,其外径越大,进入人体时,受试者的痛苦就越大;二是,插入管进入到肺叶的支气管检测诊断时,需要有一定的弯曲角度才能进入肺叶侧面的支气管,所以,支气管镜的插入管的外径在满足使用要求后越小越好。
4.现有技术中,支气管镜插入管骨架包含的弹簧管和网管均是一个整体结构,且弹簧管虽然也分成不同软硬段,但是,现有技术支气管骨架的缺陷是,由于整体弹簧的钢带材料规格是一样的,其前段虽然螺距不同,弯曲性能比第二段的中段、后段要软,但是如果经验不丰富的医生操作,插入时间长,依然还是会出现插入困难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三段不同弯曲性能,且不会对气管及支气管的粘膜造成损伤的支气管镜的柔性弯曲插入管骨架结构。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气管镜的柔性弯曲插入管骨架结构,其创新点在于:包括蛇骨连接过渡骨架和插入管主体骨架,所述蛇骨连接过渡骨架与插入管主体骨架连为一体,
7.所述蛇骨连接过渡骨架包括第一弹簧管和第一网管,所述第一网管套装在第一弹簧管的外周;
8.所述插入管主体骨架包括第二弹簧管和第二网管,所述第二网管套装在第二弹簧管的外周,所述第一弹簧管与第二弹簧管连为一体;
9.所述第二弹簧管包括互为一体的前段和后段,所述第一弹簧管的螺距p1为1.8mm~2.5mm,所述前段的螺距p2为2.3mm~2.8mm,所述后段的螺距p3为2.6mm~3.2mm,且p1<p2<p3。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弹簧内接圈,所述第一弹簧管通过弹簧内接圈与第二弹簧管的前段连为一体,且弹簧内接圈的两端分别设在第一弹簧管和第二弹簧管的内孔
中。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内接圈的外周壁上设有与其互为一体或固定连接的分隔定位环,所述第一弹簧管的一端套在弹簧内接圈部分外周并与其焊接为一体,第二弹簧管的前段套在弹簧内接圈剩余部分外周并与其焊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弹簧管和第二弹簧管的前段分别位于分隔定位环的两侧。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内接圈外周的分隔定位环的外径小于第一弹簧管和第二弹簧管的外径,并形成橡胶套扎丝槽。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弹簧管的钢带壁厚d1为0.08mm~0.10mm,钢带宽度w1为1.5mm~1.7mm,所述第二弹簧管的钢带壁厚d2为0.10mm~0.15mm,钢带宽度w2为2.0mm~2.2mm,所述第一弹簧管的钢带宽度w1小于第二弹簧管的钢带宽度w2。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蛇骨连接过渡骨架和插入管主体骨架的总体长度l为480mm~650mm,所述蛇骨连接过渡骨架的整体长度l1为25mm~50mm,所述插入管主体骨架的整体长度l2为442mm~612mm,所述第二弹簧管的前段的长度l
21
为232mm~302mm,后段的长度l
22
为210mm~310mm。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网管的外径φ1为3.50mm~5.60mm,编织角β1为45
°
,交叉点节距h1为1.5mm~1.5mm;所述第二网管的外径φ2为3.50mm~5.60mm,编织角β2为45
°
,交叉点节距h2为2.0mm~2.0mm。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网管是由32~36束钢丝编织而成的,且每束钢丝是由4根钢丝合并为一束,所述第二网管是由36~48束钢丝编织而成的,且每束钢丝是由6根钢丝合并为一束,所述第一网管的每束钢丝的直径小于第二网管的每束钢丝的直径。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网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管的两端通过焊料焊接为一体,且该部分焊料的焊接长度控制在2mm~3.8mm范围内,所述第二网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弹簧管的两端通过焊料焊接为一体,且该部分焊料的焊接长度控制在2mm~3.8mm范围内。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弹簧管和第二弹簧管的截面均为矩形截面,或者第一弹簧管的截面为圆形截面,第二弹簧管的截面为矩形截面。
19.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支气管镜的柔性弯曲插入管骨架结构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蛇骨连接过渡骨架和插入管主体骨架,所述蛇骨连接过渡骨架与插入管主体骨架连为一体,
20.所述蛇骨连接过渡骨架包括第一弹簧管和第一网管,所述第一网管套装在第一弹簧管的外周;
21.所述插入管主体骨架包括第二弹簧管和第二网管,所述第二网管套装在第二弹簧管的外周,所述第一弹簧管与第二弹簧管连为一体;
22.所述第二弹簧管包括互为一体的前段和后段,所述第一弹簧管的螺距p1为1.8mm~2.5mm,所述前段的螺距p2为2.3mm~2.8mm,所述后段的螺距p3为2.6mm~3.2mm,且p1<p2<p3;
23.本实用新型为插入管的半成品组件,还需在插入管主体骨架的第二网管的外壁上包覆有医用聚氨酯层,使其构成插入管的成品,这样包覆有医用聚氨酯层的插入管主体骨架的外径大于蛇骨连接过渡骨架的外径,使用时,将蛇骨安装在所述蛇骨连接过渡骨架的
第一弹簧管上,且所述第一网管的外周套上柔软橡胶保护套,
2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第一,为了进一步优化弹簧分段后的弯曲能力,以及提高支气管镜插入管前段的插入性能,其弯曲得到更加柔软的效果;第二,由于所述第一弹簧管的最柔软,所述插入管主体骨架的第二弹簧管又分为两段不同软硬度,且第二弹簧管前段的柔软度介于第一弹簧管和后段之间,其弯曲到90度左右并进入到左右肺叶中的支气管时需要弯曲的角度较大,其不会对弯曲有90度左右的及分叉处、等支气管造成损伤。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头部插入部分外径变小,而且整体柔软度分为三段,既能让插入管的头部能够顺畅插入,后段操作其插入力又能得到保证,不会对气管及支气管的粘膜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图1中第一弹簧管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图1中第二弹簧管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图1中第一弹簧管和第二弹簧管的装配示意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弹簧内接圈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第一弹簧管和第二弹簧管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32.如图1、2、3、4、5、6所示,一种支气管镜的柔性弯曲插入管骨架结构,包括蛇骨连接过渡骨架1和插入管主体骨架2,所述蛇骨连接过渡骨架1与插入管主体骨架2连为一体,
33.所述蛇骨连接过渡骨架1包括第一弹簧管11和第一网管12,所述第一网管12套装在第一弹簧管11的外周;
34.所述插入管主体骨架2包括第二弹簧管21和第二网管22,所述第二网管22套装在第二弹簧管21的外周,所述第一弹簧管11与第二弹簧管21连为一体;
35.所述第二弹簧管21包括互为一体的前段211和后段212,所述第一弹簧管11的螺距p1为1.8mm~2.5mm,所述前段211的螺距p2为2.3mm~2.8mm,所述后段212的螺距p3为2.6mm~3.2mm,且p1<p2<p3。
36.如图1、4、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弹簧内接圈3,所述第一弹簧管11通过弹簧内接圈3与第二弹簧管21的前段211连为一体,且弹簧内接圈3的两端分别设在第一弹簧管11和第二弹簧管21的内孔中。本实用新型所述弹簧内接圈3的两端分别插在第一弹簧管11和第二弹簧管21的内孔中并焊接为一体,因此,外径涂塑的直径也就变小,本实用新型所述弹簧内接圈3的总长度为2.0mm~2.5mm。进一步地,优化弹簧内接圈的总长度尺寸是2.5mm,至少比国内外企业同样零件要短0.5mm。目前国内外所以同类企业的同样的零件的长度是≥3mm。因为该零件越短其弯曲的弧形就越好,该处的弯曲柔软度就越好。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弹簧内接圈3的外径插进弹簧管孔内经的连接结构,其外经小于网管的外径,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内接圈与第一弹簧管11和第二弹簧管21连接后,至少要减少网管外径上连接的壁厚尺寸,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插入管整个圆柱体的外径就小了,有效控制了最外层的橡
塑管的外径尺寸将插入管外径尺寸,将插入管的外径尺寸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内,这样,在进入人体诊断的使用时,使受试者的感觉要几乎没有痛苦。
37.如图4、5、6所示,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弹簧管和第二弹簧管快速与弹簧内接圈快速定位装配,所述弹簧内接圈3的外周壁上设有与其互为一体或固定连接的分隔定位环31,所述第一弹簧管11的一端套在弹簧内接圈3部分外周并与其焊接为一体,第二弹簧管21的前段211套在弹簧内接圈3剩余部分外周并与其焊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弹簧管11和第二弹簧管21的前段211分别位于分隔定位环31的两侧。
38.如图4、6所示,所述蛇骨连接过渡骨架1在进入人体诊断的过程中,需要在第一网管12的外周套装柔软橡胶保护套,为了方便对橡胶保护套的端部进行扎丝固定,所述弹簧内接圈3外周的分隔定位环31的外径小于第一弹簧管11和第二弹簧管21的外径,并形成橡胶套扎丝槽4。即,将用来固定橡胶保护套端部扎丝定位在橡胶套扎丝槽4内。
39.如图2、3所示,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使得第一弹簧管的柔软度要高于第二弹簧管的柔软度,所述第一弹簧管11的钢带壁厚d1为0.08mm~0.10mm,钢带宽度w1为1.5mm~1.7mm,所述第二弹簧管21的钢带壁厚d2为0.10mm~0.15mm,钢带宽度w2为2.0mm~2.2mm,所述第一弹簧管11的钢带宽度w1小于第二弹簧管21的钢带宽度w2。
40.如图1所示,所述蛇骨连接过渡骨架1和插入管主体骨架2的总体长度l为480mm~650mm,所述蛇骨连接过渡骨架1的整体长度l1为25mm~50mm,所述插入管主体骨架2的整体长度l2为442mm~612mm,所述第二弹簧管21的前段211的长度l
21
为232mm~302mm,后段212的长度l
22
为210mm~310mm。
41.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网管12的外径φ1为3.50mm~5.60mm,编织角β1为45
°
,交叉点节距h1为1.5mm~1.5mm;所述第二网管22的外径φ2为3.50mm~5.60mm,编织角β2为45
°
,交叉点节距h2为2.0mm~2.0mm。
42.进一步地,为了使第一网管12的柔软度高于第二网管22的柔软度,所述第一网管12是由32~36束钢丝编织而成的,且每束钢丝是由4根钢丝合并为一束,所述第二网管22是由36~48束钢丝编织而成的,且每束钢丝是由6根钢丝合并为一束,所述第一网管12的每束钢丝的直径小于第二网管22的每束钢丝的直径。
43.现有技术的支气管镜的插入管是由多个零件组成,其中有几处锡焊连接段较长,在软管的焊接段部分,以前现有技术的焊连接段,一般设计在6mm到10mm的长度,形成不可弯曲的硬段较长,明显影响此处弯曲时的柔软性能;其接头或金属网管与内层弹簧设计的焊接位置越长,其此处软管的不可弯曲段就越长,还有如锡焊是融化的锡是随高温处流淌的,锡流淌的面积越大,其硬段越长。其焊接段越长,就严重影响柔性弯曲软管的弯曲性能。
44.因此,所有医用软性内窥镜插入管中相关零件组合及焊连接,要求其金属的刚性的接头(接圈)或焊连接后的刚性段的长度。在满足连接强度后,并且要满足弯曲柔软性的要求,其设计得越短越好。
45.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所述第一网管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管21的两端通过焊料焊接为一体,且该部分焊料的焊接长度控制在2mm~3.8mm范围内,所述第二网管2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弹簧管21的两端通过焊料焊接为一体,且该部分焊料的焊接长度控制在2mm~3.8mm范围内,且对整根插入管的弯曲性能没有影响。其优点在于:
46.(1)插入呼吸系统,鼻腔、或口腔及进入会咽部时,进一步减轻了受试者的不适感
觉;
47.(2)特别是当插入管进入到人体肺叶内部支气管的诊断时,柔软插入管的前段不但能顺利通过,而且不会对气管及支气管内壁及粘膜造成损伤;
48.(3)当需要诊断左或右肺叶中的支气管时,插入管前段需要弯曲的角度较大,其弯曲的角度有时大于90度左右,当插入管前段弯曲有90度左右进入肺叶支气管,也不会对相关支气管及分叉处操场损伤。
49.如图4、6所示,所述第一弹簧管11和第二弹簧管21的截面均为矩形截面,或者第一弹簧管11的截面为圆形截面,第二弹簧管21的截面为矩形截面。
50.本实用新型给出具体3个不同结构参数的实施例,见表1:
51.表1
52.[0053][0054]
由表1可知,三个实施例的不同参数值,最终形成的产品的柔软性能也会有差异。
[0055]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蛇骨安装在所述蛇骨连接过渡骨架1的第一弹簧管11上,且所述第一网管12的外周套上柔软橡胶保护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第一,第一弹簧管的材料规格的钢带壁厚即钢带宽度,均比第二弹簧管规格要小,同时弹簧螺距也小,其规格小的材料,同样方法卷绕的弹簧,就比规格大的材料制作的弹簧要柔软。用于原理,第一网管材料的钢丝直径比第二织网管钢丝直径小,而且钢丝根数也少。所以本实用新型分三段不同软硬度,因为,当医生右手拿着插入管后半段,插入人体时的插入操作,都需有相应的插入力,其插入管后段应有相应的插入刚性,才能将前段柔软的部分,通过后段的弹簧的弹力向前传导,使插入管非常柔软的前段顺利插入人体内腔,本实用新型的插入管的非常柔软的前段,进一步提高了医生对支气管内腔的插入性能,同时大大缩短了对支气管检查的时间,同时又进一步减轻了受试者的痛苦。即在插入人体的鼻腔或口腔、会厌部,及对气管、支气管诊断的过程中,插入管外径越小,也能减小与人体细小腔道管壁的摩擦力,同样能避免或减少对相关人体细小腔道管壁的损伤,第二,由于所述第一弹簧管的最柔软,所述插入管主体骨架的第二弹簧管又分为两段不同软硬度,且第二弹簧管前段的柔软度介于第一弹簧管和后段之间,其弯曲到90度左右并进入到左右肺叶中的支气管时需要弯曲的角度较大,其不会对弯曲有90度左右的及分叉处、等支气管造成损伤。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头部插入部分外径变小,而且整体柔软度分为三段,既能让插入管的头部能够顺畅插入,后段操作其插入力又能得到保证,不会对气管及支气管的粘膜造成损伤。
[0056]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