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用颈椎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24240发布日期:2021-11-10 01:02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用颈椎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用颈椎牵引装置,属于医疗器材领域。


背景技术:

2.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社会发展,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低头看手机、久坐看电脑、吹空调等不良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日趋年轻化。有关调查显示,我国颈椎病患者已达8500万人,每年新增颈椎病患者大约150万人,颈椎病已逐渐成为威胁我国人口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颈椎病的非手术疗法包括牵引、运动疗法、按摩、理疗、药物等,颈椎牵引疗法是其中最常用有效方法之一。牵引能够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纠正椎间关节紊乱,改善或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可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上下径,降低椎间盘内压,有利于椎间盘的修复与回纳,从而恢复或重建颈椎生物力学平衡,解除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所受刺激和压迫,起到治疗作用。专利号为cn201216666y 的一种颈椎弧度牵引装置,包括座体,座体上设有颈托和牵引装置,颈托高度可根据颈椎变直程度进行调整,通过升高颈托将颈部顶起,使颈部呈一定角度的前屈状态,牵引装置带动颈托在座体上滑动,从而对颈椎进行牵引,以实现对颈椎的校正,但由于牵引方向在水平方向,和前屈状态下颈椎内各节颈椎骨排列方向不一致,在该方向上对颈椎牵引,非但不能有效恢复颈椎曲度,还会对颈椎造成损伤。另外,该牵引装置仅能将颈椎调整至前屈状态,而不能将颈椎调整至后伸状态,颈椎的牵引治疗效果有限。同时,通过升高颈托将颈部顶起,使颈部呈一定角度的前屈状态,与自然状态下的颈椎前屈的运动方式不同,势必会造成颈托和颈部之间相互运动,虽然位移很小,但作用力很大,患者的颈椎本身已受损伤比较脆弱,这种参数化牵引治疗以外的拉扯力会对患者的颈椎组织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加重了病情,对治疗极其不利,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骨科用颈椎牵引装置,能够实现对颈椎的固定与牵引,通过设置肩膀固定块增大装置与人体的支撑面积提高舒适度,肩膀固定块与下颈部固定架之间活动连接,肩膀固定块方位调节方便,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螺纹滚筒三者共同工作可以对牵引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颈部牵引方便,通过设置弹簧柱使第一上颈部固定环有一定的活动范围,方便颈部小范围活动,第一上颈部固定环与第二上颈部固定环之间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二固定耳固定,拆卸方便,通过设置气囊对颈部固定方便,适合不同人群使用,通过在防护棉表面均匀设置若干半圆凸起,提高透气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骨科用颈椎牵引装置,包括下颈部固定架,所述下颈部固定架两侧对称设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一端固定设有肩膀固定块,所述下颈部固定架顶部两侧对称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滚
筒,所述螺纹滚筒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顶部固定设有弹簧柱。
6.作为优选,所述弹簧柱顶部固定设有第一上颈部固定环,所述第一上颈部固定环底部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上颈部固定环,所述第二上颈部固定环顶部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固定耳,所述第一固定耳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上颈部固定环底部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固定耳;所述第一上颈部固定环与第二上颈部固定环顶部均设有防护棉,且所述防护棉表面均匀设有若干半圆凸起。
8.作为优选,所述肩膀固定块内腔固定设有软绵。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上颈部固定环与第二上颈部固定环内腔均设有气囊。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上的螺纹方向相反。
11.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骨科用颈椎牵引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对颈椎的固定与牵引,通过设置肩膀固定块增大装置与人体的支撑面积提高舒适度,肩膀固定块与下颈部固定架之间活动连接,肩膀固定块方位调节方便,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螺纹滚筒三者共同工作可以对牵引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颈部牵引方便,通过设置弹簧柱使第一上颈部固定环有一定的活动范围,方便颈部小范围活动,第一上颈部固定环与第二上颈部固定环之间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二固定耳固定,拆卸方便,通过设置气囊对颈部固定方便,适合不同人群使用,通过在防护棉表面均匀设置若干半圆凸起,提高透气度。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颈椎牵引装置主视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颈椎牵引装置的第一上颈部固定环俯视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颈椎牵引装置的下颈部固定架俯视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用颈椎牵引装置的固定块侧视图。
17.图中标号:1、下颈部固定架;2、固定螺母;3、支杆;4、肩膀固定块;5、第一螺纹杆;6、螺纹滚筒;7、第二螺纹杆;8、弹簧柱;9、第一上颈部固定环;10、第二上颈部固定环;11、第一固定耳;12、固定螺栓;13、第二固定耳;14、防护棉;15、软绵;16、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9.如图1

图2

图3

图4一种骨科用颈椎牵引装置,包括下颈部固定架1,所述下颈部固定架1两侧对称设有固定螺母2,所述固定螺母2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杆 3,所述支杆3一端固定设有肩膀固定块4,方位调节方便,所述下颈部固定架1 顶部两侧对称设有第一螺纹杆5,所述第一螺纹杆5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滚筒6,所述螺纹滚筒6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7,长度调节方便,所述第二螺纹杆7顶部固定设有弹簧柱8,使第一上颈部固定环9有一定的活动范围,所述弹簧柱8顶部固定设有第一上颈部固定环9,所述第一上颈部固
定环9底部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上颈部固定环10,所述第二上颈部固定环10顶部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固定耳11,所述第一固定耳11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2,拆卸方便。
20.所述第一上颈部固定环9底部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固定耳13,固定方便,所述第一上颈部固定环9与第二上颈部固定环10顶部均设有防护棉14,且所述防护棉14表面均匀设有若干半圆凸起,提高透气度,所述肩膀固定块4内腔固定设有软绵15,所述第一上颈部固定环9与第二上颈部固定环10内腔均设有气囊 16,颈部固定方便,所述第一螺纹杆5与第二螺纹杆7上的螺纹方向相反,长度调节方便。
21.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使用时第一上颈部固定环9与第二上颈部固定环10 之间通过固定螺栓12进行固定,根据病人颈椎的长度旋转螺纹滚筒6对颈椎牵引装置的长度进行调节,对气囊16进行充气对病者颈部进行固定,防止晃动,弹簧柱7使第一上颈部固定环9有一定的活动范围,方便颈部小范围活动。
22.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