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造影注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1634发布日期:2021-12-29 09:5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血管造影注射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管造影注射系统。


背景技术:

2.血管造影成像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检测手段,造影检查时为了提高图像显示的清晰度和保证患者安全,在造影过程中需要向患者注射造影剂和生理盐水。目前通常采用三联三通连接用于输送生理盐水的管路、用于输送造影剂的管路和连接患者的管路,不过三联三通通常需要临床医务人员人工进行操作,在控制切换管路时,容易由于人工操作错误,致使管路未密封到位,出现微漏而产生气泡,产生医疗隐患。且通过三联三通控制管路且换,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血管造影注射系统,旨在实现管路的自动切换,降低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医疗安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血管造影注射系统,
5.机架;
6.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包括壳体和阀门结构,所述壳体包括壳主体、第一进液管、第二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壳主体内形成有过液腔,所述第一进液管、第二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均连接于所述壳主体,并与所述过液腔连通,所述阀门结构与所述壳主体连接,并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过液腔内运动,以具有能够单独导通所述第一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的第一通道,或者能够单独导通所述第二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的第二通道;
7.第一注射装置,所述第一注射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第一进液管连接;
8.第二注射装置,所述第二注射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第二进液管连接;以及
9.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第一注射装置和所述第二注射装置电性连接。
10.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血管造影注射系统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进液管和所述第一注射装置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可拆卸固定连接。
11.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为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液管背离所述壳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注射装置连接。
12.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凹陷形成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设有插管,所述第一进液管背离所述壳主体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插接槽内,所述插管插设于所述第一进液管内。
13.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槽具有槽口、与所述槽口相对的槽底壁和所述槽底壁连接的槽侧壁,所述插管设于所述槽底壁;
14.所述槽侧壁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进液管背离所述壳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二螺纹。
15.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的外周面设有防滑筋。
16.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注射装置包括:
17.进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与所述第二进液管连通;和
18.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连接于所述进液管路。
19.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组件:
20.压力传递结构,所述压力传递结构连接于所述进液管路;和
21.感应板,所述压力传递结构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感应板,所述感应板设于所述机架,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22.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注射装置包括动力泵,所述动力泵与所述进液管路连接,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23.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血管造影注射系统还包括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手柄对应所述第一注射装置设有第一开关,所述控制手柄对应所述第二注射装置设有第二开关。
2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血管造影注射系统,包括机架、三通阀、第一注射装置、第二注射装置和控制装置,第一注射装置与三通阀的第一进液管连接,第二注射装置与三通阀的第二进液管连接。三通阀、第一注射装置、第二注射装置和控制装置均连接安装于机架,保证了整个血管造影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和一体性,更方便安装、移动。使用时,阀门结构能够单独导通第二通道,此时控制装置能够控制第二注射装置进行注射,让药液能够通过第二通道从出液管排出。控制装置也能够控制第一注射装置注射药液,当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注射装置注射药液时,阀门结构的部分结构能够被第一注射装置注射的药液推动,以在过液腔内运动,从而实现单独导通第一通道,让第一注射装置注射的药液能够从出液管排出。本技术提供的血管造影注射系统能够实现管路的自动切换,在整个注液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切换管路,也无需人工进行注射,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保证了管路的密封性,保证了血管造影检测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血管造影注射系统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图1所示的连接结构和第一注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图2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29.图4为图1所示的传感组件中压力传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图1所示的传感组件中压力传递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图1所示的传感组件中感应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图1所示的三通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图1所示的控制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号说明:
[0035][0036][0037]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9]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0]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
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1]
参照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血管造影注射系统100。
[004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血管造影注射系统100,包括机架(未图示)、三通阀10、第一注射装置30、第二注射装置50和控制装置(未图示),三通阀10包括壳体11和阀门结构13,壳体11包括壳主体111、第一进液管113、第二进液管115和出液管117,壳主体111内形成有过液腔11a,第一进液管113、第二进液管115和出液管117均连接于壳主体111,并与过液腔11a连通,阀门结构13与壳主体111连接,并至少部分结构位于过液腔11a内运动,以具有能够单独导通第一进液管113和出液管117的第一通道,或者能够单独导通第二进液管115和出液管117的第二通道,第一注射装置30安装于机架,并与第一进液管113连接,第二注射装置50安装于机架,并与第二进液管115连接,控制装置连接于机架,并与第一注射装置30和第二注射装置50电性连接。
[0043]
其中,第一注射装置30可以用于造影剂,第二注射装置50可以用于输送生理盐水等药液。
[0044]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血管造影注射系统100,包括机架、三通阀10、第一注射装置30、第二注射装置50和控制装置,第一注射装置30与三通阀10的第一进液管113连接,第二注射装置50与三通阀10的第二进液管115连接。三通阀10、第一注射装置30、第二注射装置50和控制装置均连接安装于机架,保证了整个血管造影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和一体性,更方便安装、移动。使用时,阀门结构13能够单独导通第二通道,此时控制装置能够控制第二注射装置50进行注射,让药液能够通过第二通道从出液管117排出。控制装置也能够控制第一注射装置30注射药液,当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注射装置30注射药液时,阀门结构13的部分结构能够被第一注射装置30注射的药液推动,以在过液腔11a内运动,从而实现单独导通第一通道,让第一注射装置30注射的药液能够从出液管117排出。本技术提供的血管造影注射系统100能够实现管路的自动切换,在整个注液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切换管路,也无需人工进行注射,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保证了管路的密封性,保证了血管造影检测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45]
参见图1,在使用前,可以在出液管117连接针筒,以便于抽吸生理盐水,从而可以检查管路内是否存在气泡。同时,还可以通过针筒抽吸的方式冲洗管路。
[0046]
结合参见图1至图3,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血管造影注射系统100还包括连接结构90,第一进液管113和第一注射装置30通过连接结构90可拆卸固定连接。将三通阀10与第一注射装置30通过连接结构90可拆卸固定连接,便于将三通阀10和第一注射装置30安装在机架上,并便于拆卸后的三通阀10和第一注射装置30在未使用时存放,节省存放空间。
[0047]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90可以为连接头,连接头包括第一端91和第二端93,第一端91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进液管113背离壳主体111的一端,第二端93与第一注射装置30连接。连接头结构简单、便于制作且成本低廉。通过连接头拆卸安装三通阀10与第一注射装置30安装简单、方便、易操作。
[0048]
为了保证医疗安全,避免过液腔11a被污染,可以在三通阀10与第一注射装置30未
连接时,在第一进液管113背离壳主体111的一端连接保护帽,以阻止细菌、粉尘等进入过液腔11a内,污染过液腔11a。
[0049]
参见图3,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第一端91向第二端93凹陷形成插接槽91a,插接槽91a内设有插管911,第一进液管113背离壳主体111的一端插设于插接槽91a内,插管911插设于第一进液管113内。
[0050]
将第一进液管113背离壳主体111的一端插接于插接槽91a内,可以保证三通阀10能够与第一注射装置30连接并连通。将插管911插设于第一进液管113内,可以让三通阀10与第一注射装置30连接更加牢固,不易脱落,且能够保证从第一注射装置30注入的药液能够顺利通过第一进液管113进入过液腔11a内,并经由过液腔11a从出液管117排出,避免药液从第一进液管113与连接头的连接处渗出。
[0051]
参见图3,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插接槽91a具有槽口、与槽口相对的槽底壁和槽底壁连接的槽侧壁,插管911设于槽底壁;槽侧壁设有第一螺纹913,第一进液管113背离壳主体111的一端设有第二螺纹。
[0052]
第一进液管113和连接头可以通过第一螺纹913和第二螺纹匹配的方式连接,连接更加方便、省力。如此在能够使三通阀10与第一注射装置30连接的更加牢固,避免第一注射装置30在注射药液时由于注射压力过大导致三通阀10与第一注射装置30脱落。第一螺纹913和第二螺纹的牙型可以是普通螺纹、梯形螺纹、矩形螺纹或者是锯齿形螺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纹913和第二螺纹的牙型为梯形螺纹,梯形螺纹的牙距小,抗压能力大,同时也便于加工成型。
[0053]
为了避免在连接三通阀10与第一注射装置30时打滑,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头的外周面可以设有防滑筋95。
[0054]
参见图1,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第二注射装置50包括进液管路51和感应组件53,进液管路51与第二进液管115连通,感应组件53连接于进液管路51。
[0055]
感应组件53可以用于监测第二注射装置50注射药液的压力、流量,并能够咋造影过程中对患者的血压进行监测,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0056]
参见图4至图6,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感应组件53包括压力传递结构531和感应板533,压力传递结构531连接于进液管路51,压力传递结构531可拆卸安装于感应板533,感应板533设于机架,并与控制装置连接。
[0057]
具体地,压力传递结构531包括主体部5311和弹性件5313,主体部5311形成有具有槽口的过液槽53a,并设有连通过液槽53a的进口53b和出口53c,弹性件5313与主体部5311连接,并能够封闭过液槽53a的槽口,弹性件5313能够与外部压力感应器抵接,
[0058]
感应板533可以包括感应主体5331、感应部5333和和安装部5335,感应部5333与感应主体5331连接,安装部5335与感应主体5331连接,并位于感应部5333的相对两侧,两个安装部5335围合形成有安装空间53d,压力传递结构531通过安装部5335与安装于感应板533,并位于安装空间53d内,弹性件5313能够在监测时与感应部5333弹性抵接,以将液体输送信息传递给感应板533。
[0059]
使用时,输送的液体通过进液管路51从进口53b进入过液槽53a并从出口53c流向第二进液管115,液体最终会通过第二通道从出液管117排出,以用液体对管路进行冲洗或者将液体注入患者体内。在液体流经过液槽53a的过程中,由于液体输送压力,弹性件5313
会发生形变,并在形变过程中与感应板533抵接,以使感应板533能够监测得到弹性件5313带来的压力和弹性件5313的形变情况,从而能够感应监测得到液体输送时的压力、流量和是否存在气泡等情况,并能够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实时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保证患者安全。本技术提供的压力传递结构531能够保证感应板533能够在与液体无接触的情况下监测液体输送情况,监测得到更齐全的输液数据,且通过本技术提供的压力传递结构531传递液体输送情况能够提高液体输送的安全性,不易损坏监测元件,能够持续监测液体输送数据。
[0060]
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第二注射装置50还包括动力泵(未图示),动力泵与进液管路51连接,并与控制装置连接。动力泵为蠕动泵,动力泵能够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与其连接的进液管路51中的液体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流动。以达到控制液体输送压力的目的,避免在将液体注入患者时,由于液体压力过大,损伤血管,威胁患者安全。
[0061]
参见图8,在本技术的一例实施例中,血管造影注射系统100还包括控制手柄70,控制手柄70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手柄70对应第一注射装置30设有第一开关731,控制手柄70对应第二注射装置50设有第二开关733。
[0062]
具体地,所述控制手柄70包括外壳71和调节组件73,所述外壳71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调节组件73包括第一开关731、第二开关733和两根连接管735,所述第一开关731和第二开关733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并部分显露于所述外壳71外,所述第一开关731和第二开关733形成调节气压腔,所述连接管73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调节气压腔,另一端用以与所述控制装置的气压检测件连接。
[0063]
使用时,先将连接管735的一端与控制装置连接,按压第一开关731或者第二开关733,第一开关731或者第二开关733的调节气压腔会被挤压产生气流,气流会随着连接管735传递至,并被的气压检测件监测,在的气压检测件检测到气流时,同时控制第一注射装置30或者第二注射装置50开始注射药液。采用不同的力度按压第一开关731或者第二开关733时,第一开关731或者第二开关733的调节气压腔由于受到的挤压程度不同会向连接管735输送不同流速和流量的气流,控制装置可以根据气压检测件检测得到的数据值控制第一注射装置30或者第二注射装置50注射药液的流量和流速,以实现精准控制药液注射的流量、流速和压力等数值的目的。
[0064]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