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用治疗辅助装置

文档序号:29755943发布日期:2022-04-22 09:36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用治疗辅助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医用治疗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医治疗方法按治疗途径可分为外治、内治两大类,在外治中最具特色的是针灸、推拿、按摩、拔火罐等。俗话说“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脚”,中医认为经常进行脚底穴位按摩能够起到降低血压、预防疾病、减缓衰老的作用。目前的脚部按摩装置功能单一,一般都是普通的按摩辊子进行转动进行按摩,没有顶压,揉搓等功能,按摩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用治疗辅助装置,解决了目前的脚底按摩装置功能单一,按摩效果不佳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转动盘和一个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在两个转动盘的中间,所述偏心轮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转动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上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轴套的一端铰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壳体左右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大小不一的第一按摩球,所述转动盘、偏心轮和轴套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按摩凸起。
5.优选的,所述滑块上设有多个竖直槽,所述竖直槽内竖直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按摩球,所述第二按摩球的外径与竖直槽的内径相同,所述顶杆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滑块之间设有套在顶杆上的弹簧,所述壳体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凹凸面,所述顶杆的下端与凹凸面接触。
6.优选的,所述壳体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上固定连接有与壳体转动连接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与主动轴同轴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固定连接有与壳体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按摩盘,所述按摩盘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按摩球。
8.优选的,所述电机为正反转电机,所述输出轴与蜗杆之间通过单向轴承连接。
9.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上端面为不规则的弧面。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通过转动盘可以进行正常脚底滚动按摩的同时偏心轮可对脚底进行更大力度的按压,或者可以与低凹的脚心部配合达到更有效、更全面的按摩,另外偏心轮可以带动滑块左右运动进行左右方向的揉搓,在揉搓的同时,顶杆上的第三按摩球可以对脚底进行左右运动时的顶压;通过按摩盘可以进行水平方向的转动揉搓按摩,并且通过单向轴承可以切换不同模式;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功能多样,按摩更加全面,按摩的效果更加理想。
附图说明
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内部按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偏心轮驱动滑块左右运动及凹凸面与顶杆配合的的结构分解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滑块内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壳体、2-主动轴、3-转动盘、4-偏心轮、5-定位槽、6-轴套、7-连杆、8-滑块、9-第一按摩球、10-按摩凸起、11-竖直槽、12-顶杆、13-第二按摩球、14-限位块、15-弹簧、16-凹凸面、17-电机、18-输出轴、19-蜗杆、20-蜗轮、21-第一锥齿轮、22-第二锥齿轮、23-转轴、24-按摩盘、25-第三按摩球、26-单向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1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19.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轴2,所述主动轴2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转动盘3和一个偏心轮4,所述偏心轮4在两个转动盘3的中间,所述偏心轮4上开设有定位槽5,所述定位槽5内转动连接有轴套6,所述轴套6上固定连接有连杆7,所述连杆7远离轴套6的一端铰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与壳体1左右滑动连接,所述滑块8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大小不一的第一按摩球9,所述转动盘3、偏心轮4和轴套6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按摩凸起10。
20.在进行脚部按摩时,患者的脚底可以放到滑块8进行前后揉搓脚底,也可以放到两个转动盘3上进行脚底的穴位的按压,也可以一部分放到滑块8上,一部分放到转动盘3上,进行不同方式的同时进行按摩;在按摩时,主动轴2转动带动两个转动盘3和一个偏心轮4同时转动,此时转动盘3和偏心轮4上的按摩凸起10对脚底进行顶压,偏心轮4在转动时,按摩凸起10会忽高忽低,可以针对低凹的脚心处进行按摩或者需要更大按摩力度的区域进行按摩,偏心轮4、连杆7和滑块8构成了曲柄滑块机构,偏心轮4在转动时会在定位槽5的约束下通过轴套6和连杆7带动滑块左右运动,患者的脚底放到滑块8上时,会对患者的脚底进行前后方向的揉搓。
21.其中,所述滑块8的上端面为不规则的弧面。滑块8上的弧面与人们的脚型曲线接近,使滑块8在滑动时更多的第一按摩球9可以与脚底接触并使力度均衡。
22.如图5所示,为了使患者的脚底在进行前后揉搓的同时可以进行不停的按压,所述滑块8上设有多个竖直槽11,所述竖直槽11内竖直滑动连接有顶杆12,所述顶杆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按摩球13,所述第二按摩球13的外径与竖直槽11的内径相同,所述顶杆12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与滑块8之间设有套在顶杆12上的弹簧15,所述壳体1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凹凸面16,所述顶杆12的下端与凹凸面16接触。
23.当滑块8左右运动的同时,竖直槽11内的顶杆12会随着滑块8一同左右运动,在顶
杆12左右运动时,由于顶杆12下端的凹凸面16高低不一,所以当凸面与顶杆12配合时,顶杆12就会向上运动,弹簧15的压缩量变大,当由凸面走向凹面时,顶杆12在弹簧15和脚底按压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按压力度变小。
24.其中,为了实现主动轴2的转动进行对整体装置的驱动,所述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上固定连接有与壳体1转动连接的输出轴18,所述输出轴18上固定连接有蜗杆19,所述蜗杆19啮合有蜗轮20,所述蜗轮20与主动轴2同轴固定连接。
25.更进一步的,如图2、图3所示,为了可以对患者的脚底进行转动揉搓,所述输出轴18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1,所述第一锥齿轮21啮合有第二锥齿轮22,所述第二锥齿轮22上固定连接有与壳体1转动连接的转轴23,所述转轴2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按摩盘24,所述按摩盘24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按摩球25。
26.其中,为了使患者的脚底在进行单独的揉搓时,主动轴2不会转动,以此来节约能源的使用,所述电机17为正反转电机,所述输出轴18与蜗杆19之间通过单向轴承26连接。
27.当电机17正转时,输出轴18会通过单向轴承26带动蜗杆19转动,以此使主动轴2转动进行脚部的全面按摩,当电机17反转时,输出轴18不会通过单向轴承26带动蜗杆19转动,此时的主动轴2不转,输出轴18只会通过第一锥齿轮21、第二锥齿轮22带动按摩盘24进行转动进行脚底揉搓。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