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镜及其工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78989发布日期:2021-04-30 12:56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直肠镜及其工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胃肠科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直肠镜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直肠内窥镜由于可以直接观察到直肠管壁上发生的结构改变,可以用于检查痔疮、肿物、周围脓肿或直肠肛瘘等,如果需要还可以对大便带血、直肠息肉、早期肿瘤等病变处取组织活检或微型切除手术等操作,因此在下消化道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如cn103622662等专利通过设置主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控制镜头,来提高图像采集的质量;然而,现有临床的镜检设备体积大,需到专门科室预约进行,不能便携,严重限制了诊疗场所和诊疗效率。

且现有的肠镜大多不具备预热功能,不能较好的调节其自身温度,使用过程中可能与人体温差过大,增加了不适感,直肠肠道结构的特殊性和操作的有创性,且受到肠道褶皱等影响,使得观察视野较差。并且现在的肠镜一般都是整根设计,如果线路损坏一般就需要整根更换,但探测镜头单价较贵,整根更换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直肠镜及其工作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直肠镜不便于携带、自身不具备预热功能、不便于单独更换镜头或鞘套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直肠镜,包括肠镜和终端;

所述肠镜包括

鞘套,为中通结构,采用柔性材质,

端头部,设置于所述鞘套一端,所述端头部一端设有探头组件,外壁还设有气囊部,

内管体,穿设于所述鞘套中,所述内管体中设有导气管,导气管一端与气囊部连通,另一端与尾部机构连接;

所述终端包括

显影模块,能与探头组件信息交互,

气控模块,调节控制气囊部状态。

一种方式,所述鞘套侧壁设有加热腔体,所述加热腔体中设有加热件。

一种方式,所述加热腔体为螺旋结构腔体,所述加热件穿设于所述螺旋结构腔体中。

一种方式,所述终端还包括温控模块,所述温控模块能调节控制加热件。

一种方式,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设置于所述终端或所述尾部机构;所述气泵与所述导气管连通,所述气控模块连接控制所述气泵。

一种方式,还包括电源机构,所述电源机构设置于所述终端或所述尾部机构,所述电源机构给所述探头组件、加热件和气泵提供电能。

一种方式,所述气泵和电源机构设置于所述尾部机构;所述尾部机构还设有镜体通信模块和镜体控制模块;

所述镜体通信模块与所述终端的终端通信模块信息交互,

所述镜体控制模块与所述气泵、电源机构、所述镜体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一种方式,所述探头组件包括照明组件;所述探头组件通过导线与尾部机构连接。

一种方式,所述鞘套内壁设有隔热层,所述鞘套中设有温感元件,所述温感元件与所述温控模块通信连接。

一种方式,所述内管体为可控导向管。

一种方式,所述端头部后端设有端头连接部,所述鞘套前部设有与端头连接部匹配的鞘套连接部。

一种方式,所述端头部设有与导气管匹配的接气口以及与导线匹配的电连部。

一种方式,所述端头连接部包括

嵌套部,设置于端头部一端,内凹于端头部外侧面,

锁紧环,转动套设于嵌套部,所述锁紧环一端突出于所述嵌套部;

所述鞘套连接部包括连接部,连接部内凹于鞘套外侧面;

所述锁紧环一端能套接在所述连接部。

一种方式,所述锁紧环一端设有环形凸起卡钳部,所述嵌套部一侧设有能与环形凸起卡钳部活动卡配的环形卡钳槽。

一种方式,所述环形凸起卡钳部和所述环形卡钳槽截面均为圆形。

直肠镜的工作方法,

根据需要选取相应的端头部,将端头部与鞘套连接;

通过终端设定鞘套的预热温度,

加热件工作加热;

将肠镜置入人体,根据需要操控内管体弯曲,沿着肠道前进;

到达需观察位置后,通过终端控制气泵工作,使气囊部鼓胀,将肠壁撑大,增加观察视野;

通过终端控制探头组件工作;

当观察完成后,通过终端控制气囊部放气,使气囊缩小,然后将肠镜从人体取出,关闭肠镜电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实现设备的便携性,使得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更好操作性;

2.能够进行预热,降低了温差产生的刺激;

3.端头部可拆卸,能单独更换后部导线管,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种无线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局部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端头部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端头部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肠镜,200终端,10鞘套,20端头部,21气囊部,22探头组件,220照明组件,23温控模块,24气控模块,25显影模块,30内管体,31导气管,32导线,40加热件,41加热腔体,50尾部机构,61端头连接部,610锁紧环,611嵌套部,62鞘套连接部,620连接部,601环形卡钳槽,602环形凸起卡钳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中所示,直肠镜,包括肠镜100和终端200;

所述肠镜100包括

鞘套10,为中通结构,采用柔性材质,

端头部20,设置于所述鞘套10一端,所述端头部20一端设有探头组件22,外壁还设有气囊部21,

内管体30,穿设于所述鞘套10中,所述内管体30中设有导气管31,导气管31一端与气囊部21连通,另一端与尾部机构50连接;

如图5中所示,端头部20于鞘套10一种方式为可拆卸式连接,具体的为

端头部20后端设有端头连接部61,所述鞘套10前部设有与端头连接部61匹配的鞘套连接部62。

所述端头部20设有与导气管31匹配的接气口601以及与导线32匹配的电连部602。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管体30中设有通腔,导线32穿设在管体中,也进一步便于对内部导线进行调整。

如图6-7中所示,所述端头连接部61包括

嵌套部611,设置于端头部20一端,内凹于端头部20外侧面,

锁紧环610,转动套设于嵌套部611,所述锁紧环610一端突出于所述嵌套部611;

所述鞘套连接部62包括连接部620,连接部620内凹于鞘套10外侧面;

所述锁紧环610一端能套接在所述连接部620。

所述锁紧环610一端设有环形凸起卡钳部602,所述嵌套部611一侧设有能与环形凸起卡钳部602活动卡配的环形卡钳槽601。

所述环形凸起卡钳部602和所述环形卡钳槽601截面均为圆形;从而使得环形凸起卡钳部602能嵌入环形卡钳槽601中,如图7右侧图中,然后使得锁紧环610能进行转动;

一种方式中,嵌套部611外壁和锁紧环610内壁设有相互匹配的螺纹。

与鞘套10连接时,首先连接气路和电路,然后将锁紧环610具有螺纹的一端套在嵌套部611上,通过旋动锁紧环610将锁紧环610旋接在嵌套部611上。

在一些使用环境中,由于鞘套10经常需要弯曲、收卷收纳,其内部结构容易损伤。现有的肠镜都是完整的一根,如果线路损坏需要连同镜头一起更换,镜头相对比较昂贵,如果因为线体损坏更换镜头损失较大。因此,将镜头单独进行设置,两个可以进行组合,根据情况可以仅单独更换其中一个。

所述终端200包括

显影模块21,能与探头组件22信息交互,

气控模块22,调节控制气囊部21状态。

所述鞘套10侧壁设有加热腔体41,所述加热腔体41中设有加热件40。

所述加热腔体41为螺旋结构腔体,所述加热件40穿设于所述螺旋结构腔体中。

所述终端200还包括温控模块23,所述温控模块23能调节控制加热件40。

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设置于所述终端200或所述尾部机构50;所述气泵与所述导气管31连通,所述气控模块22连接控制所述气泵。

还包括电源机构,所述电源机构设置于所述终端200或所述尾部机构50,所述电源机构给所述探头组件22、加热件40和气泵提供电能。

当气泵、电源机构均设置于终端200时,如图3中所示,肠镜100通过尾部机构50连接终端200,在连接过程中,首先实现连设备电性连接,使相应组件形成通信路,另外还需要将导气管与终端的气泵连通。

结合图4中所示,所述气泵和电源机构设置于所述尾部机构50;所述尾部机构50还设有镜体通信模块和镜体控制模块;

肠镜100与终端200无线连接,

所述镜体通信模块与所述终端200的终端通信模块信息交互,

所述镜体控制模块与所述气泵、电源机构、所述镜体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探头组件22包括照明组件220;所述探头组件22通过导线32与尾部机构50连接。

所述鞘套10内壁设有隔热层,可以在加热过程中对内部进行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热量过多传递给内部元器件;

所述鞘套10中设有温感元件,所述温感元件与显影模块、温控模块23通信连接。温感元件用于监测加热温度,当其达到预设温度后,就回传信息给温控模块,进一步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加热。一般情况下,设定加热不超过40摄氏度。

所述内管体30为可控导向管,通过控制器可以实现内管体30弯曲的变化。

直肠镜的一种工作方法,

根据需要选取相应的端头部20,将端头部20与鞘套10连接;

通过终端200设定鞘套10的预热温度,

加热件40工作加热;

将肠镜置入人体,根据需要操控内管体30弯曲,沿着肠道前进;

到达需观察位置后,通过终端200控制气泵工作,使气囊部21鼓胀,将肠壁撑大,增加观察视野;

通过终端200控制探头组件22工作;

当观察完成后,通过终端200控制气囊部21放气,使气囊缩小,然后将肠镜从人体取出,关闭肠镜电源。

取出后进行清洗作业;由于端头部20和鞘套10均可采用防水密封结构,具体的防水密封结构可采用现有的一些密封结构;使得两者可以分开进行清洗作业。

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