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重现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4451发布日期:2022-07-19 22:42阅读:58来源:国知局
脉搏重现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脉搏重现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脉搏重现机构,以模拟并重现远端的受测者的脉象,提供脉象的信息。


背景技术:

2.现况的远端医疗照护大多是通过网络进行远端患者的居家行为提醒,或是收集患者平日的生理信息,让医师通过这些信息作为病患日后的诊疗参考所用。但在远端的医疗照护过程中,碍于系统与设备的限制,大多仅能询问病患的现况以及纪录患者生理信息,鲜少能有其他互动的远端医疗行为,特别是中医的部分更是如此。有鉴于此,要通过网络实现中医的远端医疗照护,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虽然视频以及语音等通信软件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技术,让中医师可以通过相关技术观察患者面色及精神状态,并询问病症而得到患者部分的病情信息,然而,中医远端医疗最大的问题点在于中医师无法触摸到患者的脉象,而少了脉象的信息,中医师便无法完整的评估患者的病情。
3.故,如何通过结构设计,来提升脉搏重现的效果,以弥补上述的缺陷,已成为该项技术领域所欲解决的其中一项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脉搏重现机构,供施测者可以通过本发明所提出的脉搏重现机构来触摸到位于远端的受测者脉象震动,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弥补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脉搏重现机构,以重新呈现一转换后的脉象信号为机械能,所述脉搏重现机构包括一基座、一压力感测单元、至少一能量转换单元、一触觉回馈单元以及一压力传导件。所述基座形成一感测区。所述压力感测单元设置于所述感测区。所述至少一能量转换单元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将转换后的所述脉象信号的电能转换成动能。所述触觉回馈单元具有一触感凸块,所述触感凸块抵接于所述能量转换单元。所述压力传导件邻近于所述触觉回馈单元,所述压力传导件的底部设有一施压部,所述施压部抵接于所述压力感测单元。
6.根据本发明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脉搏重现机构还包括一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覆盖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外壳体形成一外通孔,所述触觉回馈单元的所述触感凸块外露于所述外通孔内。
7.根据本发明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基座具有一底板及一对侧壁,所述一对侧壁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感测区设置于所述底板,并且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
8.根据本发明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脉搏重现机构还包括一夹持构件,所述夹持构件固定所述能量转换单元于所述底板上方,其中所述能量转换单元具有一压电板。
9.根据本发明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夹持构件还包括至少一夹持块以固定所述能量转换单元以及至少一锁固件,所述至少一锁固件固定所述夹持块在所述基座上。
10.根据本发明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能量转换单元还具有一传导块,所述传导块固定于所述压电板的一端,所述传导块抵接于所述触感凸块的底端。
11.根据本发明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压力传导件呈方框状并且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传导块浮动地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压力传导件具有一顶壁,所述顶壁形成一下通孔,所述触感凸块外露于所述下通孔。
12.根据本发明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触觉回馈单元还具有一仿真片,所述压力传导件的所述顶壁两侧突出一对限位部,所述仿真片置于所述一对限位部内。
13.根据本发明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压力传导件的两侧各设有一凸肋,所述基座的所述一对侧壁各有一导轨,所述凸肋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内。
14.根据本发明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脉搏重现机构包含多个所述能量转换单元,多个所述能量转换单元的多个所述压电板平行地排列,所述夹持构件夹持所述多个所述压电板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15.根据本发明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传导块具有多个固持槽,所述多个固持槽面对多个所述能量转换单元,多个所述压电板的末端分别被固定在所述传导块的所述多个固持槽。
16.本发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脉搏重现机构,其能通过触觉回馈单元将能量转换单元转换后的脉象震动传导至施测者的手指。另一面,本发明还能通过压力传导件将施测者的手指按压的力道传到压力感测单元,以检测施测者把脉的各种运指力道,回传导到脉象测量装置,供脉象测量装置相对应地测量各种脉象。
17.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脉搏重现机构的应用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脉搏重现机构的立体组合图。
20.图3为本发明的脉搏重现机构的分解图。
21.图4为本发明的脉搏重现机构的部分组合图。
22.图5为沿图2的v-v线的剖视图。
23.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脉搏重现机构的剖视图。
24.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脉搏重现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本发明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发明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发明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6.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能会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
述各种元件或者信号,但这些元件或者信号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或者一信号与另一信号。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27.[第一实施例]
[0028]
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脉搏重现机构1,用以重新呈现一转换后的脉象信号为机械能。实际应用上,可以参考本案发明人已获准的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tw i682765号。如图1所示,受测者的手腕配戴一脉象测量装置9,脉象测量装置9包括三组脉象测量单元91、92、93,每一脉象测量单元(91、92、93)可以包含压脉装置、脉象感测器

等。脉象测量装置9将脉象震动信息传到远端人机界面p1,脉象震动信息经过处理后,将转换后的脉象信号传到本地端人机界面p2。在本地端,三个脉搏重现机构1电连接于本地端人机界面p2,本发明通过三个脉搏重现机构1提供脉象触觉回馈效果给施测者的手指。
[0029]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以一个脉搏重现机构1为例,详细说明如下。每一脉搏重现机构1包括一基座20、一压力感测单元30、一能量转换单元40、一触觉回馈单元50以及一压力传导件60。简要的说,本发明能通过触觉回馈单元50将能量转换单元40转换后的脉象震动传导至施测者的手指。另一面,本发明还能通过压力传导件60将施测者的手指按压的力道传到压力感测单元30,以检测施测者把脉的各种运指力道,回传导到脉象测量装置9,供脉象测量装置9相对应地测量各种脉象。以下具体说明各元件。
[0030]
所述基座20形成一感测区230。具体的说,其中所述基座20具有一底板23及一对侧壁21,所述一对侧壁21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底板23的两侧,所述感测区230设置于所述底板23,并且靠近所述底板23的一端。具体的说,感测区230呈一狭长凹槽状形成于所述底板23的顶面,其一端形状呈圆形凹槽,另有一矩形凹槽延伸至座板23的一末端(如图3及图4的左端)。所述压力感测单元30设置于所述感测区230。举例说明,本实施例的压力感测单元30可以是一压电式压力感测器,其具有一个圆形的感测区31以及两条引脚接线32,两条引脚接线32由感测区31向外延长。借此,压力感测单元30可以检测施测者的手指向下施压的力量,用以模拟将施测者把腕时的各种运指力道,转换成相对应的信号,并传到脉象测量装置9(参图1)。
[0031]
本实施例中,能量转换单元40设置于所述基座20上,将转换后的所述脉象信号的电能转换成动能。能量转换单元40的数量可以是至少一个,依据单一个能量转换单元40所能反应的状况而定。具体的说,其中所述能量转换单元40可以是一压电板41。压电板41的一端连接电线以接收脉象信号,另一端(或称震动端)产生垂直于压电板41的震动。然而,本发明不限制于此,能量转换单元可以是各种将脉象信号的电能转换成动能的传感元件。
[0032]
更具体的说,为着固定能量转换单元40,本实施例的基座20还包括一夹持构件22,夹持构件22固定所述能量转换单元40于底板23上方。本实施例的夹持构件22包括一对夹持块220及一对锁固件221。所述一对夹持块220分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一对侧壁21的内侧。具体的说,所述一对锁固件221穿过所述一对侧壁21以固定该对夹持块220于基座20上。本实施例的夹持构件22夹持压电板41的两端之间,大约在中间的位置。然而,本发明不限制于此,夹持构件可以是夹持压电板41的末端或中间。本实施例,所述压电板41置于所述一对夹持块220之间。如图3及图5所示,每一夹持块220形成一夹持槽2201,夹持构件22可以包括一固定轴25,设置于压电板41被固定的夹持部位。本实施例的夹持槽2201的形状对应于固定
轴25及压电板41,含有一圆形孔及一横过圆形孔的细长缝,如同飞碟状。如图3所示,夹持块220倾斜于基座20的底板23。本实施例的锁固件221可以是螺杆

等。本发明不限制于此,其中夹持块及锁固件的数量可以是至少一个。
[0033]
本实施例的固定轴25设置于压电板41的两端之间,固定轴25如同支点的作用,据依固定轴25至震动端的距离,形成不同的力臂,即可产生不同的振幅。然而,本发明可以省略固定轴。
[0034]
如图5所示,能量转换单元40还具有一传导块43,所述传导块43固定于所述压电板41的一端,也就是震动端。所述传导块43抵接于所述触感凸块51的底端。本实施例的传导块43大致呈矩形立方块,传导块43形成一固持槽430以夹持固定于所述压电板41的一端。
[0035]
如图3所示,触觉回馈单元50具有一触感凸块51,所述触感凸块51抵接于所述能量转换单元40。触感凸块51可以是由橡胶或硅胶制成,顶端略呈圆球状。
[0036]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传导件60邻近于所述触觉回馈单元50,所述压力传导件60的底部设有一施压部64,所述施压部64抵接于所述压力感测单元30。具体的说,其中所述压力传导件60呈方框状并且形成一容置空间60s,所述传导块43浮动地位于所述容置空间60s内,也就是说未接触所述压力传导件60。所述压力传导件60具有一顶壁61及一底壁62,所述顶壁61形成一下通孔610,所述触感凸块51外露于所述下通孔610。传导块43位于所述下通孔610的下方。本实施例的施压部64由底壁62向下突出。
[0037]
补充说明,其中所述触觉回馈单元50还具有一仿真片52,仿真片52可以是一人工皮,以提供如同皮肤的触觉。触感凸块51位于仿真片52的中间。所述压力传导件60的所述顶壁61两侧突出一对限位部65,所述仿真片52置于所述一对限位部65内,所述仿真片52形成一上通孔520,所述上通孔520的位置对应于所述下通孔610的位置。然而,本发明不限制于此,仿真片的厚度可以较薄,而不设有任何通孔。
[0038]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传导件60的两侧各设有一凸肋66,所述基座20的所述一对侧壁21各有一导轨26,所述凸肋66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26内。
[0039]
本实施例的脉搏重现机构1,还可以包括一外壳体80,所述外壳体80覆盖于所述基座20上,所述外壳体80形成一外通孔81,所述触觉回馈单元50的所述触感凸块51外露于所述外通孔81内。
[0040]
[第二实施例]
[0041]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所述脉搏重现机构1a包含多个能量转换单元40,多个能量转换单元40可以相同规格的压电板41。多个能量转换单元40的多个所述压电板41平行地排列,多个固定轴25沿一斜线排列并且被夹持构件22a,固定于基座20上。夹持构件22a类似于上一实施例,一对夹持块220设有多个夹持槽2201,被固定在所述一对侧壁21之间。
[0042]
配合多个所述能量转换单元40,其中所述传导块45呈阶梯状且具有多个固持槽450,所述多个固持槽450面对多个所述能量转换单元40,多个所述压电板41的末端分别被固定在所述传导块45的所述多个固持槽450内。
[0043]
补充说明,本实施例的多个压电板41的震动端沿斜线排列,相互错开地固定于传导块45的多个固持槽450内。为着使震动的力量准确地传导到触感凸块51,压电板41的数量可以是复数片,多个压电板41一起震动,多个压电板41的震动端平均地分配在触感凸块51
的正下方。
[0044]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多个能量转换单元40的力量可以堆加,以提供更强烈的震动,使脉象的震动更为明显。
[0045]
[第三实施例]
[0046]
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脉搏重现机构1b包含多个能量转换单元40,多个所述压电板41的两端相互对齐且平行地排列。其中夹持构件22b与传导块45b相对地设置于多个能量转换单元40的两端,可称为固定端与震动端。夹持构件22b只有一夹持块220,夹持块220的底部设有一锁固件221以固定于基座20的底板23。夹持块220具有多个夹持槽2201用以分别固持多个压电板41的固定端,传导块45b具有多个固持槽450用以分别固定多个压电板41的震动端。本实施例省略了固定轴。
[0047]
本实施例的仿真片52b的厚度较薄于上面的实施例,可以不影响触感凸块51,并不设有任何通孔。
[0048]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0049]
本发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脉搏重现机构,其能通过触觉回馈单元50将能量转换单元40转换后的脉象震动传导至施测者的手指。另一面,本发明还能通过压力传导件60将施测者的手指按压的力道传到压力感测单元30,以检测施测者把脉的各种运指力道,回传导到脉象测量装置9,供脉象测量装置9相对应地测量各种脉象。
[0050]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