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胃管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25425609发布日期:2021-06-11 21:39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胃管固定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胃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胃管由咽部、食管到达胃部,在急性中毒时用来洗胃,抽胃液,也可在患者不便进食时,用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在护理时应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胃管脱出,导致误吸;对于需长期保留胃管的患者而言,胃管的有效固定,是减少患者因再次插管而增加痛苦的关键,也是疾病治疗的需要。

目前,胃管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一般采用多条胶带固定在患者的面颊或鼻翼处,但是胶布的粘性受温度、时间、患者皮肤油脂的分泌量的影响,会影响到固定效果,特别是夏天出汗较多,胶布是很容易松落,非计划性拔管率增加;而有的患者对胶布过敏,鼻胃管都没法固定;从而导致反复的插胃管给病人带来痛苦,易于造成鼻粘膜的损伤,又给护士增加工作量。由此,如何设计一种新型胃管固定装置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胃管固定装置,以便轻松、便捷的固定胃管,避免胃管脱出,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从而降低患者的痛苦,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的外形与鼻部的形状相近并可笼罩于外鼻;所述罩体的下端面开设有出气孔,出气孔内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罩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带,两个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部均活动连接有连接环;还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均设置有魔术子贴,所述固定带的一面外壁设置有在固定带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连接环后可与魔术子贴粘接配合的魔术母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在使用时,可先将胃管与出气孔插接,调整好长度后,将胃管插入患者胃部,而罩体的外形与外鼻部的外形相同,同时采用具有弹性形变的材质制成,即使的罩体可与患者的外壁部良好接触,同时不掉落,使用固定带与连接带两端的连接环扣接,即将固定带与连接带围绕患者面部一圈,在固定带穿过连接环的端部在与固定带粘接配合,从而以便实现罩体的稳固,以使得胃管不会脱落,本装置使用简单,操作便捷,可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适当调节固定带的粘接长度,同时具有弹性形变的罩体也可适用于不同的患者,实用性强,而罩体与患者外鼻笼罩,以使罩体在外鼻的限制下,不会随意移动,加上连接带和固定带的连接,以使罩体的稳定性更强,从而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从而降低患者的痛苦,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魔术子贴和魔术母贴同侧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魔术子贴和魔术母贴粘接时,固定带不会翻折,从而降低患者的舒适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带的另一侧靠近两端分别设置有在固定带与连接环扣接后能够避免连接环与患者面部接触的垫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避免连接环与患者的面部直接接触,避免对患者面部造成损伤。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由具有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的弹性环和多根与弹性环的外壁固接的连接杆,多根所述连接杆沿弹性环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出气孔的内壁设置有与连接杆数量相同并与连接杆插接配合的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使弹性环与胃管直接插接,具有弹性的弹性环便可直接将胃管套住、夹持,避免胃管滑动,而连接杆即一方面使得弹性环固定在出气孔内,另一方面,连接杆在安装孔中滑动时,即可改变弹性环的大小,以使胃管可实现轻松的安装和拆卸,同时保持弹性环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设置有与卡块滑动配合并可限制连接杆从安装孔中完全脱落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避免连接杆在安装孔中发生旋转,从而使弹性环发生翻折,导致弹性环与胃管的接触面积降低,从而降低固定胃管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孔至少设置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供患者呼吸,同时胃管可由不同的出气孔进入相应的患者鼻孔中,提高实用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下颚带,所述下颚带的两端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带粘接配合;所述下颚带的一面外壁设置有固接有稳定带,稳定带的另一端可与下颚带的外壁粘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得在胃管在经夹持机构固定后,穿过夹持机构的部分可使用稳定带固定,避免胃管脱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带、固定带、垫块、下颚带和罩体内壁均设置有与患者头部接触的亲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避免引起患者面部或头部不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带、固定带、垫块和下颚带的宽度为1.5cm-2.5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避免太宽引起患者面部不适,太窄容易导致患者面部损伤。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在使用时,可先将胃管与出气孔插接,调整好长度后,将胃管插入患者胃部,而罩体的外形与外鼻部的外形相同,同时采用具有弹性形变的材质制成,即使的罩体可与患者的外壁部良好接触,同时不掉落,使用固定带与连接带两端的连接环扣接,即将固定带与连接带围绕患者面部一圈,在固定带穿过连接环的端部在与固定带粘接配合,从而以便实现罩体的稳固,以使得胃管不会脱落,本装置使用简单,操作便捷,可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适当调节固定带的粘接长度,同时具有弹性形变的罩体也可适用于不同的患者,实用性强,而罩体与患者外鼻笼罩,以使罩体在外鼻的限制下,不会随意移动,加上连接带和固定带的连接,以使罩体的稳定性更强,从而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从而降低患者的痛苦,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罩体与连接带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罩体下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罩体下端面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下颚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罩体;12、出气孔;13、连接带;14、连接环;15、垫块;16、固定带;17、弹性环;18、连接杆;19、安装孔;20、卡块;21、滑槽;22、下颚带;23、稳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种新型胃管固定装置,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罩体11,罩体11的外形与鼻部的形状相近并可笼罩于外鼻;罩体11的下端面开设有出气孔12,出气孔12内设置有夹持机构;罩体11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带13,两个连接带13的另一端部均活动连接有连接环14;还包括固定带16,固定带16的两端均设置有魔术子贴,固定带16的一面外壁设置有在固定带16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连接环14后可与魔术子贴粘接配合的魔术母贴。本装置在使用时,可先将胃管与出气孔12插接,调整好长度后,将胃管插入患者胃部,而罩体11的外形与外鼻部的外形相同,同时采用具有弹性形变的材质制成,即使的罩体11可与患者的外壁部良好接触,同时不掉落,使用固定带16与连接带13两端的连接环14扣接,即将固定带16与连接带13围绕患者面部一圈,在固定带16穿过连接环14的端部在与固定带16粘接配合,从而以便实现罩体11的稳固,以使得胃管不会脱落,本装置使用简单,操作便捷,可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适当调节固定带16的粘接长度,同时具有弹性形变的罩体11也可适用于不同的患者,实用性强,而罩体11与患者外鼻笼罩,以使罩体11在外鼻的限制下,不会随意移动,加上连接带13和固定带16的连接,以使罩体11的稳定性更强,从而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从而降低患者的痛苦,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如图2所示,魔术子贴和魔术母贴同侧设置。以使魔术子贴和魔术母贴粘接时,固定带16不会翻折,从而降低患者的舒适度。

如图2所示,固定带16的另一侧靠近两端分别设置有在固定带16与连接环14扣接后能够避免连接环14与患者面部接触的垫块15。以避免连接环14与患者的面部直接接触,避免对患者面部造成损伤。

如图3、图4、图5所示,夹持机构包括由具有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的弹性环17和多根与弹性环17的外壁固接的连接杆18,多根连接杆18沿弹性环17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出气孔12的内壁设置有与连接杆18数量相同并与连接杆18插接配合的安装孔19。即使弹性环17与胃管直接插接,具有弹性的弹性环17便可直接将胃管套住、夹持,避免胃管滑动,而连接杆18即一方面使得弹性环17固定在出气孔12内,另一方面,连接杆18在安装孔19中滑动时,即可改变弹性环17的大小,以使胃管可实现轻松的安装和拆卸,同时保持弹性环17的稳定性。

如图4、图5所示,连接杆18的端部设置有卡块20,安装孔19的内壁设置有与卡块20滑动配合并可限制连接杆18从安装孔19中完全脱落的滑槽21。以避免连接杆18在安装孔19中发生旋转,从而使弹性环17发生翻折,导致弹性环17与胃管的接触面积降低,从而降低固定胃管的稳定性。

如图3、图4、图5所示,出气孔12至少设置有两个。以供患者呼吸,同时胃管可由不同的出气孔12进入相应的患者鼻孔中,提高实用性。

如图5所示,还包括下颚带22,下颚带22的两端可分别与两个连接带13粘接配合;下颚带22的一面外壁设置有固接有稳定带23,稳定带23的另一端可与下颚带22的外壁粘接配合。以使得在胃管在经夹持机构固定后,穿过夹持机构的部分可使用稳定带23固定,避免胃管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带13、固定带16、垫块15、下颚带22和罩体11内壁均设置有与患者头部接触的亲肤层。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避免引起患者面部或头部不适。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带13、固定带16、垫块15和下颚带22的宽度为1.5cm-2.5cm。以避免太宽引起患者面部不适,太窄容易导致患者面部损伤。连接带13、固定带16、垫块15和下颚带22均由布料制成或医用橡胶制成,其质地柔软,可塑性强,同时患者的舒适度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