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照治疗的儿科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5658发布日期:2021-04-16 15:5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光照治疗的儿科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床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儿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光照治疗的儿科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床。


背景技术:

2.儿科是指对一定年龄范围内的孩子进行各种疾病治疗的科室,目前一些婴儿在出生时可能会伴有病理性黄疸疾病,情况较轻的黄疸疾病可随着时间进行自治愈,不需要进行治疗,情况严重的需要进行治疗,目前治疗的方式很多,通过蓝光治疗的方式就是其中一个,在治疗时需要用到治疗床,虽然市场上基于光照治疗的儿科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床种类很多,但是在使用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公告号为“cn104888360b”公开的专利名称为“一种黄疸治疗床”,能够自动精确控制床垫的温度,保证治疗的效果,避免高温对婴儿皮肤造成损伤,通过护板和能反射蓝光的扣盖的设计,不仅彻底避免了蓝光外泄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而且能够对婴儿进行全身360
°
无死角照射,治疗效果好,解决了现有的治疗床只能从婴儿的上方对婴儿进行治疗,无法精确控制床面温度,对患儿造成低体温影响,但是该治疗床在对婴儿进行治疗时,需要对婴儿的眼部和其他部位进行遮挡,避免对婴儿的眼部进行伤害,但是现有的在治疗的过程中仅仅简单的通过遮挡布缠绕在婴儿的眼部周边进行遮挡,而且有时治疗时间长达几个小时,时间过长的话,婴儿不能全程睡眠,仅仅通过遮挡布对婴儿的眼部进行遮挡,不仅影响舒适感,还会使得婴儿产生恐慌;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照治疗的儿科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床,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光照治疗的儿科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治疗床结构简单,仅仅起到对婴儿进行放置的作用,在治疗的过程中仅仅简单的通过遮挡布缠绕在婴儿的眼部周边进行遮挡,而且有时治疗时间长达几个小时,时间过长的话,婴儿不能全程睡眠,仅仅通过遮挡布对婴儿的眼部进行遮挡,不仅影响舒适感,还会使得婴儿产生恐慌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光照治疗的儿科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床,包括床体主体、防护机构、限位槽和容置槽,所述床体主体的左端上方连接有头托机构,且头托机构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机构,并且防护机构的底端与床体主体螺钉连接,所述防护机构的顶端内部安装有玩偶机构,且防护机构的左端内侧壁贯穿连接有连接绳,所述床体主体的顶端活动轴连接有盖板,且盖板的顶端内螺钉安装有蓝光灯,所述防护机构的顶端内侧壁螺钉安装有白炽灯,且防护机构的内部轴承连接有安装轴杆,并且安装轴杆的后端外侧键连接有绕绳盘,所述绕绳盘的外侧缠绕螺钉固定有连接绳的顶端,且连接绳的底端与头托机构的左侧螺钉连接,所述盖板的前侧面内部开设有通风口、限位
槽和容置槽,且通风口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槽和容置槽,并且容置槽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通风口的内部放置有过滤板,所述安装轴杆的前端外侧嵌套螺钉固定有扭力弹簧,且扭力弹簧的前端与防护机构螺钉连接。
5.优选的,所述头托机构的底端贯穿键连接有转动轴杆,且转动轴杆的左右两端均与床体主体轴承连接,并且头托机构的上表面呈弧形状结构设置。
6.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的右侧面内部螺钉固定有遮挡布,且遮挡布的最低点高于防护机构的最低点,并且遮挡布的材质为海绵材质,且防护机构的右侧面内部开设有通槽,并且通槽的内部放置有遮挡布。
7.优选的,所述遮挡布呈倒置“凹”字形结构设置,且遮挡布的前后两侧面与防护机构的内壁相贴合。
8.优选的,所述玩偶机构的顶端螺钉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内部贯穿键连接有安装轴杆。
9.优选的,所述盖板呈弧形状结构设置,且盖板与床体主体构成翻转结构。
10.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的底端前侧面螺钉固定有凸杆,且过滤板呈弧形状结构设置,并且过滤板与容置槽凹凸配合,且过滤板的顶端前后两侧均螺钉固定有凸块。
11.优选的,所述通风口、限位槽和容置槽三者内部的空间均相连通,且限位槽的个数与容置槽的个数呈2:1设置。
12.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凸块,且凸块与限位槽呈一一对应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光照治疗的儿科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床:(1)设置有防护机构和遮挡布的配合使用,便于将婴儿的眼部区域放置在防护机构内进行遮挡,通过海绵材质的遮挡布便于对防护机构的右侧面进行遮挡防护,避免蓝光进入到防护机构内,同时配合白炽灯的设置,便于对防护机构的内部进行照明,避免防护机构的内部黑暗而给婴儿带来恐慌,同时通过玩偶机构的设置,便于分散婴儿的注意力,以便于婴儿很好的躺在床体主体上进行治疗工作;(2)安装有头托机构,头托机构呈弧形状结构设置,当婴儿躺的时间较长,发生哭闹时,这时婴儿会乱动带动头部对头托机构进行旋转,进而使得头托机构对连接绳进行拉动,使得连接绳通过绕绳盘带动安装轴杆进行旋转,进而使得安装轴杆带动连接杆和玩偶机构进行摆动,由此便于婴儿看到玩偶机构的摆动而平静下来,以便于婴儿能够很好的躺在床体主体上;(3)固定有盖板,盖板呈弧形状结构设置,通过盖板的设置便于对床体主体的上方进行遮盖,以便于对床体主体的内部很好的进行保温或是遮挡灰尘,同时还能够对外界的噪音进行降低,使得婴儿很好的躺在床体主体内进行治疗工作,通过过滤板便于对盖板的内部流动的空气进行过滤。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防护机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防护机构与安装轴杆连接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头托机构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过滤板与盖板连接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床体主体;2、头托机构;201、转动轴杆;3、防护机构;4、玩偶机构;401、连接杆;5、连接绳;6、盖板;7、蓝光灯;8、白炽灯;9、安装轴杆;10、绕绳盘;11、通槽;12、遮挡布;13、扭力弹簧;14、过滤板;15、凸杆;16、通风口;17、凸块;18、限位槽;19、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7.请参阅图1

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光照治疗的儿科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床,包括床体主体1、头托机构2、转动轴杆201、防护机构3、玩偶机构4、连接杆401、连接绳5、盖板6、蓝光灯7、白炽灯8、安装轴杆9、绕绳盘10、通槽11、遮挡布12、扭力弹簧13、过滤板14、凸杆15、通风口16、凸块17、限位槽18和容置槽19,床体主体1的左端上方连接有头托机构2,且头托机构2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机构3,并且防护机构3的底端与床体主体1螺钉连接,防护机构3的顶端内部安装有玩偶机构4,且防护机构3的左端内侧壁贯穿连接有连接绳5,床体主体1的顶端活动轴连接有盖板6,且盖板6的顶端内螺钉安装有蓝光灯7,防护机构3的顶端内侧壁螺钉安装有白炽灯8,且防护机构3的内部轴承连接有安装轴杆9,并且安装轴杆9的后端外侧键连接有绕绳盘10,绕绳盘10的外侧缠绕螺钉固定有连接绳5的顶端,且连接绳5的底端与头托机构2的左侧螺钉连接,盖板6的前侧面内部开设有通风口16、限位槽18和容置槽19,且通风口16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槽18和容置槽19,并且容置槽19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18,通风口16的内部放置有过滤板14,安装轴杆9的前端外侧嵌套螺钉固定有扭力弹簧13,且扭力弹簧13的前端与防护机构3螺钉连接;头托机构2的底端贯穿键连接有转动轴杆201,且转动轴杆201的左右两端均与床体主体1轴承连接,并且头托机构2的上表面呈弧形状结构设置,进而通过转动轴杆201的设置,以便于头托机构2很好的稳定的旋转工作;防护机构3的右侧面内部螺钉固定有遮挡布12,且遮挡布12的最低点高于防护机构3的最低点,并且遮挡布12的材质为海绵材质,且防护机构3的右侧面内部开设有通槽11,并且通槽11的内部放置有遮挡布12,由此通过遮挡布12的最低点高于防护机构3的最低点,并且遮挡布12的材质为海绵材质,以便于遮挡布12对通槽11进行遮挡工作;遮挡布12呈倒置“凹”字形结构设置,且遮挡布12的前后两侧面与防护机构3的内壁相贴合,通过上述遮挡布12呈倒置“凹”字形结构设置,且遮挡布12的前后两侧面与防护机构3的内壁相贴合的设置,以便于遮挡布12的底端很好的与婴儿的皮肤接触,便于进行遮挡工作;玩偶机构4的顶端螺钉固定有连接杆401,且连接杆401的内部贯穿键连接有安装轴杆9,由此通过玩偶机构4的顶端螺钉固定有连接杆401,且连接杆401的内部贯穿键连接
有安装轴杆9,以便于后期玩偶机构4稳定的进行旋转;盖板6呈弧形状结构设置,且盖板6与床体主体1构成翻转结构,因此通过盖板6呈弧形状结构设置,且盖板6与床体主体1构成翻转结构,使得盖板6很好的对床体主体1的上方进行遮挡;过滤板14的底端前侧面螺钉固定有凸杆15,且过滤板14呈弧形状结构设置,并且过滤板14与容置槽19凹凸配合,且过滤板14的顶端前后两侧均螺钉固定有凸块17,进而通过过滤板14与容置槽19凹凸配合,以便于容置槽19对过滤板14进行放置;通风口16、限位槽18和容置槽19三者内部的空间均相连通,且限位槽18的个数与容置槽19的个数呈2:1设置,通过通风口16、限位槽18和容置槽19三者内部的空间均相连通,以便于过滤板14很好的被打开;限位槽18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凸块17,且凸块17与限位槽18呈一一对应设置,进而通过限位槽18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凸块17,使得过滤板14稳定的连接。
18.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基于光照治疗的儿科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床时,首先,如附图7所示将整个装置移动到工作区域内,到达工作区域后,如附图5所示将盖板6向后进行翻转,使得盖板6通过后端的活动轴稳定的进行旋转,接着将婴儿放置在床体主体1内,这时如附图1

2和附图4所示,将防护机构3右侧面的遮挡布12向上打开,再将婴儿的头部放置在床体主体1上的头托机构2上,然后这时松掉遮挡布12,使得遮挡布12的底端很好的与婴儿的皮肤接触,便于遮挡布12对防护机构3的右侧面进行遮挡,避免外界的蓝光进入到防护机构3内;然后如上述所示,同理,再将盖板6进行旋转关闭,由此使得盖板6很好的对床体主体1的上方进行遮挡,避免外界的杂质进入到床体主体1内,接着,再将盖板6内部的蓝光灯7与外界的电源相连接,蓝光灯7便打开进行照明工作了,然后婴儿便很好的在床体主体1上进行黄疸治疗了,然后将白炽灯8与外界的电源相连接,使得白炽灯8打开,调节白炽灯8的亮度,使得白炽灯8亮度较低;当婴儿躺的时间较长发生哭闹时,这时婴儿在头托机构2上进行往复晃动,进而使得头托机构2以转动轴杆201为圆心进行旋转,头托机构2在旋转时如附图1

3所示对连接绳5的底端进行拉动,进而使得连接绳5的顶端带动绕绳盘10进行旋转,绕绳盘10在旋转时带动内部键连接的安装轴杆9进行旋转,安装轴杆9在旋转时对扭力弹簧13进行蓄力,以便于后期通过扭力弹簧13的蓄力带动安装轴杆9进行反向旋转,安装轴杆9在旋转时带动连接杆401一同进行旋转,进而使得连接杆401带动底端的玩偶机构4进行晃动,因此便于通过晃动的玩偶机构4来平静儿童的哭闹,当儿童不哭闹时,通过玩偶机构4的设置,也便于儿童平静的长时间的躺在床体主体1上,以便于很好的进行辅助治疗工作,当需要对过滤板14打开时,可将凸杆15进行推动,使得凸杆15带动橡胶材质的过滤板14进行移动到容置槽19内,以便于通过通风口16对儿童进行抚摸,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
1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