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性腰痛的中药组合物

文档序号:24881510发布日期:2021-04-30 13:00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急性腰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急性腰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外科病患,主要表现为患者腰痛伴下肢麻木疼痛,由于一系列外部原因,如急性损伤、慢性劳损、纤维环破裂、髓核逐渐向外突出、周围神经根受压等因素导致的急性腰疼。

近年来急性腰疼病人呈上升趋势,而主要治疗手段以西医为主,虽疗效迅速,但往往持续性较差,药物依赖性强,且对人体肝肾损伤严重,并不适合所有患者。

综上,如何提供一种效果好、依赖性小、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急性腰痛的药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急性腰痛的中药组合物。方中黄芪、元胡、川芎、仙灵脾、芡实、当归、杜仲、白术、防风、炮山甲,各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共凑补气养血,补益肝肾,活络通痹、祛风除湿,活血舒筋,祛瘀止挛止痛之功。有效地治疗急性腰痛,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急性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黄芪10~20份、元胡10~15份、川芎10~15份、仙灵脾10~15份、芡实10~15份、当归10~15份、杜仲10~15份、白术10~15份、防风10~15份和炮山甲5~10份。

本发明所采用的中药具有如下特性:

黄芪:据《中药大辞典》记载,性温,味甘。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延胡索: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辛苦,温。入肝、胃经。活血,散瘀,理气,止痛。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川芎: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辛,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淫羊藿: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辛甘,温。入肝、肾经。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治阳痿不举,小便淋沥,筋骨挛急,半身不遂,腰膝无力,风湿痹痛,四肢不仁。

芡实:据《中药大辞典》记载,甘涩,平。入脾、肾经。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治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

当归:据《中药大辞典》记载,甘辛,温。入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杜仲:据《中药大辞典》记载,甘微辛,温。入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白术: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苦甘,温。入脾、胃经。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防风: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辛甘,温。入膀胱、肺、脾经。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

炮山甲: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咸,凉。入肝、胃经。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治痈疽疮种,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通。外用止血。

优选的,一种治疗急性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黄芪20份、元胡15份、川芎15份、仙灵脾15份、芡实10份、当归10份、杜仲10份、白术10份、防风10份和炮山甲6份。

优选的,还包括辅料。

优选的,可制成任意剂型。

优选的,所述剂型为汤剂、茶饮、口服液或蜜丸。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含的中药材成分组份配伍合理。作用机理是在补气养血,补益肝肾的基础上,加以活络通痹、祛风除湿,活血舒筋,祛瘀止挛以凑止痛之功。从而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状况,可以达到消肿、消炎、镇痛,从而治疗急性腰疼,达到治本为主,愈后不易复发,达到治疗急性腰痛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原料为常规实验药剂,均采购自市售渠道;实施例中未提及的实验方法为常规实验方法,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急性腰痛的中药组合物,组方如下:

黄芪10g、元胡10g、川芎10g、仙灵脾10g、芡实10g、当归15g、杜仲15g、白术15g、防风15g和炮山甲10g。

运用中医汤剂口服的疗法,治疗中使用方法如下:

汤剂使用过程:

将上述中药组方的具体组成成分按照重量比配制好备用;

将配制好的中药放入煎药的器皿中(陶瓷器为佳),加水量高出中药2公分左右;

将中药在水中浸泡半小时至一小时;

使用大火煎煮至开锅后转为小火,小火大约煮15分钟即可关火;

关火后应当趁药液尚热时进行过滤,倒出药液后,加水再上锅煮,与前次相同的火候和时间将二煎的药液倒出,与头一煎的药物混合后分两次服用。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急性腰痛的中药组合物,组方如下:

黄芪20g、元胡15g、川芎15g、仙灵脾15g、芡实15g、当归10g、杜仲10g、白术10g、防风10g和炮山甲5g。

运用中医汤剂口服的疗法,治疗中使用方法如下:

汤剂使用过程:

将上述中药组方的具体组成成分按照重量比配制好备用;

将配制好的中药放入煎药的器皿中(陶瓷器为佳),加水量高出中药2公分左右;

将中药在水中浸泡半小时至一小时;

使用大火煎煮至开锅后转为小火,小火大约煮15分钟即可关火;

关火后应当趁药液尚热时进行过滤,倒出药液后,加水再上锅煮,与前次相同的火候和时间将二煎的药液倒出,与头一煎的药物混合后分两次服用。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急性腰痛的中药组合物,组方如下:

黄芪20g、元胡15g、川芎15g、仙灵脾15g、芡实10g、当归10g、杜仲10g、白术10g、防风10g和炮山甲6g。

运用中医汤剂口服的疗法,治疗中使用方法如下:

汤剂使用过程:

将上述中药组方的具体组成成分按照重量比配制好备用;

将配制好的中药放入煎药的器皿中(陶瓷器为佳),加水量高出中药2公分左右;

将中药在水中浸泡半小时至一小时;

使用大火煎煮至开锅后转为小火,小火大约煮15分钟即可关火;

关火后应当趁药液尚热时进行过滤,倒出药液后,加水再上锅煮,与前次相同的火候和时间将二煎的药液倒出,与头一煎的药物混合后分两次服用。

典型病例

治疗例1,章某,男,25岁,哈尔滨人,急性腰疼。患者自述1小时前因不慎摔倒导致腰部疼痛,疼痛剧烈,活动受限遂来我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腰扭伤”。通过实施例1中的中药组方汤剂治疗,经过1个疗程3天的治疗,患者早晚餐后温服汤药日两剂。患者在治疗期间,患者病情得到极大的好转,腰部疼痛明显缓解,基本如常。两周后回访,患者自述疼痛基本消失。

治疗例2,李某,男,50岁,哈尔滨人,急性腰疼。患者自述2无前明显诱因导致腰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自行在家中热敷未见明显效果,因腰部疼痛加重,且活动受限,遂来我院就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通过实施例2中的中药组方汤剂治疗,经过2个疗程7天的治疗,患者早晚餐后温服汤药日两剂。1个月后回访。患者病情得到极大的好转,疼痛明显缓解。

临床统计资料

所选45例病例均来自门诊。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有腰部扭伤史,因劳动和运动急性发作;腰部一侧或两侧渐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影像学已排除骨折、脱位、病理性损伤等腰椎疾病。

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中药组方汤剂治疗。治疗疗程:3天为一疗程,中药汤剂日1剂,早晚餐后温服。

治疗标准:症状减轻,腰部疼痛改善为有效;腰部无疼痛,关节疼痛完全消失,活动功能恢复为治愈。

治疗结果:有效率达99%,治愈率达80%。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