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45711发布日期:2022-08-16 23:33阅读:44来源:国知局
贴片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心电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贴片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以及死亡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为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监护心电信号变得越来越重要。临床观察发现,心律失常往往具有偶发性,发生时间和频率没有固定规律,一般要长时监测才能获得有较大意义的数据。为满足连续心电监测的需求,动态心电技术应运而生,如典型的holter心电仪,但是因为其主机大而重、有线传输、远程管理不足等诸多因素均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3.随着微电子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动态心电监测技术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如心电贴片本体。心电贴片本体普遍小巧、便携,可进行一定时长的心电监测。心电贴片本体使用中,通常需要通过特定胶贴实现附着在人体表面,通过湿电极或干电极接触皮肤,进行心电信号的采集与分析。目前,心电贴片本体上的电极设置在贴片本体靠近皮肤的底面;在静态检测心电信号时,在心电贴片本体与皮肤之间增加一张胶贴;在运动状态检测心电信号时,还需要增加一片较大敷料,包覆住心电贴片本体,使心电贴片本体更加牢靠地固定在皮肤表面,以减少运动干扰。
4.但是,上面两种检测方式,要么运动干扰较大,要么操作繁琐,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贴片式检测装置,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
6.一种贴片式检测装置,包括贴片本体和采集件,贴片本体包括第一表面和用于贴附在皮肤上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设置,第一表面设有电极,采集件包括电性连接的接触部和采集部,接触部与电极电性连接,采集部用于贴附皮肤采集电信号。
7.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贴片式检测装置还包括贴附膜,所述贴片本体与所述贴附膜连接,所述贴附膜覆盖所述第一表面,所述贴附膜的面积大于所述贴片本体与所述贴附膜连接的面积,所述采集件贴附在所述贴附膜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侧面。
8.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贴片式检测装置还包括硅基膜,所述硅基膜设置于所述贴附膜与所述贴片本体之间。
9.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贴片式检测装置还包括导电贴,所述导电贴贴附于所述贴附膜,所述导电贴覆盖所述采集部。
1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贴片式检测装置还包括导电棉或导电布,所述导电棉或导电布连接于所述接触部,所述接触部通过所述导电棉或导电布电性连接所述电极。
11.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贴片本体包括柔性电路板、支撑板以及电池容置组件,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电池容置组件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12.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贴片式检测装置还包括柔性膜和触片,所述柔性膜包
覆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膜上设有穿孔,所述触片电性连接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触片与所述穿孔对应设置,所述触片用于为电池充电或导出数据。
13.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电池容置组件包括电池仓和仓盖,所述电池仓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仓盖可拆装地连接在所述电池仓上,所述电池仓、所述仓盖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容置电池的容置腔。
14.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卡孔,所述电池仓设有与所述卡孔配合的第一卡勾,所述第一卡勾穿过所述卡孔固定于所述柔性电路板。
15.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电池仓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连接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密封所述电池仓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间隙。
16.本发明的贴片式检测装置的电极设置于贴片本体的第一表面,即电极位于贴片本体远离皮肤的一侧,贴片式检测装置可通过采集件采集心电、肌电、生理电信号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而且采集部远离贴片本体,受到运动干扰小,使信号采集的准确性得到较大提升。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的贴片式检测装置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的贴片式检测装置的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的信号采集层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发明的贴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图4的贴片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图4的贴片本体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4.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25.图1是本发明的贴片式检测装置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贴片式检测装置的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信号采集层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贴片式检测装置包括贴片本体10和采集件21,贴片本体10包括第一表面10a和用于贴附在皮肤上的第二表面10b,第一表面10a与第二表面10b相对设置,第一表面10a设有电极113,采集件21包括电性连接的接触部211和采集部212,接触部211与电极113电性连接,采集部212用于贴附皮肤上采集电信号。
26.本发明的电极113设置于贴片本体10的第一表面10a,即电极113位于贴片本体10远离皮肤的一侧,贴片式检测装置可通过采集件21采集心电、肌电、生理电信号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而且采集部212远离贴片本体10,受到运动干扰小,使信号采集的准确性得到较大提升。
27.进一步地,采集件21用于连接皮肤检测点和电极113的作用,采集件21例如为fpc板、导线、金属片或者在板材上印刷导电银浆制成的器件。为了提高采集件21的使用寿命,
采集件21无需电性连接的区域涂覆有绝缘油墨。
28.进一步地,接触部211的形状与电极113的形状匹配,例如为圆形;采集部212的面积与接触部211的面积。
29.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贴片式检测装置还包括贴附膜22,贴片本体10与贴附膜22连接,贴附膜22覆盖第一表面10a,贴附膜22的面积大于贴片本体10与贴附膜22连接的面积,采集件21贴附在贴附膜22靠近第一表面10a的侧面。在本实施例中,贴片本体10位于贴附膜22的中部,贴附膜22的两侧伸出贴片本体10之外,有利于增加与皮肤的粘贴面积,减小运动时对信号采集造成的干扰。
30.值得一提的是,贴片式检测装置仅需一块贴附膜22即可固定贴片本体10,还能采集心电、肌电、生理电信号等,避免了使用多片胶贴的繁琐贴附流程,降低了使用成本。如果将电极113设置于第二表面10b,即电极113位于贴片本体10靠近皮肤的一侧,需要准备胶贴固定贴片本体10,由于贴片本体10具有一定厚度,将贴片本体10固定在皮肤上的难度较大,运动时容易产生滑移,导致测试点产生变化,因此还需要准备一片较大敷料,包覆住贴片本体10,以便紧固贴片本体10,也就是说,需要多个膜片固定贴片本体10。
31.进一步地,贴附膜22采用无纺布、聚氨酯薄膜等材质单面涂压敏胶的方式形成。
32.进一步地,贴片式检测装置包括两个采集件21,分别位于贴片本体10的左右两侧,采集件21的数量与电极113的数量匹配,根据实际需要可自由选择。
33.进一步地,贴片式检测装置还包括硅基膜23,硅基膜23设置于贴附膜22与贴片本体10之间,硅基膜23用于提升贴附膜22与贴片本体10之间的固定效果。
34.进一步地,采集件21的接触部211位于硅基膜23与贴附膜22之间,硅基膜23上设有通孔201,接触部211从通孔201中露出,便于接触部211与电极113电性接触。值得一提的是,采集件21的边缘可能有锐利毛边,为了避免刺伤皮肤,可以在其裸露位置,覆盖聚氨酯薄膜或者无纺布。
35.进一步地,贴片式检测装置还包括导电贴24,导电贴24连接于贴附膜22和采集部212,导电贴24覆盖采集部212。在本实施例中,导电贴24例如为水凝胶贴,水凝胶中的液体成分和组织液浓度接近,心电信号采集效果较好;水凝胶也比较亲肤,不易引起过敏;水凝胶还有很好的吸湿性,可以吸附一定的汗液,如果在监测过程中,使用者有一定程度的出汗,不会对心电信号的采集造成较大的影响。
36.在另一较佳的实施例中,导电贴24例如为水胶体,水胶体中掺杂有导电介质。
37.进一步地,导电贴24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减少压敏胶和皮肤接触面积,降低皮肤过敏的可能和程度。
38.进一步地,贴片式检测装置还包括导电棉或导电布25,导电棉或导电布25连接于接触部211,接触部211通过导电棉或导电布25电性连接电极113。导电棉能够被压缩变形,能有效降低运动干扰。为了增加导电棉或导电布25与电极113的导电性能,可在导电棉或导电布25与电极113之间填充导电胶,保证电性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运动干扰。
39.进一步地,图4是本发明的贴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贴片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的贴片本体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4、图5和图6所示,贴片本体10的第二表面10b设有用于采集体温的测温探头14,测温探头14凸出于第二表面10b。本发明的贴片式检测装置既可以采集心电、肌电、生理电信号,同时通过测温探头14测量体温,制造成
本低,更能满足实际需求。
40.进一步地,测温探头14既能测量体温,还能用作参考电极,可以进一步提升心电信号采集质量,降低干扰,而且无需增加生产成本。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当采集部212与测温探头14贴附在皮肤上时,采集部212与测温探头14之间形成电压差,方便采集部212采集电信号。
41.进一步地,测温探头14包括外壳141和热敏电阻142,外壳141内设有空腔203,热敏电阻142对应空腔203设置,贴片本体10包括柔性电路板11,外壳141、热敏电阻142分别与柔性电路板11电性连接,外壳141用于接触皮肤采集电信号,热敏电阻142通过外壳141采集体温。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现有的电极,并在电极内挖容置热敏电阻142的空腔203,进而形成即可采集电信号,又能采集体温的测温探头14,制造成本低,实现简单,且测量结果准备。
42.进一步地,外壳14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铝合金、紫铜,不锈钢,但并不以此为限。
43.进一步地,为了减小皮肤到热敏电阻142之间的温度梯度,热敏电阻142与外壳141之间的间隙可填充导热材料,例如导热膏、导热胶等,用以降低温度梯度,提升测温准确性。
44.进一步地,贴片本体10包括支撑板12以及电池容置组件13,支撑板12固定在柔性电路板11上,电池容置组件13固定在支撑板12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2由硬质材料制成,例如金属板材或塑料,例如刚板、铜板、pvc,但并不以此为限。
45.本发明的贴片式检测装置的支撑板12用于支撑电池容置组件13,使电池容置组件13在柔性电路板11上具有支撑点,保证了电池容置组件13平坦且稳定,避免柔性电路板11变形,增强了柔性电路板11与电池容置组件13连接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柔性电路板11损坏,同时便于生产制造。而且,本发明的贴片式检测装置选用柔性电路板11进行设计,具有轻薄易折弯等优势。
46.进一步地,贴附膜22和硅基膜23上设有避让电池容置组件13的避让孔202,电池容置组件13从避让孔202中穿出,避免贴附膜22和硅基膜23在电池容置组件13处凸起,减少贴附膜22和硅基膜23的褶皱,方便用户使用。
47.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贴片式检测装置还包括柔性膜114和触片115,柔性膜114包覆支撑板12和柔性电路板11,柔性膜114上设有穿孔107,触片115电性连接在柔性电路板11上,触片115与穿孔107对应设置,触片115用于为电池30充电或导出数据。
48.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电池容置组件13用于容装电池30;电池容置组件13包括电池仓131和仓盖132,电池仓131固定在支撑板12上,仓盖132可拆装地连接在电池仓131上,电池仓131、仓盖132与支撑板12之间形成容置电池30的容置腔101。在本实施例中,仓盖132与支撑板12相对设置,仓盖132覆盖容置腔101,打开仓盖132即可将电池30装入容置腔101中,操作方便。
49.在另一较佳的实施例中,仓盖132可过焊接或胶水固定的方式固定在连接电池仓131上,无法拆卸更换电池30,可通过触片115对电池30进行充电。
50.进一步地,电池仓131呈圆环状,仓盖132呈圆形;电池仓131和仓盖132采用硬质塑胶材料制成,但并不以此为限。
51.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柔性电路板11和支撑板12上设有卡孔102,电池仓131设有与卡孔102配合的第一卡勾1311,第一卡勾1311穿过卡孔102固定于柔性电路板11。优选地,
柔性电路板11和支撑板12上设有多个卡孔102,电池仓131设有多个与各卡孔102配合的第一卡勾1311,各卡孔102均贯穿柔性电路板11和支撑板12,第一卡勾1311穿过卡孔102并钩挂于柔性电路板11的背面(远离支撑板12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电池仓131通过第一卡勾1311固定在柔性电路板11和支撑板12上,进一步增强了电池仓131的稳定性,避免电池30在容置腔101中晃动,使电信号输出更稳定。
52.进一步地,电池仓131与支撑板12之间连接有密封胶(图未示),密封胶密封电池仓131与支撑板12之间的间隙。密封胶既增强了电池仓131与支撑板12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使产品底侧密封,达到很好的防水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胶例如为环氧胶,但并不以此为限。
53.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电池仓131靠近容置腔101的内侧设有凸棱1312,仓盖132设有与凸棱1312配合的第二卡勾1321,第二卡勾1321与凸棱1312配合使仓盖132固定在电池仓131上。将仓盖132扣合在电池仓131上时,第二卡勾1321伸入容置腔101中并钩挂在凸棱1312上,实现电池仓131与仓盖132之间的紧固。
54.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电池仓131的外壁设有用于拆卸仓盖132的豁口105,豁口105对应凸棱1312设置,可借助工具对应豁口105处撬开仓盖132,换取电池30,操作简单方便,该种拆卸方式能够避免损坏贴片式检测装置,避免了采用旋钮方式打开仓盖132而容易损坏产品外观的缺陷。
55.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电池容置组件13还包括密封圈133,密封圈133设置于电池仓131与仓盖13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133呈圆环状,密封圈133弹性抵靠于电池仓131与仓盖132之间,实现密封电池仓131与仓盖132之间的间隙,增强了电池容置组件13的防水功能。
56.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柔性电路板11上电性连接有第一接触件111和第二接触件112,支撑板12上设有第一开孔103和第二开孔104,第一接触件111对应第一开孔103设置,第二接触件112对应第二开孔104设置,第一接触件111和第二接触件112用于与电池30的正、负极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件111和第二接触件112为金属件,例如由铜材制成;第一接触件111穿过第一开孔103设置于容置腔101中,第二接触件112穿过第二开孔104设置于容置腔101中,第一接触件111位于容置腔101的中部,第二接触件112靠近容置腔101的腔壁设置,将电池30安装在容置腔101中时,第一接触件111与电池30的底部电性接触,第二接触件112与电池30的侧壁电性接触。
57.进一步地,柔性电路板11上电性连接有芯片(图未示)和蓝牙(图未示),芯片用于存储心电信号,蓝牙用于传输心电信号至终端。
58.进一步地,贴片本体10的厚度为2mm-7mm,优选为3mm、4mm、5mm;长度为50mm-60mm,优选为53mm、55mm、57mm、59mm;宽度为30mm-40mm,优选为33mm、36mm、37mm、39mm。
59.进一步地,贴片本体10的整体重量小于20g,但并不以此为限。
60.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