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胫骨假体取出装置

文档序号:25522445发布日期:2021-06-18 20:1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胫骨假体取出装置

本发明涉及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取出胫骨假体的辅助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炎的有效方法。由于临床效果显著,近年来手术数量逐年增多。尽管疗效满意,但每年仍有约1%的病人会发生膝关节感染,或者在术后的第15-20年出现膝关节假体的磨损或松动,需要行膝关节翻修术。

现有的膝关节假体组成包括:股骨假体,胫骨假体,以及位于股骨假体与胫骨假体之间的衬垫。胫骨假体的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平台托01,平台托01具有顶面02和底面03,顶面02上设有卡槽04,用于辅助固定衬垫,底面03上设有连接部05,用于插入至胫骨内部实现固定。胫骨假体完成固定后,底面03与胫骨的顶部切面完全贴合。还有一种胫骨假体的结构如图5-6所示,包括平台托01,平台托01具有顶面02和底面03,顶面02用于辅助固定衬垫,底面03上设有连接部05,用于插入至胫骨内部实现固定。胫骨假体完成固定后,底面03与胫骨的顶部切面完全贴合。

目前临床上只有在行膝关节置换术时将胫骨假体打入人体胫骨的工具,却没有合适的取出器械。当对病人行膝关节翻修术时,需要取出胫骨假体,由于胫骨假体的结构导致施力不便,因而取出较为困难。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方便取出胫骨假体的工具,是现有技术中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尚未有用于将打入胫骨内部的胫骨假体方便取出的工具,以致行胫骨翻修术时,胫骨假体取出不便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用于辅助取出胫骨假体的取出装置。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胫骨假体取出装置,包括:

平台座;

连接位,设置在所述平台座上,适于连接滑锤;

固定臂,一端与所述平台座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适于与胫骨假体连接的连接端;

活动臂,通过导向结构与所述平台座可滑动连接,端部同样设有适于与胫骨假体连接的连接端;

驱动结构,安装在所述固定臂和所述活动臂上,用于驱动所述活动臂向着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臂的方向运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驱动轴,包括同轴设置的光轴部分和螺纹轴部分,所述光轴部分和所述螺纹轴部分通过挡块分开;

通孔,开设在所述固定臂上,用于供所述光轴部分可转动地插入安装,所述光轴部分的位于所述通孔外部的部分上设有挡板;

螺纹孔,与所述通孔相对,开设在所述活动臂上,用于供所述螺纹轴部分可转动地螺接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轴部分的向外穿出所述通孔的部分,固定安装有手柄轴;所述手柄轴安装在所述挡板外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结构包括:

t型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动臂的顶端;

t型槽,开设在所述平台座的底面上,用于供所述t型块安装,并可供其在内部滑动;所述t型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驱动轴的轴向平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结构还包括:

导向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臂上,所述导向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方向平行;

导向孔,开设在所述活动臂上,用于供所述导向轴可滑动地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轴为方形轴,所述导向孔为方形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臂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卡齿,所述活动臂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卡齿相对的第二卡齿,所述第一卡齿和所述第二卡齿分别朝着靠近离彼此的方向延伸一定长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臂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卡齿,所述活动臂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三卡齿相对的第四卡齿,所述第三卡齿和所述第四卡齿分别朝着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一定长度。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胫骨假体取出装置,包括平台座、连接位、固定臂、活动臂和驱动结构,其中连接位设置在平台座上,适于连接滑锤,固定臂的一端与平台座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适于与胫骨假体连接的连接端;活动臂通过导向结构与平台座可滑动连接,端部同样设有适于与胫骨假体连接的连接端;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活动臂向着靠近或远离固定臂的方向运动;本发明的胫骨假体取出装置,在使用时首先调整活动臂的位置,使设置在活动臂上的连接端与设置在固定臂上的连接端之间的距离增大,然后将平台托插入,再反向调整活动臂的位置,使两个连接端卡在平台托的底部,此时即可施力借助连接到连接位上的滑锤将胫骨假体拉出。本发明的胫骨假体取出装置,能够与常用的胫骨假体匹配连接,并利用滑锤将胫骨假体顺利取出,因而能够减小胫骨假体的取出难度,提高手术效率。

2.本发明的胫骨假体取出装置,驱动结构包括驱动轴、通孔和螺纹孔,驱动轴的光轴部分与固定臂上的通孔可转动连接,驱动轴的螺纹轴部分与活动臂上的螺纹孔可转动螺接,通过转动驱动轴,拉动活动臂向着靠近或远离固定臂的方向运动。在光轴部分的向外穿出通孔的部分,固定安装有手柄轴,通过转动手柄轴操作驱动轴转动,操作更加方便。

3.本发明的胫骨假体取出装置,导向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活动臂顶端的t型块,和相应开设在平台座底面上的t型槽,t型块在t型槽里面滑动,从而对活动臂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进一步的,导向结构还包括导向轴和导向孔,导向轴固定设置在固定臂上,其延伸方向与驱动轴的轴线方向平行,导向孔开设在活动臂上,用于供导向轴可滑动地安装。

4.本发明的胫骨假体取出装置,固定臂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卡齿,活动臂的端部设有与第一卡齿想对的第二卡齿,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分别朝着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一定长度,从而能够与第一类型的胫骨假体连接固定(即图示1-2所示的胫骨假体)。

5.本发明的胫骨假体取出装置,固定臂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卡齿,活动臂的端部设有与第三卡齿想对的第四卡齿,第三卡齿和第四卡齿分别朝着靠近彼此的方向延伸一定长度,从而能够与第二类型的胫骨假体连接固定(即图示5-6所示的胫骨假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

图1是现有技术中胫骨假体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另一立体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胫骨假体取出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另一立体视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结构胫骨假体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另一立体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胫骨假体取出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另一立体视图。

附图标记:01、平台托;02、顶面;03、底面;04、卡槽;05、连接部;1、平台座;2、连接位;3、固定臂;31、第一卡齿;32、通孔;33、第三卡齿;4、活动臂;41、第二卡齿;42、螺纹孔;43、第四卡齿;5、驱动轴;51、光轴部分;52、螺纹轴部分;53、挡块;54、手柄轴;55、挡板;61、t型块;62、t型槽;63、导向轴;64、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胫骨假体取出装置,如图3-4所示,用于取出如图1-2所示结构的胫骨假体,具体包括:平台座1、连接位2、固定臂3、活动臂4和驱动结构;其中,连接位2设置在平台座1上,适于连接滑锤;固定臂3的一端与平台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三卡齿33;活动臂4通过导向结构与平台座1可滑动连接,端部设有与第三卡齿33相对的第四卡齿43;驱动结构安装在固定臂3和活动臂4上,用于驱动活动臂4向着靠近或远离固定臂3的方向运动。

当驱动结构驱动活动臂4向着靠近固定臂3的方向运动时,第三卡齿33和第四卡齿43之间的距离缩短,用于夹住胫骨假体;当驱动结构驱动活动臂4向着远离固定臂3的方向运动时,第三卡齿33和第四卡齿43之间的距离增大,用于释放或准备夹住胫骨假体。

本实施例中,驱动结构包括驱动轴5,驱动轴5包括同轴设置的光轴部分51和螺纹轴部分52,其中光轴部分51和螺纹轴部分52通过挡块53分开;固定臂3上开设有通孔32,用于供光轴部分51可转动地插入安装,光轴部分51的位于通孔32外部的部分上设有挡板55;活动臂4上设有螺纹孔42,其设置位置与通孔32相对,用于供螺纹轴部分52可转动地螺接安装。

需要驱动活动臂4向着靠近固定臂3的方向运动时,绕第一方向转动驱动轴5,在挡板55的阻挡下,拉动活动臂4向着靠近固定臂3的方向运动;

需要驱动活动臂4向着远离固定臂3的方向运动时,绕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驱动轴5,在挡块53的阻挡下,推动活动臂4向着远离固定臂3的方向运动。

作为优选方案,在光轴部分51的向外穿出通孔32的部分,固定安装有手柄轴54,手柄轴54安装在挡板55的外侧,通过转动手柄轴54操作驱动轴5转动,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的导向结构包括t型块61和t型槽62,其中t型块固定设置在活动臂4的顶端,t型槽62开设在平台座1的底面上,用于供t型块61安装,并可供其在内部滑动;t型槽62的延伸方向与驱动轴5的轴向平行。

作为优选方案,导向结构还包括导向轴63和导向孔64,其中导向轴63固定设置在固定臂3上,导向轴63的延伸方向与驱动轴5的轴线方向平行;导向孔64开设在活动臂4上,用于供导向轴63可滑动地安装。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轴63为方形轴,导向孔64为与方形轴匹配的方形孔。

本实施例中胫骨假体取出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调整活动臂4的位置,使第一卡齿31和第二卡齿41之间的距离增大;然后,将胫骨假体的平台托插入,再反向调整活动臂4的位置,使第一卡齿31和第二卡齿41都卡在平台托的底部;最后,施力借助连接到连接位上的滑锤将胫骨假体拉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胫骨假体取出装置,如图7-8所示,用于取出如图5-6所示的胫骨假体,其结构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变形,区别在于:固定臂3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卡齿31,活动臂4的端部设有与第一卡齿31相对的第二卡齿41,第一卡齿31和第二卡齿41分别朝着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一定长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卡齿31和第二卡齿41的形状为弧形,方便与弧形的胫骨假体向匹配。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