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的LED灯光动力治疗仪

文档序号:25524978发布日期:2021-06-18 20:1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的LED灯光动力治疗仪

本发明属于光动力治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模块化的led灯光动力治疗仪。



背景技术:

鲜红斑痣是常见的血管性疾病,俗称“红胎记”,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好发于面、颈和头皮,大多为单侧性,偶为双侧性,有时累及黏膜。损害初起为大小不一或数个淡红、暗红或紫红色斑片,呈不规则形,边界清楚,一般不高出皮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压之部分或完全褪色,表面平滑。随着年龄增长,颜色加深变红,变紫,65%的患者的病灶将逐渐扩张,在40岁前可增厚,出现结节,于创伤后易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和身心健康。既往多采用激光治疗,但疗效欠佳,复发率高。近几年,随着光动力技术的发展,其已逐渐用于治疗鲜红斑痣,疗效显著。治疗仪器为530nm的led设备,共有两个治疗头,分别为10*10cm的正方形治疗头和直径为3cm的圆形治疗头,其光束照射范围往往是一个平面且其能覆盖的最大面积为100cm2。然而鲜红斑痣不仅可发生于面、颈和头皮,也可发生在躯干和四肢,若采用以上治疗头,仅能照射其中的一面,一方面患者要多次承受治疗痛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目前主要采用手动调节的方式调整治疗头和皮损的距离,无法达到精准的治疗距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的led灯光动力治疗仪,旨在解决led光动力治疗头照射平面单一,照射面积范围小,适用范围狭窄,无法精准治疗距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的led灯光动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

主模块,顶部与所述机体连接,底部设有若干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上设有第一连接端口,所述第一连接端口呈楔形,且所述主模块内部安装有自由摆动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安装有自行旋转的第一高度调节轮,所述第一高度调节轮沿所述第一导轨轴线移动,所述第一高度调节轮一端连接第一治疗模块;

副模块,设有若干个,各所述副模块呈弧形,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适配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呈楔形,所述第二连接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适配的第二连接端口,且所述副模块内部安装有自由摆动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安装有自行旋转的第二高度调节轮,所述第二高度调节轮沿所述第二导轨轴线移动,所述第二高度调节轮一端连接第二治疗模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治疗模块,呈正方形,一端与所述第一高度调节轮连接,且第一治疗模块上设有第一治疗灯,所述第一治疗灯内部设有若干红外模块,且所述第一治疗灯为柔性材质。

优选地,所述主模块包括,主模块壳体,与所述副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布置于所述主模块壳体上,所述第一连接端上设有弱电接口,用于为所述第二治疗模块提供所需能源,数据传输接口,用于操控所述第二治疗模块曲度和第二治疗模块的模块化光照强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治疗模块,整体为正方形,一端与所述第二高度调节轮连接,且所述第二治疗模块上设有第二治疗灯,所述第二治疗灯内部设有若干红外模块,且所述第二治疗灯为柔性材质。

优选地,所述副模块包括,副模块壳体,与所述主模块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端布置于所述副模块壳体上,所述第二连接端上设有所述弱电接口和所述数据传输接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高度调节轮包括:

第一支架,一端与所述第一治疗模块连接;

第一电机,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旋转端安装第一行走轮。

优选地,第二支架,一端与所述第二治疗模块连接;

第二电机,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旋转端安装第二行走轮。

优选地,所述主模块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主模块两端的长方形第一出风口和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下方的用于喷洒消毒液和麻醉剂的子弹型第一喷头以及安装于所述主模块壳体两侧的第一视觉模块。

优选地,所述副模块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副模块两端的长方形第二出风口和安装于所述第二出风口下方用于喷洒消毒液和麻醉剂的子弹型第二喷头以及安装于所述副模块壳体上的第二视觉模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喷头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下方,所述第二喷头设置于所述第二出风口下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的led灯光动力治疗仪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模块化的led灯光动力治疗仪与现有技术相比副模块的第二连接端与主模块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实现了的led灯光动力治疗仪的模块画设计,照射面积范围小的问题,第一调节模块和第二调节模块上高度调节轮与轨道接触连接且高度调节轮沿轨道的轴向做往复运动使治疗灯可以实现平面到曲面的调整,解决了led灯光动力治疗仪适用范围狭窄的问题,led灯光动力治疗仪的模块画设计以及副模块圆弧状的设计解决了led光动力治疗头照射平面单一的问题,红外模块均匀分布安装于发光区域上用于测量治疗灯与治疗表面的距离,从而驱动第一调节模块和第一调节模块,用于精准调节治疗灯与治疗表面的距离,解决了无法精准治疗距离的问题,第一视觉模块和第二视觉模块识别鲜红斑痣所在区域从而驱动移动杆,减少了人员操作地误差,喷头可以为患者地部位消毒和麻醉以及对自身进行消毒处理,在消毒完成后通过出风口进行风干,以及减少在进行治疗时治疗灯照射所造成患者疼痛,进行物理降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的led灯光动力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的led灯光动力治疗仪的三维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的led灯光动力治疗仪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的led灯光动力治疗仪的主视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的led灯光动力治疗仪的左视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的led灯光动力治疗仪的模块拆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的led灯光动力治疗仪的模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的a部局部放大视图;

图9为图4中的b部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1、主模块;2、智能调节中心;3、副模块;4、第一治疗灯;5、红外模块;6、第一高度调节轮;7、第一轨道;8、副模块壳体;9、主模块壳体;10、第二导轨;11、第二治疗模块;12、安装桥;13、第一连接端口;14、第一风机;15、第一治疗模块;16、第二连接端口;17、第一视觉模块;18、第二视觉模块;19、第一出风口;20、第二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9,现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的led灯光动力治疗仪进行说明。一种模块化的led灯光动力治疗仪,包括:机体、主模块1、副模块3,主模块1顶部与机体连接,底部设有若干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上设有第一连接端口13,第一连接端口13呈楔形,且主模块1内部安装有自由摆动的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安装有自行旋转的第一高度调节轮6,第一高度调节轮6沿第一导轨轴线移动,第一高度调节轮6一端连接第一治疗模块15;

副模块3设有若干个,各副模块3呈弧形,一端设有与第一连接端适配的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呈楔形,第二连接端上设有与第一连接端口13适配的第二连接端口16,且副模块3内部安装有自由摆动的第二导轨10,第二导轨10上安装有自行旋转的第二高度调节轮,第二高度调节轮沿第二导轨10轴线移动,第二高度调节轮一端连接第二治疗模块11。

第一治疗模块15呈正方形,一端与第一高度调节轮6连接,且第一治疗模块15上设有第一治疗灯4,第一治疗灯4内部设有若干红外模块5,且第一治疗灯4为柔性材质。主模块1包括,主模块壳体9与副模块3连接,第一连接端布置于主模块壳体9上,第一连接端上设有弱电接口,用于为第二治疗模块11提供所需能源,数据传输接口,用于操控第二治疗模块11曲度和第二治疗模块11的模块化光照强度。副模块3包括,副模块壳体8,与主模块壳体9可拆卸连接.且第二连接端布置于副模块壳体8上,第二连接端上设有弱电接口和数据传输接口。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的led灯光动力治疗仪,与现有技术相比副模块3的第二连接端与主模块1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实现了的led灯光动力治疗仪的模块画设计,照射面积范围小的问题,第一高度调节轮6与第一轨道7接触连接且第一高度调节轮6沿第一轨道7的轴向做往复运动使第一治疗灯4可以实现平面到曲面的调整,解决了led灯光动力治疗仪适用范围狭窄的问题,led灯光动力治疗仪的模块画设计以及副模块3圆弧状的设计解决了led光动力治疗头照射平面单一的问题,红外模块5均匀分布安装于发光区域上用于测量第一治疗灯4与治疗表面的距离,从而用于精准调节第一治疗灯4与治疗表面的距离,解决了无法精准治疗距离的问题,第一视觉模块17和第二视觉模块18识别鲜红斑痣所在区域从而驱动移动杆,减少了人员操作地误差,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20可以为患者地部位消毒和麻醉以及对自身进行消毒处理,在消毒完成后通过第一出风口19及第二出风口进行风干,以及减少在进行治疗时第一治疗灯4照射所造成患者疼痛,进行物理降温。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的led灯光动力治疗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9,主模块1包括:第一治疗模块15、主模块壳体9,第一治疗模块15呈正方形,一端与第一高度调节轮6连接,且第一治疗模块15上设有第一治疗灯4,第一治疗灯4内部设有若干红外模块5,且第一治疗灯4为柔性材质。主模块壳体9,与副模块3连接,第一连接端布置于主模块壳体9上,第一连接端上设有弱电接口,用于为第二治疗模块11提供所需能源,数据传输接口,用于操控第二治疗模块11曲度和第二治疗模块11的模块化光照强度。还包括用于吹风的长方形第一出风口19和用于喷洒消毒液和麻醉剂的子弹型第一喷头以及安装于主模块壳体9两侧的第一视觉模块17。第一喷头设置于第一出风口19下方。第一高度调节轮6包括:第一支架、第一电机,第一支架一端与第一治疗模块15连接;第一电机一端与第一支架连接,旋转端安装第一行走轮。

主模块壳体9呈喇叭状,上小下大,上下部为正方形开口,下部正方形开口的两侧有对称布置第的第一连接端口13,顶端与移动杆连接,在第一视觉模块17扫描完成后,驱动移动杆移动,调节主模块1整体位置,第一连接端口13为楔形接口,楔形接口下方设有长方形第一出风口19,第一出风口19上方安装有第一风机14,第一出风口19下方设有若第一喷头,楔形接口的里侧呈三角形内凹形状外侧有正方形突起并且贯穿整个下部正方向开口,每个楔形的接口能够维持与副模块3的连接稳定性,楔形接口上设有弱电接口和数据传输接口,用于为副模块3供电和传递命令,用于调节第二治疗模块11上柔性第二治疗灯距离皮肤的高度和光照强度,在主模块壳体9内部有智能调节中心2,智能调节中心2上设有开口通过螺钉安装在主模块壳体9上,在主模块壳体9的中下部有均匀分布的三个呈拱形的安装桥12,拱形区域向上两底座向下并设有安装孔通螺丝安装在主模块壳体9上,安装桥12上有三个矩形开口,其中一个处于安装桥12的正中央,另外两个在安装桥12的三等分处,每一个矩形开口中央设有安装轴,安装轴上安装有长方形第一轨道7,其中中间导轨的长度最长,两侧略短,每一个导轨内部设有长方形开口,第一高度调节轮6放置在开口内部,沿第一轨道7的轴向做往复运动。第一高度调节轮6的底部连接第呈正方形的第一治疗模块15,第一高度调节轮6内部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智能调节中心2驱动,第一电机旋转端安装第一行走轮,第一行走轮与第一轨道7长方形开口配合,达到行走的目的。

主模块1喇叭状的设计为安装桥12和智能调节中心2提供了有效的安装位置,若干滑一一对应第一轨道7,沿第一导轨的轴向做往复运动,调节了柔性治疗灯4距离皮肤的高度和光照强度,提高了治疗的精准度,第一喷头可以对患者部位进行消毒和麻醉,减小了患者负担,第一出风口19可快速烘干消毒液和麻醉液,减小时间,以及避免消毒液和麻醉液对led灯光造成的反射,提高了治疗效率。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的led灯光动力治疗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9,副模块3包括:副模块壳体8、第二治疗模块11,副模块壳体8与主模块壳体9可拆卸连接.且第二连接端布置于副模块壳体8上,第二连接端上设有弱电接口和数据传输接口。第二治疗模块11,整体为正方形,一端与且第二高度调节轮连接,且第二治疗模块11上设有第二治疗灯,第二治疗灯内部设有若干红外模块5,且第二治疗灯为柔性材质。还包括,用于吹风的长方形第二出风口和用于喷洒消毒液和麻醉剂的子弹型第二喷头20以及安装于副模块壳体8周围的第二视觉模块18,第二喷头20设置于第二出风口下方。第二高度调节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一端与第二治疗模块11连接,第二电机,一端与第二支架连接,旋转端安装第二行走轮。

副模块壳体8整体呈扁平的弧形,一端设有与上述第一连接端对应的形状的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为突出的楔形接口,楔形接口下方设有长方形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上方安装有第二风机,第二出风口下方设有若干第二喷头20,楔形接口的外侧呈三角形,三角形状内侧有正方形内凹结构,此突出的楔形接口贯穿整个副模块壳体8,每个楔形的接口能够维持与主模块1的连接稳定性,突出的楔形接口上设有弱电接口和数据传输接口,与第一连接端上的弱电接口和数据传输接口的位置对应用安置用于为副模块3供电和传递命令,用于调节第二治疗模块11上柔性第二治疗灯距离皮肤的高度和光照强度,在副模块壳体8的中部有均匀分布的三个呈拱形的安装桥12,拱形区域向上两底座向下并设有安装孔通螺丝安装在主模块壳体9上,安装桥12上有三个矩形开口,其中一个处于安装桥12的正中央,另外两个在安装桥12的三等分处,每一个矩形开口中央设有安装轴,安装轴上安装有长方形第二轨道,其中中间导轨的长度最长,两侧略短,每一个导轨内部设有长方形开口,第二高度调节轮放置在开口内部,第二高度调节轮内部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智能调节中心2驱动,第二电机旋转端安装第二行走轮,第二行走轮与第二轨道长方形开口配合,沿第二轨道的轴向做往复运动。第二高度调节轮的底部连接第呈正方形的第二治疗模块11。第二视觉模块18安装在副模块壳体8的除楔形接口以外的其他三个面上,方便对患者区域进行识别和区分。

主模块1与副模块3通过楔形接口连接,使得led灯光动力治疗仪具有了模块化的设计,同时可根据皮损大小调整治疗模块数量,个体化治疗,减少治疗次数减少患者的治疗痛苦,并且副模块3整体呈扁平的弧形解决了led光动力治疗头照射平面单一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的led光动力治疗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9第一治疗模块15和第二治疗模块11包括:第一治疗灯、第二治疗灯、红外模块5。第一治疗灯4和第二治疗灯分为若干发光区域,发光区域与间接连接主模块壳体9和副模块壳体8上第二高度调节轮对应连接,红外模块5设有若干个,红外模块5均匀分布安装于发光区域上。

治疗灯呈柔性,分别通过第一高度调节轮6和第二高度调节轮安装在主模块1和副模块3上,主模块1上安装的第一治疗灯4刚开始为平面,通过沿第一轨道7的轴向做往复运动的第一高度调节轮6进行曲度的调节,副模块3上安装的第二治疗灯刚开始为曲面,同样通过沿第二轨道的轴向做往复运动的第二高度调节轮进行曲度的调节,红外模块5编织在第一治疗灯4和第二治疗灯上,用于测量治疗灯与患者皮肤表面的距离,将测量后的信号通过数据传输接口传入智能调节中心2,智能调节中心2再将电能通过弱电接口传入第二高度调节轮,用来调节安装在主模块1和副模块3上第治疗灯的曲度,使第治疗灯到皮肤的距离保持定值,实现了精准治疗距离。

工作过程:

面对较大的平面时副模块3安装在主模块1上,主模块1可以对相对平坦的皮肤部位进行照射,副模块3主要针对弧形部位,所以副模块3为弧形设计,大大增大了照射曲面的曲度,在进行工作时,第一视觉模块17和第二视觉模块18识别患者皮肤,锁定位置驱动移动杆从而带动主模块1和副模块3靠近患病部位,红外模块5扫描患者的皮肤,将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接口传入智能调节中心2,数据经过处理后通过弱电接口驱动第二高度调节轮,再加上内部柔性第一治疗灯4和第二治疗灯的柔性调节,可以实现较大角度的弯曲,尽量保证大平面上第一治疗灯4和第二治疗灯与皮肤的距离关系。面对较小的平面时主模块1可以对相对平坦的皮肤部位进行照射,在进行工作时,红外模块5扫描患者的皮肤,将数据传入智能调节中心2,数据经过处理后驱动第一高度调节轮6,再加上内部柔性第一治疗灯4的柔性调节,尽量保证与皮肤的距离关系,实现精准治疗,在进行治疗时,首先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20对患者皮肤喷涂消毒液和麻醉液,对患者进行消毒麻醉处理,然后第一出风口19和第二出风口吹风进行风干处理,最后第一治疗灯4进行照射,为了增加治疗效果,减小患者皮肤应激反应以及环境温度影响,第一出风口19和第二出风口使患者皮肤保持恒温,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治疗完成后,再由喷嘴进行自清洁,保持仪器清洁。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