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用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32313发布日期:2021-04-02 10:12阅读:90来源:国知局
神经内科护理用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面部神经麻痹又称“面部表情肌无力”、“面瘫”。是面神经麻痹的明确体征。望诊病人面部表情肌肉不能自主运动,扬眉而额部没有皱纹,闭眼眼睑不能闭合,闭嘴患侧口角下垂,鼓腮口角漏气,露齿时患侧鼻唇沟消失,笑一笑时口角歪向健侧等,触摸时患侧肌肉松弛,即为面部神经麻痹。

在治疗面部麻痹时,特别是关系到面部的神经治疗,需要医护人员能够观看清晰仔细,因此需要用到照明灯,现有的医护照明设备其安装高度较高,这样使得照明范围较广,无法对局部进行强光照明,因此不利于医护人员进行清晰查看治疗。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照明装置,其根据人体面部特征设计照明灯,使照明灯能够近距离照亮人体整个面部,方便医生对患者面部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检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照明装置,包括通过升降组件连接于照明支撑件下部的照明桥板,且所述照明桥板的一侧可移动连接所述照明支撑件的一侧。

所述照明桥板的底部通过位移组件连接滑块,所述滑块包括呈15~50度倾斜角的两个置物侧,两个所述置物侧的底端相互靠近,两个所述置物侧上均固接调节组件;所述滑块还包括设置于置物侧底部的铰接端,所述铰接端铰接照明组件。

所述照明组件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照明壳体,每个所述照明壳体均包括弯曲端和调节端,所述调节端连接所述调节组件,所述弯曲端上设有若干个照明灯头;通过调节组件完成弯曲端之间的距离调整。

两个弯曲端组合呈倒u型,使照明灯头能够照到患者的上脸部和两侧脸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部穿过所述照明支撑件连接第一电机,所述转动杆的下部螺纹套接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固接所述照明桥板。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的外部还套接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固定于所述照明支撑件的底部,且所述固定套的下部套接所述升降杆。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杆的外侧中部还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位移组件包括固接于所述照明桥板底部的滑槽和固接于所述滑块上面的滑轨,所述滑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内部,所述滑轨连接第一气缸的活塞轴。

进一步的,所述位移组件包括固接于所述照明桥板底部的齿轮座,所述齿轮座中转动连接齿轮,所述齿轮与固接于所述滑块上面的齿条相互啮合;所述位移组件还包括固接于所述照明桥板底部的滑槽和固接于所述滑块上面的滑轨。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调节组件均为第二气缸,两个所述第二气缸分别固接于所述置物侧上,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轴分别连接所述调节端。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装置上还设置喷洒组件,所述喷洒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照明桥板上面的依次连接的雾化器、加热器、微型泵和护理液盒,所述喷洒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弯曲端上的若干个喷雾头;所述弯曲端的内部通过隔板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上设置所述喷雾头,所述第二腔室上设置所述照明灯头。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桥板的一侧固接移动轴,所述移动轴通过移动轮可移动连接移动轨道,所述移动轨道固接所述照明支撑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照明装置,通过设置照明桥板,照明桥板通过升降组件连接照明支撑件下部,通过升降组件实现照明桥板以及其下部机构的高度调节;照明桥板的底部通过位移组件连接滑块,通过位移组件实现滑块以及其下部机构的左右调节;滑块包括呈15~50度倾斜角的两个置物侧,两个置物侧的底端相互靠近,两个置物侧上均固接调节组件;滑块还包括铰接端,铰接端铰接照明组件;照明组件包括两个照明壳体,每个照明壳体均包括弯曲端和调节端,调节端连接调节组件,弯曲端上设有若干个照明灯头,两个弯曲端组合呈倒u型;通过调节组件调节两个弯曲端之间的距离,使弯曲端靠近用户的脸部,由于弯曲端整体呈倒u型,因此,照明灯头能够照到患者的上脸部和两侧脸部。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人体面部特征设计照明灯,使照明灯能够近距离照亮人体整个面部,方便医生对患者面部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检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照明桥板的b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滑块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弯曲端的a-a向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底座,2-竖向支架,21-横向支架;3-转动杆,31-第一电机,32-升降杆,33-固定套,34-限位块;4-照明桥板,41-雾化器,42-加热器,43-微型泵,44-护理液盒,45-移动轴,46-移动轮,47-移动轨道;5-滑槽,51-滑轨,52-第一气缸,53-齿轮,54-齿条,55-第二电机,56齿轮座;6-滑块,61-置物侧,62-铰接端;7-第二气缸,8-弯曲端,81-调节端,82-第一腔室,83-第二腔室,84-喷雾头,85-照明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照明装置,包括照明支撑件,照明支撑件通过升降组件连接照明桥板4,照明桥板4的一侧固接移动轴45,移动轴45通过移动轮46可移动连接移动轨道47,移动轨道47固接照明支撑件;照明桥板4的底部通过位移组件连接滑块6,参见图3,滑块6包括呈15~50度的倾斜角的两个置物侧61,还包括穿设销轴的铰接端62,两个置物侧61的底端相互靠近,两个置物侧61上均固接调节组件,铰接端62铰接照明组件,照明组件包括两个通过销轴铰接的照明壳体,每个照明壳体均包括弯曲端8和调节端81,调节端81连接上述调节组件,弯曲端8上设有若干个照明灯头85;本发明中,两个弯曲端8组合呈倒u型。

照明支撑件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部固接竖向支架2,竖向支架2固接移动轨道47;竖向支架2的顶部固接横向支架21,横向支架21通过升降组件连接照明桥板4。

参见图1,本发明中,升降组件包括转动杆3,转动杆3的顶部穿过横向支架21后连接设置于横向支架21上的第一电机31,第一电机31用于驱动转动杆3旋转,转动杆3的外部设有外螺纹,且转动杆3的下部螺纹套接升降杆32,升降杆32固接照明桥板4。当第一电机31工作时,转动杆3转动,由于升降杆32固接照明桥板4,照明桥板4通过移动轴45上下移动连接于移动轨道47,移动轨道47固接竖向支架2,因此,转动杆3转动时,升降杆32能够相对于转动杆3进行上下移动,照明桥板4和其下部所连接的其他机构都能够进行上下移动,此过程中,移动轴45通过移动轮46在移动轨道47中上下移动。

为了提高整个装置的美观性,转动杆3的外部还套接固定套33,固定套33固定于横向支架21的底部,且固定套33的下部套接升降杆32。当升降杆32相对于转动杆3进行上下移动时,转动杆3始终位于固定套33的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升降杆32的外侧中部还设有限位块34,防止升降杆32无限制的下降,而脱离转动杆3,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

当然,升降组件也可以选用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轴直接固接照明桥板4。

作为一种实施例,位移组件包括固接于照明桥板4底部的滑槽5和固接于滑块6上面的滑轨51,滑轨51滑动连接于滑槽5的内部,参见图2,滑轨51连接第一气缸52的活塞轴,第一气缸52固接于照明桥板4的底部。第一气缸52还连接电磁阀,控制第一气缸52的活塞轴进行往复运动;当第一气缸52的活塞轴往复运动时,能够带动滑轨51、滑块6以及滑块6下部所连接的其他机构进行前后移动。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参见图3,位移组件包括固接于照明桥板4底部的齿轮座56,齿轮座56中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齿轮53,齿轮53通过固定于照明桥板4底部的第二电机55驱动,齿轮53与固接于滑块6上面的齿条54相互啮合;位移组件还包括固接于照明桥板4底部的滑槽5和固接于滑块6上面的滑轨51;滑槽5和滑轨51设有两组,提高照明桥板4和滑块6连接的稳定性。当第二电机55驱动齿轮53进行正反转动时,齿条54、滑块6以及滑块6下部所连接的其他机构进行前后移动。

本发明中,两个调节组件均为第二气缸7,两个第二气缸7分别固接于置物侧61上,第二气缸7的活塞轴分别连接调节端81;由于两个置物侧61均呈15~50度的倾斜角,因此,第二气缸7具有与置物侧61相同的倾斜角度。工作过程中,当两个第二气缸7的活塞轴回收时(即向上移动),带动两个调节端81向上移动,由于两个照明壳体通过销轴铰接,因此,两个弯曲端8相向移动,两个弯曲端8之间的距离变小,靠近用户的脸部;当两个第二气缸7的活塞轴向下移动时,带动两个调节端81向下移动,由于两个照明壳体通过销轴铰接,因此,两个弯曲端8异向移动,两个弯曲端8之间的距离变大,远离用户的脸部。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整个照明组件位于患者头部的上方,当医生需要对患者的面部神经进行护理治疗时,通过升降组件使整个照明组件向下移动,靠近用户的脸部;然后通过第二气缸7调节两个弯曲端8之间的距离,使弯曲端8靠近用户的脸部,由于弯曲端8整体呈倒u型,符合人体面部特征,因此,照明灯头85不仅能够照到患者的上脸部,还能够照到患者的两侧脸部,方便医生对患者面部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检查,同时,由于两个照明壳体通过销轴铰接,通过调节组件可以调节倒u型的弯曲端的开合大小,从而调整两个弯曲端8之间的距离,调节照明灯头85距离两侧脸部的距离,提高患者两侧脸部的亮度,方便医生进行护理检查;两个弯曲端8之间的距离调整完成后,再通过位移组件实现照明组件的前后移动,使照明组件能够从用户的额头部移动到下巴,或者从下巴移动到额头,对脸部进行下上的全方位照明,方便医生的检查。

由于许多的患者在进行面部神经护理过程中,需要进行药物熏蒸或者加湿,因此,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本发明在照明装置上还设置喷洒组件,参见图2,喷洒组件包括设置于照明桥板4上面的依次连接的雾化器41、加热器42、微型泵43和护理液盒44,还包括设置于弯曲端8上的若干个喷雾头84,喷雾头84通过管道连接雾化器41;参见图4,本发明中的弯曲端8的内部通过隔板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82和第二腔室83,第一腔室82上设置喷雾头84,喷雾头84的管道设置于第一腔室82的内部,第二腔室83上设置照明灯头85,照明灯头85均连接设置于第二腔室83内部的电线,并通过电线连接电源。

工作过程中,护理液盒44中的护理液经微型泵的作用进入加热器42加热,然后进入雾化器41进行雾化,雾化后的照明液通过管道进入到喷雾头84中喷出并作用于患者的面部。

当医生对患者面部的护理检查工作完成之后,照明装置无需定点停留在面部的某个位置,而是可以通过位移组件实现照明组件的前后往复移动,从而使喷雾头84喷出的护理液雾气作用于用户的脸部,对患者面部神经进行护理。

本发明的竖向支架2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本发明中的第一电机31、雾化器41、加热器42、微型泵43、第一气缸52、第二电机55和第二气缸7的控制开关。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置照明桥板,照明桥板通过升降组件连接照明支撑件下部,通过升降组件实现照明桥板以及其下部机构的高度调节;照明桥板的底部通过位移组件连接滑块,通过位移组件实现滑块以及其下部机构的左右调节;滑块包括呈15~50度倾斜角的两个置物侧,两个置物侧的底端相互靠近,两个置物侧上均固接调节组件;滑块还包括铰接端,铰接端铰接照明组件;照明组件包括两个照明壳体,每个照明壳体均包括弯曲端和调节端,调节端连接调节组件,弯曲端上设有若干个照明灯头,两个弯曲端组合呈倒u型;通过调节组件调节两个弯曲端之间的距离,使弯曲端靠近用户的脸部,由于弯曲端整体呈倒u型,因此,照明灯头能够照到患者的上脸部和两侧脸部。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人体面部特征设计照明灯,使照明灯能够近距离照亮人体整个面部,方便医生对患者面部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检查。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