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底坐浴激光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58927发布日期:2021-07-13 16:1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盆底坐浴激光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盆底坐浴激光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药物坐浴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医传统外治疗法。经常坐浴是女性防止妇科疾病的有效方法,而现如今中药坐浴渐渐成为中医使用的中药外治的传统治疗方法。

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失能和各种慢病导致运动障碍人越来越多,对康复医疗器械等产生巨大的需求。由于传统康复治疗方法的局限性,特别是康复医生体能消耗大、工作效率底下和治疗效果差异较大。需要研发适合现有医疗需求的新型康复医疗器械,如用先进的康复机器人技术与传统的中医治疗相结合:中药水疗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即发挥机器人技术在康复中的优势,包括有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又辅予在运动过程中药药物的治疗。这种治疗模式,更利于患者的健康的恢复。

将激光的生物刺激作用,结合热水坐浴、气泡按摩、热风风干,配合医院的药物坐浴共同作用于人体病变组织和经络穴位,进而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能够实现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消炎、镇痛、加速病变部位受损组织的修复,加快愈合的目的。

中国专利文献cn110302034a公开了一种“中药坐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采用了包括坐姿康复机器人、水浴舱、配电箱、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工作扶梯、显示器、手柄遥控器。坐姿康复机器人由座椅与下肢康复机器人组成,以实现坐姿下肢康复运动训练;水浴舱可以盛放水和中药,与工作扶梯组合,配备有显示工作数据的显示器及手柄遥控器,舱内置有防水配电箱,包括温控模块、电机和安全模块;升降机构与旋转机构组成传动系统,通过连接件与水浴舱及坐姿康复机器人连接,实现使用者到水浴舱间的来往传送,整个系统可通过手柄遥控器或舱外控制按钮控制工作。上述技术方案仅实现坐浴功能,作为一种用于医疗的设备,面对多样化的病人需求,仅仅采用固定化的使用模式远远不够,而仅在医院获得医生的专业指点又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原有的技术方案工作模式固定缺乏针对性,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甚至操作不当产生不良后果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盆底坐浴激光治疗系统,将激光的生物刺激作用,通过传统中医特色温热药物坐浴疗法结合650nm激光照射疗法,能够结合热水坐浴、气泡按摩、热风风干,配合医院的药物坐浴共同作用于人体病变组织和经络穴位,进而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消炎、镇痛、加速病变部位受损组织的修复,加快愈合的目的,并且简化了从患者清洗病变部位、药物坐浴到激光照射治疗流程的临床医疗工作,提高了治疗效率,优化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发明包括治疗设备、控制中心和终端;

治疗设备,用于治疗方案的实施,同时采集用户身体数据便于进行方案优化,与控制中心无线连接;

控制中心,用于根据用户身体数据设定相应治疗方案,同时根据采集的用户身体数据构建数据库,实现对用户的针对性治疗;

终端,用于实现用户身体状况及治疗方案的录入,同时访问控制中心了解用户使用状态,与控制中心无线连接。首先专业医疗人员通过终端访问控制中心,录入用户身体状况及治疗方案,控制中心进行录入信息进行存储,当用户使用治疗设备时,首先进行身体数据采集,控制中心根据采集数据发布相应的治疗方案,用户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坐浴激光治疗,并采集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数据上传至控制中心,若采集数据与预期数据存在较大偏差,将通知专业医疗人员,同时专业医疗人员能够主动通过终端随时获取数据并进行治疗方案优化,以实现针对性的有效治疗。

作为优选,所述的治疗设备包括调节模块和分别与调节模块相连的采集模块、安全模块、显示模块、通信模块。调节模块用于实现药液排放,温度,发泡按摩,激光照射等功能的调控,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坐浴激光治疗全程的数据,安全模块用于实现治疗设备的安全控制,以实现用户的安全保护,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医疗设备工作状态,通信模块用于实现与控制中心的数据交互。

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中心包括管理模块和分别与管理模块相连的任务模块、监控管理云平台,所述管理模块与通信模块无线连接。管理模块用于分析数据,任务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发布相应治疗方案,监控管理云平台用于记录坐浴激光治疗全程的数据,便于进行治疗方案的优化,以实现针对性的有效治疗。

作为优选,所述的治疗设备包括壳体,壳体中心设有凹槽,凹槽边缘设有座圈,座圈两侧设有对称的扶手,壳体下方设有若干脚轮,治疗设备侧面设有电源输入插座、接地端子、手持腔道激光治疗头接口。凹槽用于放置药浴液体以便用户进行药浴治疗,座圈用于方便用户治疗时借力,同时防止药液飞溅,扶手便于用户起坐,脚轮便于治疗设备移动,电源输入插座、接地端子实现治疗设备的供能,手持腔道激光治疗头接口用于连接手持腔道激光治疗头,实现用户体内治疗。

作为优选,所述的采集模块包括设置在凹槽内的液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设置在座圈上的压力传感器、体温传感器。设置在凹槽内的液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采集凹槽内药浴液体量及温度数据,设置在座圈上的压力传感器用于判断用户使用状态,体温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体温。

作为优选,所述的调节模块包括与线控板插座相连的线控板,与气泡发生器接口相连的气泡发生器,设置在治疗设备背后的进水口、设置在凹槽中心的激光窗口以及设置在凹槽最低处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设置在治疗设备背后的排水管相连。调节模块通过控制进水口和排水口调节药浴液体量及液体温度,同时控制气泡发生器实现热水发泡按摩,控制激光窗口实现盆底激光照射,并且用户能够使用线控板控制实现调节模块的手动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口与凹槽之间设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进水口输入药浴液体后,经过搅拌装置确保药浴液体混合均匀,同时根据预设的温度实现药浴液体的加热。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全模块包括设置在治疗设备侧面的紧急激光终止开关、熔断器和设置在治疗设备背后的漏电保护开关。紧急激光终止开关用于实现激光失控时的紧急终止,熔断器用于电压过大时的安全控制,漏电保护开关防止漏电引发的安全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的显示模块包括设置在治疗设备侧面的触摸液晶屏。用户通过触摸液晶屏实现对治疗设备参数的设置,同时从触摸液晶屏上观测用户治疗过程中的身体数据。

作为优选,所述的手持腔道激光治疗头接口与手持腔道激光治疗头相连,手持腔道激光治疗头包括依次相连的手柄、快速耦合接口、一次性激光棒卡盘和一次性激光棒,所述手柄上设有轻触开关。用户使用手持腔道激光治疗头实现对身体内部的治疗,快速耦合接口使一次性激光棒的安装更加简便,使用一次性激光棒卡盘和一次性激光棒更加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传统中医特色温热药物坐浴疗法结合650nm激光照射疗法,能够结合热水坐浴、气泡按摩、热风风干,配合医院的药物坐浴共同作用于人体病变组织和经络穴位,进而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消炎、镇痛、加速病变部位受损组织的修复,加快愈合的目的,并且简化了从患者清洗病变部位、药物坐浴到激光照射治疗流程的临床医疗工作,提高了治疗效率,优化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原理连接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设备的三维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设备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手持腔道激光治疗头的侧视图。

图中1治疗设备,2控制中心,3终端,4紧急激光终止开关,5电源输入插座,6接地端子,7熔断器,8手持腔道激光治疗头接口,8.1手柄,8.2快速耦合接口,8.3轻触开关,8.4一次性激光棒卡盘,8.5一次性激光棒,9触摸液晶屏,10线控板插座,11电源开关,12壳体,13座圈,14扶手,15脚轮,16气泡发生器接口,17进水口,18漏电保护开关,19排水管,20排水口,21激光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盆底坐浴激光治疗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治疗设备1、控制中心2和终端3;

治疗设备1,用于治疗方案的实施,同时采集用户身体数据便于进行方案优化,与控制中心2无线连接;治疗设备1包括调节模块和分别与调节模块相连的采集模块、安全模块、显示模块、通信模块。调节模块用于实现药液排放,温度,发泡按摩,激光照射等功能的调控,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坐浴激光治疗全程的数据,安全模块用于实现治疗设备的安全控制,以实现用户的安全保护,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医疗设备工作状态,通信模块用于实现与控制中心的数据交互。

控制中心2,用于根据用户身体数据设定相应治疗方案,同时根据采集的用户身体数据构建数据库,实现对用户的针对性治疗;控制中心2包括管理模块和分别与管理模块相连的任务模块、监控管理云平台,所述管理模块与通信模块无线连接。管理模块用于分析数据,任务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发布相应治疗方案,监控管理云平台用于记录坐浴激光治疗全程的数据,便于进行治疗方案的优化,以实现针对性的有效治疗。

终端3,用于实现用户身体状况及治疗方案的录入,同时访问控制中心了解用户使用状态,与控制中心2无线连接。

如图3、图4所示,治疗设备1包括壳体12,壳体12中心设有凹槽,凹槽边缘设有座圈13,座圈两侧设有对称的扶手14,壳体12下方设有若干脚轮15,治疗设备1侧面设有电源输入插座5、接地端子6、手持腔道激光治疗头接口8。凹槽用于放置药浴液体以便用户进行药浴治疗,座圈用于方便用户治疗时借力,同时防止药液飞溅,扶手便于用户起坐,脚轮便于治疗设备移动,电源输入插座、接地端子实现治疗设备的供能,手持腔道激光治疗头接口用于连接手持腔道激光治疗头,实现用户体内治疗。

采集模块包括设置在凹槽内的液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设置在座圈13上的压力传感器、体温传感器。设置在凹槽内的液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采集凹槽内药浴液体量及温度数据,设置在座圈上的压力传感器用于判断用户使用状态,体温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体温。用户通过触摸液晶屏实现对治疗设备参数的设置,同时从触摸液晶屏上观测用户治疗过程中的身体数据。

调节模块包括与线控板插座10相连的线控板,与气泡发生器接口16相连的气泡发生器,设置在治疗设备1背后的进水口17、设置在凹槽中心的激光窗口21以及设置在凹槽最低处的排水口20,所述排水口20与设置在治疗设备1背后的排水管19相连。进水口17与凹槽之间设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进水口输入药浴液体后,经过搅拌装置确保药浴液体混合均匀,同时根据预设的温度实现药浴液体的加热。调节模块通过控制进水口和排水口调节药浴液体量及液体温度,同时控制气泡发生器实现热水发泡按摩,控制激光窗口实现盆底激光照射,并且用户能够使用线控板控制实现调节模块的手动调节。

安全模块包括设置在治疗设备1侧面的紧急激光终止开关4、熔断器7和设置在治疗设备1背后的漏电保护开关18。紧急激光终止开关用于实现激光失控时的紧急终止,熔断器用于电压过大时的安全控制,漏电保护开关防止漏电引发的安全问题。显示模块包括设置在治疗设备1侧面的触摸液晶屏9。

如图4所示,手持腔道激光治疗头接口5与手持腔道激光治疗头相连,手持腔道激光治疗头包括依次相连的手柄8.1、快速耦合接口8.2、一次性激光棒卡盘8.4和一次性激光棒8.5,所述手柄8.1上设有轻触开关8.2。用户使用手持腔道激光治疗头实现对身体内部的治疗,快速耦合接口使一次性激光棒的安装更加简便,使用一次性激光棒卡盘和一次性激光棒更加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工作时,首先专业医疗人员通过终端访问控制中心,录入用户身体状况及治疗方案,控制中心将录入信息存储到监控管理云平台,当用户使用治疗设备1时,首先通过采集模块进行身体数据采集,控制中心2中的管理模块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任务模块根据分析结果发布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设备中的调节模块自动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坐浴激光治疗,并采集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数据上传至控制中心,若采集数据与预期数据存在较大偏差,将通知专业医疗人员,同时专业医疗人员能够主动通过终端随时获取数据并进行治疗方案优化,以实现针对性的有效治疗。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治疗设备、控制中心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