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创头皮牵开器

文档序号:25990896发布日期:2021-07-23 21:0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创头皮牵开器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创头皮牵开器。



背景技术:

颞肌瓣是修复颅底、鼻-鼻窦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常用修复材料。在用颞肌瓣修复术后缺损时很重要的一步是颞肌瓣的切取。传统的颞肌瓣切取方法是沿颞肌在头顶的附着处做一弧形切口,切开头皮,分离并游离颞肌,将颞肌转移至需修复的部位,最后缝合头皮切口。上述手术过程技术成熟,但是显著的缺点是头皮切口较大,出血多,对病人的创伤明显,术后感染发生率高,瘢痕明显,不适合全身状态差的病人,限制了其应用。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申请人拟对传统颞肌瓣切取方法进行改进,将开放性大切口改进为微创小切口,用内镜经小切口伸入到头皮下进行颞肌瓣切取的操作,以减少出血,降低感染发生率,减小术后瘢痕,减轻对病人的创伤,提高颞肌瓣的使用范围。

但在进行微创颞肌瓣切取过程中,手术器械需要经较小的头皮切口伸入到头皮下进行相关操作,此时需要提起头皮,在头皮下创造一内镜下可视的操作空间,而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专用的牵开器用于提拉头皮。

因此,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缺少在进行微创颞肌瓣切取过程中用于提拉头皮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微创头皮牵开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在进行微创颞肌瓣切取过程中用于提拉头皮的装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创头皮牵开器,所述的牵开器包括:

底座;

拨片,所述拨片可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拨片上可转动且可锁定的连接有拨头;

调节部,与所述拨片相连,以驱动所述拨片在所述底座上移动,从而调节所述拨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两端贯通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滑道部,与所述底板相连,且所述滑道部相对的两个内侧面形成滑道,所述滑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拨片通过滑块可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的滑道上,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道部内,且所述滑块的两侧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同侧的滑道上,所述滑块与所述调节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包括:

螺杆,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滑道部和所述滑块,且所述螺杆可转动;

摇柄,与所述螺杆相连,以驱动所述螺杆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拨片通过连接头与所述滑块相连,所述连接头上设有沿第一方向贯穿的插口,所述拨片贯穿所述插口,且所述拨片可在所述插口内滑动,从而调节所述拨片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可转动且可锁定的与所述滑块相连,从而调节所述拨片倾角。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和所述连接头通过花键相连,其中,所述滑块上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内花键,所述连接头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相配合的外花键,所述的外花键与所述的内花键相配合,以实现所述拨片倾角的有级调节。

或者,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上开设有径向孔,所述第二螺钉的内端贯穿所述径向孔并抵紧在所述转轴的外壁上,以将所述转轴锁定在所述套筒内。

进一步的,所述拨头上设有长槽,所述拨片上设有通孔,第一螺钉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拨头可绕所述第一螺钉转动,且所述螺栓贯穿所述长槽和所述通孔,并将所述拨头和所述拨片拧紧。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和所述拨头之间还设有橡胶垫圈。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拨头提起头皮,且拨头设置在拨片上,调节部可以驱动所述拨片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可以调节所述拨头沿竖直方向的位置,以确保所述拨头能与患者头部的小切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又由于所述拨头可在拨片上转动并锁定,从而可以调节所述拨头的朝向,以确保所述拨头的一端能伸入小切口内提起头皮,从而在头皮下创造一内镜下可视的操作空间,允许用内镜经小切口伸入到头皮下进行颞肌瓣切取的操作,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在进行微创颞肌瓣切取过程中用于提拉头皮的装置的技术问题,填补了这一空白,实现了内镜下微创颞肌瓣切取,取得了操作方便、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了出血量、降低了感染发生率、减小了术后瘢痕、减轻了对病人的创伤且提高了颞肌瓣的使用范围的有益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底板上设有两端贯通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可供手术相关的管道通过,起到支撑作用。

(3)用手摇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摇柄,所述摇柄驱动所述螺杆转动,所述螺杆在正转或反转的过程中,驱动所述滑块沿着所述滑道上下移动,同步带动所述拨片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所述拨头沿竖直方向的位置调节,以适配具体使用场合,实用性强,且所述摇柄摇动非常省力。

(4)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拨片贯穿所述插口,且所述拨片可在所述插口内滑动,从而调节所述拨片沿所述水平方向的位置,即实现所述拨头沿水平方向的位置调节,以适配具体使用场合,实用性强。

(5)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滑块和所述连接头通过花键相连,可实现所述拨片倾角的有级调节,以适配具体使用场合,实用性强。

(6)本申请实施例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上开设有径向孔,所述第二螺钉的内端贯穿所述径向孔并抵紧在所述转轴的外壁上,以将所述转轴锁定在所述套筒内,从而实现所述拨片倾角的无级调节,可以调节任意角度,实用性更强。

(7)选择合适的角度将所述拨头通过所述第一螺钉固定在所述拨片上,可调节所述拨片的朝向,另外,所述的第一螺钉可在所述长槽内滑动,所述拨头可以移动,具有位置调节作用,在合适的位置与所述拨片上的通孔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即可,可以调节所述拨头在所述拨片上的相对位置,实用性强。

(8)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拨头上设有便于所述拨头转动的把柄,以更省力的驱动所述拨头转动,从而便于调节所述拨头的朝向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牵开器使用拨头提起头皮,而所述的拨头的上下方向的位置、水平方向的位置、周向上的转动角度、相对于所述拨片的位置均可调节,全方位可调,适应性很广、实用性非常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微创头皮牵开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微创头皮牵开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微创头皮牵开器的正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微创头皮牵开器的分解图一;

图5是图4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微创头皮牵开器的分解图二;

图7是图6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套筒和转轴配合的端面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微创头皮牵开器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微创头皮牵开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在进行微创颞肌瓣切取过程中用于提拉头皮的装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串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设置拨头提起头皮,且拨头设置在拨片上,调节部可以驱动所述拨片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可以调节所述拨头沿竖直方向的位置,以确保所述拨头能与患者头部的小切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又由于所述拨头可在拨片上转动并锁定,从而可以调节所述拨头的朝向,以确保所述拨头的一端能伸入小切口内提起头皮,从而在头皮下创造一内镜下可视的操作空间,允许用内镜经小切口伸入到头皮下进行颞肌瓣切取的操作,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在进行微创颞肌瓣切取过程中用于提拉头皮的装置的技术问题,填补了这一空白,实现了内镜下微创颞肌瓣切取,取得了操作方便、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了出血量、降低了感染发生率、减小了术后瘢痕、减轻了对病人的创伤且提高了颞肌瓣的使用范围的有益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图1~3分别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微创头皮牵开器的结构示意图一、结构示意图二和正视图,如图1~3所示,所述的牵开器包括底座10、拨片20和调节部40。

所述拨片20的第一端可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拨片20的第二端上可转动且可锁定的连接有拨头30,从而可以调节所述拨头30在所述拨片20上的倾斜方向;所述调节部40与所述拨片20相连,以驱动所述拨片20在所述底座10上移动,从而调节所述拨片2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位置。

在使用所述牵开器时,患者平躺,使所述拨片20位于患者头部一侧,则所述的第一方向是上下方向,即竖直方向,第二方向是水平方向,所述调节部40调节所述拨片20沿竖直方向的位置,以使所述拨头30能对准头部的小切口,转动并锁定所述拨头30,以确保所述拨头30的一端能伸入小切口内提起头皮,从而在头皮下创造一内镜下可视的操作空间,允许用内镜经小切口伸入到头皮下进行颞肌瓣切取的操作。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拨头30提起头皮,且拨头30设置在拨片20上,调节部40可以驱动所述拨片20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可以调节所述拨头30沿竖直方向的位置,以确保所述拨头30能与患者头部的小切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又由于所述拨头30可在拨片20上转动并锁定,从而可以调节所述拨头30的朝向,以确保所述拨头30的一端能伸入小切口内提起头皮,从而在头皮下创造一内镜下可视的操作空间,允许用内镜经小切口伸入到头皮下进行颞肌瓣切取的操作,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在进行微创颞肌瓣切取过程中用于提拉头皮的装置的技术问题,填补了这一空白,实现了内镜下微创颞肌瓣切取,取得了操作方便、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了出血量、降低了感染发生率、减小了术后瘢痕、减轻了对病人的创伤且提高了颞肌瓣的使用范围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2、3所示,所述底座10包括底板11和滑道部12。所述底板11上设有两端贯通的引流管13,所述引流管13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所述滑道部12与所述底板11垂直相连,且所述滑道部12呈框体状,所述滑道部12相对的两个内侧面形成滑道14,所述滑道14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具体的,所述底板11是水平设置的平板,便于所述牵开器的放置。所述的引流管13自所述拨片20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拨片20的第二端,所述引流管13可供手术相关的管道通过,起到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拨片20通过滑块50可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10的滑道14上,所述滑块50位于所述滑道部12内,且所述滑块50的两侧分别可滑动地紧贴在同侧的所述滑道14上,所述滑块50与所述调节部相连。

所述调节部包括螺杆41和摇柄42,所述螺杆41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滑道部12和所述滑块50,且所述螺杆41可转动地与所述滑道部12和所述滑块50相连;所述摇柄42的一端与所述螺杆41固定相连,以驱动所述螺杆41转动,从而通过所述滑块50带动所述拨片20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具体的,用手摇动所述摇柄42,所述摇柄42驱动所述螺杆41转动,所述螺杆41在正转或反转的过程中,驱动所述滑块50沿着所述滑道14上下移动,同步带动所述拨片20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所述拨头30沿竖直方向的位置调节,以适配具体使用场合,实用性强,且所述摇柄42摇动非常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拨片20通过连接头60与所述滑块50相连,所述连接头60上设有沿第一方向贯穿的插口,所述拨片20贯穿所述插口,且所述拨片20可在所述插口内滑动,从而调节所述拨片20沿所述水平方向的位置,即实现所述拨头30沿水平方向的位置调节,以适配具体使用场合,实用性强。

具体的,当所述插口的宽度比所述拨片20略宽时,所述拨片20即可在所述插口内滑动,可以调节所述拨片20沿水平向的位置,为了防止所述拨片20滑过头,所述拨片20的第一端上设有堵头21,所述的堵头21与所述的拨片20垂直,还可同时起到滑动所述拨片20时便于手持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60可转动与所述滑块50相连,并通过锁定件锁定,从而调节所述拨片20的倾角。具体的,所述连接头60可以绕第三方向转动,所述的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的第一方向均垂直,所述拨片20可以调节相对于所述底板11(即水平面)的倾角,以适配具体使用场合,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如图4、5所示,所述滑块50和所述连接头60通过花键相连,其中,所述滑块50上设有套筒51,所述套筒51内设有内花键52,所述连接头上设有转轴61,所述转轴61上设有相配合的外花键62,所述的外花键62与所述的内花键52相配合,在预定的拨片20倾角下将所述外花键62插入对应的所述内花键52固定,起到锁定拨片20倾角的作用,从而实现所述拨片20倾角的有级调节,以适配具体使用场合,实用性强。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51内等角度间隔设有12个内花键52,相邻两个所述内花键52之间间距的圆心角是15°,所述转轴61上等角度间隔设有2个外花键62,所述外花键62每更换相邻一对所述内花键52进行卡扣配合,可以调整15°。

进一步的,所述拨头30是平铺在所述拨片20上的平板,所述拨头30上设有长槽31,所述拨片20上设有通孔,第一螺钉3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长槽31内,所述拨头30可绕所述第一螺钉32转动,且所述第一螺钉32贯穿所述长槽31和所述通孔,并将所述拨头30和所述拨片20拧紧。

具体的,选择合适的角度将所述拨头30通过所述第一螺钉32固定在所述拨片20上,可调节所述拨片20的朝向,另外,所述的第一螺钉32可在所述长槽31内滑动,所述拨头30可以移动,具有位置调节作用,在合适的位置与所述拨片20上的通孔通过第一螺钉32固定即可,可以调节所述拨头30在所述拨片20上的相对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长槽31是腰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钉32和所述拨头30之间还设有橡胶垫圈33。具体的,所述橡胶垫圈33可以使所述第一螺钉32和所述拨头30不至于过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套筒51和所述转轴61的连接方式不一样,在本实施中,所述套筒51和所述转轴61通过螺纹相连,具体如下:

如图6、7所示,所述套筒51内设有内螺纹53,所述转轴61上设有外螺纹63,所述外螺纹63所述内螺纹53相啮合,且所述转轴61上外螺纹段(设置外螺纹的部分)的长度比所述套筒51上内螺纹段(设置内螺纹的部分)的长度要长,从而使得所述套筒51和所述转轴61通过所述内螺纹53和所述外螺纹63螺接配合后,所述转轴61依然可以饶所述套筒51转动,同理于千斤顶,从而实现所述拨片20倾角的无级调节,可以调节任意角度,实用性更强。

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套筒51和所述转轴61的锁定方式不一样,在本实施中,所述套筒51和所述转轴61通过第二螺钉70锁定,具体如下:

所述转轴6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筒51内,所述套筒51上开设有径向孔,所述第二螺钉70的内端贯穿所述径向孔并抵紧在所述转轴61的外壁上,以将所述转轴61锁定在所述套筒51内,从而实现所述拨片20倾角的无级调节,可以调节任意角度,实用性更强。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拨头30上设有便于驱动所述拨头30转动的把柄80,以更方便、更省力的驱动所述拨头30转动,从而便于调节所述拨头30的朝向。

具体的,所述把柄80的底端固定在所述拨头30上表面的一端,另一端竖直向上延伸。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量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外、中间、内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申请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申请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