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影像科用移动式肘部辅助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25723079发布日期:2021-07-02 21:07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声影像科用移动式肘部辅助固定装置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超声影像科用移动式肘部辅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肘部使人体胳膊活动的重要部位,且肘关节是人体中最易发生脱位的部位之一,在肘关节治疗中,超声影像设备使能够帮助诊断与鉴别各类常见的肘关节病理类型的重要设备,超声影像是通过超声波,对人体各器官脏器做些检查,便于医生对病情的了解及时进行治疗。

例如申请号:cn201710915558.6中涉及一种医用骨科肘部固定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所述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为l型结构,所述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内设有内板,所述内板由抗菌纱布层、钢板和外保护层紧压粘接构成,且内板上留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贯穿于抗菌纱布层、钢板和外保护层,所述抗菌纱布层和钢板之间设有红外线加热垫,所述红外线加热垫包括由内到外分别设有发热丝pvc保护层、阻燃层和外保护层,所述红外线加热垫上连接控制器,所述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的端口设有硅胶防滑带,所述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的上方设有绑带,所述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的下方设有松紧带,本发明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使用方便、有利于受伤部位康复等优点。

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肘部辅助固定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涂抹的耦合剂在超声探头移动检测时,容易使耦合剂滴在地面或者流到上臂内侧,不便于进行清理,且对于胳膊骨折的患者,肘部弯曲无法较好的放置在固定装置上,时间较长容易引起患者的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影像科用移动式肘部辅助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肘部辅助固定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涂抹的耦合剂在超声探头移动检测时,容易使耦合剂滴在地面或者流到上臂内侧,不便于进行清理,且对于胳膊骨折的患者,肘部弯曲无法较好的放置在固定装置上,时间较长容易引起患者的不适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超声影像科用移动式肘部辅助固定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超声影像科用移动式肘部辅助固定装置,包括主体、竖槽、竖杆、载板、内板、内槽和顶槽,所述主体的底部边缘夹角的位置安装有万向轮,且主体的内侧底部通过转轴安装有伸缩杆;所述竖槽设在主体的内侧,且竖槽的侧面的滑槽的内部通过弹簧安装有滑杆;所述竖杆为圆柱形结构,且竖杆通过转轴安装在主体内侧底部伸缩杆的顶部;所述载板的顶部为弧形结构,且载板安装在竖杆的顶端,并且载板的顶部通过连接杆与底板相连接;所述顶槽的顶部设有卡槽,且顶槽设在托板的内部;

所述内板包括有横杆、插杆,所述横杆的侧面设有开槽,且横杆的内侧安装有插杆;所述内板的侧面设有插孔,且内板滑动安装在导向板的内部,并且内板外部的横杆设在导向板的侧面;所述内板外部的插杆贯穿导向板插在内板侧面的插孔内;

所述内槽包括有夹板、抽板,所述夹板的侧面为弧形板结构,且夹板通过弹簧安装在内槽顶部的开槽内;所述内槽的顶部设有两处开槽,且内槽设在载板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有滑杆,所述滑杆为圆柱形结构,且滑杆设在主体内侧底部伸缩杆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竖槽包括有滑槽、挡板,所述滑槽为弧形结构,且滑槽设在竖槽的侧面;所述挡板通过弹簧安装在竖槽的内部,且挡板内部贯穿的定位杆安装在竖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竖杆包括有底槽、底板,所述底槽为环形结构,且底槽设在竖杆的外侧;所述底板安装在底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载板包括有托板、导向板,所述托板的顶部为弧形结构,且托板通过转轴安装在载板的侧面;所述导向板的内侧外端设有卡块,且导向板安装在载板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内板还包括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内端安装有弹簧,且插杆的外端插在内板侧面的插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槽还包括有抽板,所述抽板的底部边缘位置设有橡胶块,且抽板安装在内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顶槽包括有滑板、顶板,所述滑板的底部设有凸块,且滑板安装在顶槽的内部;所述顶板的顶部安装有束缚带,且顶板通过弹簧安装在滑板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本装置中,设置了内板,在对患者肘部超声影像造影的时候,可以通过使用内板根据患者肘部的弯曲程度进行固定,在导向板的内部安装有内板,当患者肘部骨折弯曲的时候,手部捏动两处插杆的内端在横杆的内部进行移动,使内板在导向板的内部进行移动,使载板与托板的夹角贴合肘部的时候,在弹簧的作用下使插杆的外端插在内板侧面的插孔内,固定住托板的倾斜角度,使托板可以很好的贴合患者的肘部,尤其骨折恢复期的患者,减轻长时间托举带来的不适,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康复;

2、在本装置中,设置了内槽,在对患者肘部超声影像造影的时候,可以通过使用内槽对使用耦合剂的流动方向进行截流,在载板的内部设有内槽,根据患者肘部的宽度使两处夹板移动,使夹板侧面的弧形结构可以贴合患者肘部皮肤,同时夹板可以对肘部进行辅助固定,使涂抹的耦合剂沿着夹板流到抽板的内部,防止耦合剂滴落在地面上,同时对一些手部不便的患者,防止耦合剂流到手臂内侧不便于进行清理的问题,帮助患者检测后对耦合剂快速的进行清理,便于后面的患者进行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竖槽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竖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载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内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内槽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顶槽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主体;101、滑杆;2、竖槽;201、滑槽;202、挡板;3、竖杆;301、底槽;302、底板;4、载板;401、托板;402、导向板;5、内板;501、横杆;502、插杆;6、内槽;601、夹板;602、抽板;7、顶槽;701、滑板;702、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影像科用移动式肘部辅助固定装置,包括主体1、竖槽2、竖杆3、载板4、内板5、内槽6和顶槽7,主体1的底部边缘夹角的位置安装有万向轮,且主体1的内侧底部通过转轴安装有伸缩杆;竖槽2设在主体1的内侧,且竖槽2的侧面的滑槽201的内部通过弹簧安装有滑杆101;竖杆3为圆柱形结构,且竖杆3通过转轴安装在主体1内侧底部伸缩杆的顶部;载板4的顶部为弧形结构,且载板4安装在竖杆3的顶端,并且载板4的顶部通过连接杆与底板302相连接;顶槽7的顶部设有卡槽,且顶槽7设在托板401的内部;

内板5包括有横杆501、插杆502,横杆501的侧面设有开槽,且横杆501的内侧安装有插杆502;内板5的侧面设有插孔,且内板5滑动安装在导向板402的内部,并且内板5外部的横杆501设在导向板402的侧面;内板5外部的插杆502贯穿导向板402插在内板5侧面的插孔内,在导向板402的内部安装有内板5,当患者肘部骨折弯曲的时候,手部捏动两处插杆502的内端在横杆501的内部进行移动,使内板5在导向板402的内部进行移动,使载板4与托板401贴合肘部;

内槽6包括有夹板601、抽板602,夹板601的侧面为弧形板结构,且夹板601通过弹簧安装在内槽6顶部的开槽内;内槽6的顶部设有两处开槽,且内槽6设在载板4的内部,在载板4的内部设有内槽6,根据患者肘部的宽度使两处夹板601移动,使夹板601侧面的弧形结构可以贴合患者肘部皮肤,同时夹板601可以对肘部进行辅助固定。

其中,主体1包括有滑杆101,滑杆101为圆柱形结构,且滑杆101设在主体1内侧底部伸缩杆的两侧,主体1底部边缘夹角安装的万向轮便于对患者治疗时进行移动,主体1可以对折叠的载板4进行储存减小储存空间,主体1的内侧底部的伸缩杆根据患者的高度进行适当的调节,滑杆101的两端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对伸缩杆的位置进行固定。

其中,竖槽2包括有滑槽201、挡板202,滑槽201为弧形结构,且滑槽201设在竖槽2的侧面;挡板202通过弹簧安装在竖槽2的内部,且挡板202内部贯穿的定位杆安装在竖槽2内部,在主体1的内侧设有两处竖槽2,当载板4展开的时候,在弹簧的作用下推动挡板202向上移动,撤销对滑杆101的压力,当载板4折叠在主体1内侧的时候,压动挡板202沿着定位杆移动,同时对滑杆101的两端施加压力。

其中,竖杆3包括有底槽301、底板302,底槽301为环形结构,且底槽301设在竖杆3的外侧;底板302安装在底槽301内,在主体1内侧底部伸缩杆顶部通过转轴安装有竖杆3,便于对载板4进行折叠,底板302在底槽301的内侧进行移动,底板302通过连接杆与载板4的底部相连接,便于根据患者的使用位置调整载板4的位置。

其中,载板4包括有托板401、导向板402,托板401的顶部为弧形结构,且托板401通过转轴安装在载板4的侧面;导向板402的内侧外端设有卡块,且导向板402安装在载板4的底部,载板4与托板401顶部的弧形结构可以很好的贴合患者的肘部皮肤,载板4与托板401之间形成的开孔便于在托板401倾斜的时候放置肘部的肘关节,导向板402对内板5的移动轨迹进行导向,便于调节托板401的倾斜角度可以贴合患者的肘部。

其中,内板5还包括有插杆502,插杆502的内端安装有弹簧,且插杆502的外端插在内板5侧面的插孔内,在弹簧的作用下使插杆502的外端插在内板5侧面的插孔内,固定住托板401的倾斜角度,使托板401可以很好的贴合患者的肘部。

其中,内槽6还包括有抽板602,抽板602的底部边缘位置设有橡胶块,且抽板602安装在内槽6的内部,使涂抹的耦合剂沿着夹板601流到抽板602的内部,防止耦合剂滴落在地面上,抽出抽板602对耦合剂集中进行处理,防止造成医疗安全隐患。

其中,顶槽7包括有滑板701、顶板702,滑板701的底部设有凸块,且滑板701安装在顶槽7的内部;顶板702的顶部安装有束缚带,且顶板702通过弹簧安装在滑板701的顶部,在托板401的内部设有顶槽7,根据患者肘部的宽度,使两处滑板701在顶槽7的内部相对移动,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固定住患者的肘部,同时顶板702顶部的束缚带对肘部进行固定,顶板702底部的弹簧防止束缚带对肘部的压力过大形成压痕。

使用时:当需要使用本装置的时候,首先使载板4与托板401展开,在弹簧的作用下推动挡板202向上移动,滑杆101的两端失去压力在弹簧的作用下沿着滑槽201移动固定住主体1内侧底部伸缩杆的位置,调节主体1的内侧底部的伸缩杆的高度,底板302围绕着底槽301的内侧移动,便于调整载板4的位置,对于患者肘部骨折康复时呈弯曲状态,两处插杆502在横杆501内移动,内板5在导向板402内向外移动,使载板4与托板401顶部的弧形贴合肘部,在弹簧的作用下使插杆502的外端插在内板5侧面插孔内,固定住托板401的倾斜角度,减轻骨折患者长时间托举带来的不适感,载板4与托板401之间形成的开孔便于放置肘关节,再根据患者肘部的宽度使两处夹板601侧面的弧形结构贴合患者皮肤,同时夹板601对肘部进行辅助固定,涂抹的耦合剂沿着夹板601流到抽板602内防止滴落在地面上造成污染,再使两处滑板701在顶槽7内相对移动固定住患者的肘部,顶板702底部的弹簧减轻顶板702顶部束缚带造成的压力感,帮助患者尽快检测。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