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腹壁牵开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783970发布日期:2021-07-09 10:1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腹壁牵开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腹壁外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腹壁牵开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医学和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疝与腹壁外科疾病诊治中心已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各类疝与腹壁外科疾病,成立了疝与腹壁外科,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治疗复发疝可以绕过陈旧手术瘢痕区域,充分展示解剖结构,降低再次复发的风险,但是现有的疝与腹壁外科腹壁牵开器在使用时,由于创口大小不同,在腹壁牵开器的牵开头还在患者体外时,需要方便地调节牵开头扩张的距离以便于更好的从创口伸入体内,但是一旦牵开头进入患者体内,便需要精细的扩张操作,这样一来如果转动手柄的幅度过大则会导致牵开头快速扩张,进而对病人造成伤害,所以现在需要一种可调式腹壁牵开装置,在牵开头还未进入患者体内时转动手柄能快速调节牵开头扩张的距离,而牵开头进入患者以内后转动手柄则能对牵开头扩张的距离进行精细调节,防止误操作对病人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式腹壁牵开装置,能够在牵开装置的牵开头还未进入患者体内时,转动手柄能快速调节牵开头扩张的距离,便于医生根据患者的创口大小调节合适的初始牵开位置,而当牵开头进入患者以内后,转动手柄则能对牵开头扩张的距离进行精细调节,防止转动手柄时幅度过大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可调式腹壁牵开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部设有升降腔和位于升降腔下方的传动腔,所述升降腔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中心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升降腔内壁顶部转动连接有穿过升降腔底部内壁和传动腔顶部内壁后与传动腔底部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升降腔内部的第一直齿轮,所述升降腔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对称转动连接有穿过第一滑动板后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与第一直齿轮啮合的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传动腔内部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外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中心固定安装有左端穿过传动腔左端并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滑动板顶部固定安装有穿过升降腔顶部内壁后到达底座上方的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第三升降杆,所述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第三升降杆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第二固定板一端顶部和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左端与外界连通的筒体,所述筒体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筒体右端内壁固定安装有抵住第三转轴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三转轴左端穿过第一固定板并通过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轴承与其滑动键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筒体外侧设有轮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对称设有位于第三转轴上方和下方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穿过固定块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轴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斜边
和第二锥齿轮斜边与第三转轴轴线平行,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筒体外侧的轮齿啮合,所述第三转轴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三直齿轮。该结构能够调节牵开头的升降距离。
5.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一固定板左端设有环绕第一轴承的环形滑槽,所述第三转轴外侧滑动键连接有第四直齿轮,所述第四直齿轮上固定安装有伸入环形滑槽内并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动柱,所述第三转轴左端固定安装有半圆凸起,所述底座顶部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三转轴一端为斜面,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设有左右两端连通外界的第一通槽,所述半圆凸起直径大于第一通槽宽度且抵住斜面,所述第一滑动板顶部固定安装有穿过升降腔到达底座上方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转轴穿过第二支撑板并通过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轴承与其滑动键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穿过第二支撑板和第一通槽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二支撑板和第一固定板之间且与第四直齿轮啮合的第五直齿轮。该结构能够根据牵开头的下降高度来调节控制手柄转动一圈时滑块的滑动距离。
6.进一步完善,所述筒体右端固定安装有穿过第三固定板的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外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第六直齿轮,所述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位于第三支撑板下方的双向丝杠,所述第三支撑板上对称设有第二通槽,所述双向丝杠外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穿过第二通槽后与第六直齿轮啮合的第七直齿轮,所述双向丝杠外侧对称螺纹连接有位于第七直齿轮之间的滑块,所述滑块底部固定安装有牵开头。该结构能够控制滑块和牵开头的相互靠近和远离。
7.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三支撑板底部设有稳定滑槽,所述滑块顶部伸入稳定滑槽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8.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一滑动板底部与升降腔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
9.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二转轴左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底座左方的第一手柄。
10.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五转轴左端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支撑板左方的第二手柄。
11.一种可调式腹壁牵开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
12.一、高度调节:转动第一手柄带动第二转轴旋转,第二转轴旋转带动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二锥齿轮旋转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旋转带动第一转轴旋转,第一转轴旋转带动第一直齿轮旋转,第一直齿轮旋转带动第二直齿轮旋转,第二直齿轮旋转带动第一丝杠旋转,第一丝杠旋转带动第一滑动板下降,第一滑动板下降时通过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第三升降杆带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下降,进而使得牵开头靠近患者。
13.二、牵开调节:在牵开头下降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弹簧的作用会推动第三转轴移动,使得半圆凸起贴合斜面,从而带动第三直齿轮滑动,使得第三直齿轮啮合在第一锥齿轮斜边的不同位置上,进而控制第三直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的转速,转动第二手柄带动第五转轴旋转,第五转轴旋转第五直齿轮旋转,第五直齿轮旋转带动第四直齿轮旋转,第四直齿轮旋转带动第三转轴,第三转轴旋转带动第三直齿轮旋转,第三直齿轮旋转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旋转带动第四转轴旋转,第四转轴旋转带动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二锥齿轮旋转带动筒体旋转,筒体旋转带动第六转轴旋转,第六转轴旋转带动第六直齿轮旋转,第六直齿轮旋转带动第七直齿轮旋转,第七直齿轮旋转带动双向丝杠旋转,双向丝杠旋转带
动滑块滑动使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滑块滑动带动牵开头滑动对比病人腹壁进行牵开。
14.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结构检测,操作简便,能够在牵开装置的牵开头还未进入患者体内时,转动手柄能快速调节牵开头扩张的距离,便于医生根据患者的创口大小调节合适的初始牵开位置,而当牵开头进入患者以内后,转动手柄则能对牵开头扩张的距离进行精细调节,防止转动手柄时幅度过大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a;
17.图3为本发明中筒体和轮齿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说明:底座1、第二转轴2、第二锥齿轮3、第一转轴4、第一锥齿轮5、传动腔6、第三支撑板7、第三升降杆8、第三固定板9、第二通槽10、第七直齿轮11、滑块12、双向丝杠13、第六转轴14、牵开头15、稳定滑槽16、第一通孔17、第六直齿轮18、第一通槽19、第五转轴20、第二手柄21、斜面22、第一支撑板23、第一滑动板24、第二弹簧25、第一手柄26、第一直齿轮27、升降腔28、第一丝杠29、第二直齿轮30、环形滑槽31、第四直齿轮32、第二支撑板33、半圆凸起34、第三转轴35、滑动柱36、第五直齿轮37、第二轴承38、固定块39、第三直齿轮40、第二升降杆41、第二锥齿轮42、第一弹簧43、筒体44、第二固定板45、第一锥齿轮46、第四转轴47、第一固定板48、第一升降杆49、轮齿50、第一轴承51。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0.参照附图1、2、3:本实施例中这种可调式腹壁牵开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部设有升降腔28和位于升降腔28下方的传动腔6,所述升降腔28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板24,所述第一滑动板24中心设有第一通孔17,所述升降腔28内壁顶部转动连接有穿过升降腔28底部内壁和传动腔6顶部内壁后与传动腔6底部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升降腔28内部的第一直齿轮27,所述升降腔28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对称转动连接有穿过第一滑动板24后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一丝杠29,所述第一丝杠29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与第一直齿轮27啮合的第二直齿轮30,所述第一转轴4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传动腔6内部的第一锥齿轮5,所述第一锥齿轮5外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3,所述第二锥齿轮3中心固定安装有左端穿过传动腔6左端并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2,所述第一滑动板24顶部固定安装有穿过升降腔28顶部内壁后到达底座1上方的第一升降杆49、第二升降杆41、第三升降杆8,所述第一升降杆49、第二升降杆41、第三升降杆8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48、第二固定板45、第三固定板9,所述第一固定板48靠近第二固定板45一端顶部和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9,所述第二固定板45上转动连接有左端与外界连通的筒体44,所述筒体44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三转轴35,所述筒体44右端内壁固定安装有抵住第三转轴35的第一弹簧43,所述第三转轴35左端穿过第一固定板48并通过安装在第一固定板48上的第一轴承51与其滑动键连接,所述第一轴承51安装在所述筒体44外侧设有轮齿50,所述第一固定板48和第二固定板45之间对称设有位于第三转轴35上方和下方的第四转轴47,所述第四转轴47穿过固定块39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轴47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
锥齿轮46和第二锥齿轮42,所述第一锥齿轮46斜边和第二锥齿轮42斜边与第三转轴35轴线平行,所述第二锥齿轮42与筒体44外侧的轮齿50啮合,所述第三转轴35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锥齿轮46啮合的第三直齿轮40,所述第一固定板48左端设有环绕第一轴承51的环形滑槽31,所述第三转轴35外侧滑动键连接有第四直齿轮32,所述第四直齿轮32上固定安装有伸入环形滑槽31内并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动柱36,所述第三转轴35左端固定安装有半圆凸起34,所述底座1顶部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23,所述第一支撑板23靠近第三转轴35一端为斜面22,所述第一支撑板23内部设有左右两端连通外界的第一通槽19,所述半圆凸起34直径大于第一通槽19宽度且抵住斜面22,所述第一滑动板24顶部固定安装有穿过升降腔28到达底座1上方的第二支撑板33,所述第三转轴35穿过第二支撑板33并通过安装在第二支撑板33上的第二轴承38与其滑动键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48上转动连接有穿过第二支撑板33和第一通槽19的第五转轴20,所述第五转轴20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二支撑板33和第一固定板48之间且与第四直齿轮32啮合的第五直齿轮37,所述筒体44右端固定安装有穿过第三固定板9的第六转轴14,所述第六转轴14外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第六直齿轮18,所述第二固定板45和第三固定板9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板7,所述第二固定板45和第三固定板9之间转动连接有位于第三支撑板7下方的双向丝杠13,所述第三支撑板7上对称设有第二通槽10,所述双向丝杠13外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穿过第二通槽10后与第六直齿轮18啮合的第七直齿轮11,所述双向丝杠13外侧对称螺纹连接有位于第七直齿轮11之间的滑块12,所述滑块12底部固定安装有牵开头15,所述第三支撑板7底部设有稳定滑槽16,所述滑块12顶部伸入稳定滑槽16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24底部与升降腔28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25,所述第二转轴2左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底座1左方的第一手柄26,所述第五转轴20左端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支撑板23左方的第二手柄21。
21.参照附图1、2、3:一种可调式腹壁牵开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
22.一、高度调节:转动第一手柄26带动第二转轴2旋转,第二转轴2旋转带动第二锥齿轮3旋转,第二锥齿轮3旋转带动第一锥齿轮5旋转,第一锥齿轮5旋转带动第一转轴4旋转,第一转轴4旋转带动第一直齿轮27旋转,第一直齿轮27旋转带动第二直齿轮30旋转,第二直齿轮30旋转带动第一丝杠29旋转,第一丝杠29旋转带动第一滑动板24下降,第一滑动板24下降时通过第一升降杆49、第二升降杆41、第三升降杆8带动第一固定板48、第二固定板45、第三固定板9下降,进而使得牵开头15靠近患者。
23.二、牵开调节:在牵开头15下降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弹簧43的作用会推动第三转轴35移动,使得半圆凸起34贴合斜面22,从而带动第三直齿轮40滑动,使得第三直齿轮40啮合在第一锥齿轮46斜边的不同位置上,进而控制第三直齿轮40带动第一锥齿轮4的转速,转动第二手柄21带动第五转轴20旋转,第五转轴20旋转第五直齿轮37旋转,第五直齿轮37旋转带动第四直齿轮32旋转,第四直齿轮32旋转带动第三转轴35,第三转轴35旋转带动第三直齿轮40旋转,第三直齿轮40旋转带动第一锥齿轮46旋转,第一锥齿轮46旋转带动第四转轴47旋转,第四转轴47旋转带动第二锥齿轮42旋转,第二锥齿轮42旋转带动筒体44旋转,筒体44旋转带动第六转轴14旋转,第六转轴14旋转带动第六直齿轮18旋转,第六直齿轮18旋转带动第七直齿轮11旋转,第七直齿轮11旋转带动双向丝杠13旋转,双向丝杠13旋转带动滑块12滑动使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滑块12滑动带动牵开头15滑动对比病人腹壁进行牵开。
24.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