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自导尿辅助设备

文档序号:25735773发布日期:2021-07-06 18:44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女性自导尿辅助设备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女性自导尿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当由于某种原因,尿液不能顺畅排出时,作为帮助导尿的手段之一,其中有“自我导尿”,“自我导尿”是当尿液存留在膀胱时,自行将导尿管插入到尿道的方法,这种方法对膀胱没有伤害,引起尿路感染的危险性小,被人们评价为非常好的排尿方法。使尿液顺畅排出,在膀胱内避免留存大量尿液,减少膀胱内压力,保护肾脏功能。

“自我导尿”与一直插着导尿管、连接尿袋那样的生活有所不同,自我导尿不妨碍身体的活动,因此可以参加工作、上学、旅行等社会活动。一些生活不便的老年使用者和初学女性使用者可能会在应用自导尿管时存在困难,难以找到尿道口的位置,导尿管插入尿道口时位置容易出现偏差。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女性自导尿辅助设备,解决了导尿管插入尿道口时位置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女性自导尿辅助设备,包括通过枢转轴连接的上部件和下部件,所述上部件包括上夹持片和上手持片,所述枢转轴位于所述上夹持片和上手持片之间,所述下部件包括下夹持片和下手持片,所述枢转轴位于所述下夹持片和下手持片之间,所述上手持片和下手持片上下对应,所述上夹持片和下夹持片上下对应;

还包括观察镜,所述观察镜设置在所述上夹持片和所述上手持片之间。

优选地,所述观察镜连接在所述上手持片和所述上夹持片之间的侧面或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上手持片和所述上夹持片之间设有观察镜安装座,所述观察镜与所述观察镜安装座通过卡扣连接或者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手持片与所述下手持片之间设有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手持片和所述下手持片。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一端连接所述上手持片,所述弹性片的另一端接触所述下手持片。

优选地,所述上手持片或所述下手持片的外表面套有套管,所述套管上设有贴合手指弧度的圆弧槽。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持片的下表面连接有上夹座,所述下夹持片的上表面连接有下夹座。

优选地,所述上夹座的下表面设有圆弧凹槽,所述下夹座的上表面在与所述上夹座圆弧凹槽的相应位置处设有相应尺寸的圆弧凹槽,使所述上夹座和所述下夹座贴合时所述上夹座和所述下夹座之间形成圆形通孔,用于放置导尿管。

优选地,所述上部件和所述下部件的外表面包裹有硅胶层。

本发明提供的女性自导尿辅助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上夹座和下夹座之间形成多个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用于放置导尿管,能够对导尿管管壁不产生压迫;并且上夹座和下夹座为弹性材料制成,既能够在夹持导尿管时起到防滑作用,也能够在夹持导尿管时利用弹性作用力增大对导尿管的夹持作用力,并且能够对导尿管管壁不产生压迫,防止硬质接触面对导尿管管壁的伤害;

2、上手持片或下手持片的外面套有套管,套管上设有贴合手指弧度的圆弧槽,起到防滑的作用,上夹座和下夹座夹持导尿管后,可以单独手握上手持片或下手持片的套管处,进行将导尿管插入尿道或从尿道取出的操作,能够减少同时手握上手持片和下手持片对枢转轴的作用,上夹座和下夹座能够保持紧密贴合,避免导尿管位移或掉落;优选设计下手持片的长度大于上手持片,此时在下手持片的外表面套有套管,因为下手持片为四指捏合部位,上手持片为母指捏合部位,下手持片的捏合面积比上手持片大,因此下手持片的长度大于上手持片时,捏合操作更舒适;

3、上部件和下部件选择使用轻质金属钛合金、铝合金等,外表面光滑,易于清洗和消毒,不会产生清洁死角,上部件和下部件的外层也可以包裹硅胶,硅胶外层更不易腐蚀,使用寿命长;

4、在上部件的上手持片和上夹持片之间设有观察镜,在使用女性自导尿辅助设备夹持导尿管插入尿道时,使用者能够通过观察镜观察导尿管和尿道口位置,能够准确将导尿管插入尿道口,不会出现位置偏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1的女性自导尿辅助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图5为图1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施例2的女性自导尿辅助设备的立体图。

图7为图6的正视图。

图8为图6的后视图。

图9为图6的左视图。

图10为图6的右视图。

图中:1、上夹持片;11、上夹座;2、下夹持片;21、下夹座;3、枢转轴;4、上手持片;41、套管;42、圆弧槽;5、下手持片;6、弹性件;7、观察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专利公开的女性自导尿辅助设备,包括通过枢转轴3连接的上部件和下部件,上部件包括上夹持片1和上手持片4,枢转轴3位于上夹持片1和上手持片4之间,下部件包括下夹持片2和下手持片5,枢转轴3位于所述下夹持片2和下手持片5之间,上手持片4和下手持片5上下对应,上夹持片1和下夹持片2上下对应。上手持片4与下手持片5之间设有弹性件6,弹性件6可以是弹性片,弹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上手持片4上,弹性片的另一端与下手持片5接触。上夹持片1和下夹持片2之间设有可拆卸的上夹座11和可拆卸的下夹座21,上夹座11连接在上夹持片1上,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螺栓进行连接,下夹座21连接在下夹持片2上,也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螺栓进行连接,未使用时,上夹座11的下表面和下夹座21的上表面在枢转轴3的作用力下保持贴合。上夹座11的下表面设有多个直径相同的圆弧凹槽,下夹座21的上表面与上夹座11圆弧凹槽的相应位置处也设有相应尺寸的多个圆弧凹槽,使上夹座11和下夹座21贴合时,上夹座11和下夹座21之间形成多个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用于放置自导尿管,圆形通孔的内周长分别为8mm、10mm、12mm、14mm或16mm,分别对应规格为8f、10f、12f、14f或16f的自导尿管。将上夹座11和下夹座21设计为可拆卸的,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其中一个规格的导尿管,将对应该规格自导尿管的上夹座11和下夹座21分别连接在上夹持片1和下夹持片2上。

上夹座11和下夹座21为弹性材料制成,可以选择使用硅胶垫或橡胶垫等,既能够在夹持导尿管时起到防滑作用,也能够在夹持导尿管时利用弹性作用力增大对导尿管的夹持作用力,并且能够对导尿管管壁不产生压迫,防止硬质接触面对导尿管管壁的伤害。

上手持片4的长度大于下手持片5,上手持片4外面套有套管41,套管41上设有用于防滑的贴合手指弧度的圆弧槽42,上夹座11和下夹座21夹持导尿管后,可以单独手握上手持片4的套管41处,进行将导尿管插入尿道或从尿道取出的操作。将导尿管插入尿道或从尿道取出的操作,如果同时手握上手持片4和下手持片5进行操作,手握上手持片4和下手持片5的握力对枢转轴3产生挤压力,容易导致上夹座11的下表面和下夹座21的上表面不能保持紧密贴合,进而导致圆形通孔内的自导尿管容易发生位移或掉落,因此单独手握上手持片4操作插入或取出自导尿管,能够减少握力对枢转轴3的作用,上夹座11的下表面和下夹座21的上表面能够保持紧密贴合。

同理,若单独手握下手持片5操作插入或取出自导尿管时,那么下手持片5的长度大于上手持片4,下手持片5外面套有设置圆弧槽42的套管41,也能够实现减少握力对枢转轴3的作用使上夹座11的下表面和下夹座21的上表面能够保持紧密贴合的目的。优选设计下手持片5的长度大于上手持片4,此时在下手持片5的外表面套有套管41,因为下手持片5为四指捏合部位,上手持片4为母指捏合部位,下手持片5的捏合面积比上手持片4大,因此下手持片5的长度大于上手持片4时,节省制作材料的同时捏合操作更舒适。

上夹座11的下表面和下夹座21的上表面贴合时,弹性片处于无形变状态,捏紧上手持片4和下手持片5时,弹性片发生形变,此时上夹座11的下表面和下夹座21的上表面分离,此时能够将导尿管放入圆形通孔中或者取出导尿管。放入或取出后,松开上手持片4和下手持片5,在弹性片恢复形状的作用下上手持片4和下手持片5分开,上夹持片1和下夹持片2主动闭合,使上夹座11的下表面和下夹座21的上表面贴合进行固定导尿管位置。

枢转轴3可以套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两端分别接触上部件和下部件,因为扭转弹簧的预紧力,松开上手持片4和下手持片5的情况下,扭转弹簧带动上夹持片1和下夹持片2主动闭合,增大上夹持片1和下夹持片2的闭合作用力。

上部件和下部件可以选择使用轻质金属钛合金、铝合金等,外表面光滑,易于清洗和消毒,不会产生清洁死角,上部件和下部件的外层也可以包裹硅胶,硅胶外层更不易腐蚀,使用寿命长。

上部件的侧面在枢转轴3的旁边连接有观察镜7,观察镜7可以位于枢转轴3的上侧,观察镜7可以直接与上部件一体制造成型或者螺栓连接,也可以在上手持片4和上夹持片1之间的侧面设有观察镜安装座,观察镜7与观察镜安装座通过卡扣连接或者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或者螺纹连接都可以将观察镜7脱离观察镜安装座,进行分开清洗和消毒,易于清洗和消毒,不容易产生清洁死角。在使用女性自导尿辅助设备夹持导尿管插入尿道时,使用者能够通过观察镜7观察导尿管和尿道口位置,能够准确将导尿管插入尿道口,不会出现位置偏差。

实施例2

如图6-10所示,本专利公开的女性自导尿辅助设备,包括通过枢转轴3连接的上部件和下部件,上部件包括上夹持片1和上手持片4,枢转轴3位于上夹持片1和上手持片4之间,下部件包括下夹持片2和下手持片5,枢转轴3位于所述下夹持片2和下手持片5之间,上手持片4和下手持片5上下对应,上夹持片1和下夹持片2上下对应。上手持片4与下手持片5之间设有弹性件6,弹性件6可以是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上手持片4上,压缩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下手持片5上。上夹持片1和下夹持片2之间设有可拆卸的上夹座11和可拆卸的下夹座21,上夹座11连接在上夹持片1上,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螺栓进行连接,下夹座21连接在下夹持片2上,也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螺栓进行连接,未使用时,上夹座11的下表面和下夹座21的上表面在枢转轴3的作用力下保持贴合。上夹座11的下表面设有多个直径不相同的圆弧凹槽,下夹座21的上表面与上夹座11圆弧凹槽的相应位置处也设有相应尺寸的多个圆弧凹槽,使上夹座11和下夹座21贴合时,上夹座11和下夹座21之间形成多个直径不相同的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用于放置导尿管,不同直径的圆形通孔内可以放置不同管径的导尿管,用途更广泛。多个直径不相同的圆形通孔的内周长分别为8mm、10mm、12mm、14mm和16mm,分别对应规格为8f、10f、12f、14f和16f的自导尿管。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其中一个规格的导尿管,将对应该规格自导尿管放置在相应的圆形通孔内。

上夹座11和下夹座21为弹性材料制成,可以选择使用硅胶垫或橡胶垫等,既能够在夹持导尿管时起到防滑作用,也能够在夹持导尿管时利用弹性作用力增大对导尿管的夹持作用力,并且能够对导尿管管壁不产生压迫,防止硬质接触面对导尿管管壁的伤害。

上手持片4的长度大于下手持片5,上手持片4外面套有套管41,套管41上设有用于防滑的贴合手指弧度的圆弧槽42,上夹座11和下夹座21夹持导尿管后,可以单独手握上手持片4的套管41处,进行将导尿管插入尿道或从尿道取出的操作。将导尿管插入尿道或从尿道取出的操作,如果同时手握上手持片4和下手持片5进行操作,手握上手持片4和下手持片5的握力对枢转轴3产生挤压力,容易导致上夹座11的下表面和下夹座21的上表面不能保持紧密贴合,进而导致圆形通孔内的自导尿管容易发生位移或掉落,因此单独手握上手持片4操作插入或取出自导尿管,能够减少握力对枢转轴3的作用,上夹座11的下表面和下夹座21的上表面能够保持紧密贴合。

上夹座11的下表面和下夹座21的上表面贴合时,压缩弹簧处于无形变状态,捏紧上手持片4和下手持片5时,对抗枢转轴3的作用力,压缩弹簧发生压缩形变,此时上夹座11的下表面和下夹座21的上表面分离,此时能够将导尿管放入圆形通孔中或者取出导尿管。放入或取出后,松开上手持片4和下手持片5,枢转轴3在形变反弹力的作用下闭合上夹持片1和下夹持片2,压缩弹簧作为被动弹性元件也恢复形状,上手持片4和下手持片5分开,使上夹座11的下表面和下夹座21的上表面贴合进行固定导尿管位置。

上部件和下部件可以选择使用轻质金属钛合金、铝合金等,外表面光滑,易于清洗和消毒,不会产生清洁死角,上部件和下部件的外层也可以包裹硅胶,硅胶外层更不易腐蚀,使用寿命长。

上手持片4和上夹持片1之间的上方设有观察镜7,观察镜7可以位于用于连接的枢转轴3上方,观察镜7可以直接与上部件一体制造成型或者螺栓连接,也可以在上手持片4和上夹持片1之间的上方设有观察镜安装座,观察镜7与观察镜安装座通过卡扣连接或者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或者螺纹连接都可以将观察镜7脱离观察镜安装座,进行分开清洗和消毒,易于清洗和消毒,不容易产生清洁死角。在使用女性自导尿辅助设备夹持导尿管插入尿道时,使用者能够通过观察镜7观察导尿管和尿道口位置,能够准确将导尿管插入尿道口,不会出现位置偏差。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发明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