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车智能控制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5738268发布日期:2021-07-06 18:48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健身车智能控制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健身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健身车智能控制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身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人们健身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健身工具逐渐多样化,其中,健身车是广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健身器械,且以骑单车的形式健身,健身效果较好。

人们在骑健身车的时候,主要依靠调节健身车的阻力等级,适应自己的需求,从而对人体起到训练效果;但这些训练方式往往是通过训练者的主观感受调节健身车的阻力等级,健身结束后,人也是根据主观感受判断训练效果,从而缺乏足够的科学性,运动效果不够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用户使用健身车时训练的科学性,使运动效果更好,本申请提供一种健身车智能控制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健身车智能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健身车智能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并存储用户的基础资料和身体测试数据;

根据所述身体测试数据推荐健身车使用方案,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包括所述健身车的阻力档位和骑行时间;

根据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控制所述健身车的阻力档位和骑行时间;

实时获取用户对健身车踏板施加的驱动力,以判断用户是否处于合理健身状态,所述合理健身状态为所述驱动力与所述阻力相同时用户的状态;

若所述用户不处于合理健身状态,则发出警报,以对用户进行提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用户自身的基础资料和身体测试数据生成相适配的健身车使用方案,具体为用户在使用健身车时的所需阻力档位和骑行时间,使用户根据健身车使用方案进行锻炼,并实时监测用户对健身车踏板施加的驱动力,从而实时监测用户是否按照推荐的健身车使用方案进行锻炼,若监测到用户不处于合理健身状态,则发出警报,以使用户能够始终以推荐的健身车使用方案进行锻炼,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健身车时训练的科学性,使运动效果更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根据所述身体测试数据推荐健身车使用方案,包括:

获取用户身高、用户体重、用户心率、用户体脂率、用户肌肉量;

根据所述用户身高、用户体重、用户心率、用户体脂率、用户肌肉量生成健身车使用方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用户身高、体重、心率、体脂率、肌肉量生成健身车使用方案,使用户根据自身条件针对性锻炼,使锻炼科学性更好,效果更佳。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根据所述用户身高和所述用户体重判断用户体型;

若所述用户体型偏胖,则增加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的有氧模式占比;

若所述用户体型偏瘦,则增加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的无氧模式占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用户不同的身材调整健身车使用方案,使偏胖的人多做有氧运动以减脂,使偏瘦的人多做无氧模式以增肌,使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做相应的运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若所述用户体脂率高于阈值,则降低所述阻力档位,提高所述骑行时间;

若所述用户肌肉量低于阈值,则提高所述阻力档位,降低所述骑行时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用户自身体脂率情况调节阻力档位和骑行时间,使用户骑行过程更为合理。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判断用户是否处于合理健身状态还包括:

实时获取用户图像,所述用户图像包括用户面部特征;

识别所述用户图像,根据所述用户面部特征判断用户状态;

根据所述用户状态,调节所述阻力档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用户图像,判断用户状态,由于不同人的身体承受能力不同,可根据用户图像,判断用户的状态是轻松还是压力较大,从而调节阻力档位,以适应用户自身。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述用户图像选取心率检测区域,所述心率监测区域位于用户面部特征部分;

根据所述心率检测区域的像素数据,提取所述心率检测区域的心率值;

结合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判断所述心率值是否超出阈值,若超出,则减小所述阻力档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用户图像获取用户心率值,根据用户心率值判断用户运动状态是否良好,若心率值超出阈值,则减小阻力档位,避免用户使用健身车时用力过度,导致体力不支。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当用户完成训练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并存储用户使用健身车时的心率值、健身时间以及阻力档位;

分析所述心率值、健身时间以及阻力档位,调整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用户每次使用健身车时的心率值、健身时间以及阻力档位进行记录,并对下次的健身车使用方案进行调整,使健身车使用方案进一步更适用于用户自身,使用户运动更为合理,使运动效果更好。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健身车智能控制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健身车智能控制系统,包括:

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并存储用户的基础资料和身体测试数据;

推荐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身体测试数据推荐健身车使用方案,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包括所述健身车的阻力档位和骑行时间;

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控制所述健身车的阻力档位和骑行时间;

判断装置,用于实时获取用户对健身车踏板施加的驱动力,以判断用户是否处于合理健身状态,所述合理健身状态为所述驱动力与所述阻力相同时用户的状态;

警报装置,用于若所述用户不处于合理健身状态,则发出警报,以对用户进行提示;

记录装置,用于记录并存储用户使用健身车时的心率值、健身时间以及阻力档位;

分析所述心率值、健身时间以及阻力档位,调整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用户自身的基础资料和身体测试数据生成相适配的健身车使用方案,具体为用户在使用健身车时的所需阻力档位和骑行时间,使用户根据健身车使用方案进行锻炼,并实时监测用户对健身车踏板施加的驱动力,从而实时监测用户是否按照推荐的健身车使用方案进行锻炼,若监测到用户不处于合理健身状态,则发出警报,以使用户能够始终以推荐的健身车使用方案进行锻炼,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健身车时训练的科学性,使运动效果更好。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一种健身车智能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健身车智能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健身车智能控制方法可以被存储到可读存储介质中,以便于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的健身车智能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处理器执行,从而实现提升了处理系统稳定性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方案中,通过用户身体数据生成健身车使用方案,并对用户实时监测,判断用户在使用健身车的过程中是否始终以健身车使用方案进行锻炼,若不是,则发出警报,以使用户始终以健身车使用方案锻炼,提高锻炼效果;

2.本方案中,通过实时监测用户图像判断用户状态,根据用户状态对阻力档位进行调节,以使健身车使用过程中更为合理;

3.本方案中,通过分析用户图像,获取用户心率值,根据用户心率值判断用户在使用健身车过程中,心率是否超出阈值,若超出,则对健身车阻力档位进行调节,以使健身车使用过程中更适合用户自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其中第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其中第二实施例中系统的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其中第三实施例中的智能终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201、获取装置;202、推荐装置;203、控制装置;204、判断装置;205、警报装置;206、记录装置;301、存储器;302、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作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一种健身车智能控制方法,参考图1,包括:

101、获取并存储用户的基础资料和身体测试数据。

具体的,用户基础资料包括用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史、损伤史等信息,这些数据均由用户进行填写;身体测试数据具体为,用户身高、用户体重、用户心率、用户体脂率、用户肌肉量,分别以对应的仪器进行测量,并由用户对数据进行填写并存储至数据库。

102、根据所述身体测试数据推荐健身车使用方案,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包括所述健身车的阻力档位和骑行时间。

具体的,根据用户身体测试数据各项数值的所在区间,对健身车使用方案进行调整。举例性地说,用户体脂率的高低不同,则对健身车的阻力档案和骑行时间不同。

进一步的,获取用户身高、用户体重、用户心率、用户体脂率、用户肌肉量;

根据所述用户身高、用户体重、用户心率、用户体脂率、用户肌肉量生成健身车使用方案。

具体的,通过身高体重测量仪分别获取用户身高和用户体重;通过心率测量仪测量用户心率,根据用户年龄和用户静态时的心率计算用户最佳燃脂心率;通过脂肪测量仪检测用户的体脂含量,根据用户体重和脂肪含量计算用户体脂率;通过体测仪检测用户肌肉量。

根据用户各个数值的情况生成健身车使用方案。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用户身高和所述用户体重判断用户体型;

若所述用户体型偏胖,则增加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的有氧模式占比;

若所述用户体型偏瘦,则增加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的无氧模式占比。

具体的,根据用户身高和用户体重结合公式:(用户身高÷用户体重)×第一系数;

根据公式得出用户身高体重比,格局用户身高体重比判断用户体型;

若用户身高体重比大于阈值,则判断用户体型为偏胖,则增加健身车使用方案的有氧模式占比;

若用户身高体重比小于阈值,则判断用户体型为偏瘦,则增加健身车使用方案的无氧模式占比;

有氧模式具体为减少阻力档位,增加骑行时间,以使用户在使用健身车时尽量处于最佳燃脂心率;

无氧模式具体为增加阻力档位,使用户在骑行时施加更大的驱动力加以锻炼,起到增肌效果。

进一步的,若所述用户体脂率高于阈值,则降低所述阻力档位,提高所述骑行时间;

若所述用户肌肉量低于阈值,则提高所述阻力档位,降低所述骑行时间。

具体的,将检测得出的用户体脂率进行判断,若体脂率高于阈值,则降低阻力档位,提高骑行时间。以使用户尽量以燃脂为目的。

将检测得出的用户肌肉量进行判断,若用户肌肉量低于阈值,则提高阻力档位,降低骑行时间,优选的,以多次间歇形式的骑行方式进行设置,使用户在骑行过程中,间歇式地以施加较大的驱动力,起到段时间的快速冲刺效果,以提高肌肉爆发力,起到增肌效果。

103、根据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控制所述健身车的阻力档位和骑行时间。

具体的,根据步骤102中得出的健身车使用方案,服务器电连接健身车控制器,控制健身车的阻力档位和骑行时间为健身车使用方案中的阻力档位和骑行时间。

健身车上设有显示屏,将阻力档位与骑行时间输出至显示屏上,以使用户查看。

104、实时获取用户对健身车踏板施加的驱动力,以判断用户是否处于合理健身状态,所述合理健身状态为所述驱动力与所述阻力相同时用户的状态。

具体的,在建设车的踏板上设置压力传感器,以实时获取用户对健身车脚踏板的驱动力,将获取到的驱动力与阻力档位相比,判断两者是否相等,若两者相等,则表明用户始终以健身车使用方案推荐的阻力档位进行锻炼,则表明此时用户处理合理健身状态。

进一步的,判断用户是否处于合理健身状态还包括:实时获取用户图像,所述用户图像包括用户面部特征;

识别所述用户图像,根据所述用户面部特征判断用户状态;

根据所述用户状态,调节所述阻力档位。

具体的,健身车上设置有摄像头,摄像头朝向用户头部,以实时获取用户图像,用户图像中包含用户面部特征,面部特征包括眼睛特征、鼻子特征、嘴巴特征以及脸颊特征;

根据用户的面部特征判断用户状态,识别用户面部特征中汗液流量,识别用户眼睛特征闭合程度,识别用户嘴巴特征的闭合程度;

若用户面部特征中汗液流量过多,或用户眼睛特征关闭程度较大,或嘴巴特征张开程度较大;若用户满足其中条件至少一个,则判定用户较为疲乏,根据用户满足条件的多少与条件程度超出阈值的多少,减小阻力档位;

若用户面部特征中汗液流量正常或过少,或用户眼睛特征关闭程度正常或较小,或嘴巴特征张开程度正常或较小;若用户满足其中条件至少一个,则判定用户较为轻松,根据用户满足条件的多少与条件程度不及阈值的多少,增大阻力档位。

进一步的,基于所述用户图像选取心率检测区域,所述心率监测区域位于用户面部特征部分;

根据所述心率检测区域的像素数据,提取所述心率检测区域的心率值;

结合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判断所述心率值是否超出阈值,若超出,则减小所述阻力档位。

具体的,在心率检测区域中,首先对获取的用户录像中的用户人脸部分进行关键点定位,得到68个人脸关键点,进而利用这68个人脸关键点,从人脸图像中选取若干多边形区域,如额头、脸颊等所在区域,作为心率检测区域,以有效避免眼睛、嘴巴等区域,尽量减小面部非刚性运动的影响。

在心率值提取中,由于皮肤和组织对光的吸收率基本保持不变,但是动脉中的血液容量会随着心跳周期性变化,导致动脉对光的吸收率也会周期性变化,因此,通过检测反射光中随着脉搏周期性变化的信号,就可以得到心率值。具体的,提取心率检测区域的像素数据,连续采集多帧后形成像素数据序列,利用信号分离的方法,从生成的像素数据序列中分离出包含有心率信息的交流信号,通过频域变换的方法得到交流信号中增幅最大的特征频率作为心率检测区域的心率值。

结合健身车使用方案中推荐的运动模式,若用户处于减脂状态,判断心率值是否处于最佳减脂心率区间;若用户处于增肌状态,判断心率值是否处于最佳增肌心率区间;

若心率值超出阈值,则减小阻力档位;若心率值低于阈值,则增大阻力档位。

105、若所述用户不处于合理健身状态,则发出警报,以对用户进行提示。

具体的,根据获取到的用户施加的驱动力与健身车使用方案中的阻力档位是否一致,判断用户是否处于合理健身状态;若不处于,健身车上设有警报装置,警报装置发出警报,可选的,显示屏上以闪光灯的形式进行提醒,以对用户起到警示效果。

106、记录并存储用户使用健身车时的心率值、健身时间以及阻力档位;

分析所述心率值、健身时间以及阻力档位,调整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

具体的,当用户完成训练后,将用户使用健身车时的心率值、健身时间以及阻力档位进行记录;

根据用户的心率值,判断用户是否始终处于健身车使用方案中的对应心率值,例如健身车使用方案由有氧运动30分钟和无氧运动20分钟组成,则用户在前30分钟的心率值应处于减脂心率值,用户在后20分钟的心率值应处理增肌心率值;若用户的实际心率值与健身车使用方案有部分出入,则针对有出入的地方调整健身车使用方案,以使用户更快适应健身车使用方案;

通过健身时间和阻力档位,结合用户在使用健身车时的面部特征,判断用户在该健身时间与阻力档位下是否能够达到健身效果,若未达到,或用户在长期使用健身车的情况下,身体素质增强,则可增加健身车使用时间和增大阻力档位。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用户自身的基础资料和身体测试数据生成相适配的健身车使用方案,具体为用户在使用健身车时的所需阻力档位和骑行时间,使用户根据健身车使用方案进行锻炼;

在用户锻炼过程中,通过对用户面部特征的监测,判断用户身体状态和用户心率值,根据用户身体状态和用户心率值调节健身车的阻力档位,以更适配用户使用,提高健身效果;

实时监测用户对健身车踏板施加的驱动力,从而实时监测用户是否按照推荐的健身车使用方案进行锻炼,若监测到用户不处于合理健身状态,则发出警报,以使用户能够始终以推荐的健身车使用方案进行锻炼,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健身车时训练的科学性,使运动效果更好;

当用户使用健身车完毕后,对用户的阻力档位、健身时间、心率值进行记录,结合用户这次使用健身车的身体状态对健身车使用方案进行调整,并在用户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在之后的健身车使用方案中提高阻力档位和健身时间,以使用户运动效果更好。

实施例二:

一种健身车智能控制系统,参考图2,包括:

获取装置201,用于获取并存储用户的基础资料和身体测试数据。

推荐装置202,用于根据所述身体测试数据推荐健身车使用方案,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包括所述健身车的阻力档位和骑行时间。

进一步的,获取用户身高、用户体重、用户心率、用户体脂率、用户肌肉量;

根据所述用户身高、用户体重、用户心率、用户体脂率、用户肌肉量生成健身车使用方案。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用户身高和所述用户体重判断用户体型;

若所述用户体型偏胖,则增加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的有氧模式占比;

若所述用户体型偏瘦,则增加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的无氧模式占比。

进一步的,若所述用户体脂率高于阈值,则降低所述阻力档位,提高所述骑行时间;

若所述用户肌肉量低于阈值,则提高所述阻力档位,降低所述骑行时间。

控制装置203,用于根据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控制所述健身车的阻力档位和骑行时间。

判断装置204,用于实时获取用户对健身车踏板施加的驱动力,以判断用户是否处于合理健身状态,所述合理健身状态为所述驱动力与所述阻力相同时用户的状态。

进一步的,实时获取用户图像,所述用户图像包括用户面部特征;

识别所述用户图像,根据所述用户面部特征判断用户状态;

根据所述用户状态,调节所述阻力档位。

进一步的,基于所述用户图像选取心率检测区域,所述心率监测区域位于用户面部特征部分;

根据所述心率检测区域的像素数据,提取所述心率检测区域的心率值;

结合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判断所述心率值是否超出阈值,若超出,则减小所述阻力档位。

警报装置205,用于若所述用户不处于合理健身状态,则发出警报,以对用户进行提示。

记录装置206,用于记录并存储用户使用健身车时的心率值、健身时间以及阻力档位;

分析所述心率值、健身时间以及阻力档位,调整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

实施例三:

一种智能终端,参考图3,其包括存储器301、处理器302及存储在存储器301上并可在处理器3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存储器301存储训练模型中的训练数据、算法公式以及滤波机制等。处理器302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处理器302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101、获取并存储用户的基础资料和身体测试数据。

102、根据所述身体测试数据推荐健身车使用方案,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包括所述健身车的阻力档位和骑行时间。

进一步的,获取用户身高、用户体重、用户心率、用户体脂率、用户肌肉量;

根据所述用户身高、用户体重、用户心率、用户体脂率、用户肌肉量生成健身车使用方案。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用户身高和所述用户体重判断用户体型;

若所述用户体型偏胖,则增加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的有氧模式占比;

若所述用户体型偏瘦,则增加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的无氧模式占比。

进一步的,若所述用户体脂率高于阈值,则降低所述阻力档位,提高所述骑行时间;

若所述用户肌肉量低于阈值,则提高所述阻力档位,降低所述骑行时间。

103、根据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控制所述健身车的阻力档位和骑行时间。

104、实时获取用户对健身车踏板施加的驱动力,以判断用户是否处于合理健身状态,所述合理健身状态为所述驱动力与所述阻力相同时用户的状态。

进一步的,实时获取用户图像,所述用户图像包括用户面部特征;

识别所述用户图像,根据所述用户面部特征判断用户状态;

根据所述用户状态,调节所述阻力档位。

进一步的,基于所述用户图像选取心率检测区域,所述心率监测区域位于用户面部特征部分;

根据所述心率检测区域的像素数据,提取所述心率检测区域的心率值;

结合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判断所述心率值是否超出阈值,若超出,则减小所述阻力档位。

105、若所述用户不处于合理健身状态,则发出警报,以对用户进行提示。

106、记录并存储用户使用健身车时的心率值、健身时间以及阻力档位;

分析所述心率值、健身时间以及阻力档位,调整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

实施例四: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302加载并执行上述健身车智能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302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101、获取并存储用户的基础资料和身体测试数据。

102、根据所述身体测试数据推荐健身车使用方案,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包括所述健身车的阻力档位和骑行时间。

进一步的,获取用户身高、用户体重、用户心率、用户体脂率、用户肌肉量;

根据所述用户身高、用户体重、用户心率、用户体脂率、用户肌肉量生成健身车使用方案。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用户身高和所述用户体重判断用户体型;

若所述用户体型偏胖,则增加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的有氧模式占比;

若所述用户体型偏瘦,则增加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的无氧模式占比。

进一步的,若所述用户体脂率高于阈值,则降低所述阻力档位,提高所述骑行时间;

若所述用户肌肉量低于阈值,则提高所述阻力档位,降低所述骑行时间。

103、根据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控制所述健身车的阻力档位和骑行时间。

104、实时获取用户对健身车踏板施加的驱动力,以判断用户是否处于合理健身状态,所述合理健身状态为所述驱动力与所述阻力相同时用户的状态。

进一步的,实时获取用户图像,所述用户图像包括用户面部特征;

识别所述用户图像,根据所述用户面部特征判断用户状态;

根据所述用户状态,调节所述阻力档位。

进一步的,基于所述用户图像选取心率检测区域,所述心率监测区域位于用户面部特征部分;

根据所述心率检测区域的像素数据,提取所述心率检测区域的心率值;

结合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判断所述心率值是否超出阈值,若超出,则减小所述阻力档位。

105、若所述用户不处于合理健身状态,则发出警报,以对用户进行提示。

106、记录并存储用户使用健身车时的心率值、健身时间以及阻力档位;

分析所述心率值、健身时间以及阻力档位,调整所述健身车使用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健身车智能控制系统在执行健身车智能控制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和设备的内部构造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健身车智能控制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