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肢体测量与拍照装置

文档序号:25354360发布日期:2021-06-08 14:2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肢体测量与拍照装置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肢体测量与拍照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临床中很多时候需要收集各种患者病情资料,包括且不限于肢体测量和患肢拍照等手段,其中肢体测量因个人测量手法不同容易导致测量出现较大的误差,比如双侧测量点位不一等;而拍照时,也多为医护人员通过照相机手持照相,常常由于拍照距离、角度与姿势的不固定导致照片变形,造成视觉误差,以及照片背景随意,照片不美观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肢体测量与拍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进行肢体测量和拍照时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医用肢体测量与拍照装置,包括底座、主体支架、背景板和相机支架,所述底座与所述主体支架通过高度调节结构相连接,所述主体支架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所述高度调节结构能调节所述主体支架的高度,所述背景板与所述主体支架活动连接并通过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调节二者之间的角度,所述背景板上设置有标线,所述相机支架与所述主体支架活动连接并通过第三支撑结构调节二者之间的角度。
6.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相连接的底座本体和外立杆,所述主体支架包括相连接的支架本体和内立杆,所述外立杆套设在所述内立杆的外侧,所述高度调节结构包括升降摇柄,所述升降摇柄分别与所述外立杆和所述内立杆相连接,摇动所述升降摇柄能够使所述内立杆在所述外立杆内升降高度。
7.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旋转支撑板,所述旋转支撑板连接在所述主体支架上,所述旋转支撑板可相对所述主体支架旋转以支撑起所述背景板并使所述背景板保持水平放置。
8.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撑杆和凹槽,所述撑杆活动连接在所述主体支架上并能绕其与所述主体支架的连接处自由转动,所述背景板靠近所述主体支架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所述凹槽,所述撑杆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凹槽内时能使所述背景板相对所述主体支架倾斜设置。
9.优选地,所述背景板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所述背景板远离所述的主体支架一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所述标线,位于两条长边上的所述标线相互反向设置,位于两条短边上的所述标线相互反向设置。
10.优选地,所述相机支架包括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所述第一固定臂和所述第二固定臂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固定臂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主体支架上且其另一端与
所述第二固定臂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第三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臂上,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能够在所述主体支架的一个侧面上滑动并且能够固定其在所述侧面上的相对位置。
12.优选地,所述侧面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支撑臂远离所述第一固定臂的一端设置有可调节螺栓,所述可调节螺栓能够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旋紧所述可调节螺栓能固定其相对位置。
13.优选地,所述主体支架和所述背景板通过若干组铰链相连接,每组所述铰链两端分别与所述主体支架和所述背景板可拆卸连接。
14.优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可移动结构,所述可移动结构包括若干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安装在所述底座本体的底部,所述底座通过所述万向轮自由移动。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底座与主体支架之间使用高度调节结构进行连接,高度调节结构能调节主体支架的高度;
16.通过设置背景板与主体支架活动连接并通过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调节二者之间的角度,第一支撑结构能够将背景板平行于水平面固定,第二支撑结构能够将背景板倾斜设置;
17.背景板上设置有标线,标线更加直观清晰,可以为照片提供符合标准的比例尺,作为参照;
18.相机支架与主体支架活动连接并通过第三支撑结构调节二者之间的角度,第三支撑结构能够使相机支架始终与背景板的平面保持垂直,以获得最好的拍照角度和效果,避免误差;
19.通过由背景板的不同角度对应出水平拍摄模式、斜面拍摄模式以及立位拍摄模式,在测量时提高了肢体测量精度,在标线的配合下降低了测量误差,在拍照时改善了拍照质量,降低视觉误差,照片更加精细,更加美观,比例更加协调。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22.图2是本发明中部分结构在水平拍摄模式时的侧视图;
23.图3是本发明中部分结构在斜面拍摄模式时的侧视图;
24.图中1、底座;11、底座本体;12、外立杆;13、可移动结构;
25.2、主体支架;21、支架本体;22、内立杆;23、侧面;
26.3、背景板;
27.4、相机支架;41、第一固定臂;42、第二固定臂;
28.5、高度调节结构;51、升降摇柄;
29.6、第一支撑结构;61、旋转支撑板;
30.7、第二支撑结构;71、撑杆;72、凹槽;
31.8、第三支撑结构;81、支撑臂;82、可调节螺栓;
32.9、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3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侧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5.实施例1
36.参照图1到图3,一种医用肢体测量与拍照装置,包括底座1、主体支架2、背景板3和相机支架4,底座1放置在地面上,底座1与主体支架2通过高度调节结构5相连接,主体支架2垂直于水平面设置,高度调节结构5能调节主体支架2的高度,以配合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背景板3与主体支架2活动连接并通过第一支撑结构6和第二支撑结构7调节二者之间的角度,其中第一支撑结构6主要用于将背景板3平行于水平面固定,第二支撑结构7主要用于将背景板3倾斜设置,具体可参照下述,背景板3上设置有标线,标线更加直观清晰,可以为照片提供符合标准的比例尺,作为参照,无需再采用在患者皮肤上画点找点的方式进行测量,相机支架4与主体支架2活动连接并通过第三支撑结构8调节二者之间的角度,第三支撑结构8能够使相机支架4始终与背景板3的平面保持垂直,以获得最好的拍照角度和效果,避免误差,相机支架4远离主体支架2的一端连接有相机;
37.本发明提到的医用肢体测量与拍照装置,优选具有三种模式,分别由背景板3的不同角度对应出三种不同模式,分别为水平拍摄模式、斜面拍摄模式以及立位拍摄模式;
38.在水平拍摄模式中,首先使用外力将背景板3上提至水平位,旋转第一支撑结构6,优选旋转至与主体支架2呈90
°
角状态,此时第一支撑结构6的顶面可支撑起背景板3,使背景板3处于水平位,通过第三支撑结构8调节相机支架4与主体支架2之间的角度,使相机支架4垂直于背景板3的平面,调节好相机支架4的长度,固定好相机,将所需拍摄的肢体部位或其他物品放置于背景板上即可拍摄,此过程中也可通过高度调节结构5调节主体支架2的高度,以配合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
39.在斜面拍摄模式中,首先将第一支撑结构6恢复原位,通过设置第二支撑结构7的位置固定背景板3的倾斜状态,通过第三支撑结构8调节相机支架4与主体支架2之间的角度,使相机支架4垂直于背景板3的平面,调节好相机支架4的长度,固定好相机,将上肢斜放于背景板3上进行拍摄即可,此过程中也可通过高度调节结构5调节主体支架2的高度,以配合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
40.在立位拍摄模式中,其结构形式与初始状态相一致,背景板3垂直于地面设置,先
通过高度调节结构5调节主体支架2的高度,因背景板3也连接在主体支架2上,因此能够实现背景板3高度的调节,使背景板3的下端接地,同时将相机支架4与地面垂直放置,避免遮挡与碰撞,患者可站于背景板前方,由于此模式时直接拍照精度较高,因此不需要再在相机支架4上连接相机,而是通过在患者前方的适宜位置处架设安装在三脚架上的相机等形式,直接对下肢进行拍摄;
41.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可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背景板3,设计出长度适中的用于局部肢体测量与拍照的装置,或设计出较长的用于全身肢体测量与拍照的装置,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选择使用;
42.本装置在测量时提高了肢体测量精度,在标线的配合下降低了测量误差,在拍照时,改善了拍照质量,降低视觉误差,照片更加精细,更加美观,比例更加协调。
43.实施例2
44.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底座1包括相连接的底座本体11和外立杆12,底座本体11呈h型,h型结构的中间区域具有一定空间,便于患者站在该区域进行肢体测量和拍照,主体支架2包括相连接的支架本体21和内立杆22,支架本体21为板状结构且垂直于水平面设置,外立杆12套设在内立杆22的外侧,高度调节结构5包括升降摇柄51,升降摇柄51分别与外立杆12和内立杆22相连接,摇动升降摇柄51能够使内立杆22在外立杆12内移动,从而使支架本体21实现高度上的升降,医护人员可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调节支架本体21到适合患者身高的高度,便于进行后续的肢体测量和拍照工作,升降摇柄51与外立杆12和内立杆22连接处的连接结构和操作原理均为较为常规的现有技术,因此不做具体展开,也未在附图中展示。
45.实施例3
46.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支撑结构6包括旋转支撑板61,旋转支撑板61连接在主体支架2上,优选在主体支架2的顶部开设有与旋转支撑板61形状相匹配的容纳槽,并在槽底部设置有转轴,转轴从旋转支撑板61中穿过,进而实现旋转支撑板61相对主体支架2的旋转,初始状态下的旋转支撑板1位于容纳槽内并与主体支架2位于同一平面内,以更好的利用空间,旋转支撑板61旋转后能支撑起背景板3并使背景板3保持水平放置,其旋转角度可以任意,但为了尽量确保安全,优选旋转到90
°
方向为宜,此时旋转支撑板61的平面方向与主体支架2相垂直,使受力平衡。
47.实施例4
48.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二支撑结构7包括撑杆71和凹槽72,撑杆71优选为u型杆的结构,u型的撑杆71的两个端头活动连接在主体支架2上并能绕其与主体支架2的连接处自由转动,背景板3靠近主体支架2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凹槽72,若干个凹槽72的长度方向均与u型的撑杆71的中段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撑杆71可以放置在任意一个凹槽72内,以使背景板3相对主体支架2倾斜设置,同时也意味着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用于上述斜面拍摄模式,多个不同的凹槽72,对应几个不同的常用角度,如30
°
、45
°
和60
°
,使用时可根据不同的需求灵活调整凹槽72的选取,以实现不同的倾斜角度的调节。
49.实施例5
50.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背景板3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背景板3远离的主体支架2一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标线,因为该外表面具有四条边,所以优选在四条边上均设置有标线,
标线优选包括刻度和连续的数字标识,患者在实际使用该装置时始终需要将部分肢体放置在背景板3上,会遮挡四条边中的部分标线,为了便于医护人员直观的测量到完整的数据,选择将位于两条长边上的标线相互反向设置,同时将位于两条短边上的标线相互反向设置,这样无论遮挡了哪条边,从另一个方向的另一条边处均能够看到正常方向的刻度和数字标识,且通常不会存在同时将两条长边或两条短边都遮挡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背景板3采用不透明材料制成,附图中的透明效果只是为了便于展示被背景板3隐藏的结构。
51.实施例6
52.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相机支架4包括第一固定臂41和第二固定臂42,第一固定臂41和第二固定臂42相互垂直设置,第一固定臂41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主体支架2上且其另一端与第二固定臂42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臂41活动连接的一端优选通过销轴进行轴连接,通过销轴实现其任意角度的旋转,第一固定臂41固定连接的一端优选通过焊接与第二固定臂42连接,第一固定臂41优选设置为可伸缩臂,以调节长度,以调节相机与背景板3之间的距离,实现最好的拍照效果,可伸缩的设计为较为常规的现有技术,因此不做具体展开,第二固定臂42远离第一固定臂41的一端连接相机,此处相机并不是本装置的自带结构,可选用任意满足拍照需求的相机,安装在此处即可。
53.实施例7
54.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三支撑结构8包括支撑臂81,支撑臂81的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一固定臂41上,此处活动连接优选通过销轴进行轴连接,通过销轴实现其任意角度的旋转,支撑臂81的另一端能够在主体支架2的一个侧面23上滑动并且能够固定其在侧面23上的相对位置,从而为第一固定臂41起到支撑作用,通过调节其在侧面23上的不同位置,实现第一固定臂41不同的角度的调节,第一固定臂41在斜面拍摄模式时,始终需要与背景板3的平面保持垂直,以获得最好的拍照角度和效果,避免误差。
55.实施例8
56.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侧面23上开设有滑动槽,支撑臂81远离第一固定臂41的一端设置有可调节螺栓82,可调节螺栓82能够在滑动槽内滑动,旋紧可调节螺栓82能固定其相对位置,反方向旋松可调节螺栓82,能够使可调节螺栓82重新在滑动槽内滑动,重新寻找固定位置,活动灵活,有效固定,可调节螺栓82的本身结构及其旋紧固定的原理,为较为常规的现有技术,因此不做具体展开。
57.实施例9
58.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主体支架2和背景板3通过若干组铰链9相连接,每组铰链9两端分别与主体支架2和背景板3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铰链9的数量优选为两组,分别位于主体支架2和背景板3的两侧,铰链能够实现灵活的活动的。
59.实施例10
60.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底座1还包括可移动结构13,可移动结构13包括若干个万向轮,万向轮安装在底座本体11的底部,万向轮具有灵活机动的移动能力,底座1能够通过设置万向轮实现任意方向的自由移动,本实施例中,万向轮的数量优选为四个,四个万向轮分别位于h型的底座本体11的四个边角处,以平衡受力。
61.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