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手术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76796发布日期:2021-07-16 17: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眼科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用于支撑头部;下颌固定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固定患者的两个下颌梭线,所述下颌固定器包括支撑组件、驱动组件和抱爪,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支撑组件的角度和长度能调,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抱爪有两个,并向对的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能驱动两个抱爪同时分开或合拢,及额头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长度能调,用于固定患者的额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板、双向旋转动力源、蜗杆、两个蜗轮、两个第一连杆、两个第二连杆和两个第三连杆;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支撑组件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双向旋转动力源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双向旋转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所述蜗杆,且所述蜗杆延伸至所述安装槽内,两个所述蜗轮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相对的位于所述蜗轮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蜗轮啮合;每个所述蜗轮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连杆,且所述第一连杆沿着所述蜗轮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杆一端铰接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三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上设置有所述抱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底座的端部设置开设有第一球形安装槽,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安装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二球形安装槽,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两端为球头铰,两个所述球头铰分别与所述第一球形安装槽和第二球形安装槽铰接,且两个所述球头铰与与之适配的所述第二球形安装槽之间紧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眼科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第三支撑杆为空心杆,所述限位件包括气囊、插销、三叉形气管和充气装置;所述气囊有两个,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球头铰内,所述三叉形气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气囊连通,所述三叉形气管的第三端上连接有所述充气装置,所述球头铰上开设有多个过孔,所述第一球形安装槽和所述第二球形安装槽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多个限位孔,所述气囊的外壁间隔的设置有多个所述插销,且所述插销与所述过孔一一对应,当所述气囊呈自由状态时,所述插销与所述限位孔呈脱离状态,当所述气囊呈膨胀状态时,所述插销能插入所述限位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额头固定组件包括头带和收卷器,所述收卷器有两个,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左右两侧,所述头带能弯曲,所述头带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收卷器上,且所述收卷器能收放所述头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眼科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器包括外壳、转轴、卷簧和限位块,所述外壳的内腔为中空,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腔内,所述外壳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外壳的内腔连通的穿孔,且所述穿孔与所述转轴平行设置,所述卷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且所述卷簧的尾端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头带的端部穿过所述穿孔后连接再所述卷簧的首端;所述外壳上位于所述穿孔处开设t型滑槽,且所述t型滑槽的
小端与外界相通,所述t型滑槽的大端与所述穿孔相通,所述小端与所述大端的交界面为第一斜面,所述限位块包括滑动部和卡位部,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小端内并延伸至所述外壳外,所述滑动部的远离所述卡位部的端部设置有挡板,并且挡板与所述外壳的端面相抵,所述卡位部位于所述大端内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内腔内直至与所述头带相抵,所述卡位部与所述滑动部交界面倾斜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斜面适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眼科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缓冲垫。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肩垫,所述肩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远离所述支撑组件的侧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眼科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垫,所述调节垫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肩垫之间,所述调节垫高度能调。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眼科手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垫为气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